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
1
作者 陶亚丽 罗亚敏 周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观察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痹心痛汤组81例及加减联合组81例,胸痹心痛汤组用胸痹心痛汤治疗,加减联合组用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结果:加减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 目的:观察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痹心痛汤组81例及加减联合组81例,胸痹心痛汤组用胸痹心痛汤治疗,加减联合组用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结果:加减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胸痹心痛汤组(P<0.05)。加减联合组LVEDD、LVESD、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低于胸痹心痛汤组而LEVF水平高于胸痹心痛汤组(P<0.05)。加减联合组每周心绞痛次数少于胸痹心痛汤组而持续时间短于胸痹心痛汤组(P<0.05)。结论:橘枳姜汤加减联合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枳姜加减 胸痹心痛汤
下载PDF
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文兰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痹心痛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0.596,P<0.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48/50)较对照组(82.00%,41/50)更高(χ^(2)=5.005,P=0.025)。结论: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疗效较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汤 气滞血瘀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心痛汤并消心痛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3
作者 孙浩 杨文明 +2 位作者 王英勤 陈文学 金玄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79-80,共2页
目的 :观察自拟心痛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10 1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汤治疗组 (5 0例 ,常规西药加心痛汤治疗 ) ,与常规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5 1例 ,单用西药治疗 )。结果 :心痛汤治疗组心绞痛临床好转率94% ;心电图好转率... 目的 :观察自拟心痛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10 1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汤治疗组 (5 0例 ,常规西药加心痛汤治疗 ) ,与常规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5 1例 ,单用西药治疗 )。结果 :心痛汤治疗组心绞痛临床好转率94% ;心电图好转率 72 % ;血脂恢复率 79.5 5 % ;血液流变学改善率 6 5 .2 8% ;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 (分别为6 0 .79%、 30 .0 0 %、 34.2 1%和 30 .9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自拟参蛭心痛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7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晶辉 吴莹 熊晶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4期107-107,共1页
1996年3月~2008年12月笔者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辩证辩病以自拟参蛭心痛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7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病稳定型 心痛汤 治疗 自拟 现代药理研究 中医药理论
下载PDF
探讨胸痹心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郭书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90-92,共3页
探讨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证型冠心病(CHD)心绞痛(AP)中应用胸痹心痛汤的疗效。方法 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均为气滞血瘀证型CHD AP,就诊于2019.01~2022.12内,按随机对照分组法均分为40例/组,以2组展开研究。甲组治疗用药为西药,乙组治疗用药... 探讨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证型冠心病(CHD)心绞痛(AP)中应用胸痹心痛汤的疗效。方法 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均为气滞血瘀证型CHD AP,就诊于2019.01~2022.12内,按随机对照分组法均分为40例/组,以2组展开研究。甲组治疗用药为西药,乙组治疗用药为胸痹心痛汤。对照AP发作状态、症状积分、疗效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 结束后对照AP发作持续用时、每周发作频率等指标,乙组呈现出的各项结论情况均少于甲组(P<0.05)。结束后对照胸胁胀满、气短、胸闷等症状评分,乙组呈现出的各项评分情况均低于甲组(P<0.05)。结束后对照总有效率,乙组呈现出的占比情况高于甲组(P<0.05)。结束后对照不良反应,乙组呈现出的合计占比情况接近甲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证型CHD AP中应用胸痹心痛汤的疗效尤为突出,既能缓解AP发作,还可改善各种症状,且不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治疗可靠、安全,利于病情转归,可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血瘀证 胸痹心痛汤 疗效
下载PDF
胸痹疏肝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宏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85-486,共2页
目的:观察胸痹疏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各4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 目的:观察胸痹疏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入选80例UAP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每组各40例,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心电图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治疗组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胸痹疏肝汤治疗UAP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指标,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疏肝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自拟心痛灵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健霞 孟祥山 胡凤仪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7年第5期234-235,共2页
采用自拟心痛灵汤治疗疾瘀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42例,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5.7%,心电图缺血好转总有效率64.3%,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前显著改善。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方剂
下载PDF
心痛消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心痛消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CHD)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气虚血瘀型CHD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是心痛消汤+... 目的:研究心痛消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CHD)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气虚血瘀型CHD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是心痛消汤+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还将两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LDL-C、TC、ESR、Fb、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消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气虚血瘀型CHD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降脂明显,血液流变学状态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气虚血瘀型冠 稳定性
下载PDF
愈心定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宝宪 《河南中医》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银娜 孙艳玲 +5 位作者 黄培培 韦要杰 郝秀梅 刘晓菲 孙海涛 王二放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36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逐瘀汤组、氯吡格雷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疗效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在症状、... 目的:观察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逐瘀汤组、氯吡格雷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疗效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在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与单独用药组在血小板聚集率、TXB2和GMP-140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症状和心电图,降低血小板聚集、TXB2和GMP-140水平,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瘀 氯吡格雷片 不稳定型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11
作者 梁霄龙 叶春富 +1 位作者 戴圣伟 李诗国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7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心痛逐瘀汤组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7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心痛逐瘀汤组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给予前2个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于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2项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心痛逐瘀汤组(P<0.05)。治疗后,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气虚血瘀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氯吡格雷片 逐瘀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中医西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猛 曾莉容 +1 位作者 张弢 李绮玲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其中心痛逐瘀汤组70例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70例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7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心痛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其中心痛逐瘀汤组70例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70例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70例采取联合治疗方法,口服心痛逐瘀汤和氯吡格雷片,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结果:治疗后症状评价的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的评判的疗效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氯吡格雷片 逐瘀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鹏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1期32-32,共1页
近三年来,笔者以温阳通脉、活血止痛法自拟活心定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2例,并与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心痛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晔 彭万君 程宇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痛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及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方法:将78例UA患者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片,75 mg·d-1,1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心痛逐瘀汤,1... 目的:探讨心痛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及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方法:将78例UA患者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片,75 mg·d-1,1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心痛逐瘀汤,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浆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3%,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2.1%,优于对照组的61.5%(P<0.05);治疗后观察组MPAR,GMP-140,TXB2及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痛逐瘀汤能改善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了疾病疗效和心电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逐瘀 血小板聚集率 血浆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 血栓素B2 血浆内皮素
原文传递
温阳活血法内外同治阳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延秀敏 樊瑞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内外同治阳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和口服定痛救心汤,对照组另加外用穴位空白贴,治疗组另加外用穴位贴敷心痛膏...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内外同治阳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和口服定痛救心汤,对照组另加外用穴位空白贴,治疗组另加外用穴位贴敷心痛膏,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停减情况以及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两组均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3%和7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和64.3%(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内外同治阳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温阳活血 阳虚血瘀 穴位贴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