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CK及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超 张佳丽 +5 位作者 刘昭 刘密 严洁 常小荣 郭礼娜 艾坤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CK及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证实心包经穴位与心之间的相对特异性联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CK及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证实心包经穴位与心之间的相对特异性联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冠脉30 min,再灌注60 min;C组、D组和E组在造模前7 d,每日分别取内关、列缺及合谷给予电针刺激20 min。比较各组肌酸激酶(CK)及心肌formazan含量变化。结果 B组、C组、D组和E组血清CK及心肌formazan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组、D组和E组血清CK含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心肌formazan含量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血清CK及心肌formazan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 心肌细胞活性 内关 列缺 合谷
下载PDF
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谊 马福成 +2 位作者 乔宏庆 李国权 林国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042-1044,T001,共4页
目的:研究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存活关系。方法: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5min,并再灌注(或无再灌注)7~10d,以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为放射自显影示踪剂,三氯四氮... 目的:研究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存活关系。方法: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5min,并再灌注(或无再灌注)7~10d,以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为放射自显影示踪剂,三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及HE染色检测梗死灶组织结构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显影浓聚区内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无再灌注组,18F-FDG自显影浓聚面与TTC百分比分别为(24.2±1.9)%和(26.5±2.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7,P=0.06),而再灌注组两者之间百分比值分别为(20.5±2.4)%和(31.2±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1,P=0.000);电镜下观察到损害严重的心肌细胞仍然摄取18F-FDG。结论:与TTC染色相对照,18F-FDG可反映梗死灶周围心肌细胞存活性,但对病变心肌存活能力的估计过高,尤其表现在再灌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活性 实验
下载PDF
跑台训练联合瑞舒伐他汀干预对AMI大鼠心肌细胞活性、能量代谢及SPRED1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李景辉 李婷婷 +1 位作者 吴兴森 曾丁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120-6124,共5页
目的探究跑台训练联合瑞舒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活性、能量代谢及SPRED1蛋白的影响。方法把50只大鼠平均分为sham组、AMI组、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各10只,分别比较大鼠的心功能、心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 目的探究跑台训练联合瑞舒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活性、能量代谢及SPRED1蛋白的影响。方法把50只大鼠平均分为sham组、AMI组、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各10只,分别比较大鼠的心功能、心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的心肌形态改变,TCC及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PRED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AMI组,而LVEF和LVFS明显高于AMI组,并且3组大鼠效果呈递增排列,train+Ros组心功能水平明显优于train组、Ros组(P<0.05);sham组心肌组织无梗死情况。AMI组、Train组、Ros组和Train组+Ros组均出现了梗死的组织,并且心肌梗死面积呈递减排列,AM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train+Ros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train组和Ros组(P<0.05);和sham组相比,AMI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和AMI组相比,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train+Ros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train组、Ros组(P<0.05);和sham组ATP酶活力相比较,AMI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的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的ATP酶活力显著高于AMI组(P<0.05),且train+Ros组ATP酶活力明显高于train组和Ros组(P<0.05);Sperd1蛋白表达比较发现,AMI组显著高于sham组(P<0.05);和AMI组相比较,train组、Ros组和train+Ros组Sperd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蛋白表达呈逐渐递减趋势,train+Ros组心肌组织中Sperd1蛋白明显低于train组和Ros组(P<0.05)。结论跑台训练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减少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细胞的凋亡,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同时对SPRED1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训练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细胞活性 能量代谢 SPRED1
下载PDF
荔枝草二萜类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娟 虞道锐 +1 位作者 赵浙琼 黄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7-1883,共7页
目的研究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二萜类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方法荔枝草95%乙醇提取物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检测分离鉴定的化... 目的研究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二萜类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方法荔枝草95%乙醇提取物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检测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荔枝草素A(1)、(3-rac)-4,12-epoxy-14-chloro-3,11-cyclo-4,5-seco-20(10→5)-abeo-abieta-5(10),6,8,11,13-pentaene(2)、microstegiol(3)、1-oxomicrostegiol(4)、salvilenone(5)、salvilimbinol(6)、12-deoxyroyleanone(7)、16,17-dinorpisferal A(8)、sugiol(9)、丹参酮ⅡA(10)、隐丹参酮(11)、ferruginol(12)。化合物1~2、4、6~10对H9c2细胞的保护率分别为64.35%、45.31%、51.28%、34.27%、21.37%、31.22%、89.54%、71.9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9、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10对心肌细胞H9c2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草 二萜 分离鉴定 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H9C2细胞
下载PDF
千里光化学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5
作者 刘平 吴凯 赵生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67-3971,共5页
目的研究千里光Senecionis Scandentis Hebra化学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方法千里光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edex LH⁃20、MCI、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检测各化合物对心肌细胞H9c... 目的研究千里光Senecionis Scandentis Hebra化学成分及其心肌细胞保护活性。方法千里光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edex LH⁃20、MCI、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检测各化合物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千里光萜醇(1)、(1S,10S),(4S,5S)⁃germacrone⁃1(10),4⁃diepoxide(2)、12⁃羟基⁃莎草酮(3)、urcumenone(4)、isopterchiayione(5)、curcumadione(6)、gibberodione(7)。化合物2~3、5的H9c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5􀆰2±0􀆰54)%、(66􀆰4±0􀆰79)%、(59􀆰7±0􀆰9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H9C2细胞
下载PDF
丽江乌头根中的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为 任佳俐 +2 位作者 李信瑜 陈琳 黄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19-425,共7页
为了寻找丽江乌头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丰富丽江乌头的化学成分多样性,本文对丽江乌头(Aconitum forrestii Stapf)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 为了寻找丽江乌头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丰富丽江乌头的化学成分多样性,本文对丽江乌头(Aconitum forrestii Stapf)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命名为8-O-methyl-14-O-anisoylchasmanine(1)。其余13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14-acetoxy-8-O-methylsachaconitine(2)、14-acetyltalatizamine(3)、talatisamine(4)、chasmanine(5)、ezochasmanine(6)、crassicautine(7)、geniculatine C(8)、cammaconine(9)、vilmoraconitine(10)、aconitramine A(11)、vilmorrianine G(12)、hemsleyaconitine G(13)和heterophylloidine(14)。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10、11和12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乌头 分离鉴定 二萜生物碱 阿霉素 H9c2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下载PDF
丽江乌头中二萜生物碱成分 被引量:1
7
作者 尚语杉 刘为 +3 位作者 任佳俐 黄帅 周先礼 高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440,共6页
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对丽江乌头(Aconitum forrestii Stapf)中的二萜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MS以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和手段,对分离得到的14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sachaconitine(1)、8-O-methylsachaconitine(2)... 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对丽江乌头(Aconitum forrestii Stapf)中的二萜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MS以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和手段,对分离得到的14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sachaconitine(1)、8-O-methylsachaconitine(2)、14-O-acetylsachaconitine(3)、6-epiforsticine(4)、8-O-methyltalatisamine(5)、14-methyltalatisamine(6)、austroconitine B(7)、hemsleyadine(8)、vilmorrianine A(9)、yunaconitine(10)、N-deethyl-N-19-didehydrosachaconitine(11)、14-debenzoylfranchetine(12)、deacetylheterophylloidine(13)和sczukinine(14),其中化合物1~9,1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考察了部分化合物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结果显示,当浓度为40μM时,化合物5的细胞存活率为65.25%(阿霉素的细胞存活率为60.24%),表现出一定的心肌细胞保护活性,其他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属 丽江乌头 二萜生物碱 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下载PDF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raintone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ts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晗 辛宏 朱依谆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0年第3期186-194,共9页
Recently, we reported the unique effects of cerebral protection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Braintone (a formulation containing Radix Rhodiola, Folium Ginkgo, Radix Notoginseng and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 Recently, we reported the unique effects of cerebral protection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Braintone (a formulation containing Radix Rhodiola, Folium Ginkgo, Radix Notoginseng and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also known as Remembr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Braintone may extend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myocardium in Wistar rats. Animal model was created by ligating of left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Mortality rate and infarct volume were assessed. In addition, capillary density, antioxidant enzymes, apoptosis modulators and VEGF, eNOS mRNA expression level were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reatment with Braintone reduced mortality rate from 41.7% to 22.2% associate with notable diminished infarct volume (30.4%±9.0% vs 18.0%±3.0%). Braintone also acted as antioxidant agent for preserving the activities of catalase (13.07±0.48 U vs 9.71±0.44 U in vehicle, P〈0.01). Furthermore, Braintone dramatically boos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nti-apoptotic genes Bcl-2 and Bcl-xl (1.43-, 2.30-fold, P〈0.01) as compared to vehicle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pro-apoptotic gene Bax (0.84-fold, P〈0.01) while slightly inhibited Caspase-9 and Caspase-3 signals. Moreover, higher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and eNOS were observed in Braintone group consisting with a remarkable raise of capillary density (46.0±13.3 vs 27.4±12.6, P〈0.01) in myocardium.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Braintone markedly attenuate myocardial damage induced by ischemic insults in vivo. Braintone may confer cardioprotection via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inhibiting cardiomyocytes apoptosis and promoting 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rainton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POPTOSIS ANGIOGENE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