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立青 李芸 刘兆英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7-8,11,共3页
目的了解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心肌缺血总负荷在评估不同程度、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病人均行冠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另一组最少... 目的了解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心肌缺血总负荷在评估不同程度、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病人均行冠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另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但未完全阻塞。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心肌缺血总负荷值、24h心肌缺血总时间、24h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结果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肌缺血总时间、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增加显著。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心肌缺血总负荷、缺血时间、缺血次数有进一步增加,但只有三支病变时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才明显增加。冠状动脉内药物凃层支架术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若明显增加,反映冠心病病情加重;冠脉内药物凃层支架术是冠心病的最佳治疗;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判断冠心病病情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负荷 心肌缺血总时间 心肌缺血发作次数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称及非对称性给药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总负荷影响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飞 钟菁芸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合理使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称性给药组和非对称性给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程度变化,同时观察心肌缺血总负荷(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变化。... 目的观察合理使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称性给药组和非对称性给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程度变化,同时观察心肌缺血总负荷(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变化。结果心绞痛发作程度、心肌缺血总负荷时间,非对称给药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称给药组(P<0.01)。且非对称性给药剂量少于对称性给药剂量。结论非对称性给药,既解决硝酸酯类药物耐药问题,又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是临床合理应用硝酸酯类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给药 心肌缺血负荷时间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顺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2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卧床...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2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并给予口服消心痛或静点硝酸酯类药物,酌情加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1次/12h,腹部皮下注射,连用7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 24h心肌缺血总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