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斯匹林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燕 朱焕兴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8年第12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及预防AMI后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72例AMI患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时首剂顿服阿斯匹林300mg,以后每日100mg维持。对照组30例AM...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及预防AMI后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72例AMI患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时首剂顿服阿斯匹林300mg,以后每日100mg维持。对照组30例AMI患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时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16ml,2周后改口服丹参片。观察2组患者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病死率发生情况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聚试验和出凝血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凝聚试验、出凝血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AMI后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心脏性病死率亦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提高了溶栓效果,同时减少了AMI后早期再梗死及梗死延展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心肌梗死.急性 溶栓疗法 尿激酶
下载PDF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6例的冠状动脉造影改变
2
作者 熊龙根 张福春 《新医学》 1998年第S1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改变,并探讨其病因。方法:26例40岁以下AMI患者,在发病后4小时~4周内行选择性CAG,分析CAG结果及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26例中5例... 目的:研究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改变,并探讨其病因。方法:26例40岁以下AMI患者,在发病后4小时~4周内行选择性CAG,分析CAG结果及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26例中5例(19%)CAG正常,21例(81%)共有29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左前降支病变15处,左回旋支病变6处,右冠状动脉病变8处;其中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6例,三支病变1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多危险因素阳性,特别是吸烟(100%),且与受累血管范围呈正相关。结论:青年人AMI病因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冠状动脉痉挛次之。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受累,且以左前降支病变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心肌梗死.急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瓯燕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8年第12期554-554,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56例,在发病的前2周均按常规治疗,从第3周开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29例和西医组27例,西医组治疗同前,中西医结合组每日加服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56例,在发病的前2周均按常规治疗,从第3周开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29例和西医组27例,西医组治疗同前,中西医结合组每日加服中药1剂。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73.5±6.0)ml〕、每分输出量〔(5.43±0.34)L/min〕、射血分数(0.53±0.09)均明显增高,舒张末期容积〔(74.6±23.8)ml〕和收缩末期容积〔ESV,(36.6±16.8)ml〕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分别为(39.9±5.8)ml,(3.21±0.28)L/min,0.46±0.09,(82.8±28.2)ml和(44.6±18.9)ml〕比较,P均<0.01,与西医组治疗后〔分别为(64.8±6.1)ml,(4.63±0.40)L/min,0.46±0.09,(88.3±24.9)ml和(49.6±15.8)ml〕比较,P均<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在抑制左心室的进一步扩张,减少ESV,减轻心脏变形,改善局部和整体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益气活血 心功能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72例分析
4
作者 麦泉云 杨新疆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 院前急救 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