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7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心理距离感知强度测度及实证研究
1
作者 张晓君 黄微 赵旭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4,共10页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用户传播行为的形成与网民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网民传播群体的心理距离进行解析量化,有助于从心理根源上厘清网民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为政府各级网信办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理论视角,对心理距离进行归纳演绎,析出时空涨落度、语义关联度和情感认同度三个子参数,用以测度心理距离感知强度,并对感知强度进行分型。[结果/结论]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心理距离感知强度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舆情发展的时空热度、语义主题演化和舆情情感反转态势,能为舆情管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传播行为 心理距离 感知强度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心理距离和感知价值视角的触点竞争逻辑建构
2
作者 刘向东 安婷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6-896,共11页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触点消费行为,探究触点竞争的内在机制。在深化“触点”概念的基础上聚焦移动端交易触点,延续门店竞争、渠道竞争的理论逻辑,类比推知触点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差异是触点竞争的核心,借助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促销力度-感...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触点消费行为,探究触点竞争的内在机制。在深化“触点”概念的基础上聚焦移动端交易触点,延续门店竞争、渠道竞争的理论逻辑,类比推知触点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差异是触点竞争的核心,借助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促销力度-感知价值-决策效率)验证这一推测。基于真实交易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递进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促销力度能显著提升消费者的决策效率,且感知价值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消费者与触点的心理距离负向调节促销效果,具体来说是负向调节感知价值对决策效率的影响,即短心理距离触点能够提高促销的边际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点竞争 心理距离 感知价值 促销力度 决策效率
下载PDF
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电商直播情境下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李霞 赵梦月 +1 位作者 陈晓丽 李潇潇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基于SOR理论及心理距离理论模型,以愉悦和唤醒为中介变量,以心理距离为调节变量,探讨直播情境下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商直播情境下,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 基于SOR理论及心理距离理论模型,以愉悦和唤醒为中介变量,以心理距离为调节变量,探讨直播情境下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商直播情境下,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原产地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愉悦和唤醒情绪;愉悦和唤醒在农产品原产地形象与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愉悦和唤醒在原产地形象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心理距离调节原产地形象与唤醒之间的关系,且心理距离越近,原产地形象对唤醒的影响越强。研究结论丰富了电商直播情境下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为农产品直播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产地形象 愉悦 唤醒 心理距离 购买意愿
下载PDF
弄“优”成拙--从社会心理距离视角探究受惠方对特殊优待的满意度
4
作者 王文如 陈荣 黄靓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共12页
特殊优待是一种“向部分顾客提供额外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手段。本文探究了消费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场群体类型对特殊优待效果产生的影响。通过一个问卷调查和五个实验,本文研究发现特殊优待过程有熟人在场时,受惠者对整体服务的满... 特殊优待是一种“向部分顾客提供额外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手段。本文探究了消费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场群体类型对特殊优待效果产生的影响。通过一个问卷调查和五个实验,本文研究发现特殊优待过程有熟人在场时,受惠者对整体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降低,甚至低于没有特殊优待的情况。受惠方与熟人之间感知心理距离的变化中介了特殊优待的负面影响。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以上效应的边界条件:当消费者想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消费者炫耀消费个性特质较高、特殊优待不可观察、特殊优待可以由消费者和熟人共享时,主效应被削弱。本文丰富了社会心理距离理论在服务营销领域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更合理地实施特殊优待提供了有益的营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优待 熟人在场 心理距离 感知疏远程度
下载PDF
弥合“普—特”心理距离 强化融合教育心理基础
5
作者 邓心语 阳泽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109,共5页
弥合普通人群与特殊儿童的心理距离是融合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普通人群与特殊儿童的心理距离表现为社会群体对特殊儿童的污名、普通儿童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排斥等,这些心理距离会弱化特殊儿童的班级参与、制造学习缺位、恶化... 弥合普通人群与特殊儿童的心理距离是融合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普通人群与特殊儿童的心理距离表现为社会群体对特殊儿童的污名、普通儿童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排斥等,这些心理距离会弱化特殊儿童的班级参与、制造学习缺位、恶化心理健康。要弥合普通人群与特殊儿童的心理距离,应强化对融合教育及残疾人的社会舆论支持,努力改变普通儿童家长的自我中心态度,大力提升普通学校教师的融合教育胜任力,优化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社会认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融合教育 心理基础
下载PDF
数字评论可信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品牌态度和心理距离视角
6
作者 陈晓诗 朱继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1-104,共4页
本文基于ELM理论,根据数字评论内容的形式差异,从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两个方面构建数字评论可信度量表,探究了数字评论可信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电商购物情景中,数字评论可信度(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 本文基于ELM理论,根据数字评论内容的形式差异,从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两个方面构建数字评论可信度量表,探究了数字评论可信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电商购物情景中,数字评论可信度(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的影响效应较强;品牌态度和心理距离是数字评论可信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中介机制,它们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87%、19.44%;评论丰富性正向调节了数字评论可信度对心理距离、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评论可信度 消费者购买意愿 品牌态度 心理距离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直播电商可供性对品牌传播影响分析——基于心理距离和消费者涉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7
作者 张建钦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直播电商的兴起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购物方式,而且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品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该如何借助直播电商的特点促进品牌传播。通过引入心理距离和消费者涉入两个中介变量,构建直播电商可供性对品牌传播影响... 直播电商的兴起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购物方式,而且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品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该如何借助直播电商的特点促进品牌传播。通过引入心理距离和消费者涉入两个中介变量,构建直播电商可供性对品牌传播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收集860份有效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直播电商产品信息可供性对品牌传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距离、消费者涉入在直播电商可供性与品牌传播间的简单中介效应显著;心理距离、消费者涉入在直播电商可供性与品牌传播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为此,企业应通过优化直播产品信息、打造友好氛围和丰富直播环节等手段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提高涉入水平来促进品牌传播的运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电商 可供性 品牌传播 心理距离 消费者涉入
下载PDF
关于日汉指示词心理距离扩张程度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赵宏燕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596-604,共9页
一直以来,日汉指示词按照距离的远近被划分成两种体系,这也使二者在非现场指示中出现选用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以心理距离为基准,结合认知模型,考察非现场指示中日汉指示词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其心理距离扩张的程度。经分析发现,与... 一直以来,日汉指示词按照距离的远近被划分成两种体系,这也使二者在非现场指示中出现选用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以心理距离为基准,结合认知模型,考察非现场指示中日汉指示词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其心理距离扩张的程度。经分析发现,与日语相比,汉语指示词的时间凸显性更高;而日语指示词三分体系与汉语二分体系的不对称性,导致日语指示词实现心理距离的扩张相对更为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词 非现场指示 心理距离 认知模型
下载PDF
拉近“心”距离——小学生亲子沟通主题心理活动课
9
作者 刘睿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3期29-32,共4页
【活动理念】心理距离指个体对他人亲密程度的情感体验,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主要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本活动课设计以心理距离为切入点,着眼于孩子在家庭整体环境中... 【活动理念】心理距离指个体对他人亲密程度的情感体验,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主要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本活动课设计以心理距离为切入点,着眼于孩子在家庭整体环境中的能动性,关注孩子主动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孩子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当家庭出现矛盾,孩子如何换位思考,怎样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对家庭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将可能产生的亲子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悲”天悯人,还是“乐”善好施:受助者困境态度效价与心理距离对捐赠意愿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新燕 张惠天 王璐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60,共13页
受助者困境态度是消极(“悲”天悯人)还是积极(“乐”善好施)才能使潜在捐赠者更加伸出援助之手,是捐赠领域十分关注但在研究结论上却存在分歧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捐赠决策过程和心理距离理论,探讨了受助者困境态度效价与心理距离对... 受助者困境态度是消极(“悲”天悯人)还是积极(“乐”善好施)才能使潜在捐赠者更加伸出援助之手,是捐赠领域十分关注但在研究结论上却存在分歧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捐赠决策过程和心理距离理论,探讨了受助者困境态度效价与心理距离对捐赠意愿的交互作用。四个实验使用了不同的操控手段和捐赠呼吁主题,结果发现:当个体与受助者心理距离较近时,人们会更愿意捐赠给呈现消极困境态度的受助者;反之,心理距离远时,人们会更愿意捐赠给呈现积极困境态度的受助者。本研究从捐赠者决策过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发现了上述效应中“视角→情绪”的内在机制。具体而言,当捐赠者和受助者之间心理距离较近,捐赠者在认知上会采取受助者视角,更加关注消极受助者困境态度的帮助需要,这进一步加强了捐赠者的同情,进而增强其捐赠意愿;而当捐赠者和受助者距离相对较远,捐赠者在认知上会采用自我视角,更加关注受助者积极困境态度给自我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这进一步加强了捐赠者感受到的鼓舞,由此促进其捐赠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助者困境态度 心理距离 认知视角 同情 鼓舞 慈善营销
下载PDF
人工智能拟人化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增茂 王长峰 杨洪军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90,共10页
当前很多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消费情境中,但部分顾客对人工智能存在厌恶与抗拒的态度。基于人工智能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情境,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人工智能拟人化水平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一验证了高拟人化比低拟人化的人工智... 当前很多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消费情境中,但部分顾客对人工智能存在厌恶与抗拒的态度。基于人工智能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情境,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人工智能拟人化水平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一验证了高拟人化比低拟人化的人工智能获得更高的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二验证了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即顾客在面对高拟人化的人工智能时,会因更近的心理距离产生更高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三验证了消费情境的调节作用,即对于享乐型消费情境,人工智能拟人化水平越高,顾客持续使用意愿越强,但对于功能型消费情境,高拟人化的人工智能并不能促使顾客产生更强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结论对企业优化人工智能服务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拟人化 心理距离 消费情境
下载PDF
心理距离对互联网公益行为的影响——基于受助者信任中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娟 孙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媒介化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公益慈善样态,并对公益传播提出理论创新的期待。借助心理距离视角,研究探讨了心理距离对互联网公益捐赠行为和转发行为的影响,以及受助者信任和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问卷调查(N=1590... 媒介化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公益慈善样态,并对公益传播提出理论创新的期待。借助心理距离视角,研究探讨了心理距离对互联网公益捐赠行为和转发行为的影响,以及受助者信任和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与调节作用。问卷调查(N=1590)显示,心理距离既能够直接促进个体的互联网公益捐赠行为与转发行为,也能够以受助者信任为中介,间接促进个体的互联网公益捐赠行为与转发行为;在群体差异上,心理距离的公益促进效果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中更为显著。基于此,研究验证了心理距离视角在促进互联网公益行为中的应用价值,为媒介化社会下互联网公益传播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公益 心理距离 受助者信任 受者视角
下载PDF
道德判断的外语效应:心理距离的中介与外语熟练度的调节作用
13
作者 吴鹏 冯婵婵 张琪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结合建构水平理论,基于多项式加工树构建算法,通过3个实验验证道德外语效应,并尝试探究道德外语效应的可能机制及其边界。实验1的结果表明中文为母语、英文为外语的个体的道德判断受语言的影响。与母语条件相比,外语条件下个体的道义论... 结合建构水平理论,基于多项式加工树构建算法,通过3个实验验证道德外语效应,并尝试探究道德外语效应的可能机制及其边界。实验1的结果表明中文为母语、英文为外语的个体的道德判断受语言的影响。与母语条件相比,外语条件下个体的道义论道德判断更少。实验2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心理距离可以完全中介语言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3发现外语熟练度可以调节语言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道德外语效应,并表明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和外语熟练度的调节作用,拓展了道德外语效应发生机制的可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外语效应 心理距离 外语熟练度 CNI模型
下载PDF
直播场景中不同犯错类型与主播互动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以心理距离为中介
14
作者 王悦 居长志 《中国市场》 2023年第18期123-126,188,共5页
本研究以劣势者效应和道德判断为理论基础,通过三项实验验证不同犯错类型下(道德犯错VS能力犯错),主播互动策略(示强策略VS示弱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互动策略和主播犯错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受众态度有显著影响。在能力犯错... 本研究以劣势者效应和道德判断为理论基础,通过三项实验验证不同犯错类型下(道德犯错VS能力犯错),主播互动策略(示强策略VS示弱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互动策略和主播犯错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受众态度有显著影响。在能力犯错下,相较于示弱策略,主播采取示强策略将会有较大的受众态度下滑;在道德犯错的情景下,相较于示强策略,主播采取示弱策略将会有较大的受众态度下滑。在不同犯错类型下主播互动策略不同将激发受众不同的心理距离,进而对受众态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从道德判断的角度解释了主播犯错受众态度下降程度不同的营销现象,具有一定的营销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策略 犯错类型 心理距离
下载PDF
缅甸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的政治信任效应
15
作者 孔建勋 郝栋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3,共12页
族群矛盾和冲突逐渐成为影响多民族国家政治局势与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政治、经济和制度等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因素之外,族群冲突微观层面的心理和情感根源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既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缅甸调查研究所于201... 族群矛盾和冲突逐渐成为影响多民族国家政治局势与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政治、经济和制度等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因素之外,族群冲突微观层面的心理和情感根源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既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缅甸调查研究所于2018-2019年开展的缅甸全国性概率抽样调查数据,建构政治信任与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的理论框架,分析不同维度的政治信任如何促进跨族群的社会心理距离调适。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上层政治信任对于缅甸民众的族际社会心理距离产生积极的调适作用,促进族际融合。身边政治信任虽然不能直接对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产生显著作用,但通过上层政治信任的中介效应对缩小族际社会心理距离产生正向影响。该文据此提出,政治信任与族际社会心理距离调适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上层政治信任和身边政治信任能够作为族际社会心理距离的有效解释路径,两者对族际社会心理距离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别但又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社会心理距离 政治信任 结构方程模型 缅甸
下载PDF
民族心理距离背景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6
作者 王长顺 张慧卿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6期2524-2529,共6页
在民族心理学的视野下,本文分析了心理距离理论的四个维度及相互关系,着眼于缩短各族大学生之间的民族心理距离,帮助其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结合目标群体的表征,提出以下实践策略:强化共同历史记忆,增强交往心理意愿;建设共有... 在民族心理学的视野下,本文分析了心理距离理论的四个维度及相互关系,着眼于缩短各族大学生之间的民族心理距离,帮助其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结合目标群体的表征,提出以下实践策略:强化共同历史记忆,增强交往心理意愿;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化解民族文化冲突;深化共同认知基础,弥合交往心理鸿沟;破除语言交流障碍,增加群际接触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民族心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
下载PDF
解释水平、心理距离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17
作者 管雪 王琪 +1 位作者 谢培超 李开云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9期3787-3798,共12页
解释水平理论提出个体对认知客体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即解释水平,且解释水平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和低的解释水平或远和近的心理距离会具有不同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强度(情绪维度视角),而不同种类的情绪(离散情绪视角... 解释水平理论提出个体对认知客体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即解释水平,且解释水平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和低的解释水平或远和近的心理距离会具有不同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强度(情绪维度视角),而不同种类的情绪(离散情绪视角:基本情绪、自我意识情绪)又会具有不同的解释水平,进而解释水平、心理距离与情绪彼此间交互作用的属性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自我控制等行为和认知活动。未来研究需探究解释水平、心理距离与情绪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共同的神经基础,深化解释水平影响或调控情绪在教育、司法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水平 情绪 心理距离 抽象的 具体的
下载PDF
心理距离视阈下高校产教融合困境与对策
18
作者 林晓艳 张伟云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产教融合对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的合作意愿不足是制约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成为推进产教有效融合的重要突破。从心理距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维、时间维、社会维剖析企业合作动力... 产教融合对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的合作意愿不足是制约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成为推进产教有效融合的重要突破。从心理距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维、时间维、社会维剖析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诠释产教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提出通过遴选合作企业、具化合作利益、丰富合作形式等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并以福建某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心理距离 困境与对策
下载PDF
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19
作者 钱俊杰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7期2856-2861,共6页
除了物质经济要素,心理要素也是影响中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缩短各民族心理距离,在精神层面由内而外地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尤其在高校这一包含各广大民族群体的大环境内,通过拉近各民族学生精神距离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除了物质经济要素,心理要素也是影响中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缩短各民族心理距离,在精神层面由内而外地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尤其在高校这一包含各广大民族群体的大环境内,通过拉近各民族学生精神距离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各院校稳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 心理距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心理距离与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0
作者 李雪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第13期31-34,47,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文章以新兴市场中国为例,研究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探讨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文章以新兴市场中国为例,研究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探讨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阻碍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心理距离阻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 心理距离 OFD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