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比较
1
作者 谢璇红 洪亚娇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6例)。另选择同阶段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描记各组12导联ECG,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4组研究对象心肌复极异常ECG表现,比较观察组各亚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观察各组T波峰-末(Tp-Te)间期、QT间期离散程度(QTd)、QTc间期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长于对照组(P<0.001)。AMI组患者ST段和T波异常率、Tp-Te间期、QTd、QTc间期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SAP组和UAP组(P<0.001);UAP组以上指标均高于SAP组(P<0.001)。不同类型CHD患者Gensini积分均与Tp-Te间期、QTd、QTc间期呈正相关(P<0.05),其中AMI患者相关度最高。结论CHD患者较正常体检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明显延长,CHD患者中AMI患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延长最为明显。不同类型CHD患者心肌复极ECG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心肌复极
下载PDF
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志泉 刘伊丽 +2 位作者 孙勇 廉永昕 贾满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并与阵发性房颤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奎尼丁组药物复律与胺碘酮组无差异,短期(10d)防止复发率相近,但奎尼丁组2例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胺碘酮无1例发生;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与前两对照组比,奎尼丁和胺碘酮均延长QT间期和QTD,但奎尼丁比胺碘酮影响更大。结论:奎尼丁和胺碘酮均可有效治疗房颤,但胺碘酮相对安全;两者均延缓心肌复极并使复极离散,尤以奎尼丁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胺碘酮 心房纤颤 心肌复极
下载PDF
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AST、CK、CK-MB及LDH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美云 郭文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心病类... 目的研究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将病人分为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并比较不同心电图结果病人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结果 4组ST段异常、T波异常及V2导联Tp-Te间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异常发生率及ST段异常发生率随病情加重升高(P<0.05);AMI组V2导联Tp-Te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P<0.05)。AMI组、UAP组LDH、CK-MB、CK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LDH、CK-MB、CK及AS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与对照组(P<0.05)。存在心肌复极异常病人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心肌复极正常病人(P<0.05)。结论心肌复极异常与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当心肌复极异常时会导致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指标升高,可以此作为冠心病病人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复极异常 冠心病 相关性 心电图 心肌酶谱
下载PDF
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飞 郑利民 +3 位作者 王明玲 咸云淑 肖军 徐纳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2 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 (ASAⅡ~Ⅲ级 ) ,随机分为预处理组 (I组 )和对照组 (C组 )。分别于麻醉后 (T1 )、主动脉开放后 1 5min(T2 )、2h(T3 )、2 4h(T4... 目的 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2 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 (ASAⅡ~Ⅲ级 ) ,随机分为预处理组 (I组 )和对照组 (C组 )。分别于麻醉后 (T1 )、主动脉开放后 1 5min(T2 )、2h(T3 )、2 4h(T4)时间点取血样 ,检测血清CGRP、ET ;另于术前、术后第 1、3天记录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 ,测定各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 (QTcd)。结果 术后两组QTd和QTcd显著增加 (P <0 0 1 ) ,其中对照组增加较多且第 1天明显大于预处理组 (P <0 0 5 ) ;主动脉开放后 ,CGRP在两组患者 2 4h之内都有显著增高 (P <0 0 1 ) ,而T2 时 ,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ET在T2 时两组都有显著上升 (P <0 0 1 ) ,但预处理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损伤 ,缩短QTd和QTc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复极 异氟醚 预处理 QT离散度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下载PDF
不同部位起搏对正常心肌复极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繁之 盛国太 +1 位作者 曹乾嫱 黄清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肌复极的变化。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分析不同部位起搏... 目的观察正常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肌复极的变化。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分析不同部位起搏时T波峰末(Tp-e)间期。临床上1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将1根标测电极送至左心室表面静脉分支,另1根电极送达右室心尖部,分别起搏左心室心外膜、右心室心内膜及上述两部位同时起搏,记录心电图并测量Tp-e间期。结果反映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心电图指标Tp-e间期在心外膜刺激(Epi)时最大:(86.56±16.34)ms,其次为内外膜同时刺激(Bi):(76.68±14.89)ms,最小为心内膜刺激(Endo):(55.21±13.86)ms(两两比较,均P<0.01)。而在人体,体表心电图上Tp-e间期在左室心外膜起搏(LV-Epi)(106.48±18.37)ms、双心室起搏(BiV)(99.58±22.53)ms明显较右心室心内膜起搏(RV-Endo)(95.48±13.65)ms延长(P<0.05)。结论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会增大心室肌的跨室壁复极差异,可能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中具有致心律失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复极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熊望琼 刘子文 申万红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47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后伴与不伴有心肌复极异常的病因 ,心血管病分别为68/78例与58/169例 ,其中冠心病分别38/78例与18/169例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47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后伴与不伴有心肌复极异常的病因 ,心血管病分别为68/78例与58/169例 ,其中冠心病分别38/78例与18/169例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 ,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频发与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所出现的各类型心肌复极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 ,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 ,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期前收缩 心肌复极异常 冠心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复极变化与室颤的关系
7
作者 左逸夫 朱刚艳 孙黎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复极 心室纤颤
下载PDF
犬心外膜在体心肌复极异质性的研究
8
作者 丁国良 杜克莘 +3 位作者 刘艳 崔长琮 杨琳 赵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9-10,共2页
应用先进的Fanz接触MAP记录技术研究犬左室心外膜室间隔、心尖部、侧壁和后基底部的复极异质性。结果表明:(1)各MAPD_(90)间,室间隔比后基底部显著延长;(2)各AT间,室间隔和心尖部较后基底部显著缩短;(3)各RT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心外膜复... 应用先进的Fanz接触MAP记录技术研究犬左室心外膜室间隔、心尖部、侧壁和后基底部的复极异质性。结果表明:(1)各MAPD_(90)间,室间隔比后基底部显著延长;(2)各AT间,室间隔和心尖部较后基底部显著缩短;(3)各RT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心外膜复极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复极 异质性 心外膜 病理生理学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甘利欣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
9
作者 彭夕华 尹世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甘利欣预处理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ASAⅡ-Ⅲ级,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甘利欣组... 目的探讨甘利欣预处理对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ASAⅡ-Ⅲ级,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甘利欣组采用10%葡萄糖100 mL内加甘利欣2.5 mg.kg-1静脉泵泵入,对照组采用10%葡萄糖100 mL静脉泵泵入,均在麻醉诱导后至手术切皮前20 min内泵完。于术前、术后1、3 d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各QT离散度(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cd)。同时观察术后7 d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组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1、3 d甘利欣组QTd和QTc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术后7 d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预处理可减轻心脏手术后心肌复极异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对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利欣 心脏手术 心肌复极 QT离散度
下载PDF
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10
作者 张新利 杨泰生 +2 位作者 周长勇 杨健 李雅男 《青岛医药卫生》 1998年第8期1-3,共3页
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根据Lown分级对1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晚电位与心电图各测值进行分析,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冠心病各组QTc、QTd、QTcd、JTc、JTd及JTc... 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根据Lown分级对1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晚电位与心电图各测值进行分析,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冠心病各组QTc、QTd、QTcd、JTc、JTd及JTcd明显高于对照组。(2)随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增加,QTd及JTd逐渐延长。(3)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成对期前收缩者QTc及JTc较长。(4)随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增加,心室晚电位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5)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明显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的冠心病组。提示冠心病存在明显心肌复极不均匀,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和心室晚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复极离散度 心室晚电位
下载PDF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与心肌复极异常
11
作者 杨晓云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79-283,共5页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恶性化程度较高的家族遗传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由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肾上腺素介导)的双向性和/或多形性室速、晕厥和猝死...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是一种恶性化程度较高的家族遗传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由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肾上腺素介导)的双向性和/或多形性室速、晕厥和猝死。CPVT的致病基因主要为RyR2和CASQ2。RyR2通道功能障碍造成的钙释放异常是引发CPVT的主要病理基础。本文对CPVT患者发生心肌复极异常的机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刺激可加剧CPVT患者心肌细胞钙瞬变的不规则性与交替性变化,引起心肌复极不规则、QT间期变异程度加深,从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离子通道疾病 RyR2基因 心肌复极异常 钙瞬变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cTnI及CK-MB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瑜 廖虹 +4 位作者 李燕丽 梁玲娣 孙静 廖建柳 宋筱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2152-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3组:稳定...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每组40例。此外选择40例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心肌酶谱和生化指标,分析心电图特征与cTnI及CK-MB的关系。结果SAP、UAP、AMI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明显大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MI组TC、TG、LDL-C明显大于UAP、SAP组,HDL-C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组受试者V_(2)导联Tp-Te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组患者T波异常、ST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MI、UAP组cTnI、CK-MB、CK、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明显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AMI组cTnI、CK-MB、CK、AST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P<0.05)。ST段异常、T波异常组患者cTnI、CK-MB明显高于ST段正常、T波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及CK-MB表达增加,且cTnI及CK-MB与心电图复极异常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复极异常 心电图 CTNI CK-MB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复极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治峰 苏长海 郭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1期3679-3684,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复极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各组10只。假手术组不进行其他任何处理;对照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予以适量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复极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各组10只。假手术组不进行其他任何处理;对照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予以适量的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予以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干预。比较3组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 mRNA、Fas-L mRNA、p53 mRNA、Bcl-2/Bax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QT、QTc、动作电位复极至90%的时程(APD90)均降低(P<0.05);药物治疗组EF、FS、LVESD、LVEDD、QRS、QT、QTc、APD9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R间期、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值(APA)、动作电位复极至50%的时程(APD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假手术组Bcl-2/Bax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PARP)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组、假手术组Bcl-2/Bax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C-PARP高于假手术组(P<0.05)。药物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心肌组织中Fas mRNA、Fas-L mRNA、p53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心肌组织中Fas mRNA、Fas-L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心肌组织中p53 mRNA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提高心肌复极速度,可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数目,其中心肌凋亡的改善作用与下调心肌细胞凋亡蛋白Fas mRNA、Fas-L mRNA、p53 mRNA、Bcl-2/Bax表达有关,心肌复极时间的改善作用与晚钠通道磷酸化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黄芪注射液 心肌复极时间 心肌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改善心肌复极的电生理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宇娟 谢志泉 +1 位作者 侯玉清 贾满盈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4期636-637,共2页
电生理研究表明,QT间期延长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加,QT离散度(QTd),即心肌最早复极与最晚复极的时间差值,近年来被认为是代表心肌复极不同步的良好指标。已经发现,QTd增大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应急诱发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脏疾病,且与恶... 电生理研究表明,QT间期延长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加,QT离散度(QTd),即心肌最早复极与最晚复极的时间差值,近年来被认为是代表心肌复极不同步的良好指标。已经发现,QTd增大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应急诱发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脏疾病,且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溶栓治疗能明显减轻梗塞后心肌复极的离散度。本文旨在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状动脉患者心肌复极电生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心肌复极 电生理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肌复极离散度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名兰 潘碧云 +2 位作者 陈仕银 温达 王燕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667-3671,共5页
背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有心电图的改变,而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心电标记物可用于鉴别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国外已经开展了关于两者相关性的研究,而国内较少开展。因此探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 背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有心电图的改变,而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心电标记物可用于鉴别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国外已经开展了关于两者相关性的研究,而国内较少开展。因此探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意义重大。目的评估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颅脑不同病变部位的差异,并探讨其与神经病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残疾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可能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01-01至2017-12-3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就诊的63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入院时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获取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包括V5导联中的Q波开始和T波结束之间的时间离散度(QT离散度)、校正的QT(QTc)离散度、T波峰值与结束时时间间隔的离散度(TpTe离散度)和TpTe/QTc,其他导联中的QT间期最大值、QTc间期最大值和TpTe最大值。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颅脑不同病变部位患者中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评价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与出院时NIHSS评分及m 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63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55例(缺血性脑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8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中V5导联中TpTe/QTc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34);颅脑岛叶病变组QT间期最大值较无颅脑岛叶病变组高;无脑干病变组QT间期最大值较有脑干病变组高(P<0.05)。左、右侧颅脑病变患者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QT间期最大值与出院时NIHSS、mRS评分间存在相关性(rs=0.561、0.346,P=0.04、0.02)。结论心肌复极离散度指标中,V5导联的TpTe/QTc与出血性脑卒中有关,QT间期最大值与颅脑岛叶的病变及出院时神经病损程度、残疾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心性 心肌复极 脑血管事件 T波峰值和波谷之间的时间 QT延长
下载PDF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氧化应激与心肌复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晨光 苏海霞 王春燕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氧化应激与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1.5%七氟烷(Q1组)、2.5%七氟烷(Q2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的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常规气管插...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氧化应激与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1.5%七氟烷(Q1组)、2.5%七氟烷(Q2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的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七氟烷达到设定浓度后15 min(T_(1))、30 min(T_(2))、45 min(T_(3))、拔管后(T_(4))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镇静深度,均使用12导联心电图(ECG)记录测量QT间期(QT)、Bazett公式校正QT间期(QTcB)、Fridericia公式校正QT间期(QTcF)、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刻QT、QTcB、QTcF、QTd及QTcd的变化。结果:Q2组与对照组T_(2)、T_(3)时刻相比MA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F=3.98;P<0.05);Q2组与对照组T_(1)、T_(2)时刻比HR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1,F=4.267;P<0.05)。Q2组T_(2)、T_(3)时刻MAP均下降,T_(1)、T_(2)时刻HR均减慢,与其他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69,F=8.302;P<0.05);Q1组、Q2组和对照组T_(2)、T_(3)时刻BIS均降低,与其他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68,F=8.302,F=8.119;P<0.05)。T_(1)、T_(2)时刻Q2组QT、QTcB及QTcF均延长,与T_(0)时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636,F=2.641,F=14.012;P<0.05)。T_(1)、T_(2)时刻Q2组QT、QTcB及QTcF均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T1)=51.421,F=3.780,F=12.842;F_(T2)=26.502,F=2.845,F=9.532;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2.5%七氟烷维持对QT及其相关指标明显延长,对QTd、QTcd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校正QT间期 QT离散度 氧化应激 心肌复极
下载PDF
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cTnⅠ及sCD40L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买力旦木·艾克拜 迪丽努尔·买买提江 王妍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113-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血清中肌钙蛋白(cTn)Ⅰ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CHD)患者186例纳入实验组,并根据CHD不同分类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0... 目的 探讨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血清中肌钙蛋白(cTn)Ⅰ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CHD)患者186例纳入实验组,并根据CHD不同分类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3个亚组;另从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中随机抽取100名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信息,通过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TnⅠ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CD40L水平,比较各组ST段、T波及Tp-Te间期情况,对比分析其血清cTnⅠ及sCD40L水平;比较不同心电图情况下患者的血清cTnⅠ及sCD40L水平。结果 实验组女性比例、年龄、吸烟人数、CHD家族史、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ST段异常、T波异常及Tp-Te间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除UAP组和SAP组的Tp-Te间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总体表现为随病变程度加深,ST段、T波异常越明显,Tp-Te间期显著延长(P<0.001)。各组血清sCD40L及cTnI水平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01),血清cTnI及sCD40L水平相比均为: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与ST段及T波正常患者相比,ST段及T波异常的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血清cTnI及sCD40L水平(P<0.05)。结论 CHD可表现为心肌复极异常、血清cTnI及sCD40L水平升高,三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联合进行CHD患者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复极异常 肌钙蛋白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肌复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萌 程自平 +5 位作者 刘兆平 陈晨 杨辉 何静 范彬 陈永恒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频次与心肌复极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46例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计算患者的心肌复极指标(Tpe间期、Tpe/QT和Tpe/QTc)... 目的探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频次与心肌复极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46例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计算患者的心肌复极指标(Tpe间期、Tpe/QT和Tpe/QTc),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全部患者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为4.72%±1.93%,根据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分为3组:<1%组(50例)、1%~5%组(50例)、>5%组(46例)。结果室性期前收缩负荷>5%组患者的Tpe和Tpe/QTc显著大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1%组及1%~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负荷>5%组患者的Tpe和Tpe/QTc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V_(5)导联中Tpe间期(β=1.309,P=0.042)和Tpe/QTc比值(β=-402.129,P=0.022)是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可能造成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加,进而有可能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结构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负荷 心肌复极
下载PDF
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杰伟 《内科》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50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伴心肌复极异常组和无复极异常组,心血管疾病分别为70/80例与58/170例,其中冠心病分别39/80例与18/17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50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伴心肌复极异常组和无复极异常组,心血管疾病分别为70/80例与58/170例,其中冠心病分别39/80例与18/17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心肌复极异常 冠心病
下载PDF
硫酸镁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衰者心肌复极的稳定作用
20
作者 袁志敏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硫酸镁 缺血性心肌 心衰 心肌复极 稳定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