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检测对“病”与“证”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韩力军 狄俊英 +3 位作者 张莉 陈静 张殿忠 孙梦九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5-16,共2页
本文按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比较原则,设平行对照组,观察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Q-T与J-T离散度对“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对“证”的诊断有特异性。推测在疾病状态下,... 本文按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比较原则,设平行对照组,观察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Q-T与J-T离散度对“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对“证”的诊断有特异性。推测在疾病状态下,此二者反映的是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而“证”是这种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 诊断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萍 李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867-868,共2页
丹红注射液为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具有预防、治... 丹红注射液为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具有预防、治疗双重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心肌缺血总负荷 q-t离散 氧化苦参碱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患者
下载PDF
冠心病心电图Q-T离散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力军 章顺义 +1 位作者 张殿忠 孙梦九 《天津中医》 1998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有关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Q-Tcd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目前研究的较少。笔者于1995年4月~1997年4月检测了46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Q-Tcd,并和40例健康人作对照,旨在探讨Q-Td、Q-Tcd... 有关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Q-Tcd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目前研究的较少。笔者于1995年4月~1997年4月检测了46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Q-Tcd,并和40例健康人作对照,旨在探讨Q-Td、Q-Tcd改变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其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图 q-t间期离散 中医证型
下载PDF
5km越野对武警战士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
4
作者 吴奋 陈湘清 +2 位作者 潘勤 宋爱华 杨杰忠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53-253,共1页
5 km武装越野是武警部队战士经常性军事训练课目.我们对部分训练后士兵进行了心电图Q-T离散度(Q-Tc)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5KM越野 武警战士 心电图 q-t离散 T波 U波
下载PDF
心电图的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 被引量:4
5
作者 成建国 《西藏医药》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心电图上的Q-T间期是指O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这段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开始到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时间总和。Q-T间期等于心室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总和,代表心室的总不应期,Q-T间期变化与心室复极过程的改变有... 心电图上的Q-T间期是指O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这段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开始到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时间总和。Q-T间期等于心室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总和,代表心室的总不应期,Q-T间期变化与心室复极过程的改变有关,并且受很多因素如心率、性别、电解质、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某些疾病的影响,也可以说凡能改变动作电位2相和3相时程的因素均能引起Q-T间期改变。在影响Q-T间期的众多因素中,以心率对其影响最大,当心率增快时QT间期缩短,而心率减慢时则Q-T间期延长。为了得到可靠的Q-T间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 心电图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室有效不应期 q-t间期延长 相对不应期 心率增快 心室复极
下载PDF
也谈以体表心电图能否准确测定Q-T离散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毛伯根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49-150,共2页
近年来对于Q-T离散度(Q-T_d)的研究,国内外均在深入开展,据报道Q-T_d与心肌局部复极不同步有关,测定方法多根据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以最大Q-T值减去最小Q-T值。何秉贤首先指出了这种测量方法的错误性。本人深有同感,在此浅谈一点拙见... 近年来对于Q-T离散度(Q-T_d)的研究,国内外均在深入开展,据报道Q-T_d与心肌局部复极不同步有关,测定方法多根据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以最大Q-T值减去最小Q-T值。何秉贤首先指出了这种测量方法的错误性。本人深有同感,在此浅谈一点拙见。 与测量心电图Q-T间期有关的主要是QRS、T向量环。QRS环主要由4个瞬间综合向量组成:(1)室间隔除极向量。由室间隔左侧朝右侧除极,指向右前偏上或下方,约占0.02s。(2)心室前壁除极向量。因左右心室前壁同时除极,左室除极向量明显大于右室,故指向左、前下方,时间约0.02s。(3)左室游离壁除极。室间隔及前壁除极0.04s后左室后、侧壁除极,指向左、后下。(4)基底部除极。经过0.06s后左右心室大部除极完毕,只有左室后基底和肺动脉圆锥部仍在除极,而出现指向左后上的终末环。T环形成主要为3方面:(1)室间隔、左心室心尖部复极向量,方向左、前下。(2)左右心室、心尖部及左心室侧壁复极向量,仍指向前偏左。(3)左前侧壁继续复极指向左侧。 如果我们随意组合在额面观察QRS向量环在心电图肢导联aVF、Ⅰ导联上的投影(图1),和在横面观察T向量环在胸导联上的投影(图2),就不难发现心电图QRS、ST-T波形振幅值取决于环体投影在坐标X和Y轴上的正负值,而心电图波形的时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离散
下载PDF
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文锦 《心功能杂志》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指在同一幅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差异的量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即不一致性,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和研究有重要价值。自Campbell等1985年提出以来,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外有关研究报... 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指在同一幅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差异的量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即不一致性,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和研究有重要价值。自Campbell等1985年提出以来,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外有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国内则尚少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间期离散
下载PDF
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8
作者 薛金贵 王肖龙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 (TET)阳性患者Q -T离散度 (QTd)变化的意义。方法  93例受试者根据TET分为阳性组 (A组 ) 3 8例 ,男 女 =13 2 5 ,年龄 5 5± 8岁和阴性组 (B组 ) 5 5例 ,男 女 =2 6 2 9,比较两组TET前后QTd、QTcd...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 (TET)阳性患者Q -T离散度 (QTd)变化的意义。方法  93例受试者根据TET分为阳性组 (A组 ) 3 8例 ,男 女 =13 2 5 ,年龄 5 5± 8岁和阴性组 (B组 ) 5 5例 ,男 女 =2 6 2 9,比较两组TET前后QTd、QTcd的变化。结果 运动前QTd、QTcdA组分别为 41± 15ms和 46± 18ms,B组分别 ( 3 8± 14)ms和 ( 46±16)ms,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达次极量运动时A组QTd为 ( 5 1± 17)ms与运动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QTcd为 ( 79± 2 8)ms ,与运动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B组QTd、QTcd分别为 ( 3 7± 16)ms和 ( 5 1± 19)ms,与运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后QTd、QTcd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TET阳性与QTd之间有良好的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 q-t离散 心肌缺血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对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
9
作者 邵磊 王爱琴 +1 位作者 陈润祥 郭艾武 《中原医刊》 2005年第9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与心电图QT离散度(QTd)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206例,再灌注治疗后1h按照12导联心电图ST段的下移幅度分为A和B两组。A组为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与心电图QT离散度(QTd)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206例,再灌注治疗后1h按照12导联心电图ST段的下移幅度分为A和B两组。A组为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50%)148例;B组为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58例。分别计算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再灌注治疗后1h和24h心电图的QTd,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CK、CK-MB峰值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灌注治疗后1h、24h心电图QTd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与临床预后及QTd有相关性,QTd和心电图ST段回落速度是判断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简易实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治疗 q-t离散 心肌梗死患者 ST段持续抬高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微循环 心电图ST段 临床预后 灌注状态 QT离散 治疗后 急性心肌梗 CK-MB ST段回落 QTd 静脉溶栓 12导联 患者入院 灌注水平 心肌组织 实用指标 AMI
下载PDF
200例心电图Q-T_c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垿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评价Q-T_c离散度(Q-T_(cd))的临床意义,观察100例正常人,50例冠心病和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2导联ECG的Q-T_(cd)。发现正常组男、女之间Q-T_c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平均女比男长18ms;但Q-T_(cd)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组... 为评价Q-T_c离散度(Q-T_(cd))的临床意义,观察100例正常人,50例冠心病和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2导联ECG的Q-T_(cd)。发现正常组男、女之间Q-T_c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平均女比男长18ms;但Q-T_(cd)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组和高心组的Q-T_(cmin)接近于正常组(395.9±24.6ms),而Q-T_(cmax)则均明显大于正常组(418.5±24.7ms);Q-T_(cd)冠心组和高心组(50.3±17.0ms、48.1±18.3ms)明显大于正常组(22.7±8.1ms,P<0.001)。在正常组由X、Y、Z导联测得的Q-T_(cd)(15.7±11.4ms)比12导联测值偏小。Q-T_(cd)增大多见于VCG中T环呈圆形或马蹄形患者,冠心组中有24例,其Q-T_(cd)平均达63.0±12.7ms。认为Q-T_d增大是预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简明有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离散 冠心病 高血压心脏病
下载PDF
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ACE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T2DM伴CHF患者95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其中31例发生MACE,64例未发生MACE。分析T2DM伴CHF患者发生MAC... 目的研究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T2DM伴CHF患者95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其中31例发生MACE,64例未发生MACE。分析T2DM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单因素,包括性别、年龄、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生化指标[尿酸(UA)、血肌酐(Scr)、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空腹血糖(FPG)]、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MACE危险因素。结果MACE患者QTd、QTcd、UA、NT-proBNP大于非MACE患者,LVEF小于非MACE患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Td、QTcd、UA升高是T2DM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LVEF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T2DM伴CHF患者QTd、QTcd、UA、LVEF变化会增加MACE风险,且具有密切关联性,临床应据此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q-t间期离散 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
12
作者 印纹源 吴梅 +1 位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冯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3-3,共1页
分析化疗药物对心脏损伤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d)、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等带来的影响。方法:对化疗后心电图发生ST-T改变者设定为观察组,化疗后心电图未发生ST-T改变着设定为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化疗前后心电图Q-Td和Q-Tcd的变... 分析化疗药物对心脏损伤的心电图Q-T离散度(Q-Td)、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等带来的影响。方法:对化疗后心电图发生ST-T改变者设定为观察组,化疗后心电图未发生ST-T改变着设定为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化疗前后心电图Q-Td和Q-Tcd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化疗前,两组的心电图Q-Td和Q-Tcd对比无差异(P>0.05);在化疗后,实验组的Q-Td和Q-Tcd值均得到有所增加(P<0.05),不过,对照组在化疗前与、化疗后的数据对比上无差异(P>0.05)。结论:在化疗中导致ST-T改变说明化疗前病患或许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或者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差,对于这一类病患来说,其Q-Td大大增加,这代表着恶性心律失常或不良心脏风险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恶性肿瘤 心电图q-t 离散
下载PDF
再谈体表心电图测定J-T离散度的准确性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心刚 安晓飞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52-152,共1页
继1985年Campbell等提出Q-T离散度(Q-T dispersion)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外对于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致目前J-T离散度(J-T_d)的研究更加趋热,甚或有取代Q-T离散度(Q-T_d)之势。其理论依据为Q-T_d与心肌局部复极不同步有关,而J-T_... 继1985年Campbell等提出Q-T离散度(Q-T dispersion)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外对于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致目前J-T离散度(J-T_d)的研究更加趋热,甚或有取代Q-T离散度(Q-T_d)之势。其理论依据为Q-T_d与心肌局部复极不同步有关,而J-T_d对于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程度更为准确,其测定方法多根据体表多导同步心电图,以最大Q-T间期值减去最小Q-T间期值作为Q-T_d,以最大J-T间期值减去最小J-T间期,值作为J-T_d。何秉贤及毛伯根先后指出这种测量方法的误差,笔者极为同意,而且尤对根据体表心电图测定J-T_d值之方法更表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j-t离散
下载PDF
矿泉浴对正常人心电图、心向量图、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章 王绍林 雷禄岐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临潼矿泉浴对人体某些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对30例正常人用不同浴温(36℃~44℃)进行单次矿泉浴,于浴前、浴后即刻观察了心电图的改变。用38℃~40℃浴温观察了疗程前后心电图、心向量图及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随温度的增高,... 目的研究临潼矿泉浴对人体某些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对30例正常人用不同浴温(36℃~44℃)进行单次矿泉浴,于浴前、浴后即刻观察了心电图的改变。用38℃~40℃浴温观察了疗程前后心电图、心向量图及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随温度的增高,心率增快,P波增高宽度变窄,R-R、P-R、Q-T间期缩短,R波降低、S波变浅。疗程后心向量图F、H、RS面的T波最大向量幅度(Tm)增高,QRS/T比值降低,心电图及Q-T离散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浴温越高对人体心电生理的影响越明显,适宜的矿浴温度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泉浴 心电图 心向量图 q-t离散
下载PDF
早期工业性氟病对体表心电图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
15
作者 王心刚 耿藏坤 +2 位作者 缪培智 宋晓华 李敏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对患有早期工业性氟病的工人进行体表心电图检查 ,结果表明 ,其心电图平均Q -T间期并无明显延长 ,但Q
关键词 工业性氟病 心电图 q-t间期 q-t离散 氟中毒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心电图Q-T离散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绍晏 《中国医刊》 CAS 1999年第5期48-48,共1页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它代表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是由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引起的。离散度增加,反映各部位心室肌复极的...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它代表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是由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引起的。离散度增加,反映各部位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因此极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电图 q-t离散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J-T离散度的演变 被引量:18
17
作者 梁国芬 方玉珍 +3 位作者 徐桂艳 张金枝 何勇 毛焕元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_d、J-T_d动态变化,观察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7天、第14、21及28天心电图的Q-T_d和J-T_d。结果显示:Q-T_d、J-T_d以发病后第2天(65.18±34.08,59.24±32.18ms)及第3天(63.18±28.51...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_d、J-T_d动态变化,观察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7天、第14、21及28天心电图的Q-T_d和J-T_d。结果显示:Q-T_d、J-T_d以发病后第2天(65.18±34.08,59.24±32.18ms)及第3天(63.18±28.51;60.57±26.82ms)为最大。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3天Q-T_d、J-T_d达峰值,可作为预测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q-t离散 j-t离散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后Q-T及J-T离散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学文 苏兰英 +1 位作者 张瑞华 曲华彬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05-206,共2页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后Q-T及J-T离散度改变的临床意义,观察53例AMI后Q-T及J-T离散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与Q-Td及J-Td无明显关系(P〉0.05)。(2)猝死组Q-Td及J-Td明显高于非猝死组(P〈0.05或P〈0.001)。(3)再发AMI病人...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后Q-T及J-T离散度改变的临床意义,观察53例AMI后Q-T及J-T离散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与Q-Td及J-Td无明显关系(P〉0.05)。(2)猝死组Q-Td及J-Td明显高于非猝死组(P〈0.05或P〈0.001)。(3)再发AMI病人Q-Td及J-Td明显高于首发病人(P〈0.01—0.001)。认为测量AMI时Q-Td及J-Td可用于预测猝死发生的危险性,而再发性AMI后Q-Td及J-Td变化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q-t 离散 j-t
下载PDF
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伊敏 马凤琳 钱谷生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8-149,共2页
为探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_d、J-T_d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观察6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3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并与30例正常QRS波群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束支传导阻滞两组的Q-T_d、J-T_d值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为探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_d、J-T_d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观察6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3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并与30例正常QRS波群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束支传导阻滞两组的Q-T_d、J-T_d值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的Q-T_d、J-T_d值高于右束支传导阻滞组,但两者Q-T_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者J-T_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束支传导阻滞时J-T_d更能反映心肌复极情况,J-T_d值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组临床上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q-t离散 j-t离散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腔内单极电图与单相动作电位测定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德录 刘志华 +4 位作者 宋建平 惠杰 王育林 刘明 蒋文平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心室复极离散度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1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应用左、右心室内膜单相动作电位 (MAP)标测、腔内单极电图 (UECG)和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ECG)3种方法研究心室复极离散度。结果UECG测值 (UQ_Td,33±7ms)... 目的探讨心室复极离散度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1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应用左、右心室内膜单相动作电位 (MAP)标测、腔内单极电图 (UECG)和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ECG)3种方法研究心室复极离散度。结果UECG测值 (UQ_Td,33±7ms)大于MAP测值 (RTd,27±6ms ,P<0.01) ,而小于体表心电图测值 (Q_Td,38±7ms ,P<0.01) ,即Q_Td>UQ_Td>R_Td,但UQ_Td 与R_Td、UQ_Td 与Q_Td、R_Td 与Q_Td 均呈显著线性相关 (r=0.75、0.87 ,0.78 ,P均<0.01)。结论体表心电图Q_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复极离散 q-t离散 单相动作电位 腔内单极电图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