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麻醉剂对手术中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俊 周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3616-361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治疗 心电描记术 异氟醚 麻醉药 吸入
下载PDF
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56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玉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治以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对照组46例,治以心得安、阿斯匹林口服。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40.1%,3年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总有效... 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治以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对照组46例,治以心得安、阿斯匹林口服。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40.1%,3年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总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心肌缺血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医药治疗 @丹参滴丸/临床应用 @芪加生肌饮/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定量诊断评价
3
作者 薛成爱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美国DMS-300型动态心电图(DCG)对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作时间定量分析,并于治疗后进行对比,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的UAP患者9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其中...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美国DMS-300型动态心电图(DCG)对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作时间定量分析,并于治疗后进行对比,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的UAP患者9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36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 定量诊断 总时间 监侧 治疗 长持续时间 肠溶阿斯匹林 小年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红 杨宝峰 +2 位作者 刘芳 曲极冰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蒺藜皂苷(GSTT)对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和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二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GSTT对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 目的:观察注射用蒺藜皂苷(GSTT)对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和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二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GSTT对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心率减慢的影响及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 DH)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STT可减轻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率减慢程度(P<0 .0 1,P<0 .0 5 )和S- T段抬高程度(P<0 .0 5 ) ,GSTT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PK和L DH活性(P<0 .0 1)。结论:GSTT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治疗应用 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垂体激素类 后叶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龚子曦 冉珂 +1 位作者 常业恬 徐军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4,530,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缺血再灌注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通30 s,结扎30 s,重复3次,再灌注120 min;吗啡后处理组: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予以静推吗啡1.0 mg/kg,再灌注120 min。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阻断后20 min、40 min、心肌再灌注1 h和2h 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cTnI)含量;再在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cTnI均降低(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均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吗啡后处理组血清中SOD的活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MDA的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吗啡后处理具有类似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肌缺血/治疗 缺血/病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心肌再灌注损伤/病理学 吗啡/药理学 灌注 局部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海波 袁旭明 +2 位作者 何昕 刘景艳 刘智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非PCI组75例和PCI组75例。非PCI组,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PCI在常规抗心衰...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非PCI组75例和PCI组75例。非PCI组,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PCI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行PCI,然后在半年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血浆浓度。【结果】治疗前非PCI组和PCI组的BNP的浓度(pg/mL)分别为(284.75±35.34)、(297.46±36.89);(P=NS)。而经治疗后非PCI组和PCI组的BNP的浓度分别为(125.87±18.65、83.55±20.12;P〈0.01)。介入治疗组治疗心衰疗效优于非PCI组,血浆BNP下降率大于非PCI组。【结论】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能显著降低血浆BNP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治疗 利钠肽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下载PDF
粘附分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7
作者 吴付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83-87,共5页
关键词 粘附分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心肌缺血/治疗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其再住院率与曲美他嗪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玉娟 傅世英 +2 位作者 周立君 寇俊杰 李为民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并分析1年内再住院率情况。方法:选择2003-01/2004-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冠心...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并分析1年内再住院率情况。方法:选择2003-01/2004-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研究,男86例,女82例,平均年龄(59±13)岁,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为Ⅱ~Ⅳ级。曲美他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超声于治疗前、后4周、1年测定两组的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和A峰流速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随访1年内两组再住院例次。结果:治疗后4周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无脱落。治疗后1年曲美他嗪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因死亡各脱落3,15例,进入结果分析例数分别为83,67例。治疗后4周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与A峰流速比值[(58.6±10.2)mL,(4.4±0.6)L/(min.m2),(38.6±10.8)%,(0.82±0.2)cm/s]明显高于治疗前[(52.3±11.4)mL,(3.1±0.7)L/(min.m2),(34.8±7.6)%,(0.69±0.1)cm/s,t=2.48~2.98,P<0.05]。等容舒张时间[(122.5±21.6)ms]明显短于治疗前[(158.3±29.2)ms,(t=2.56,P<0.05)]。治疗后1年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与A峰流速比值[(76.9±16.8)mL,(5.6±1.1)L/(min.m2),(54.2±14.2)%,(1.38±0.6)cm/s]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60.4±11.8)mL,(3.5±0.8)L/(min.m2),(36.1±8.2)%,(0.70±0.4)cm/s,t=2.36~2.78,P<0.05],等容舒张时间[(88.4±24.5)ms]明显短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155.8±30.2)ms,t=2.56,2.89,P<0.05]。曲美他嗪治疗组1年内再住院10例次,再住院率12%(10/86),常规治疗组31例次,再住院率38%(31/82),两组差异明显(χ2=114.21,112.86,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中长期使用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功能而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治疗作用 心肌缺血/治疗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治疗 康复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干预
9
作者 霍建宏 郭建欣 《海峡药学》 1999年第S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变异性 倍他乐克 受体阻滞剂 心肌缺血治疗 心肌缺血 心脏自主神经 急性心肌梗死(AMI) 房室传导阻滞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镁对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朱深银 周远大 何海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果糖二磷酸钠镁是由二磷酸果糖钠盐的钠部分被镁取代而形成,鉴于1,6-二磷酸果糖和镁盐在心肌缺血治疗已取得较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本实验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与1,6-二磷酸果糖、硝酸甘... 目的:果糖二磷酸钠镁是由二磷酸果糖钠盐的钠部分被镁取代而形成,鉴于1,6-二磷酸果糖和镁盐在心肌缺血治疗已取得较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本实验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与1,6-二磷酸果糖、硝酸甘油、硫酸镁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镁 1 6一二磷酸果糖 硫酸镁 硝酸甘油 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保护作用 6-二磷酸果糖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治疗 心肌梗塞范围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小型猪冠状动脉闭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捷 高炜 +6 位作者 王日胜 洪涛 肖锋 王进 牛大地 朱国英 周爱儒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治疗动物实验性冠状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19只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 ,心肌内多点注射自行构建的pcD2 hVEGF1 2 1 真核表达质粒。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VEGF...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治疗动物实验性冠状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19只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 ,心肌内多点注射自行构建的pcD2 hVEGF1 2 1 真核表达质粒。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VEGF免疫组化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VEGF基因在心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观察VEGF基因治疗对闭塞冠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结果 转移VEGF基因后 ,小型猪心肌内VEGFmRNA高表达 ,VEGF免疫组化染色提示VE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毛细血管增加 ;冠状动脉造影证明VEGF基因治疗能够促进闭塞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结论 心肌内注射pcD2 hVEGF1 2 1 真核表达质粒能够获得VEGFmRNA和蛋白的有效表达 ,促进心肌毛细血管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缺血/治疗 基因疗法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宇晖 张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72-974,共3页
通过回顾既往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发现经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程度较缺血性心肌病更加显著。然而,在提高心功能、生活质量,降低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等临床结果方面,两者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篇综... 通过回顾既往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发现经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程度较缺血性心肌病更加显著。然而,在提高心功能、生活质量,降低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等临床结果方面,两者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探究心脏再同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治疗 心肌疾病/治疗 心脏起搏 人工 综述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3级缺血的易患因素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彬 倪爱华 +5 位作者 张建新 李韧 毛先军 胡大军 王仲华 方永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 评估心电图3级缺血(G3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探讨G3I的易患因素并识别其高危人群,以有效干预来改善临床结果.方法 入选接受pPCI的STEMI患者318例,按入院时... 目的 评估心电图3级缺血(G3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探讨G3I的易患因素并识别其高危人群,以有效干预来改善临床结果.方法 入选接受pPCI的STEMI患者318例,按入院时心电图缺血分级分成G2I组和G3I组,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院内和出院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G3I组的患者年龄大,起病-就诊时间长,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ST段回落率低,TIMI危险积分、阿昔单抗和装置降低晚期血管成形术并发症的对照(CADILLAC)危险积分高,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峰值、CK-MB峰值高,SPECT提示的梗死面积大,两组间Killip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3I组患者pPCI术后的住院时间长,总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5).多变量分析提示,梗死前心绞痛缺如、起病-就诊时间>6h、TIMI危险积分>3分、CADILLAC危险积分>7分、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是STEMI患者入院时G3I的预测因子.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缺如、起病-就诊时间>6h、TIMI危险积分>3分、CADILLAC危险积分>7分、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对G3I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入院时ECG上出现G3I的STEMI患者pPCI术后具有更差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并发症/诊断/治疗 心肌缺血/并发症/诊断/治疗/病因学 心电描记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7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吴学君 金星 +4 位作者 吕晓霞 种振岳 张十一 张精勇 董典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661-1662,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例下肢缺血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缺血状况的临床评分比较,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前和术后7 d、1月、1年相比,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例下肢缺血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缺血状况的临床评分比较,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前和术后7 d、1月、1年相比,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尤其适合小动脉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肌缺血/治疗
原文传递
基质干细胞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15
作者 曹京燕(综述) 程月新(综述) 姜敏辉(审校)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63-565,共3页
心肌梗死(心梗)有明显的心肌修复和再生功能的异常,细胞移植可以用于心肌再生,骨髓可为“修复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体外适当的刺激可以使骨髓的基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特性的细胞。本文综述MSCs的特性及其治疗心... 心肌梗死(心梗)有明显的心肌修复和再生功能的异常,细胞移植可以用于心肌再生,骨髓可为“修复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体外适当的刺激可以使骨髓的基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特性的细胞。本文综述MSCs的特性及其治疗心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心肌缺血/治疗 综述[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晓凤 徐军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从基因水平探讨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将2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 目的 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从基因水平探讨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将2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松开缝线使冠状动脉再通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TM组在缺血再灌注前10 min开始以5V、2 ms、1 Hz强度持续电刺激颈部左侧迷走神经20 Bin.再灌注120 min后将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部份,一部份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一部分取左心室缺血区心肌组织成功提取RNA后,获得心肌基因表达谱.运用GeneSpring软件筛选出两组间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并进行分析,对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基因进行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PCR)验证.结果 (1)STM组心肌梗死区面积较I/R组明显缩小(P<0.05).(2)基因表达谱筛选得到186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或探针,基因本体分析(GO)显示主要影响了3类基因的改变,上调代表基因与心肌保护有关;下调代表基因与炎症有关.(3)Real-time PCR结果和基因芯片表达的结果相符.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心肌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通过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来减轻和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电刺激 疾病模型 动物 迷走神经 心肌缺血/治疗 心肌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基因表达谱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肌病4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冬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960-296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诊断 心肌缺血/治疗 人类
原文传递
Rong Shuan Jiao Na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in Yushu 被引量:1
18
作者 Wu Tianyi Du Yu +2 位作者 Li Wenxiang Cairen-Jiangcuo Li Ye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76-81,共6页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ong Shuan Jiao Nang (RSJN) on treat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and 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in workers in Yushu, three groups were studied: grou...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ong Shuan Jiao Nang (RSJN) on treat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and 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in workers in Yushu, three groups were studied: group A (60 patients with AMS, given RSJN), group B (15 patients wit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given RSJN), and group C (control, without drugs). All studied subjects were lowland workers who were first time entry to Yushu for work at an altitude of 4 250 m.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 routing physical examina- tion was performed, AMS Lake Louise Scores were estimated,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using RSJN for 10 days. In group A, the effective rate was 68 %,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in 54 cases (90 %) within 5 days. In group B,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 %, episodes of angina pectoris stopped in 12 patients within 3 - 7 days, one lasted 8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SaO2 increased 15.5 %, 21.8 % and 5.6 %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respectively. RSJN tak- en at the start of the arrival at Yushu can decrease AMS scores and facilitate cure. If taken after the illness has begun, RSJN may help lessen symptoms, especially effectively improved angina pectoris of the 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Symptoms usually subside after 3 - 8 days. RSJN should be continually used lbr at least 7 days after asc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ng Shuan Jiao Nang THERAPY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high altitude myocardial ischemic syndrome
下载PDF
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和血尿酸的影响
19
作者 吴力 陈霁虹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衰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ICM患者分为2组:缬沙坦组予缬沙坦80 mg/d,福辛普利组予福辛普利10 mg/d。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分...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衰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ICM患者分为2组:缬沙坦组予缬沙坦80 mg/d,福辛普利组予福辛普利10 mg/d。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分数(LVFS),每博输出量(SV),心排量(CO),心脏指数(C I)及血尿酸浓度。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分别为(612±198)mmol/L和(420±15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分别是(590±199)mmol/L和(582±19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和福辛利改善ICM的心功能作用相似,缬沙坦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治疗 缬氨酸/治疗应用 福辛普利/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of Danhong Injection against the cardial ischemia-referfusion injury
20
作者 Zhao Buchang Zhao Tao +4 位作者 Song Linlin Liu Na Jia Yuan'ning Li Liuyun Cai Lingling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年第1期27-30,共4页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th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re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s of clinicians for the treatments that protect cardiac muscle cells from being injured can not only help the patients ...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th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re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s of clinicians for the treatments that protect cardiac muscle cells from being injured can not only help the patients get recovery but also keep them in health. By clearing the free radicals and reducing calcium overload of myocardial cell, treatments with Danhong Injection will help myocardial cells survive from inflammatory reactions which are triggered by ischemia reperfusion so as that endothelial function will be improved and myocardial cell apoptosis will be inhibited. In all, Danhong Injection is an ideal medicine for protecting myocardial cell against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Hong Injectio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yocardial prot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