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指导方案
1
作者 汤耀东 赵维庆 《宁波医学》 1998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寒 急性 治疗方案 指导方案
下载PDF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U波改变1例
2
作者 边亚和 吴布生 《心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寒 心电图 心肌酶谱
下载PDF
基层卫生院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抢救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起柱 《中国中医急症》 2000年第S1期90-91,共2页
基层卫生院是农村的三级医疗网网底,医疗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由于医务人员水平低、经验少等原因,对急性心肌梗塞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抢救,往往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在住院前死亡。因此,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和就地抢救,对急性心肌梗塞的... 基层卫生院是农村的三级医疗网网底,医疗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由于医务人员水平低、经验少等原因,对急性心肌梗塞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抢救,往往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在住院前死亡。因此,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和就地抢救,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愈和预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塞诊断 基层卫生院 硝酸甘油 正确诊断 严重心律失常 静脉注射 室性心动过速 塞面积 急性心肌梗寒 正确的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血糖变化28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海柱 《实用医技杂志》 1995年第3期166-166,共1页
急性心肌梗寒(AMI)后出现血糖变化较为常见,将我院近三年来住院的63例AMI患者空腹血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血糖升高者28例,占到了44.4%,其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年龄和性别:男16例,女12例,男女之比4:3,20—40岁6例(21.4%),40—60岁12... 急性心肌梗寒(AMI)后出现血糖变化较为常见,将我院近三年来住院的63例AMI患者空腹血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血糖升高者28例,占到了44.4%,其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年龄和性别:男16例,女12例,男女之比4:3,20—40岁6例(21.4%),40—60岁12例(42.9%),60岁以上10例(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临床观察 血糖变化 血糖升高 急性心肌梗寒 临床分析 空腹血糖 动态观察 心源性休克 糖尿病家族史
下载PDF
警惕青壮年的心肌梗塞
5
作者 傅炳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7年第10期11-11,共1页
提起心肌梗塞,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它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疾病,青年人年轻力壮似与心肌梗塞无缘,但事实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心肌梗塞发病率日趋增多,现将其特点简述如下。 1.青年人心肌梗塞发病前多有明显... 提起心肌梗塞,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它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疾病,青年人年轻力壮似与心肌梗塞无缘,但事实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心肌梗塞发病率日趋增多,现将其特点简述如下。 1.青年人心肌梗塞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大量饮酒、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后大量饮冷水等。若病前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情况更易诱发。据统计青年人心肌梗塞中有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者占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寒 高血压 高血脂 中老年人 重体力劳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聚集 冠状动脉异常 心律紊乱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对犬冠状动脉阻塞后血浆 一氧化氮浓度及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汤莉莉 章来长 +2 位作者 王青青 刘剑力 林朝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对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及NO供体的治疗意义。方法将20条犬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后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NO供体硝酸甘油,对照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各时间点采静脉血测血浆NO浓度...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对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及NO供体的治疗意义。方法将20条犬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后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NO供体硝酸甘油,对照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各时间点采静脉血测血浆NO浓度,两天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用TTC染色法测量梗塞面积。结果两组犬冠状动脉结扎后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结扎前,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梗塞面积明显缩小。结论犬冠状动脉阻塞后血浆NO浓度降低,其程度与心肌梗塞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应用NO供体后,可能提高血浆NO浓度并使梗塞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阻塞 一氧化氮供体 一氧化氮浓度 塞范围 急性心肌塞模型 NO浓度 NO供体 血浆一氧化氮 葡萄糖注射液 冠状动脉结扎 TTC染色法 心肌塞面积 缺血后心肌 治疗意义 保护作用 硝酸甘油 静脉滴注 密切关系 心肌梗寒
原文传递
心血管病人怎样安度盛夏
7
作者 胡存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7年第8期58-59,共2页
6月21日夏日,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此时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患此病的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机能衰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稍不注意,便会引起高血压病情恶化,冠心病... 6月21日夏日,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此时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患此病的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机能衰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耐受力弱,稍不注意,便会引起高血压病情恶化,冠心病诱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寒,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夏季节 心血管病人 脑血管病人 外界环境 病情恶化 心肌梗寒 老年人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