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9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103a-3p通过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P53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皆和 王茜 +1 位作者 郏舜杰 杨晟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3a-3p调控细胞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TRIAP1)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去卵巢小鼠骨量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miR-103a-3p-NC组、miR-103a-3p模拟(mim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NC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3a-3p调控细胞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TRIAP1)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去卵巢小鼠骨量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miR-103a-3p-NC组、miR-103a-3p模拟(mim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N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 mimic组。Real-time PCR检测细胞miR-103a-3p、TRIAP1、P53的mRNA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免疫荧光染色和茜红素染色检测细胞骨架F-actin表达和矿化情况,ELISA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24只雌性小鼠设为sham组、骨质疏松症(OP)组、miR-103a-3p antagonist-NC组和miR-103a-3p antagonist组,每组6只摘取双侧卵巢制备OP模型,sham组仅分离卵巢组织周围脂肪。测定骨组织miR-103a-3p、TRIAP1、P53、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microCT测定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细胞转染miR-103a-3p mimic后,miR-103a-3p及P53表达升高、TRIAP1表达降低,细胞增殖降低、凋亡增加,F-actin表达减弱,钙结节数量减少,ALP活性降低(P<0.01);而在增加转染TRIAP1 mimic后,以上miR-103a-3p mimics导致的结果均得到显著逆转(P<0.01)。OP组小鼠骨组织miR-103a-3p、P53表达升高,TRIAP1、ALP、OCN、OPN基因表达降低,BMD、BMC降低,骨组织结构破坏(P<0.05);miR-103a-3p antagonist组小鼠骨组织miR-103a-3p及P53表达降低,TRIAP1、ALP、OCN、OPN基因表达升高,BMD、BMC升高,骨组织结构改善(P<0.05)。结论MiR-103a-3p可介导TRIAP1/P53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而miR-103a-3p拮抗治疗可减少OP小鼠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微小RNA-103a-3p 肿瘤蛋白53调控细胞凋亡抑制剂1 p53 骨分化 骨密度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调控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霞 秦文秀 +3 位作者 魏丹 冯琳雯 翁建兴 李澎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89-93,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铁死亡是最新研究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铁死亡是最新研究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是铁死亡过程中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理病理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此通路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中药作为公认的多靶点治疗手段,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细胞铁死亡的一种手段,也对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了关键的调控作用。但目前铁死亡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中药如何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中药作用于铁死亡信号通路的机制会更加清晰,中药复合提取物与中药活性物质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治疗前景。目前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随着研究的进展,应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以期开展新药研发,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文章对P53/SLC7A11信号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调控过程以及中药对此信号传导通路所产生的效力进行综合性叙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蛋白信号传导通路 铁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34a-5p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
3
作者 孙宁 李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785-2789,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miR)-34a-5p、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miR)-34a-5p、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及其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中miR-34a-5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CTRP9水平;通过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心肌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34a-5p与CTRP9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心肌重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miR-34a-5p水平、LVPW、LVMI、LAD均明显增加(P<0.05),CTRP9水平、LVRI均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34a-5p与CTRP9、LVRI呈负相关(r=-0.572、-0.645,P<0.05),与LVPW、LVMI、LAD呈正相关(r=0.418、0.420、0.569,P<0.05);CTRP9与LVRI呈正相关(r=0.424,P<0.05),与LVPW、LVMI、LAD均呈负相关(r=-0.583、-0.469、-0.5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34a-5p水平、LVPW、LVMI、LAD、LVRI、CTRP9水平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iR-34a-5p水平明显增加,CTRP9水平明显降低,二者呈负相关,且与心肌重构密切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miR-34a-5p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心肌重构 相关性
下载PDF
肿瘤蛋白p53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卢敏 李鑫 +2 位作者 林鹏真 王培英 欧叶涛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096-2100,2126,共6页
肿瘤蛋白p53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TIGAR)是p53的下游靶基因,具有与果糖-2,6-二磷酸酶相似的活性,在一些肿瘤中高表达。TIGAR可以减少糖酵解促进磷酸戊糖途径,产生大量的NADPH,进而降低活性氧水平。TIGAR能够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反应... 肿瘤蛋白p53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TIGAR)是p53的下游靶基因,具有与果糖-2,6-二磷酸酶相似的活性,在一些肿瘤中高表达。TIGAR可以减少糖酵解促进磷酸戊糖途径,产生大量的NADPH,进而降低活性氧水平。TIGAR能够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凋亡和自噬,维持线粒体功能。研究表明,TIGAR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研究表明,高表达TIGAR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本文综述了TIGAR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防治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蛋白p53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 肿瘤 自噬 凋亡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艳 李莉 李安然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肿瘤抑制蛋白p53(P5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2例女性TNBC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女性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肿瘤抑制蛋白p53(P5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2例女性TNBC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女性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癌组织内的AR、P53表达情况;同时分析AR、P53的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以Kaplan-Meier法分析AR、P53表达与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AR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R、P53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无关(P>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AR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40.63%(13/32)]低于AR阳性表达[75.00%(15/20)],P53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40.00%(16/40)]低于P53阴性表达[75.00%(9/1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NBC患者的癌组织内的AR呈阴性表达,P53呈阳性表达,AR、P53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且AR阴性表达、P5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肿瘤抑制蛋白p53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6
作者 吴翔 李春芸 岳春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分析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错配修复蛋白(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将11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55),结直肠癌组(n=58),所有患者均切除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MS2、... 目的:分析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错配修复蛋白(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将11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55),结直肠癌组(n=58),所有患者均切除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MS2、P53阳性表达率。分析PMS2、P53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直肠腺瘤组相比,结直肠癌组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5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预后负相关,P53与预后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PMS2、P53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随访3年,54例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1.48%(44/54),PMS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PMS2阴性表达患者(χ^(2)=6.965,P=20.011),P5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P53阴性表达患者(χ^(2)=5.429,P=20.020)。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S2阳性表达率较低,P53阳性表达率较高,PMS2、P53与患者预后相关,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蛋白 p53 预后
下载PDF
TP53B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人胚肾Expi293F细胞中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7
作者 李全维 高明慧 +3 位作者 寇卜心 柴梦音 石英 刘晓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
目的构建人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tumor suppressor p53-binding protein 2,TP53BP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Expi293F细胞,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利用UniProt网站查询TP53BP2基... 目的构建人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tumor suppressor p53-binding protein 2,TP53BP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Expi293F细胞,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利用UniProt网站查询TP53BP2基因序列,并进行Expi293F表达系统序列优化,通过同源重组连接至pcDNA3.1(+)-P2Ae GFP载体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通过转染试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将pcDNA3.1(+)-P2A-eGFPTP53BP2质粒瞬时转染至Expi293F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利用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TP53BP2重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His标签纯化试剂盒及Superdex 20010/300GL层析柱进行蛋白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p65蛋白结合情况。利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p65蛋白共定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检测纯化后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TP53BP2抗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经测序和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cDNA3.1(+)-P2A-eGFP-TP53BP2构建成功。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为60%,WB结果表明TP53BP2蛋白在Expi293F细胞中过表达,证明转染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在90%以上,证明纯化成功。Co-IP结果表明,TP53BP2重组蛋白可与p65蛋白相互作用。IF结果表明,His标签蛋白、TP53BP2蛋白及p65蛋白存在共定位,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SPR结果表明,纯化的重组人TP53BP蛋白与TP53BP2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均证明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TP53B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Expi293F细胞中成功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P53BP2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 人全长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真核表达 人胚肾细胞Expi293 瞬时转染 蛋白纯化 活性鉴定
下载PDF
CTNNB1、TP53蛋白在儿童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许彩霞 盛玉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 探讨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adherin associated protein beta 1,CTNNB1)、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essor factor P53,TP53)蛋白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HB)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06/202... 目的 探讨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adherin associated protein beta 1,CTNNB1)、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 suppressor factor P53,TP53)蛋白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HB)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06/2020-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72例HB患儿为研究对象,手术留取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连续随访3年,记录患儿的预后生存情况,并计算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TNNB1、TP53蛋白在HB患儿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CTNNB1、TP53蛋白表达与HB患儿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HB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HB患儿癌组织中CTNNB1阳性表达率(76.39%)高于对照组(43.06%),TP53阴性表达率(70.83%)高于对照组(38.89%)(P均<0.05)。初诊甲胎蛋白浓度≥100μg/L、POST-TEXT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3 cm、有肿瘤侵袭或转移HB患儿的CTNNB1阳性表达率、TP53阴性表达率高于初诊甲胎蛋白<100μg/L、POST-TEXT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肿瘤侵袭或转移HB患儿(P均<0.05)。初诊甲胎蛋白≥100μg/L、POST-TEXT分期Ⅲ~Ⅳ期、有肿瘤侵袭或转移、CTNNB1阳性表达、TP53阴性表达的HB患儿3年OS低于初诊甲胎蛋白<100μg/L、POST-TEXT分期Ⅰ~Ⅱ期、无肿瘤侵袭或转移、CTNNB1阴性表达、TP53阳性表达的HB患儿(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ST-TEXT分期Ⅲ~Ⅳ期(HR=2.077,95%CI:1.423~3.032)、有肿瘤侵袭或转移(HR=2.291,95%CI:1.536~3.417)、CTNNB1阳性表达(HR=2.757,95%CI:1.781~4.268)、TP53阴性表达(HR=2.477,95%CI:1.635~3.753)是HB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患儿癌组织中CTNNB1主要呈阳性表达,而TP53主要呈阴性表达,二者与初诊甲胎蛋白、POST-TEXT分期、肿瘤直径、有肿瘤侵袭或转移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HB患儿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蛋白相关蛋白 肿瘤抑制因子p53 儿童 肝母细胞瘤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E-cadherin、BRCA1及P53的表达变化研究
9
作者 陈冬莲 李红红 叶倩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为C组。检测及比较三组的组织E-cadherin、BRCA1、P53表达情况,并比较A组中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E-cadherin及BRCA1阳性率显著均低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均低于C组(P<0.05);A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中低级别浆液性癌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高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低级别浆液性癌者P53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年龄及FIGO分期者的组织E-cadherin、BRCA1及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E-cadherin及BRCA1呈低表达,而P53呈高表达,且不同临床病理情况者存在差异,因此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早期筛查检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肿瘤 E-钙黏蛋白 乳腺癌易感基因1 p53 临床病理
下载PDF
CA-125抗原、肿瘤抑制蛋白质p53、Ki-67抗原及抑癌基因p27蛋白作为卵巢癌病理辅助诊断指标的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永群 陈秋月 李凡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评价CA-125抗原(CA125)、肿瘤抑制蛋白质p53(P53)、Ki-67抗原(Ki-67)及抑癌基因p27蛋白(P27)作为卵巢癌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微阵列技术检测所选免疫组化指标在96例卵巢癌和22例卵巢良性瘤组织中的表达,绘制受... 目的评价CA-125抗原(CA125)、肿瘤抑制蛋白质p53(P53)、Ki-67抗原(Ki-67)及抑癌基因p27蛋白(P27)作为卵巢癌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微阵列技术检测所选免疫组化指标在96例卵巢癌和22例卵巢良性瘤组织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项和多项免疫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卵巢癌和卵巢良性瘤组织中CA125、P53、Ki-67、P2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P53、CA125、Ki-67、P27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30(P<0.01)、0.657(P<0.05)、0.617(P>0.05)和0.371(P>0.05);CA125+P53、CA125+P53+Ki-67、CA125+P53+Ki-67+P27联合检测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提高到0.773(P<0.01)、0.804(P<0.01)和0.824(P<0.01)。结论多个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检测效能,优于任何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A-125抗原 肿瘤抑制蛋白p53 KI-67抗原 p27蛋白 ROC曲线 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及与p53肿瘤抑制蛋白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先杰 郎景和 +3 位作者 王芊晨 沈铿 楼伟珍 许秀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小板反应素-1 蛋白p53 肿瘤抑制蛋白 微血管密度 血管形成 预后
下载PDF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军华 魏文清 +4 位作者 贾培媛 赵宇 王晨宇 刘晶 王玉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制备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重组人野生型P53蛋白为免疫抗原,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蛋白;ELISA测定抗体滴度。纯化的抗体作用于含有不同p53基因型的MDA-MB-231〔p... 目的制备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重组人野生型P53蛋白为免疫抗原,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蛋白;ELISA测定抗体滴度。纯化的抗体作用于含有不同p53基因型的MDA-MB-231〔p53(mutant)〕和〔H1299,p53(null)〕肿瘤细胞系,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体与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结果对筛选到的3株单克隆抗体1P15,2P37和3P40,进行了亲和层析技术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后的3株抗体纯度均在90%以上;ELISA滴度测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的滴度均在1∶6000以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3株抗体在p53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3P40的灵敏度最高,可以达到5 ng。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抗体与细胞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说明3P40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细胞总蛋白提取物以及细胞中内源性P53蛋白,而在检测不表达P53蛋白的细胞系样品时,没有非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3株对P53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其中3P40的抗体滴度和灵敏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p53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金属硫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肿瘤抑制基因p5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歆 俞光岩 +1 位作者 高岩 武登诚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1-247,共7页
本研究对金属硫因蛋白(metallothionein,MT)、增殖细胞核 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和肿瘤抑制基因p5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50例SACC的M... 本研究对金属硫因蛋白(metallothionein,MT)、增殖细胞核 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和肿瘤抑制基因p5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50例SACC的MT、PCNA与p53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MT的表达与SACC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SACC患者的预后情况;PCNA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PCNA的表达与SACC远处转移存在明显相关(P<0.05),肿瘤细胞增殖能促进SACC的远处转移;p53基因在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可能存在其它某种或多种基因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金属硫蛋白 pCNA p53蛋白
下载PDF
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及P53在卵巢上皮肿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咏莲 卫建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160-161,共2页
p53基因是较早被认识的肿瘤抑制基因,是重要的细胞周期的调节及凋亡基因。p53基因的突变、缺失、失活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中。由于p53基因编码序列的改变,可导致野生型P53蛋白功能的丧失,突变型P53蛋白在细胞内蓄积.进而可导致细胞... p53基因是较早被认识的肿瘤抑制基因,是重要的细胞周期的调节及凋亡基因。p53基因的突变、缺失、失活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中。由于p53基因编码序列的改变,可导致野生型P53蛋白功能的丧失,突变型P53蛋白在细胞内蓄积.进而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肿瘤 野生型p53 凋亡抑制 X染色体 突变型p53蛋白 p53基因 白及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调节微小RNA-23a-3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殖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杰 李瑞 +2 位作者 李虹良 陈康雪 孙中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人垂体瘤细胞系RC-4B/C,分为对照组(Control)、槲皮素组(Quercetin)、GAS5抑制组(Si-GAS5)和槲皮素+si-GAS5组(Quercetin+si-GAS5),对比分析槲皮素对GAS5、miR-23a-3p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人垂体瘤复苏细胞(RC-4B/C)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3a-3p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揭示了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直接结合。槲皮素促进GAS5的表达,抑制miR-23a-3p和PI3K/AKT的表达,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下调GAS5、miR-23a-3p表达增多,促进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槲皮素可以逆转GAS5下调引起的miR-23a-3p、PI3K/AKT表达增加,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GAS5表达竞争性抑制miR-23a-3p,降低了PI3K/AKT,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人垂体瘤细胞系 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 微小RNA-23a-3p 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靶向p53-MDM2的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丁涵静 胡美纯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474-13483,共10页
p53能够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DNA修复,被称为“抑癌蛋白”。p53的功能失调通常会引起遗传不稳定性,促进肿瘤发生。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之一,能够抑制p53的转录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抑制p53的抗癌作用。因此,p53-MDM2... p53能够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DNA修复,被称为“抑癌蛋白”。p53的功能失调通常会引起遗传不稳定性,促进肿瘤发生。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因子之一,能够抑制p53的转录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抑制p53的抗癌作用。因此,p53-MDM2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标,而靶向p53-MDM2的小分子抑制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本文介绍了p53和MDM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p53与MDM2的结合位点特征,并对靶向p53-MDM2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MDM2 肿瘤药物 小分子抑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在人类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熊樱 刘继红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 ASPP)是卢欣教授的研究组在2001年发现的一个新的蛋白家族[1]。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y member of the ASPP family, iASPP)是ASPP (apoptosis stimulating p... 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 ASPP)是卢欣教授的研究组在2001年发现的一个新的蛋白家族[1]。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y member of the ASPP family, iASPP)是ASPP (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蛋白家族的一员,另外两个成员为ASPP1、ASPP2。这一家族蛋白的结构特点是在羧基端上都含有大量锚蛋白重复,SH3结构域和脯氨酸富集区[2](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p RNA 蛋白 p53 恶性肿瘤 凋亡 人类 抑制因子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S2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丽霞 王春霞 +5 位作者 张迪 张洪来 陈一锋 张维胜 杨熊飞 王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422-426,432,共6页
核糖体蛋白S24(RPS24)作为核糖体40S亚基的组成单位,主要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反应。此外,RPS24还具有转录、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影响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等核糖体外功能。RPS24与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 核糖体蛋白S24(RPS24)作为核糖体40S亚基的组成单位,主要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反应。此外,RPS24还具有转录、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影响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等核糖体外功能。RPS24与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RPS24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多是通过发挥其核糖体外功能实现的,其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分子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多集中于调控p53信号通路的活性,尚缺乏理论研究。因此,了解RPS24在肿瘤中的作用并探究相关的分子机制,可为其作为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糖体蛋白S24 核糖体蛋白 p53
下载PDF
P53、Ki-67蛋白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鹏杰 张伟 +9 位作者 刘圣杰 朱刚 马宏 孟令峰 张政 张耀光 魏东 杨泽 万奔 王建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P53和Ki-67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组织标本中P53、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记录所有患者年龄... 目的研究P53和Ki-67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组织标本中P53、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神经血管癌栓浸润情况。分析P53表达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织P53和Ki-67表达(≥3%)阳性率分别为27.8%(25/90)和46.7%(42/90)。P53在pT2和pT3~T4期的阳性率为50.0%和19.7%(P=0.005),而Ki-67在pT2和pT3~T4期的阳性率为36.4%和75.0%(P=0.001)。Ki-67在Gleason评分≤6分、7分和≥8分组中表达阳性分别为30.4%、53.8%和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3表达阳性与Ki-67表达相关(P=0.012)。P53表达与年龄、术前血PSA水平、术后Gleason评分、血管神经癌栓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癌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和Ki-67相关,而Ki-67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53蛋白 肿瘤分期 KI-6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分型与病理学特征及P504s、p53、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殿宝 丁新 +2 位作者 高会斌 赵文月 陈文婷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GC)患者内镜分型与GC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504s、肿瘤蛋白p53、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G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GC内镜分型与病变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P504s...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GC)患者内镜分型与GC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504s、肿瘤蛋白p53、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G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GC内镜分型与病变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P504s、p53、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早期GC患者中胃窦部位病变率最高(55%),胃角病变率次之(20%),胃体、胃窦、贲门、胃角等病变部位多以Ⅲ型、Ⅱc型为主。早期GC患者中分化者的占比68%高于未分化者的32%(P<0.05),且未分化者以Ⅱb型为主,分化者以Ⅲ型为主。早期GC患者中浸润黏膜层者占56%,浸润黏膜下层者占44%,且浸润黏膜层者以Ⅱc型为主,浸润黏膜下层者以Ⅲ型为主。早期GC患者中P504s、p53、Ki-67阳性占比分别为80%、78%、95%,且均以Ⅲ型为主。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内镜分型与P504s、p53、Ki-67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0、0.308、0.349;P=0.034、0.042、0.028)。结论早期GC患者内镜分型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P504s、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有关,内镜分型越高则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越严重,P504s、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确定以上指标有助于临床诊治早期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分型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p504S 分化程度 肿瘤蛋白p53 Ki-6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