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表心电图V_1导联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有效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谭琛 徐威 +5 位作者 胡雪红 陈念 石红玲 刘建国 崔俊玉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V1导联查颤动波(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持续性房颤患者49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复发组(33例)...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V1导联查颤动波(f波)振幅对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持续性房颤患者49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复发组(33例)和复发组(16例)。根据射频消融术中肺静脉隔离后是否转为房扑(包括左房房扑或右房房扑)分为转为房扑组(10例)和未转为房扑组(39例)。测量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的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比较两组患者f波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并评价其对房颤复发和转为房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V1 f波最大振幅[(0.150±0.519)m V vs.(0.094±0.480)m V]和平均振幅[(0.125±0.50)m V vs.(0.077±0.032)m V]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V1导联f波最大振幅及平均振幅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P=0.002)和0.80(P=0.001)。预测术后复发的V1导联f波最大振幅的界值为0.115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68.7%;平均振幅为0.094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8%和68.7%。与转为房扑组比较,未转为房扑组V1 f波平均振幅[(0.139±0.052)m V vs.(0.102±0.047)m 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1导联f波平均振幅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1(P<0.05)。术中转为房扑平均振幅的界值为0.109 m 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61.5%。结论持续性房颤V1导联f波的振幅大小与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相关,振幅高者复发的可能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体表心电图 颤动波振幅 导管消融 复发
下载PDF
不典型预激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五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丰富 陈绍良 +2 位作者 贾海波 罗骏 段宝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5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检查ECG未发现明确的delta波,PR间期正常,仅V1导联呈rSr′型,V2~4S波较深,类似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冠状静脉窦电极标测发现局部A、V波融合,即表现为经旁道(AP)传导现象,腔内电生... 5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前检查ECG未发现明确的delta波,PR间期正常,仅V1导联呈rSr′型,V2~4S波较深,类似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冠状静脉窦电极标测发现局部A、V波融合,即表现为经旁道(AP)传导现象,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AP具有正、逆向传导功能. 用大头导管阻断AP后再次检查ECG,发现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仅V1导联r′波消失,V2~4S变深.结论:对少数有阵发性心慌症状而ECG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V1导联呈rSr′型),要考虑不典型形预激综合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预激综合征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心电图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