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最适柯萨奇病毒B_3浓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岳春 任江华 +1 位作者 曹茂银 杨占秋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寻找制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最适病毒浓度,为筛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提供实验模型。方法采用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按注射病毒浓度的不同将75只小鼠分为4组:A组20只,注射高浓度CVB(3104TCID50);B... 目的寻找制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最适病毒浓度,为筛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提供实验模型。方法采用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按注射病毒浓度的不同将75只小鼠分为4组:A组20只,注射高浓度CVB(3104TCID50);B组20只,注射中等浓度CVB(3102TCID50);C组20只,注射低浓度CVB(3100TCID50);D组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接种后第7d随机从各组取5只小鼠,眼眶取血后处死,称重,并留取心脏标本,将剩余小鼠喂养至第21d,然后将存活小鼠全部处死。观察4组小鼠的发病特征、死亡率、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脏重量/身体重量(HW/BW)比值以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A组小鼠症状明显较其他3组严重,死亡率达100.0%,高于其他3组,B组死亡率显著高于C组;第7d,A组HW/BW比值、心肌病理评分以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HW/BW比值、心肌病理评分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结论小鼠的死亡率、心肌病理评分以及CK-Mb水平与接种病毒浓度密切相关,本实验制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最适病毒浓度为102TCI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 接种浓度 心肌炎模型 病毒浓度
下载PDF
组分中药KX组合物及单味组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涛 刘博 +4 位作者 王鑫 温富春 纪凤兰 宋莲莲 徐惠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10-3712,共3页
目的:研究组分中药KX组合物及其等剂量的单味组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EAM模型,于首次免疫后2、8周,分别测定血液中IL-2、IL-17、TNF-α、IFN-γ的含量,取心脏做病理检查。结果:注射抗原2周后,模型大鼠... 目的:研究组分中药KX组合物及其等剂量的单味组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EAM模型,于首次免疫后2、8周,分别测定血液中IL-2、IL-17、TNF-α、IFN-γ的含量,取心脏做病理检查。结果:注射抗原2周后,模型大鼠血液中IL-2、IL-17、TNF-α、IFN-γ明显升高(P<0.05,P<0.01)。8周时IFN-γ持续升高(P<0.05),其余因子水平恢复正常。心肌由2周的细胞变性、炎细胞浸润逐渐演变为组织纤维化、坏死。苦参总碱给药2周时降低血液中IL-17、TNF-α、IFN-γ(P<0.01);8周时IL-17、TNF-α持续降低(P<0.01,P<0.05)。西洋参总皂苷2周时降低了IL-2、IL-17、TNF-α、IFN-γ,8周时IL-2、IL-17、IFN-γ仍降低。KX组合物2周时降低了IL-2、IL-17、TNF-α、IFN-γ(P<0.01,P<0.05),并持续到8周(P<0.01)。病理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心肌损伤程度均轻于模型组。结论:KX组合物及其单味组分能不同程度的明显抑制EAM模型Th1、Th17细胞亚群激活的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心肌损伤;组合物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中药的配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 KX组合物 苦参总碱 西洋参总皂苷 细胞因子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西栋 张广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6期18-19,63,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病毒性心肌炎(VM)的关系。方法用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心肌炎模型,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M小鼠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病毒性心肌炎(VM)的关系。方法用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心肌炎模型,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M小鼠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L-2和TNF-α。结果 VM小鼠血液中CD4+(Th/Ti)和CD8+(Tc/Ts)细胞亚群的含量、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结论 T细胞亚群、IL-2和TNF-α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同时也发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炎模型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平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89-992,共4页
从细胞水平介绍了新生乳鼠感染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模型制备,分别从心肌细胞培养、毒株的选择、病毒的分离和毒力滴定、评价造模成功的指标等方面阐述,分析了现有的实验观察,对模型的制备方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 心肌细胞培养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模型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郝捍东 何立人 赵伟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干预作用并探计其作用机理。方法 :对Balb/c小鼠采用柯萨奇病毒CVBm3腹腔内注射染毒 ,制作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 ,采用病毒唑作为西药物治疗对照 ,观察白藜芦醇腹腔内注...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干预作用并探计其作用机理。方法 :对Balb/c小鼠采用柯萨奇病毒CVBm3腹腔内注射染毒 ,制作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 ,采用病毒唑作为西药物治疗对照 ,观察白藜芦醇腹腔内注射给药对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与病毒唑治疗对照相比 ,白藜芦醇对柯萨氏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 :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BALB/C小鼠 心肌炎动物模型 白藜芦醇 病毒唑
下载PDF
冬虫夏草醇提取液对实验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朱照静 李峰 饶邦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柯萨奇B组3型病毒复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iNOS表达,同时观察光镜下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虫草醇提取物干预组心肌炎症坏死半定...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柯萨奇B组3型病毒复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iNOS表达,同时观察光镜下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虫草醇提取物干预组心肌炎症坏死半定量分析显著减轻,心肌iNOS面密度值均显著升高。结论:虫草醇提取物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诱导心肌iNOS表达,增加NO产生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醇提取液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 实验性 冬虫夏草醇提取物 INOS表达 柯萨奇B组 组织学变化 半定量分析 病毒复制 干预作用 染色观察 免疫组化 炎症坏死 保护作用 保护机制 密度值 虫草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剂预防由抗PD-1抗体致免疫性心肌炎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倩 杨嘉明 +4 位作者 高文聪 黄海彬 马昕 胡振湘 郑昌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0-1987,共8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剂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预防由抗PD-1抗体药物诱导的免疫性心肌炎。方法将32只遗传背景为C57BL/6的雄性PD-1人源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模型组、抗PD-1抗体组、参芪扶正注射...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剂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预防由抗PD-1抗体药物诱导的免疫性心肌炎。方法将32只遗传背景为C57BL/6的雄性PD-1人源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模型组、抗PD-1抗体组、参芪扶正注射剂治疗组(n=8)。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各组小鼠在第1、7天腹腔注射小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肽(5 mg·kg^(-1))构建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第8-22天参芪扶正注射剂组每天灌胃给药0.8 mL,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抗PD-1抗体组、参芪扶正注射剂治疗组在第16、18、20、22天总共注射4次抗PD-1抗体(0.04 mg·kg^(-1))。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相关炎症和凋亡指标蛋白和mRNA水平变化;HE染色检测心脏病理学特征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的炎症和凋亡水平明显上升;给予抗PD-1抗体干预免疫性心肌炎,明显加重了心肌损伤,通过预先给予参芪扶正注射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损伤。结论参芪扶正注射剂可以预防由抗PD-1抗体加重的心肌炎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 抗PD-1抗体 参芪扶正注射剂 心肌损伤 炎症反应 心脏毒性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半胱天冬酶3活性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佐 李双杰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凋亡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 3及凋亡的调节作用 ,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将BALB/C小鼠分为 4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 ,分别在第 0天、第 3天、第 7天和第 14天各处...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凋亡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 3及凋亡的调节作用 ,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将BALB/C小鼠分为 4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 ,分别在第 0天、第 3天、第 7天和第 14天各处死 5只小鼠 ,第 2 1天全部处死动物 ,心肌组织半胱天冬酶 3活性测定按照CAL BIOCHEM公司的试剂说明书进行 ,并稍加改正 ,凋亡鉴定按照Oncogene公司的TdT 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发现 ,①病毒对照组第 7天开始出现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6 3± 0 .2 1pmol/min ,n =5 ) ,第 14天的活性 (10 .9± 1.5pmol/min ,n =5 )显著高于第 7天 ,第 2 1天的活性 (12 .6± 1.3pmol/min ,n =5 )又高于第 14天。②药物治疗组 ,只有一个第 2 1天的标本有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4 1pmol/min) ,其它两组均未检测到此酶的活性。③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法发现 ,病毒对照组在第 7天心肌中有少数细胞凋亡 ,第 14天、第 2 1天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在非病变区域可发现单个凋亡的心肌细胞。治疗组未发现凋亡细胞 ,其它两组也未发现凋亡细胞。结果提示 ,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发现有明显的凋亡现象 ,凋亡和半胱天冬酶 3发现于第 7天 ,且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加重(增强 ) ;苦瓜蛋白可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3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DNA片断原位末端标记法 半胱天冬酶3 心肌细胞凋亡 柯萨奇3型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 苦瓜蛋白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广兰 王西栋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3期1440-1441,共2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方法用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心肌炎模型。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分别检测外周血中IL-2、IL-8和IL-18的水...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方法用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心肌炎模型。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分别检测外周血中IL-2、IL-8和IL-18的水平,并做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黄芪治疗后5~21d,小鼠外周血中IL-2、IL-8和IL-18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黄芪通过调节IL-2、IL-8和IL-18等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对病毒性心肌炎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炎模型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小柴胡汤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IL-2、TNFα、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谷道宗 王西栋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将40只6-8周龄、体质量15-19 g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经腹腔接种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将40只6-8周龄、体质量15-19 g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经腹腔接种亲心肌细胞株柯萨奇病毒B3建立心肌炎模型,用小柴胡汤灌胃给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后5、7、15和21 d检测血清中的IL-2、INFα和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病毒感染后5 d,治疗组小鼠IL-2活性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7-21 d,治疗组小鼠IL-2活性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83.4±4.6)mg/Lvs(72.7±4.2)mg/L,P〈0.05;15d:(86.7±5.1)mg/Lvs(69.4±4.5)mg/L;21d:(95.3±4.8)mg/Lvs(64.2±4.6)mg/L]。病毒感染后5-21 d,治疗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d:(158.8±11.3)mg/Lvs(87.2±13.7)mg/L,P〈0.01;7d:(173.7±12.5)mg/Lvs(109.6±12.4)mg/L,P〈0.01;15d:(294.2±16.2)mg/Lvs(127.5±15.1)mg/L,P〈0.01;21d:(366.7±18.6)mg/Lvs(145.3±18.3)mg/L,P〈0.01]。病毒感染后5 d,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CD4^+和CD8^+均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7-21 d,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CD4^+和CD8^+均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功能,从而对病毒性心肌炎起到有效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柯萨奇病毒B3 心肌炎模型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