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通络解毒汤含药血清调控MALAT1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旭婷 李昇聪 +2 位作者 李鑫辉 蒋啸 李彩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目的研究丹参通络解毒汤含药血清调控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MECs,构建缺氧/复氧损伤细胞模型,转染过表达/沉默空白MALAT1慢病毒,将细胞分为过表... 目的研究丹参通络解毒汤含药血清调控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MECs,构建缺氧/复氧损伤细胞模型,转染过表达/沉默空白MALAT1慢病毒,将细胞分为过表达空白+中药组、过表达MALAT1+中药组、过表达MALAT1组、沉默空白+中药组、沉默MALAT1组、沉默MALAT1+中药组,分别予相应血清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RPK1)、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1(SRS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Bax蛋白表达,RT-PCR检测MALAT1、SRPK1、SRSF1 mRNA表达。结果与过表达空白+中药组比较,过表达MALAT1+中药组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SRPK1、SRSF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MALAT1、SRPK1、SRSF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过表达MALAT1组比较,过表达MALAT1+中药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SRPK1、SRSF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ALAT1、SRPK1、SRSF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沉默空白+中药组比较,沉默MALAT1+中药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SRPK1、SRSF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ALAT1、SRPK1、SRSF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沉默MALAT1组比较,沉默MALAT1+中药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SRPK1、SRSF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VEGF表达显著升高(P<0.01),MALAT1、SRPK1、SRSF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上调MALAT1表达可促进缺氧/复氧损伤模型CMECs自噬,丹参通络解毒汤含药血清能通过抑制MALAT1表达抑制自噬、促进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RPK1、SRSF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通络解毒汤 缺氧/复氧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MALAT1 SRPK1 SRSF1
下载PDF
松弛素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
2
作者 魏琴 陈冰心 +7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赵帮豪 姜涛 张春 李志强 段明军 高晓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21-3627,共7页
背景:松弛素是人松弛素2的重组形式,作为机体内源性抗纤维化活性物质,松弛素治疗可能会缓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预后,但尚未有研究松弛素在氧化应激方面对缺氧/复氧损伤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H5V)的作用。目的:探讨松弛素... 背景:松弛素是人松弛素2的重组形式,作为机体内源性抗纤维化活性物质,松弛素治疗可能会缓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预后,但尚未有研究松弛素在氧化应激方面对缺氧/复氧损伤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H5V)的作用。目的:探讨松弛素在小鼠H5V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5V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为缺氧3,6,12 h,复氧3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确定细胞缺氧/复氧的最佳时间。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松弛素(0,60,100,140,180 ng/mL)作用于H5V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确定松弛素干预的最佳质量浓度。在此基础上,将H5V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缺氧/复氧+180 ng/mL松弛素组,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活性氧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缺氧6 h/复氧3 h、缺氧12 h/复氧3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选取缺氧6 h/复氧3 h进行后续实验;(2)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缺氧/复氧+松弛素180 ng/mL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选取松弛素180 ng/mL进行后续干预实验;(3)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缺氧/复氧+180 ng/mL松弛素组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增加(P<0.05);(4)结果表明,H5V细胞经缺氧6 h/复氧3 h可建立H5V细胞损伤模型,经180 ng/mL松弛素干预后提高了细胞活性和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氧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婷婷 李鑫辉 +1 位作者 戴超男 李彩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5-70,共6页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自噬的影响,探讨其保护CMECs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CMECs,复制缺氧/复氧损伤细胞模型,通过慢病毒转染沉默MALAT1,将细胞分为过表达SRPK1组、过表达SRPK1联合含药血清...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自噬的影响,探讨其保护CMECs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CMECs,复制缺氧/复氧损伤细胞模型,通过慢病毒转染沉默MALAT1,将细胞分为过表达SRPK1组、过表达SRPK1联合含药血清组、空载组、空载联合含药血清组,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RT-PCR检测LC3B 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B表达。结果 与过表达SRPK1组比较,过表达SRPK1联合含药血清组和空载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和Beclin1蛋白表达、LC3BⅡ/LC3BⅠ比值及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过表达SRPK1联合含药血清组比较,空载联合含药血清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和Beclin1蛋白表达、LC3BⅡ/LC3BⅠ比值及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空载组比较,空载联合含药血清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和Beclin1蛋白表达、LC3BⅡ/LC3BⅠ比值及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丹参通络解毒汤能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CMECs自噬,进而保护CMECs,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ALAT1表达,抑制SRPK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通络解毒汤 缺氧/复氧 MALAT1 自噬 SRPK1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METTL3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戴超男 李鑫辉 王婷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R损伤CMECs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沉默组、过表达组、中药+沉默组、中药+过表达组... 目的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R损伤CMECs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沉默组、过表达组、中药+沉默组、中药+过表达组,细胞划痕实验观察CMECs迁移情况,CCK-8法检测CMECs增殖能力,RT-PCR检测CM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降低,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沉默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降低,V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组、中药+沉默组、中药+过表达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增加,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沉默组比较,中药+沉默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增加,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过表达组比较,中药+过表达组CMECs迁移率、细胞活力明显增加,VEGF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通络解毒汤联合METTL3可促进H/R损伤CMECs增殖,提高CMECs迁移率,促进血管新生,保护受损CMECs,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eN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通络解毒汤 甲基转移酶样3 血管新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红花提取物对柯萨奇病毒感染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范影 张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CMEC)的感染途径及红花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B,Safflower Yellow B,SYB)是否通过该途径对感染过...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CMEC)的感染途径及红花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B,Safflower Yellow B,SYB)是否通过该途径对感染过程起到保护作用。方法将CMEC分为四组,分别为CVB3组、SYB组、CVB3+SYB组、对照组,采用TCID50浓度为10^(-6.285)/mL的病毒液对CVB3组及CVB3+SYB组的细胞进行干预,采用100 nmol/L的SYB对SYB组及CVB3+SYB组的细胞进行干预,分别在0 min、20 min、40 min、60 min提取细胞总蛋白和RNA,采用WB及RT-PCR方法测定每组细胞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及核转录因子-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VB3组细胞中TLR4、MyD88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量在40 min、60 min存在差异,mRNA的表达量在20 min、40 min、60 min时存在差异;与对照组相比,SYB组细胞中TLR4、MyD88及NF-κB在各时间段的蛋白表达量以及mRNA表达量均无差异;与CVB3组对比,SYB+CVB3组细胞中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量在40 min与60 min时存在差异,mRNA表达量在20 min、40 min、60 min时存在差异。结论CVB3通过TLR4/NF-κB通路损伤CMEC,TLR4/NF-κB通路是CVB3导致VMC的信号通路,而SYB可通过该通路对CVB3感染后CMEC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提取物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TLR4/NF-κB通路
下载PDF
痰瘀同治法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病变AGEs/RAGE轴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许笑雯 储全根 +7 位作者 储俊 蔡正银 轩云 罗宝璐 李帅 陈静 罗世旷 王悦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7-1533,共7页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对高糖诱导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AGEs/RAGE轴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从大鼠心脏中分离出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经免疫荧光法鉴定后,培养传代备用。在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对高糖诱导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AGEs/RAGE轴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从大鼠心脏中分离出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经免疫荧光法鉴定后,培养传代备用。在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大鼠CMECs进行诱导干预,MTT检测方法发现葡萄糖浓度在33 mmol/L且干预48 h为最佳造模条件;予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同上法检测得10%含药血清干预48 h为最佳干预方法。将造模成功的CMECs分成5组:模型组(MC)、化痰组(RP)、化瘀组(DBS)、痰瘀同治组(RPDBS)、ALT-711组,予以10%含药血清和ALT-711细胞干预制剂进行干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NC)。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AGEs含量;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RAGE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活性水平;二氢乙锭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水平。结果MC组较NC组,细胞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RAGE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水平和ROS活性水平均升高(P<0.01)。与MC组比较,各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1)。在降低AGEs含量、RAGE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水平上,RPDBS组较RP组与DBS组显著下降(P<0.01,P<0.05);在降低ROS水平上,RPDBS组与D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RP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痰瘀同治法可能通过抑制AGEs/RAGE轴及氧化应激对高糖损伤的CMECs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防治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且痰瘀同治法优于单独化痰法和单独化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同治 AGEs/RAGE轴 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PI3K/Akt和MAPK/ERK通路促进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颖 胡舜英 +4 位作者 尹彤 田峰 王珊 张颖倩 陈韵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原代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双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CD31和Ⅷ因子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原代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双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CD31和Ⅷ因子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采用不同浓度利拉鲁肽(0~1000 nmol/L)干预1代细胞,MTT绘制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利拉鲁肽对PI3K/Akt和MAPK/ERK通路的激活作用,Brd U荧光标记法和划痕实验观察药物作用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使用相应的通路阻断剂LY294002和PD98059来进一步证实。结果体外分离原代CMECs,CD31及Ⅷ因子免疫荧光染色示双阳性率大于95%,MTT示细胞于种植48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利拉鲁肽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CMECs的体外增殖,100 nmol/L为其最适生长浓度(P〈0.05)。予以100 nmol/L利拉鲁肽预干预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显示胞内Akt和ERK磷酸化水平与正常细胞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加入相应通路阻断剂LY294002和PD98059,其磷酸化水平相较于利拉鲁肽组明显降低(P〈0.05)。Brd U和划痕实验均说明利拉鲁肽能促进CME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使用LY294002和PD98059预处理后,增殖迁移能力均显著低于利拉鲁肽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是通过激活胞内PI3K/Akt和MAPK/ERK通路从而促进原代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PI3K/AKT MAPK/ERK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钱国强 尹晓峰 +4 位作者 高宇勤 蔡川 郭军 彭霞 赵国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50-3353,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sham组,I/R组,PPC组,PPC+L组,建立大鼠MIRI模型,电镜观察大鼠MMVEC凋亡及血清NO。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MMVEC凋...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sham组,I/R组,PPC组,PPC+L组,建立大鼠MIRI模型,电镜观察大鼠MMVEC凋亡及血清NO。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MMVEC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PC组MMVEC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与PPC组比较,PPC+L组MMVEC凋亡率有所升高(P<0.05),凋亡率与该组大鼠血清NO含量成反比。结论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可有效抑制大鼠MMVEC凋亡,其机制与调节NO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肥厚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5
9
作者 迟东升 刘伊丽 +9 位作者 王鹏 陈小林 刘俭 谢志斌 李琦 区文超 修建成 查道刚 吴平生 许顶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LVH)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和A·...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LVH)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MCE),静注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后,采用间断谐波成像技术测量静息时和注射双嘧达莫后心肌的最大微泡数量(A)、充填速度(β)和A·β值,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FV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伴LVH和无LVH患者静息时的A、β和A·β值均增高,尤以伴LVH者增高更明显;而应用双嘧达莫后它们增加的幅度明显减少,A、β比值以及CFVR显著降低,LVH患者降低更明显;A和A·β与LVM和LVMI显著相关(P<0.01)。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和A·β值增高,A比值和CFVR下降,A和A·β值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正相关(P<0.01),CFVR与DBP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LVH患者的静息心肌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能力明显受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减少,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LVH时应考虑存在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MCE对诊断高血压微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肥厚 高血压 心肌微血管病变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位庚 刘红利 +4 位作者 李红蓉 马柳一 尹玉洁 姚兵 贾振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方法:采用植块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CD31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辨别、鉴...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方法:采用植块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CD31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辨别、鉴定。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组、通心络低浓度组、通心络中浓度组、通心络高浓度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74.61±2.88)%vs(100.00±2.07)%],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升高[(4.10±0.18)nmol/ml vs(1.92±0.10)nmol/ml],SOD活性降低[(7.55±0.71)U/ml vs(20.77±0.68)U/ml],细胞内ROS水平升高[(38.17±10.28)%vs(19.83±2.97)%],ET-1 m RNA表达上调,e NOS蛋白表达下调;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相比,通心络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通心络能够改善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损伤,并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辛毅 许秀芳 +3 位作者 黄益民 张颖 李温斌 李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小鼠心肌组织中分离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多聚赖氨酸对培养皿作预包被,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分离法,结合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分离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小鼠心肌组织中分离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多聚赖氨酸对培养皿作预包被,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分离法,结合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分离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扩增。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台盼蓝法、绘制生长曲线和MTT法分别测定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传代成活率、不同代生长及增殖特征;以DiI-ac-LDL和FITC-UEA-1荧光双标,结合CD31、vWF和CD34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结果: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2 d后,细胞呈散在的、小簇状聚集性生长,4~5 d迅速生长呈单层排列,细胞为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7~8 d后呈铺路石样即可传代;传代细胞经台盼蓝法检测成活率均为95%以上;第1、3代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MTT法显示第1、3代细胞在第2~4 d吸光度变化较明显(P<0.05);随传代次数的增加,第5代细胞生长曲线近似平缓,吸光度无明显变化,细胞逐渐衰老;DiI-ac-LDL和FITC-UEA-1荧光双标阳性率为(89.2±3.5)%,相关特异性抗原CD31、vWF和CD34免疫荧光鉴定阳性率为(56.7±3.7)%、(78.5±2.6)%和(67.8±4.2)%;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显示,6~12 h后出现明显的管腔结构。结论:以多聚赖氨酸作预包被,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并结合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小鼠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静 戴国华 +2 位作者 刘宁 宋宪波 马培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7期922-926,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ERK)和细胞死亡相关分子(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QG组)、中剂量(QZ组)、低剂量(QD组)...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ERK)和细胞死亡相关分子(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QG组)、中剂量(QZ组)、低剂量(QD组)大鼠含药血清,分别与大鼠缺血CMECs共孵育,同时制备空白血清,分别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MX组)、正常大鼠(ZC组)来源的原代CMECs共孵育;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管腔结构的形成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RK和p5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增殖窗口期QZ组、QD组均为第2天,而QG组、ZC组均为第3天,MX组为第6天;QG组、QZ组、QD组增殖率、迁移率及成管率均显著高于MX组,而QD组增高最明显(P<0.01);与MX组比较,QG组、QZ组、QD组ERK mRNA表达增加,p53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促进大鼠缺血CMECs的血管新生功能,但其作用与药物剂量并非成正相关,可能与不同药物浓度干预导致ERK及p53的差异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ERK p53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早期ST段变化预测心肌微血管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林 查道刚 +6 位作者 张稳柱 刘俭 谢志斌 王鹏 吴平生 李琦 刘伊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后ST段变化与心肌微血管灌注之间的关系 ,探讨ST段变化预测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测量PTCA和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 1、5、10、2 0、3 0min及 12h内相关导...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后ST段变化与心肌微血管灌注之间的关系 ,探讨ST段变化预测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测量PTCA和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 1、5、10、2 0、3 0min及 12h内相关导联ST段抬高指数 (∑STI)。术后 12h内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根据心肌灌注将 2 4例患者分为无再流者 8例 (MCE积分为 3分或 2分 ) ,再流者 16例(MCE积分为 1分 )。MCE图像用MCE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相关动脉成功重建后 ,16例患者危险区有再流 ,8例出现无再流现象 ;再流者 16例患者中 ,14例∑STI下降≥ 5 0 % ,而在无再流者 8例中只有 1例 (P =0 0 0 0 1) ;无再流者 7例在术后 10min内∑STI进一步抬高≥3 0 % ,而再流者仅有 2例 (P =0 0 0 3 )。∑STI变化预测心肌微血管灌注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 87 5 % ,阳性预测值为 93 3 % ,阴性预测值为 77 8%。术后 2 0min的∑STI与标化A·β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γ =-0 881,P =0 0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治疗后不同的ST段变化与心肌微血管灌注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早期ST段变化可预测心肌微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早期ST段变化 预测 心肌微血管功能 心肌声学造影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晓健 崔秀玲 +2 位作者 齐志敏 包翠芬 李艳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葛根素组(Pue),另设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给药8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心重...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改变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葛根素组(Pue),另设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给药8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心重指数、心功能、TG、TC、HDL-C、LDL-C;电镜观察心肌微血管结构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Pue具有较弱的降血糖作用,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TG、TC、LDL-C及心重指数,明显升高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显著减轻心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变和减少心肌TGFβ1的表达。结论:Pue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左心室功能,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脂和减少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及心肌微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心肌微血管 转化生长因子β1 葛根素 糖尿病
下载PDF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检测高血压心肌微血管功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玮 陈彬 +3 位作者 张文君 方志成 党书毅 王崇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有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心肌微血管功能。方法:入选有心绞痛症状而CAG正常的患者12例(高血压组),心绞痛症状不典型而CAG正常的非高血压患者8例(对照组),采用声学造影剂声... 目的: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有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心肌微血管功能。方法:入选有心绞痛症状而CAG正常的患者12例(高血压组),心绞痛症状不典型而CAG正常的非高血压患者8例(对照组),采用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实时MCE检查,分别测定静息状态和腺苷负荷后造影剂微泡达到峰值的平台期强度(A),再充盈平均速度(β)及A.β,并测定A比值、β比值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值。结果:高血压组静息时反映局部心肌血容量的A值、反映局部心肌血流量的A.β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局部心肌血流速度的β值小于对照组(P<0.05),反应心肌血容量储备的A比值、反应心肌血流速度储备的β比值较对照组低(P<0.05),高血压组CFR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心绞痛症状而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与心肌微血管密度下降、CFR减退有关,实时MCE可定量检测心肌微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高血压 心肌微血管
下载PDF
高糖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国祥 郑泽琪 +3 位作者 李宾公 席海龙 康婷 孙传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159-5162,共4页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神经调节蛋白1具有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是否和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下降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高糖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影响。方法...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神经调节蛋白1具有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是否和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下降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高糖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高糖组加入10mmol/L的葡萄糖,高糖+胰岛素组加入10mmol/L的葡萄糖及10-5U/L的胰岛素,对照组正常培养。培养24h后收集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神经调节蛋白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胰岛素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高糖可抑制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mRNA和蛋白,而胰岛素可拮抗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高糖 胰岛素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心肌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国华 马培泽 +2 位作者 宋宪波 刘宁 姚静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能力的变化。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CMECs在1%O2、94%N2、5%CO2低氧气体环境中培养24 h制备缺氧损伤模型(缺氧组),以无血清常氧培养CMECs作为对照组。采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细胞迁移... 目的探讨缺氧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能力的变化。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CMECs在1%O2、94%N2、5%CO2低氧气体环境中培养24 h制备缺氧损伤模型(缺氧组),以无血清常氧培养CMECs作为对照组。采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计数细胞成管情况;噻唑蓝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细胞增殖率;动态观察寻找细胞迁移、成管、增殖的窗口期。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ERK)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p53)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率和成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血管新生的顺序发生了改变,增殖的窗口期提前至第2天,与成管窗口期重叠。缺氧组、对照组ERK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81±0.403、1.000,p5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8±0.100、1.000,缺氧组ERK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5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缺氧24 h后大鼠CMECs血管新生能力明显降低,可能与p53基因表达下调、ERK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相关分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永辉 位庚 +1 位作者 贾振华 常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435-4437,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cy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Hcy组、TXL-L组、TXL-M组、TXL-H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线...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cy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Hcy组、TXL-L组、TXL-M组、TXL-H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线粒体活性和MMP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TXL各浓度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结论 TXL能够改善Hcy诱导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线粒体 活性氧
下载PDF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兵 何作云 +2 位作者 王德文 罗惠兰 黄敏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干涸翻转法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细胞计数法测定其生长曲线 ,3 H TdR掺入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牵张刺激...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干涸翻转法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细胞计数法测定其生长曲线 ,3 H TdR掺入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牵张刺激对其增殖能力和内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 :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表明心肌组织块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达 96 % ,其生长特点是潜伏期较心肌成纤维细胞长 ,达 72h ,在不加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时 ,传代 3~ 5次后 ,其生长速度逐渐降低。牵张刺激可显著诱导其增殖和释放内皮素。结论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简便易行 ;其生长潜伏期较长 ,长期培养时需要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机械刺激可促进其生长和内分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原代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焕菊 曹苏 沈施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方法采用机械剥除,差速游离等措施进行植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传代以去除杂细胞,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方法采用机械剥除,差速游离等措施进行植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传代以去除杂细胞,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镜下细胞呈短梭形或鹅卵石状生长;Ⅷ因子、CD34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均阳性;该细胞在普通明胶上部分区域可形成管腔样或血管网络状结构。结论本方法可获得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