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黄总黄酮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中微量元素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金辉 吕文伟 +2 位作者 崔新明 祁功才 张丽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8,122,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急性心肌梗死 微量元素水平 蒲黄总黄酮 犬血清 心肌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血流量 心肌缺血作用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心脏跳动与停跳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斌 李朝先 +4 位作者 向小勇 刘胡伟 廖晓刚 徐晨 王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心内直视术中心脏跳动的作用。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进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心内直视术中心脏跳动的作用。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进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1、血浆CGR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 <0.01)。两组间比较,在主动脉开放后15min、30min,术后2h、6h等4个时点的含量,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P <0.05或P <0.01)。2、心肌CGRP含量,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术后含量不停跳组高于停跳组(P <0.05)。3、不停跳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而停跳组术后较术前心肌损害加重I-II级。结论:提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对心肌损伤较轻,推测并非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保护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还减少了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具有较好心肌保护作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培华 张志敏 +1 位作者 谭玮璐 何文凯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以及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以及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2周开始给药。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25 mg/kg;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全真一气汤多糖0.3、0.9、2.7 g/kg,灌胃,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4周。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最高,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值最低,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肌丝断裂,线粒体增多,明暗带结构模糊,核膜部分溶解。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全真一气汤多糖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一气汤多糖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B超扫描检查对胎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朱颖嫄 石晓蓝 +1 位作者 罗晓青 王自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8,共2页
目的了解B超定点扫描检查后人胎儿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限制对早、中期孕妇及超定点扫描检查的时间。方法将15例避孕失败[均为单胎中期妊娠(孕18~25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组各5例,均行水囊引产术。组引产术前不行B超... 目的了解B超定点扫描检查后人胎儿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限制对早、中期孕妇及超定点扫描检查的时间。方法将15例避孕失败[均为单胎中期妊娠(孕18~25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组各5例,均行水囊引产术。组引产术前不行B超扫描检查;、组均在术前30分钟经腹部行B超定点扫描检查胎儿心脏,时间分别为5分钟和10分钟。胎儿娩出后即取胎心,常规制备标本,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组胎儿心肌细胞无明显变化;组心肌细胞出现线粒体轻度肿胀,糖原稀少;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嵴缺失,糖原稀疏,部分心肌纤维Z线模糊,核膜出现分离现象。结论早、中孕期孕妇行B超定点扫描检查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影响的研究 B超 超微结构变化 查对 扫描检查 透射电镜观察 水囊引产术 线粒体肿胀 健康妇女 中期妊娠 避孕失败 胎儿心脏 心肌纤维 分离现象 检查时间 点扫描 人胎儿 检查后 经腹部 娩出后 中孕期 定点
下载PDF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5
5
作者 戚艳超 徐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心肌细胞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元,由肌膜/横管、肌质网、肌纤维、线粒体、细胞核等多种细胞器构成。心肌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是维持心脏正常工作的结构基础。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重塑发生时,这些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导致心... 心肌细胞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元,由肌膜/横管、肌质网、肌纤维、线粒体、细胞核等多种细胞器构成。心肌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是维持心脏正常工作的结构基础。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重塑发生时,这些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导致心脏舒缩功能紊乱,并进一步加重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了解心肌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西洛他唑的干预作用
6
作者 俞淑静 周晶 +1 位作者 高聆 赵家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西洛他唑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DM大鼠随机分为西洛他唑治疗组和DM组,用药8周后检测两组血糖、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除治疗组心...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西洛他唑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DM大鼠随机分为西洛他唑治疗组和DM组,用药8周后检测两组血糖、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心脏重量指数,观察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除治疗组心脏重量指数低于DM组外(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心肌细胞变化较DM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西洛他唑对DM大鼠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微结构 心肌细胞 药物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对慢性砷中毒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章赛玉 张浩 陈华永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2,635,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慢性砷中毒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抽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七氟醚干预组、砷中毒组,各16只。对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砷含量、心肌梗死范围、线粒体膜电位和Parkin、p62、Beclin-1及LC... 目的分析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慢性砷中毒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抽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七氟醚干预组、砷中毒组,各16只。对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砷含量、心肌梗死范围、线粒体膜电位和Parkin、p62、Beclin-1及LC3Ⅱ/LC3Ⅰ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试验后砷中毒组大鼠体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砷中毒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砷中毒组比较,七氟醚干预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高,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砷中毒组Parkin、Beclin-1及LC3Ⅱ/LC3Ⅰ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砷中毒组比较,七氟醚干预组Parkin、p62、Beclin-1及LC3Ⅱ/LC3Ⅰ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有效缓解慢性砷中毒大鼠心肌损伤,减轻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后处理 慢性砷中毒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复方心康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细胞急性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红玲 王芳 +3 位作者 庞红 苏卓娃 傅颖君 何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由牛磺酸、丹参组合而成的复方心康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细胞急性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 ̄3d的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为基质,利用模拟缺氧(缺血)溶液和模拟复氧(再灌)溶液,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由牛磺酸、丹参组合而成的复方心康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细胞急性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 ̄3d的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为基质,利用模拟缺氧(缺血)溶液和模拟复氧(再灌)溶液,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复氧组)、A/R组、心康组,分别观察3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A/R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心康组与A/R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A/R组与对照组相比其LDH活力显著升高(P<0.01),心康组与A/R组相比LDH活力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A/R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成不可逆损伤,心康组细胞超微结构大有改善。结论复方心康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细胞急性A/R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LDH活性显著降低及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由此可见,复方心康口服液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辅助性用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康口服液 保护作用 缺氧/复氧损伤 复方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存活率 心肌细胞缺氧 临床应用前景 心室肌细胞 乳酸脱氢酶 再灌注损伤 对照组 LDH 急性缺氧 SD大鼠 损伤模型 心肌缺血 相比 牛磺酸 培养液 辅助性 溶液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水方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微结构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9
作者 闫虹 张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对心衰大鼠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只SPF级SD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利水方(高、中、低剂量)组,15只/组。采用结...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对心衰大鼠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只SPF级SD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利水方(高、中、低剂量)组,15只/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配合力竭式游泳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实验第1d,各组大鼠麻醉后露腹背位固定,经喉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辅助呼吸;在胸部左侧第3、4肋间隙行一切口,将左冠状动脉主干支结扎;观察心电图,显示ST段显著抬高;假手术组大鼠不行左冠状动脉主干支结扎手术,仅穿线;回置心脏于胸腔、缝合,腹腔注射青霉素20万U,1次/d,连续3d;实验第1d(造模1d),常规喂养1周,第2周饲料减1/2量,每天游泳至疲乏无力(游泳力竭时间随状态变差,从初始3h减少为30min),1次/d,连续4周。灌胃干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3m L生理盐水,益气活血利水方组(高、中、低剂量)灌注3m L不同浓度药汁,1次/d;连续灌胃干预6周后,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静置30min,3000r/min速度离心15min,分离后取上清液;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电化学发光法测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结果]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假手术组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清晰;模型组大鼠具有溶解倾向,肌丝松弛、断裂,结构损伤、破坏;益气活血利水方高剂量组排列整齐,结构未破坏;中剂量组结构松散,排列较整齐;低剂量组肌丝松弛,细胞排列较整齐。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各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益气活血利水方高、中、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益气活血利水方低、中、高剂量组呈递减趋势,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可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 益气活血利水方 结扎左冠状动脉 力竭式游泳 灌胃干预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量效关系 实验研究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邢绣荣 秦俭 +2 位作者 李春盛 阮英茆 曾翔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研究心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治疗组(B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C组),各20只。分别于窒息前、... 目的研究心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治疗组(B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C组),各20只。分别于窒息前、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测定,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比较自主循环恢复时间,C组明显少于B组(P<0.05)。C组中有75%自主循环恢复,30min存活率为70%,B组分别为60%(P>0.05)和55%(P>0.05)。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的LVSP、dp/dtmax、经LVSP校正后的dp/dt和-dp/dt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C组复苏后心肌超微结构略有部分改变,线粒体轻度肿胀及少量空泡形成。B组复苏后心肌细胞部分损害,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明显肿胀及空泡化,损害程度比C组严重。结论在复苏早期应用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提高了复苏成功率,并且改善了心脏功能,减少了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因此,氨茶碱可作为肾上腺素的增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微结构 早期应用 氨茶碱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自主循环恢复 腺苷受体拮抗剂 复苏成功率 肾上腺素 LVSP 血液流变学 心功能测定 血流动力学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SD大鼠 电镜观察 恢复时间 空泡形成 损害程度 心脏功能
原文传递
卡托普利预治疗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名松 胡建国 +3 位作者 周新民 冯耀光 王晖 杨进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用卡托普利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用正常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及高胆固醇加卡托普利饲料喂养10周,制成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 目的:探讨用卡托普利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用正常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及高胆固醇加卡托普利饲料喂养10周,制成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不同实验阶段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卡托普利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组内皮素浓度显著性增高,NO浓度显著性降低;卡托普利加胆固醇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构破坏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胆固醇组。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脏缺血再灌注前用卡托普利预治疗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缺血-再灌注心肌 预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血浆内皮素(ET)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面积 新西兰大白兔 高胆固醇饲料 再灌注模型 心脏缺血 一氧化氮 实验阶段 NO浓度 显著性 对照组
下载PDF
CVB_(3m)重复感染心肌致心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玲 王莹威 +3 位作者 孙辉 周令望 高彦辉 钟学宽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CVB3m重复感染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结构的改变。方法用梯度倍增法连续4次经腹腔注射CVB3m病毒液感染昆明鼠,分别于末次感染后10、30、60d处死动物,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HE染色观察心肌病变程度和分布,VG染色观察心... 目的探讨CVB3m重复感染致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结构的改变。方法用梯度倍增法连续4次经腹腔注射CVB3m病毒液感染昆明鼠,分别于末次感染后10、30、60d处死动物,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HE染色观察心肌病变程度和分布,VG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增生情况。结果⑴电镜下显示末次感染后10d肌丝走行紊乱,线粒体大部分肿胀,少数嵴溶解消失,肌浆网扩张,溶酶体糖原颗粒增多。30d时肌丝紊乱程度减轻,糖原减少,核周有轻度的低电子密度区,线粒体嵴仍有断裂或絮状变,基质密度降低。60d时心肌间质中血管周围有大量纤维素的沉积,胶原纤维合成增多。⑵HE染色显示末次感染后10d心肌损伤严重,30d时仍可见小灶坏死,60d时未检出心肌损伤。⑶VG染色表明末次感染后10d心肌即出现较弱的胶原染色,30d时胶原明显可见,60d时心肌组织的胶原显著增加,心肌组织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CVA)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均显著增加。结论CVB3m重复感染可导致急性期严重的心肌坏死,慢性期心肌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B3M 重复感染 实验研究 心室重构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病毒性心肌 胶原纤维合成 染色观察 血管周围 心肌损伤 心肌组织 肌纤维增生 肌浆网扩张 心肌纤维化 感染后 心肌结构 腹腔注射 镜下观察 病变程度 糖原颗粒 电子密度
下载PDF
甘蔗叶多糖对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张丽君 康效嘉 +2 位作者 闻宇 李金成 吕文伟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甘蔗叶多糖对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5mg·kg^-1)和甘蔗叶多糖大、中、小剂量(20.0,10.0,5.0mg·kg^-1)组,... [目的]探讨甘蔗叶多糖对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5mg·kg^-1)和甘蔗叶多糖大、中、小剂量(20.0,10.0,5.0mg·kg^-1)组,给予相应处理.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冷浴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在急性血瘀情况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心肌酶水平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蔗叶多糖各剂量组体外血栓长度明显缩短,体外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显著降低,血液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受到抑制,凝血时间延长,天冬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得到改善.[结论]甘蔗叶多糖对大鼠急性血瘀证下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认为与它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体外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改善细胞膜结构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甘蔗叶多糖 血液流变学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血小板聚集率 心肌 大鼠
下载PDF
试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建军 刘树恒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7期5971-5972,共2页
心肌细胞持续低灌注缺血后早期获得再灌注时,一方面可改善心肌缺血的程度,从而有利于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又可加重心肌组织的损伤,引起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不可逆坏死。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溶栓、介入治疗的开展,缺血再灌注损... 心肌细胞持续低灌注缺血后早期获得再灌注时,一方面可改善心肌缺血的程度,从而有利于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又可加重心肌组织的损伤,引起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不可逆坏死。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溶栓、介入治疗的开展,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影响患者再灌注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物治疗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心肌细胞功能 心肌组织 介入治疗 功能恢复 心脏结构
下载PDF
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心律失常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成创 刘广忠 李为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63-1265,共3页
线粒体是人体心脏能量的主要来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心脏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氧的器官,心脏的正常收缩及电信号的正常传导依赖线粒体充足的能量供应。研究表明,线粒体代谢异常会导致ATP合成减少,进而引起一系列依赖ATP的离子通... 线粒体是人体心脏能量的主要来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心脏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氧的器官,心脏的正常收缩及电信号的正常传导依赖线粒体充足的能量供应。研究表明,线粒体代谢异常会导致ATP合成减少,进而引起一系列依赖ATP的离子通道状态的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线粒体代谢异常还导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电信号传导异常。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障碍与顽固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 代谢异常 线粒体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顽固室性心律失常 脂肪酸β氧化 ATP合成 心脏能量
下载PDF
运动生理学
1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0年第11期4-6,共3页
G804.2 20004343生物节律与健身运动=Bio-rhythm and fitness[刊,中,B]/易胜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111-112(MYL)生物节律∥健身∥运动∥负荷∥时差G804.2,G807.01
关键词 力竭游泳 生物节律 大鼠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心血管系统 心肌结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动物实验 自由基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IN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FAILING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明辉 苏鸿熙 +3 位作者 李功宋 王加利 董超 童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9-243,共5页
The efficacy of right atrial-pulmonary artery (RA-PA) bypass during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RVF) produced by pulmonary artery constriction in dogs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Control group (n=7) was supported ... The efficacy of right atrial-pulmonary artery (RA-PA) bypass during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RVF) produced by pulmonary artery constriction in dogs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Control group (n=7) was supported with conventional volume loading and inotropic therapy. I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n=8) , RA-PA bypass was initiated 5 min. after the onset of severe RVF. Three control animals died from refractory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within one hour of RVF. No anima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ed within two hours of RA-PA bypass , but the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lungs in these animals demonstrated peribronchial , perivascular and intraalveolar hemorrhage. Light microscopic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myocardial specimens of the 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displayed the myocardial structures and ultrastructures were maintained effectively with RA-PA bypass while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injurie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animals after two hours of RVF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During the 2 hours of RA-PA bypass, the hemodynamic indices were also maintained better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imals. It may be concluded , a roller pump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effectively unloads the acute failing right ventricle, maintains systemic cardiac output , and significantly reverses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during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but RA-PA bypass may induc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secondary to pulmonary edema and interstitial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耿丽娟 李素玮 +1 位作者 张永利 万献尧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0,共4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随病情进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心肌损伤则是脓毒症重要并发症.脓毒症早期即存在心肌损伤,包括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射血分数降低及心...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随病情进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心肌损伤则是脓毒症重要并发症.脓毒症早期即存在心肌损伤,包括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射血分数降低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循环心肌抑制因素(如细菌毒素、细胞因子及补体系统等)、心肌自身因素(如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一氧化氮产生及钙稳态失衡)及自主神经失调等方面.现就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发病机制 脓毒症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 舒张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