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初中生心理重构与社会适应探究
1
作者 冷冬 《今天》 2023年第24期0255-0257,共3页
易地扶贫搬迁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他们从原有的环境之中进入到新环境之后,生活方式、生活方法和日常感受会发生极大的差异和变化,这也会对他们脆弱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为此如何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 易地扶贫搬迁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他们从原有的环境之中进入到新环境之后,生活方式、生活方法和日常感受会发生极大的差异和变化,这也会对他们脆弱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为此如何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极其需要探究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状况快速更新的关键时刻,除了要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之外,还要让他们原有的心理结构进行重构,让他们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尽快熟悉新环境才能更好地融入于未来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包括有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中社会支持是主要的环境因素,而心理韧性和孤独感是重要的个体因素,老师应该结合初中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再加上环境支持,为学生进行心理重构,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于今后的生活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初中生 心理重构 社会适应能力
下载PDF
发展困惑、文化认同与心理重构——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被引量:23
2
作者 廖全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困惑 文化认同 心理重构 城市融入 农民工
下载PDF
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重构
3
作者 党峥峥 李学农 +2 位作者 刘文 朱沛雨 张阳阳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乡村小学教育是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认识、情感与言行举止都会对乡村小学教育成效产生实际且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乡村小学教师职业情感中存在的问题,来发掘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背后的主观原因,... 乡村小学教育是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认识、情感与言行举止都会对乡村小学教育成效产生实际且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乡村小学教师职业情感中存在的问题,来发掘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背后的主观原因,并据此提出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重构方法,以促进乡村基础教育中积极情感从教师到学生的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幸福感 心理重构
下载PDF
论村民心理重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被引量:7
4
作者 杜俞瑾 《社科纵横》 2018年第12期28-32,共5页
村民心理重构是村民自主意识觉醒、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村民心理重构重在激发村民的主体精神,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新时代的新理想、新信念,形成建设美好家园的使... 村民心理重构是村民自主意识觉醒、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村民心理重构重在激发村民的主体精神,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新时代的新理想、新信念,形成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全面素质,自信、自立、自强,开拓创新。村民心理重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村民 心理重构 扶志 扶智
下载PDF
空降医疗队员抗震救灾心理重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喻伟 张义红 +2 位作者 李菊成 王楚润 熊金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空降医疗队员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病员第20~69d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应激症状调查表,调查参加抗震救灾空降医疗队员44名。心理干预前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进行... 目的探讨空降医疗队员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病员第20~69d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应激症状调查表,调查参加抗震救灾空降医疗队员44名。心理干预前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进行对照;医疗队员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空降医疗队员心理干预前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除抑郁和恐怖症状因子分均值较高外,(P<0.01),其它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高(P<0.05或P<0.01)。心理干预后医疗队员的心理症状严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个体症状数虽然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降医疗队员抗震救灾早期心理应激症状人数多,程度重者少,属正常的心理应激表达。随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后,医疗队员及时、有效的摆脱了负面情绪,团体心理得到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心理 心理重构 空降医疗队员 抗震救灾
下载PDF
“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重构——以“二十四节气”主题艺术品创作为例
6
作者 岳洁琼 《荣宝斋》 2022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国人的独特时间知识体系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通过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二十四节气”之主题已成为当代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母题。“刚...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国人的独特时间知识体系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通过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二十四节气”之主题已成为当代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母题。“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当代艺术家 化成天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人合一 心理重构 艺术品 人文
原文传递
石头的故事:拥抱内在小孩——运用文化心理意义重构和矫正技术找回真实自我
7
作者 韦志中 余晓洁 周治琼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3期41-42,共2页
"石头的故事"属于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的一种。它以石头为载体,在投射、象征中帮助个体改善与自我的关系、管理情绪、促进自我成长。通过一些技术流程和科学的操作步骤,将心理空间外化,赋予石头以符号意义,用石头代表个体内在... "石头的故事"属于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的一种。它以石头为载体,在投射、象征中帮助个体改善与自我的关系、管理情绪、促进自我成长。通过一些技术流程和科学的操作步骤,将心理空间外化,赋予石头以符号意义,用石头代表个体内在小孩,将一个人过去所无法接纳的、不能改变的所有一切不合理、不利于个体发展的因素,在当下作出修正,并在演绎过程中,让个体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从而达到运用文化心理意义重构的心理干预技术找回真实自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的故事 内在小孩 文化心理意义重构 心理技术 真实自我
下载PDF
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 被引量:54
8
作者 李磊琼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了解地震后儿童的心理状况,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总结地震前后的心理转变历程。方法选取九江震中地区小学的6名小学生进行1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同时辅以SAS和CES-D量表前后测。结果地震作为危机事件造成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 目的了解地震后儿童的心理状况,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总结地震前后的心理转变历程。方法选取九江震中地区小学的6名小学生进行1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同时辅以SAS和CES-D量表前后测。结果地震作为危机事件造成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通过团体咨询可促进成员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地震儿童团体干预前后的心理重构经历了4个阶段:1惊恐无助;2儿童式早熟;3摆脱负面情绪;4心理转变和升华。结论地震后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团体心理重构是积极有效地干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机干预策略 团体心理重构 地震
下载PDF
抗震救灾的三层次心理援助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德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因此,将心理援助纳入震后救援工作,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根据灾区人民不同的身心受损情况,采取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层次心理援助模式,使灾区人民在情感、... 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因此,将心理援助纳入震后救援工作,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根据灾区人民不同的身心受损情况,采取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层次心理援助模式,使灾区人民在情感、信念、心理需求等方面得到科学系统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恢复信心,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 援助模式 心理教育 心理辅导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 心理重构
下载PDF
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月 《海峡科学》 2017年第10期73-74,共2页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了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的内涵、心理契约建构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力争创建"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形势下高校组织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建立良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 高水平大学建设 心理契约重构
下载PDF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以小学语文为例
11
作者 韦健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1期36-47,共12页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必须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必须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必须基于专业思考、基于平等对话。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评价内容,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构建不同功能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必须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必须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必须基于专业思考、基于平等对话。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评价内容,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构建不同功能的五个评价量表;二是关于评价方式,以发展性为指向,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核心理重构
下载PDF
论唐代诗人的多维人学价值观与创作多样性
12
作者 湛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6-90,共5页
唐代诗歌从题材内容到风格特点呈现多元化色彩,既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也与诗人特定生活环境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思想文化的相对开放、文明、活跃,建构了诗人多元化的人学价值观。他们受多维人学价值取向影响,常常在特定条... 唐代诗歌从题材内容到风格特点呈现多元化色彩,既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也与诗人特定生活环境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思想文化的相对开放、文明、活跃,建构了诗人多元化的人学价值观。他们受多维人学价值取向影响,常常在特定条件下,对其思想文化心理加以调节、反思甚至重构,并把其复杂内涵真实反映到诗歌创作中,从而形成作品从题材内容到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价值取向 社会关怀 个体生命意义 主体创造 心理重构
下载PDF
1819年解释学纲要通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莱尔马赫 张云涛 《德国哲学》 2013年第1期246-269,共24页
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新教神学之父和著名的古典语文学家,他创造性地综合了新教神学的解释学传统与古典学界的修辞学和语文学传统,使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转变为一般解释学(hermeneutica generalis),由此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他也因此被称作... 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新教神学之父和著名的古典语文学家,他创造性地综合了新教神学的解释学传统与古典学界的修辞学和语文学传统,使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转变为一般解释学(hermeneutica generalis),由此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他也因此被称作"现代解释学之父"。他在1805-1833年围绕解释学做了近10次学术报告和演讲课。可惜的是,与他的辩证法和哲学伦理学一样,他始终没有公开出版他全面深入论述其解释学体系的专著。不过,他的解释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他在1805年首先以格言的形式陈述了他对解释学的一些随想,接着在1809-1810年以草稿的形式描述了他的理论设想,最终在1819年以更具体的纲要阐述了他对解释学的比较成熟的看法,他的1828年和1832-1833年演讲都以此纲要为基础,并增加了一些边注和评论。在这个纲要的导言中,施莱尔马赫对解释学的本质、目标、种类和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基本上呈现了他的一般解释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解释学 一般解释学 艺术 语法解释 心理解释重构 解释学的循环
下载PDF
语义框架理论在二语心理词汇重构中的作用
14
作者 赵丽媛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第12期32-34,共3页
通过对二语心理词汇性质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挖掘二语词汇习得的难点,即二语心理词汇概念意义重构的难点。本文介绍了语义框架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并提出语义框架理论如何对二语心理词汇的重构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义框架理论 二语心理词汇重构
原文传递
论沂蒙精神育人中教师的心态调适与角色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海英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心态和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沂蒙精神育人中教师自身首先要做好心态调适,要心存敬畏,敬畏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教师要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心态和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沂蒙精神育人中教师自身首先要做好心态调适,要心存敬畏,敬畏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重构,要行有担当,担当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和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学子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一致性,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四个统一,坚持传统理论教材与校本教材开发的高度融合,坚持教学改革与实践拓展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教师 心态调试 心理重构
原文传递
玉树震后藏族青少年学校适应能力调查
16
作者 刘寿 张诗雨 +3 位作者 祁正庆 张俊梅 李斌 杜文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了解"4.14玉树地震"灾区藏族青少年远期心理健康重构过程中学校适应能力情况。方法2015年9月对青海省玉树震区的2 000名藏族中学生进行学校适应能力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灾后藏族青少年学校适应感总均分... 目的了解"4.14玉树地震"灾区藏族青少年远期心理健康重构过程中学校适应能力情况。方法2015年9月对青海省玉树震区的2 000名藏族中学生进行学校适应能力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灾后藏族青少年学校适应感总均分为(2.76±0.36)分,其中违反规则得分最高为(3.36±0.78)分,其次是竞争意识(2.99±0.56)分,而教师亲密度得分最低为(2.29±0.72)分;不同特征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学校适应感中的教师压力为(2.77±0.60)分,违反规则为(3.46±0.80)分,竞争意识为(3.01±0.57)分,均高于男生的(2.68±0.60)、(3.22±0.73)、(2.95±0.56)分;女生学校魅力(2.34±0.65)分,教师亲密度(2.26±0.71)分,均低于男生的(2.42±0.66)、(2.32±0.72)分;高年级学生在校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年级学生;地震时经历过不同暴露情况的青少年学校适应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幸暴露程度越高,在校适应能力越差。结论地震对在校藏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构的远期影响依然存在,尚需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构过程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藏族 青少年 健康心理重构 适应感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中译者“本色”的哲学思辨 被引量:4
17
作者 包通法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76,共7页
跨文化文学翻译的美学因子主观性认知和重创性的哲学命题特点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既有能动的活动空间,又有必要的限度。故译者必须将那些截然不同的语符、语序、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审美取向置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大背景下仔细考察... 跨文化文学翻译的美学因子主观性认知和重创性的哲学命题特点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既有能动的活动空间,又有必要的限度。故译者必须将那些截然不同的语符、语序、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审美取向置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大背景下仔细考察,才能正确解读出它们在原语中的意义和韵味,以及可能衍生出来的附加含意。故译者在这种能动的思维活动中应是原作的能动的忠实代言人,他在美学转换中应是一个哲学之维上的有度的主观,能动的动态模仿者和美学心理重构和展现的再创者。当然,这种能动的自由空间是介于“形而上”的文化性的还原原作和张扬个性的允可张力内游移,是有度的,而并非是无度和随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译者 哲学思辨 重创性 跨文化交际 美学 心理重构思维 创造性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