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P2X_3受体介导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桂林 梁尚栋 +3 位作者 徐昌水 高云 许宝华 张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致心肌痛伤害性剌激后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细胞P2X3受体在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SCG神经元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及P2X3...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致心肌痛伤害性剌激后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细胞P2X3受体在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SCG神经元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及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作用。结果①大部分受检细胞对ATP(1~1000μmol.L-1)敏感,ATP-激活电流(IATP)显示快失敏和慢失敏两种形式的内向电流,心肌缺血组IATP明显高于同一浓度时对照组的IATP。②在心肌缺血组SCG细胞,P2X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α、β亚甲三磷酸腺苷(α,β-meATP)产生激活电流,而在对照组SCG细胞只有极少数细胞有此反应,且电流幅度小。③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100nmol.L-1)对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均出现抑制作用,且同一浓度的A-317491对心肌缺血组IATP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IATP的作用更为明显。A-317491(100nmol.L-1)使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α,β-meATP(10μmol.L-1)-激活电流减小,对心肌缺血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④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的I-U曲线反转电位不变,均接近0mV。结论心肌缺血后P2X受体激动剂在SCG神经元激活电流增大,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可抑制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的电流。因此,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的P2X3受体可能参与心肌痛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P2X3 受体 心肌痛 颈上神经节 A-317491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_3受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严琴 张英 +6 位作者 刘雨生 汤园园 王琼 乐凯 李超英 朱书秀 凃乾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每组7只。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体重变化;苏木精-伊红(HE...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每组7只。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体重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观测心肌组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及β-肌动蛋白(β-actin)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2X3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C组的体重增长较少,与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E组的体重增长较N组和C组显著降低(均P<0.01);E组的体重增加比M组的明显升高(P<0.01)。M组、E组的行为学表现较N组和C组显著增加(均P<0.01);与M组相比,E组的行为学表现都明显下降(P<0.01)。N组和C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致密;M组可见严重的心肌细胞萎缩以及代偿性肥大和大面积的结缔组织增生现象;E组可见轻微的细胞肥大和结缔组织增生。M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M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对P2X3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信息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电针"内关"镇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3受体 心肌痛 内关
下载PDF
心肌桥所致心绞痛(附八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茹 张我素 卢凤民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8期487-488,共2页
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这种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该部分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二者描述的为一种现象。研究表明,心肌桥是一较普遍现象,最常见的部位为左前降支近端... 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这种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该部分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二者描述的为一种现象。研究表明,心肌桥是一较普遍现象,最常见的部位为左前降支近端及其对角支。心肌桥可导致收缩期血流严重减少而产生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本文对其病理生理及治疗进行讨论。 资料与方法 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68岁。心绞痛病史2个月至10年。2例有高血压史,分别为8年及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痛 心肌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脊髓背角P2X_2和P2X_3受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园园 张英 +6 位作者 刘雨生 严琴 王琼 乐凯 李超英 朱书秀 凃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43-2546,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激动剂组(B组)和拮抗剂组(A组),每组7只。N组不做任何处...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激动剂组(B组)和拮抗剂组(A组),每组7只。N组不做任何处理;C组注射与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M组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E组电针双侧"内关"穴30min后注射ISO;B组脚底皮下注射激动剂α,β亚甲基ATP(α,β-MeATP)后注射ISO;A组腹腔注射拮抗剂A-317491后注射ISO。所有处理连续14天,观察大鼠体重和行为学变化,第15天处死大鼠,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及β-actin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2X2和P2X3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N组和C组比较,M组和E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均P<0.05),30 min内大鼠身体和头部梳理、挖掘和探究、直立的次数和显著增加(均P<0.05),大鼠均出现竖发、跛足、行动迟缓等现象;与M组比较,E组大鼠体重明显上升(P<0.05),30 min内大鼠身体和头部梳理、挖掘和探究、直立的次数和显著减少(P<0.05),大鼠竖发、跛足、行动迟缓等现象的程度减轻。M组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5);E组和A组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M组(均P<0.05),其中A组与E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组、C组和E组(均P<0.05),B组脊髓背角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比M组低,B组脊髓背角P2X2受体蛋白表达量比A组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2X2和P2X3受体参与了ISO注射诱发的心肌痛的产生与传导,电针"内关"能够降低ISO诱导心肌痛大鼠脊髓背角P2X2和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内关"镇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2受体 P2X3受体 心肌痛 内关 α β亚甲基ATP A-317491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意外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楠 郑安 +1 位作者 叶钦勇 黄华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意外 心肌梗死 AMI 诱发因素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前1w内胸痛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皮延生 张薇 +1 位作者 黎莉 张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 1 w内胸痛 (心梗前胸痛 )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一组 (心肌梗死组 ) ,为研究心梗前胸痛对不同溶栓率人群临床结果的影响 ,从心肌梗死组中分出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另一组 (心肌梗死溶栓组 )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 1 w内胸痛 (心梗前胸痛 )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一组 (心肌梗死组 ) ,为研究心梗前胸痛对不同溶栓率人群临床结果的影响 ,从心肌梗死组中分出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另一组 (心肌梗死溶栓组 ) ,组内比较有无胸痛患者的临床变量、心脏事件和 CK峰值 ,组间比较溶栓率。结果 心肌梗死组内有胸痛患者和无胸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 CK峰值无显著性差异 ;心肌梗死溶栓组有胸痛患者除心源性休克外 ,其他心脏事件发生率和 CK峰值均显著低于无胸痛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组的溶栓率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结论 急性心梗前 1 w内胸痛显著降低住院期间溶栓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溶栓可能是心肌梗死前胸痛产生保护作用的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前胸 溶栓治疗 AMI
下载PDF
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霍丽莉 王丹丹 《临床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对策 ,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对 1 2 1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 ,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 对老年人症状...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对策 ,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对 1 2 1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 ,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 对老年人症状可疑及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不能缓解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死 早期观察 观察及护理 救治 诊断 血管扩张药物 硝酸甘油 患者 意外
下载PDF
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杨秋荣 王安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1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06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症状可疑及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06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症状可疑及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不能缓解时,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护理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无痛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临床首发症状特点分析
9
作者 张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5-45,共1页
目的 分析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np-AMI)心电图与临床首发症状的特点。方法 将206例老年AMl分为:疼痛组(A组148例)、无痛组(B组58例),比较2组心电图改变及B组临床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B组非Q波ST段抬高明显高于A组(p<0.005),np-AM... 目的 分析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np-AMI)心电图与临床首发症状的特点。方法 将206例老年AMl分为:疼痛组(A组148例)、无痛组(B组58例),比较2组心电图改变及B组临床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B组非Q波ST段抬高明显高于A组(p<0.005),np-AMI发病症状常不典型,以意识障碍等为主要首发症状。结论 老年np-AMI非Q波ST段抬高明显,以意识障碍等其他为主要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肌梗死 首发症状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部位与死亡原因分析
10
作者 张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 对老年人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部位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将206例分为疼痛组(A组)148例、无痛组(B组)58例,分析两组梗死部位分布、死亡原因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前间壁+下壁组发生率高于A组(P<0.005),B组住院病死率... 目的 对老年人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部位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将206例分为疼痛组(A组)148例、无痛组(B组)58例,分析两组梗死部位分布、死亡原因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前间壁+下壁组发生率高于A组(P<0.005),B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05),死亡原因主要是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结论 梗死面积是决定本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肌梗死 发生部位 死亡原因 梗死面积 预后
下载PDF
老年不典型胸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姚光辉 陈晓曦 余新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第4期368-369,共2页
老年人由于其生理机能的衰退,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定位不准确,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出现不典型胸痛,造成临床上的漏诊和误诊,延误了治疗.本文分析4例老年AMI不典型胸痛的临床诊疗经过及经验教训,以期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关键词 不典型胸性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老年人 漏诊 误诊
下载PDF
无痛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
12
作者 景建华 赵金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7期163-164,共2页
据报道,70%的急件心肌梗死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胸痛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疼痛部位以胸前区为主外,小部分的病人疼痛可波及到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肖痛,另有约1/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心绞痛发作,即无痛... 据报道,70%的急件心肌梗死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这种胸痛较一般心绞痛发作剧烈而持久。疼痛部位以胸前区为主外,小部分的病人疼痛可波及到剑突下或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肖痛,另有约1/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心绞痛发作,即无痛型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心绞发作 治疗 部位 心肌梗死患者 胸前区 上腹部
下载PDF
无胸痛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伟群 朱李艳 《护理与康复》 2004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无胸心肌梗死 原因分析 护理 胸骨后压榨样疼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颜颜 李榕彬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193-193,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及睡眠质量等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及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及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发病次数,减少发病时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
15
作者 吕洪波 李兰荪 陈兰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984年以来,我们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43例,具有冠状动脉狭窄者68例。本文对其中22例具有无痛性短时ST偏移患者的发作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本组22例均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无ST异常,而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1984年以来,我们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43例,具有冠状动脉狭窄者68例。本文对其中22例具有无痛性短时ST偏移患者的发作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本组22例均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无ST异常,而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5~76岁,平均52.2岁。>40岁20例。临床具有典型心绞痛者8例,余为不典型性胸部不适。冠脉病变情况:3支病变13例,2支病变5例,1支病变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发作特点
下载PDF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海娟 谢小红 黄晓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有...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大、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梗阻部位以下壁梗死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根据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下载PDF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云霞 吴三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疼痛划分为对照组(有痛)和实验组(无痛),每组57例,将两组患者在发病时的年龄、时间段、...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疼痛划分为对照组(有痛)和实验组(无痛),每组57例,将两组患者在发病时的年龄、时间段、活动情况以及心率、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特点以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均超过75岁,且非活动状态、睡眠休息时间段、心电图S-T向下偏移低于2 mm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65.24±2.67)次,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81.35±6.34)次,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与有痛性心肌缺血特点差异较为显著,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无痛性心肌缺血起到预防效果,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肌缺血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无胸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18
作者 王相勋 孙业香 谭丽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无胸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误诊 漏诊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5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与临床观察护理均明显好转,住院治疗3周后完全康复。结论... 目的探讨无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与临床观察护理均明显好转,住院治疗3周后完全康复。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表现不典型,临床症状各异,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外加观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无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与护理 体会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弓凤敏 侯立功 +5 位作者 焦泉钧 金晶晶 刘畅 李静 郭玉梅 张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7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对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因急性胸痛就诊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予以心电图、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105)为急性ST抬...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对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因急性胸痛就诊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予以心电图、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105)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者,研究组(n=95)为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者,同期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在其入院后2h、4h、6h采集血液,检测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并就三组受检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及其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受检者在发病2h、4h、6h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h时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升高,而在发病6h时均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h、4h、6h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阳性率为92.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非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胸 早期诊断 阳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