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心肌内心电图监测的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一新 孟旭 +3 位作者 李岩 韩杰 张海波 罗天戈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内心电图的表现,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各种数据监测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次心脏移植后心肌活检结果,与同期描记的心肌内心电图数据。对移植物发生Ⅱ级(含)以上排斥... 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内心电图的表现,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各种数据监测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次心脏移植后心肌活检结果,与同期描记的心肌内心电图数据。对移植物发生Ⅱ级(含)以上排斥反应时的心肌内心电图,分析其心率、心肌阻抗、QRS波幅、心室除极反应时间及心室除极反应T波降支最大斜率数据,并与其基础数据分析比较,判断排斥反应发生心肌内心电图的的表现,计算其变化率及在最佳诊断分割点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回顾性分析各指标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可靠性及因此可能避免的心肌活检次数和漏诊率。结果:Ⅱ级(含)以上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内心电图的心率诊断的最佳分割点为+10%,其敏感度为82.8%,特异性为87.0%;心肌阻抗的诊断的最佳分割点为+15%,其敏感度为78.1%,特异性为96.1.%;QRS波幅诊断的最佳分割点为+15%,其敏感度为81.2%,特异性为92.2%;心室除极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心室除极反应T波降支最大斜率降低10%为限,其诊断敏感度为84.3%,特异性为84.4%。如以4项指标联合诊断排斥反应,回顾性分析诊断敏感度可达95.3%,特异性为96.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7(95%CI为0.8132~0.9924)。采用心肌内心电图联合诊断可以避免52.5%心肌活检数量,将出现4.7%的漏诊率。采用IMEG监测AR的患者较未采用的患者,预计5年生存率高。结论:IMEG某些指标数据有较好的诊断排斥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合诊断将更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以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但也存在漏诊。连续的IMEG监测可以做为心脏移植后无创的、方便的及长期的排斥反应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心肌内心电图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默 吴树明 +1 位作者 庞昕焱 宋惠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04年4月~11月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2例患者,将采用IMEG诊断的急性排异反应结果与采用临...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04年4月~11月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2例患者,将采用IMEG诊断的急性排异反应结果与采用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胸片和心肌酶谱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判断IMEG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中的作用。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心脏移植术后第8天和第9天出现IMEGQRS波振幅下降,下降幅度与术后即刻比较分别为27%和30%,提示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经治疗后IMEGQRS波振幅恢复正常,与联合诊断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IMEG监测急性排异反应,敏感,可靠,无创伤,可作为心脏移植患者抗排异疗效观察及选择性心内膜活检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无创监测 心肌内心电图
下载PDF
心肌内心电图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强 杨智翔 +2 位作者 应朝辉 耿兴华 林航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腔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将电极植入所有病人的右室心肌内,连接永久起搏器,手术后动态监测患者心肌内心电图R波振幅的变化(6例).[结果]4例患者术后... [目的]研究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腔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将电极植入所有病人的右室心肌内,连接永久起搏器,手术后动态监测患者心肌内心电图R波振幅的变化(6例).[结果]4例患者术后R波平均振幅较基数无降低,均长期存活,生活质量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6 d R波振幅明显降低,第8 d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第11 d死于急性肾衰.[结论]心肌内心电图可以进行永久无创性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了心内膜活检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心电图 排异反应 心脏移植
下载PDF
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4
作者 王默 吴树明 +3 位作者 唐慧 庞昕焱 金星 吴学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心肌内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且可连续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但在患者出院后,无法发挥其可连续监测的优势。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是远程医疗体系中较早开展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能远程监测心电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内心电图远程... 目的:心肌内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且可连续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但在患者出院后,无法发挥其可连续监测的优势。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是远程医疗体系中较早开展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能远程监测心电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山东省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中,3例进行了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将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诊断的急性排斥反应结果与胸部X线片、体表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判断IMEG远程移动实时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结果:无论患者在院内,还是出院后,IMEG参数均能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护中心。3例患者中,有2例在心脏移植术后第8天至9天IMEG出现不同程度QRS波振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和23%,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经治疗后QRS波振幅恢复正常,与联合诊断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2例患者出院后继续保留心脏起博导线15天,1例患者于术后37天无症状型排异反应被及时诊断。结论:远程移动监护与IMEG的结合,充分发挥IMEG简便,无创伤,实时、可连续监测的优点,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无创监测 心肌内心电图 远程医疗
下载PDF
大鼠改良Ono式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心肌内心电图
5
作者 史加海 韩杰 +5 位作者 贾一新 杨敦鹏 李阳成 杨学超 刘俊华 孟旭 《交通医学》 2013年第2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能描记自主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方法:Lewis健康雄性大鼠为受体,分别用lewis、SD健康雄性大鼠为供体,用改良Ono法行同基因移植(Lewis-Lewis)和异基因移植(SD-Lew... 目的:建立稳定的、能描记自主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方法:Lewis健康雄性大鼠为受体,分别用lewis、SD健康雄性大鼠为供体,用改良Ono法行同基因移植(Lewis-Lewis)和异基因移植(SD-Lewis)。通过供心表面埋植的临时起搏导线,PCLAB-UE记录自主的心肌内心电图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结果:预实验模型建立20只成功11只(55%);正式实验模型建立52只成功46只(88.46%),其中SD-Lewis34例,Lewis-Lewis12例。全部大鼠通过"隧道法"成功埋植3根起搏导线,能获得稳定的心肌内心电图(含自主和起搏的)。两组间在成功率、供心摘取时间、血管吻合时间、手术总需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大鼠改良Ono式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通过改良"隧道法"方法埋植多个心肌内电极,效果可靠、稳定,获得满意的自主和心室起搏心肌内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肌内心电图 大鼠
下载PDF
心肌内心电图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阳天 陈昆 +2 位作者 李增棋 廖东山 余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44-264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心肌内心电图QRS波幅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建立改良Ono法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心脏移植术中分别于供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游离壁的心肌处埋置心表起搏导线,描记心肌内心电图,测量QRS... 目的 探讨应用心肌内心电图QRS波幅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最佳临界值.方法 建立改良Ono法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心脏移植术中分别于供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游离壁的心肌处埋置心表起搏导线,描记心肌内心电图,测量QRS波波幅.对照组大鼠(10只)术后第7天处死,实验组大鼠(30只)分别在术后3、5、7d处死,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阴性和阳性的QRS波幅分别为(94.4±4.6)%、(76.2±1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RS波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在最佳分割点90%的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80%,符合率为90%.结论 QRS波幅是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可靠性较高的指标,在缺乏心肌活检条件时,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心电图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自主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史加海 孟旭 +5 位作者 韩杰 陈阳天 张海波 王坚刚 贾一新 许春雷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在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并评估其可靠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对32例心脏移植受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分析自主IMEG的QRS波幅(以下简称为"QRS")和心室起搏心电图(VER)的T... 目的 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在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并评估其可靠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对32例心脏移植受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分析自主IMEG的QRS波幅(以下简称为"QRS")和心室起搏心电图(VER)的T波后支最大斜率(Tslew)变化在诊断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同期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QRS和Tslew与EMB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进行了对照.结果 共采集IMEG 523例次,同时有自主IMEG、心室起搏VER和EMB数据的41例次,其中病理检查诊断急性排斥反应阳性17例次,阴性24例次;QR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37,敏感度(Se)为88.24%,特异度(Sp)为62.50%,诊断符合率为73.17%;Tslew的AUC为0.9081,Se为94.12%,Sp为87.50%,诊断符合率为90.24%;QRS与Tslew的AUC比较,Tslew优于Q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联合诊断(QRS和Tslew之一阳性诊断为阳性,同时阴性诊断为阴性)AUC为0.7917,Se为100.00%,Sp为58.33%,诊断符合率为75.61%.结论 自主IMEG的QRS、心室起搏VER的Tslew用于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均是可靠指标,但Tslew优于QRS;联合应用两项指标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也是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心肌内心电图
原文传递
心肌内心电图在心脏移植体液排斥反应中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一新 孟旭 +1 位作者 韩杰 史加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35,共1页
心肌内心电图(IMEG)已经被证实是一项无创、安全、简便易行的监测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本实验旨在观察IMEG于体液排斥反应发生时的变化。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心肌内心电图 心脏移植 体液
原文传递
大鼠移植心脏心肌内心电图描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默 吴树明 +3 位作者 唐慧 庞昕焱 金星 吴学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移植心脏心肌内心电图(IMEG)描记模型的方法.方法 套管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应用150 mm长、直径为0.09 mm的漆包线作为心肌内电极,采用穿刺法分别于右室前壁、心尖部及左室游离壁置入心肌内电极,并将3个电极...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移植心脏心肌内心电图(IMEG)描记模型的方法.方法 套管法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应用150 mm长、直径为0.09 mm的漆包线作为心肌内电极,采用穿刺法分别于右室前壁、心尖部及左室游离壁置入心肌内电极,并将3个电极从大鼠背部对应位置引出,固定,记录各电极在心肌内位置.结果实验大鼠60只,53只成功,成功率88.3%.7只因心肌内电极置入处出血而造模失败.手术时间为(71±6)min,其中心脏移植手术时间为(57±5)min,心肌内电极置入时间(9±2)min.移植心脏存活期间,49只(92.5%)可正常描记心肌内心电图至排斥终末.4只失败的原因:电极断裂1只,电极传导能力下降3只.结论 穿刺法建立大鼠移植心脏IMEG描记模型,将心肌内电极置入过程简化,术后存活率明显提高,易于重复,是一种研究心脏移植后IMEG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心电图 模型 动物 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心肌内心电图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默 吴树明 +3 位作者 唐慧 庞昕焱 吴学君 金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4,3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穿刺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定期描记IMEG,观察QRS波振幅的变化,分别于术后第3、5、8、10天4个时点处死3~4只动物,切取心脏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穿刺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定期描记IMEG,观察QRS波振幅的变化,分别于术后第3、5、8、10天4个时点处死3~4只动物,切取心脏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组织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判断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IMEGQRS波振幅下降10%认为发生排斥反应,并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IMEG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IMEG监测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结果共有22只大鼠在术后第5~7天出现QRS波振幅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1±7)%。其中有21只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证实发生排斥反应。采用IMEG的QRS波振幅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8%。经治疗后,IMEG的QRS波振幅和心肌阻抗监测大多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结论IMEG是一种实时有效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尤其适合抗排斥疗效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心电图 心脏移植 模型 动物 急性排斥反应 大鼠 近交系
原文传递
6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得坤 姜海明 +3 位作者 郑俊猛 梁毅 凌飞海 王旭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17-918,共2页
目的总结6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诊断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并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并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亚急性心内膜炎。术前心功能Ⅳ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超声测定左室... 目的总结6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诊断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并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并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亚急性心内膜炎。术前心功能Ⅳ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95±9.1)mm,射血分数(EF)为(25±9)%,肺动脉压(41±10)mmHg,其中1例受者麻醉后吸100%氧情况下测肺动脉压为80/56mmHg。心脏移植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行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3~5min,冷缺血时间140~260min。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105~1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0~105min,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采用环抱素A或FK506、甲基强的松龙、骁悉三联抗排异药物治疗。应用心肌内心电图(IMEG)、心肌活检监测免疫排斥反应。结果5例患者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出院后随访2~9个月心功能均为Ⅰ级,恢复工作。1例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IMEG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脏病 排异反应 心肌内心电图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5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强 杨智祥 +2 位作者 应朝辉 汤义 吕树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总结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术期处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连续为5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饱素A+骁悉+泼尼松"三联疗法。结合临床表现、超声... 目的总结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术期处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连续为5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饱素A+骁悉+泼尼松"三联疗法。结合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化验检查及心肌内心电图,对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进行分析。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其中1例存活时间仅为9 d,其余均近期存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心肌内心电图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低血管阻力受体的选择和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应用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脏病 免疫抑制 心肌内心电图 监测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三种无创免疫监测技术的应用
13
《现代医院》 2013年第2期149-149,共1页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张海波、孟旭、韩杰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研究心肌内心电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及外周血多基因表达等三种无创监测技术在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指出,心肌内心电图的阴性...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张海波、孟旭、韩杰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研究心肌内心电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及外周血多基因表达等三种无创监测技术在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指出,心肌内心电图的阴性预见率较高,可作为无创、方便、安全的排斥反应监测技术,并可避免多次活检;常规超声技术监测排斥反应的敏感度较低,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相关性更好,其中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Tem、Sm、收缩早期时间(Tsm)是早期检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指标;监测多种排斥反应相关基因的整体变化趋势,可为机体免疫状态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几种无创监测技术在监测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第33卷第5期《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术后排斥反应 机体免疫状态 监测技术 应用 组织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技术 心肌内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