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丁湾护航官兵应对心理饱和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少辉 吴东生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亚丁湾护航 心理饱和 日常应激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心理饱和”对问卷调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卓亮 《河池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6-98,共3页
效度是衡量调查问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高低代表问卷对被调查对象客观实际反映程度的大小。“心理饱和”作为一种主体消极的情绪状态,由于其内隐性而经常被许多问卷调研工作者忽视。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饱和”在问卷调查中的表现... 效度是衡量调查问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高低代表问卷对被调查对象客观实际反映程度的大小。“心理饱和”作为一种主体消极的情绪状态,由于其内隐性而经常被许多问卷调研工作者忽视。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饱和”在问卷调查中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减少与降低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心理饱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问卷调查 效度
下载PDF
“心理饱和”现象的调节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于颖泓 《教育艺术》 2008年第12期68-68,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叫做"饱和"。"心理饱和"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关键词 心理饱和 调节策略
下载PDF
“心理饱和”现象的调节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党桦 于颖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第3期47-47,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极限。
关键词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饱和 调节策略
下载PDF
别让学生心理饱和
5
作者 倪同刚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心理饱和现象 教育者思想 教育教学规律 考试改革
下载PDF
提防财务干部队伍的“心理饱和”现象
6
作者 魏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主要从"心理饱和"这种现象入手,阐述了当前财务干部队伍中存在这种现象的危害,认为预防当前财务干部队伍存在"心理饱和"现象的关键是激励,提出了采用知识激励法、信任激励法、目标激励法、行为激励法及情感激励法... 主要从"心理饱和"这种现象入手,阐述了当前财务干部队伍中存在这种现象的危害,认为预防当前财务干部队伍存在"心理饱和"现象的关键是激励,提出了采用知识激励法、信任激励法、目标激励法、行为激励法及情感激励法把各种不安定因素扼杀于萌芽状态,为财务干部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财务工作有创造性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干部队伍 激励方法 心理饱和
下载PDF
浅谈高中生心理饱和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思敏 《科技风》 2020年第12期240-240,共1页
高中学生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下容易出现心理饱和,这一现象不仅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现象,以人为本,即时调整,避免学习中心理饱和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高中学习 心理饱和 解决策略
下载PDF
你有心理饱和现象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开珍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12期40-41,共2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把化合物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关键词 心理饱和现象 心理承受力 婚外恋 自杀事件
下载PDF
如何避免心理饱和
9
作者 俞朝霞 《江苏卫生保健》 2004年第1期45-45,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的现象。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的现象。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婚外恋 爱情 婚姻 家庭
下载PDF
让“心理饱和”远离生活
10
作者 袁睿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8期70-70,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同理,工人每日重复同样的工作,白领整日呆在办公楼里等,都可能出现心理饱和的现象,换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生活 负面效应 承受力 办公楼 溶解
下载PDF
避免心理饱和现象,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11
作者 周晓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7期223-223,共1页
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心理饱和现象,试着从课堂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布置,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旨在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饱和现象,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 英语学习效率
下载PDF
缓解“心理饱和”,提高复习效率
12
作者 安然 《大学(高考金刊)》 2020年第5期156-157,共2页
临近考试,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错误率越来越高,看书容易疲惫和走神,甚至偶尔会出现厌倦情绪,于是在心里叮嘱自己“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放松”,但还是怎么也学不进去。其实,这种现象意味着你遭遇了“心理饱和”。... 临近考试,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错误率越来越高,看书容易疲惫和走神,甚至偶尔会出现厌倦情绪,于是在心里叮嘱自己“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放松”,但还是怎么也学不进去。其实,这种现象意味着你遭遇了“心理饱和”。所谓心理饱和,是指长时间地重复某一活动达到极限时,便会对所做的事产生极大的厌烦,导致效率低下的一种心理现象。尽管心理饱和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作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如果放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考试时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厌倦情绪 心理现象 不安定因素 学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 错误率 考试
下载PDF
“心理饱和”是破坏婚姻的元凶
13
作者 华盖 《农家致富》 2016年第9期63-63,共1页
当下,引起婚姻不和的一个重要的元凶就是"心理饱和"。夫妻结婚几年、十几年,朝朝暮暮长相守厮,对方的一蹙一笑、一言一行都已了如指掌,于是彼此间不再有新鲜的感觉,一种淡淡的厌倦感开始萌生。怎样克服"心理饱和"呢?一、勿在围城... 当下,引起婚姻不和的一个重要的元凶就是"心理饱和"。夫妻结婚几年、十几年,朝朝暮暮长相守厮,对方的一蹙一笑、一言一行都已了如指掌,于是彼此间不再有新鲜的感觉,一种淡淡的厌倦感开始萌生。怎样克服"心理饱和"呢?一、勿在围城中"迷失自我"婚后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将伴侣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女性,非要“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太亲密的伴侣之间反而会很快失去彼此的新鲜感,导致“心理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心理距离 感情交流 热门话题 定期保养 性别角色 不可言传 河中
下载PDF
莫让“心理饱和”
14
作者 范士忠 《健康生活》 2011年第2期12-13,共2页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心理的承受能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即为"心理饱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心理因素和行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日趋增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节奏 心理异常 心理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你有“心理饱和”现象吗
15
作者 王开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4年第12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婚外恋
下载PDF
信息技术复习课堂中心理饱和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郭维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第20期29-31,共3页
心理饱和现象是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过程中影响复习效率又容易被忽视的负面因素,作者从心理饱和现象的发现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入手,尝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改变复习策略,利用教学智慧来缓解并避免心理饱和的现象,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心理饱和现象 复习课
下载PDF
警惕“心理饱和”现象
17
作者 秦德英 《医药与保健》 2008年第2期45-45,共1页
赵先生前来医院诊病。他今年48岁,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两周前因为工作上出了些差错,被免职做一般职员,月薪也由原来的5000元下降到2000元。丢官,意味着手中没了权力,降薪,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这使他心里非常难过,常感到头痛、心烦、胸闷... 赵先生前来医院诊病。他今年48岁,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两周前因为工作上出了些差错,被免职做一般职员,月薪也由原来的5000元下降到2000元。丢官,意味着手中没了权力,降薪,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这使他心里非常难过,常感到头痛、心烦、胸闷,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下载PDF
将“心理饱和”大化小,小化了
18
作者 杨美键 《健康人生》 2007年第3期37-37,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冉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冉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纽扣,也习惯性地朋扳手去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下载PDF
小心“心理饱和”危害婚姻
19
作者 张新兰 《医食参考》 2015年第3期55-55,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作“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现代婚姻容易出现危机,与心理饱和也是分不开的。现实婚姻中的当事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得到一个人...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作“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现代婚姻容易出现危机,与心理饱和也是分不开的。现实婚姻中的当事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得到一个人,未必就不再有风吹雨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婚姻 危害 小心 承受力 当事人
原文传递
让“心理饱和”远离我们的生活
20
作者 杨美健 泰坦(摘) 《健康文摘》 2007年第8期8-8,共1页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解物质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饱和 生活 工作人员 承受力 溶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