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认知-行为管理模式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刘洁 阮惠 陈姗姗 《健康之家》 2023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心理一认知一行为管理模式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究心理一认知一行为管理模式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心理一认知一行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改善情况、认知改善情况、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石研究组HADS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SA评分、DO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公心理一认知一行为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情绪障碍患者情绪状态及认知状态,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认知情绪障碍 心理-认知-行为管理模式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丽 赵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8-403,共6页
目的: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 目的: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负担、健康信念、应对方式、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3.390,-4.355;P<0.05),健康信念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326,10.496,5.166,6.881,5.427;P<0.05),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6.181,-7.647;P<0.05),用药知识、用药依从意愿及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t=6.412,5.605;P<0.05),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389,8.141,11.241,7.734;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可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其健康信念,改善其应对方式及依从性,且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心理负担 健康信念 应对方式 依从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玉英 李莉 +3 位作者 于新佳 宋媛媛 朱沐会 高伟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25-83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某院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护理服务,将实施前(2022年9-12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初产妇61例纳入B组,将实施后(2023年1-4月)实... 目的:探讨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某院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护理服务,将实施前(2022年9-12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初产妇61例纳入B组,将实施后(2023年1-4月)实施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护理的初产妇62例纳入A组,比较两组分娩恐惧[中文版分娩态度问卷(C-CAQ)]、产后疲乏[产后疲乏量表(PFS)]、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母亲角色适应、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水平。结果:A组分娩前C-CAQ量表中对孩子健康的恐惧、对分娩时失去控制的恐惧、对疼痛伤害的恐惧、对医院干预与环境的恐惧维度及量表总分均低于B组(t=4.580,5.265,5.247,7.143,6.197;P<0.05);A组产后1周PFS量表躯体疲乏、精神疲乏及量表总分均低于B组(t=3.766,4.158,4.553;P<0.05);A组产后1周应对方式SCSQ量表积极应对维度评分高于B组,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B组(t=3.089,3.580;P<0.05);A组产后1周母亲角色适应角色认同、照顾行为、亲子依附感维度及量表总分均高于B组(t=6.894,6.372,6.615,5.515;P<0.05);A组产后1周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均低于B组(t=4.728,4.249;P<0.05);A组产后1周社会支持SSRS量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以及量表总分均高于B组(t=3.405,6.960,4.415,5.091;P<0.05)。结论:基于关怀需求的全程心理-行为照护模式有利于减轻初产妇分娩恐惧,改善产后疲乏,降低产后不良心理情绪,促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加强其积极应对心理,为初产妇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人文关怀 心理-行为照护 分娩恐惧 母亲角色适应
下载PDF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对脑动脉瘤栓塞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庄芳萍 吴小玲 +2 位作者 李剑敏 赖燕玲 蔡冬梅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 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栓塞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脑动脉瘤栓塞患者83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42例和观察组(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栓塞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脑动脉瘤栓塞患者83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42例和观察组(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41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自理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 脑动脉瘤栓塞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认知-行为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昕怡 阴山燕 +3 位作者 赵雪帆 李金树 兰雪姣 姚梓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于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选择某大学存在手机依赖困扰的45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安慰剂组(n=15)和对照组(n=15),对实验组进行...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对于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选择某大学存在手机依赖困扰的45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安慰剂组(n=15)和对照组(n=15),对实验组进行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手机依赖心理干预,安慰剂组接受与手机依赖主题无关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则正常生活,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3组被试均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中文版作为测评工具,同时结合个体的日均手机使用时长来共同探究干预前后各组实验数据的差异。结果:在前测中,各组的MPAI得分与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均不存在显著差异(MPAI前测:F=0.79,P>0.05;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前测:F=1.51,P>0.05)。但在后测中,实验组的MPAI得分与日均手机使用时长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01),且都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对照组(P<0.01)。干预后1个月追踪测量显示,实验组各项数据依然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且与前测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帮助其尽早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回归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与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团体心理干预 大学生 认知-行为模型
下载PDF
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王凌 赵建敏 徐慧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727-1730,17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6例舌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6例舌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家属支持的心理-行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和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UW-QOL、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UW-QOL、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依从率和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属支持的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舌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支持 心理-行为-认知干预 舌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心理情绪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丽芬 吕素珍 +1 位作者 李妙红 冯小红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82-385,390,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心理情绪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接受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心理情绪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接受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应激管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专科知识及自我管理评分、血糖指标[FP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护理前,两组孕妇心理状态评分、糖尿病专科知识及自我管理评分、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血糖指标均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专科知识及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 心理情绪 焦虑抑郁 血糖控制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雪琴 陈普建 +2 位作者 朱海燕 徐建华 成红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92例行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照顾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92例行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2例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术后的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主要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和出院随访,实验组主要照顾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Burdenlnterview,ZBI),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中文版(Wor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BREF,WHOQOL-BREF)。结果 干预后,两组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能显著减轻帕金森脑深部刺激术后患者的照顾者照顾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存在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 帕金森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ICU出院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叶梅 林忠宝 +2 位作者 李泽伟 李娜 潘小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1期1720-1726,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预防ICU后综合征(PICS)的发生,为提高ICU出院患者生存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预防ICU后综合征(PICS)的发生,为提高ICU出院患者生存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金山院区)ICU收治且已康复出院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统计其在出院后第1、6、12个月的PICS发生率。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肌力评分表(MR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第6、12个月的PIC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ICU出院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从而预防PIC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 ICU后门诊 ICU后综合征 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认知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王文静 许冉 +1 位作者 刘文净 蒋珊珊 《癌症进展》 2024年第7期788-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5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信息-动机...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5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认知水平、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管理、治疗管理、情绪心理管理、躯体活动管理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饮食管理、治疗管理、情绪心理管理及躯体活动管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科学用药、自我护理及健康饮食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科学用药、自我护理及健康饮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定期介入、饮食指导依从性及护理方法、护患沟通、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能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且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认知水平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1
作者 刘婉清 刘宗艺 于长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弘爱医院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弘爱医院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touthard牙科恐惧量表(DAI)、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DAI、MSSN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等ESCA维度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中,有助于优化其心理状态,增强健康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 心理状态 健康行为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为重点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含华 赵慧娟 朱新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析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为重点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A... 目的 探析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为重点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A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B组实施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为重点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术后恢复指标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B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5.45%,高于A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A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18%,高于A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开展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为重点的护理模式,效果理想,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疼痛感,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态度-信念-行为理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以多媒体平台构建的认知-行为教育在哮喘患儿家属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文珂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多媒体平台构建的认知-行为教育在哮喘患儿家属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多媒体... 目的探讨以多媒体平台构建的认知-行为教育在哮喘患儿家属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多媒体平台构建的认知-行为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健康行为、生命质量及家属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属哮喘知识、信念及态度、家长行为及认知水平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照顾、用药照顾、监测照顾、急救处理照顾行为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健康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评分、活动评分、情感评分及儿科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平台构建的认知-行为健康教育可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认知水平、照顾能力,改善患儿的健康行为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平台 认知-行为教育 哮喘患儿 居家管理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魏挺 刘江 +4 位作者 周文旭 方堃 毛静 时晔 周哲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48,1652,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定期予以磷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慢性病指导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认识、行为及骨密度和血清维生素D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观察组每一项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观察组的干预方式对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DXA骨密度T值比较,预后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对照组好转明显(P<0.05);(4)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观察组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血清25(OH)D的提升更有效(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实现了三者对患者多维度、多形式的干预,明显提升了社区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医院-社区-家庭 联动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认知 行为 干预
下载PDF
知识-信念-行为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探索
15
作者 周磊 王召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6期1-3,7,共4页
目的:探索知识一信念一行为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在某医院入职的新职工6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4名)与对照组(3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研究组采用知识一信念-行为管理模式培训方法... 目的:探索知识一信念一行为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在某医院入职的新职工6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4名)与对照组(3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研究组采用知识一信念-行为管理模式培训方法,两组培训时间为3个月,记录与判定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3个月后,研究组新职工的卫生法规、“三基”培训、应急管理、专项培训等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新职工的培训水平、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等总体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新职工的培训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职工的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识一信念一行为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不仅能提高职工的理论考核成绩,还可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降低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信念-行为管理模式 医院 新职工 岗前培训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16
作者 范颖英 孙娟 +3 位作者 靳玉红 张彩凤 姬娟娟 常勇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 目的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胃肠动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胃肠激素一氧化氮(NO)、血清胃动素(MTL)和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能有效增强患者胃肠动力及活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心理状态 胃肠动力 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干预模式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家玲 杨莉 +4 位作者 曹瑾 陈静 钱晓兰 周淳秀 徐文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干预模式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瘤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瘤术患... 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干预模式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瘤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12月上海市东方医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瘤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干预模式,出院后共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总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如症状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干预模式能提高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念-行为 导向性干预 脑动脉瘤 术后 服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芝晶 何小杰 +4 位作者 房佳 王爱军 田宫庆一 张大奎 赵培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肠造口出院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排除信息不全的7例,最终纳入87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43例)给... 目的:探讨对肠造口出院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排除信息不全的7例,最终纳入87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43例)给予五E护理干预,比较2组知信行、病耻感、心理调适能力、生命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知信行评分、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评分、生命质量量表(QLO-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造口出院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能够改善知信行水平,减轻患者病耻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认知-行为理念 五E护理 病耻感 心理调适能力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陆伟华 张炎文 +1 位作者 李双双 金咏梅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0-1443,1447,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IMB模式联合心理干...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9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IMB模式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联合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依从、身体功能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联合组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依从、身体功能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模式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干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心理干预 乳腺癌 情绪状态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秀玲 滕鑫 +1 位作者 刘寅 孙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1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PP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PP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连续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平衡筛查测试比较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研究组脱落1例。治疗第4、8、12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48.28%(28/58)、68.97%(40/58)、79.31%(46/58),研究组总有效率依次为64.41%(38/59)、76.27%(45/59)、81.36%(48/59),其中两组患者第4、8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睁眼无软垫、睁眼有软垫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闭眼无软垫、闭眼有软垫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闭眼无软垫、闭眼有软垫评分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晕针、断针或滞针等不良事件。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治疗初期出现口干、便秘等症状,经临床医生判定与本研究无关,经及时处理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患者头晕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疗效显著,能调整患者静态平衡能力,改变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眩晕 醒脑开窍针刺法 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