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FS-1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在基层医院的推广与运用
1
作者 陈龙胜 高香琴 高银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36-39,共4页
分析WFS-1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在基层医院的推广与运用效果。方法 选出本院急诊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肺复苏病患,根据不同胸外按压方法将其纳入徒手组(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与自动组(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各50例... 分析WFS-1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在基层医院的推广与运用效果。方法 选出本院急诊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肺复苏病患,根据不同胸外按压方法将其纳入徒手组(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与自动组(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各50例,徒手组采用徒手胸外按压,自动组采用自动胸外按压。对比2组的心肺复苏时间与心肺复苏中断时间、心肺复苏后生命体征、自主循环恢复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自动组的心肺复苏时间与心肺复苏中断时间短于徒手组,P<0.05;自动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大于徒手组,P<0.05;自动组的主循环恢复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徒手组,P<0.05;自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徒手组,P<0.05。结论 WFS-1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在基层医院的运用效果显著,可缩短心肺复苏及心肺复苏中断的时间,稳定心肺复苏后的生命体征,且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徒手胸外按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FS-1自动胸外按压复苏 徒手胸外按压 基层医院 推广 运用
下载PDF
胸外肺心按压复苏法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天平 葛再吉 +6 位作者 梁延成 冯淑华 姜洪涛 张阿嵬 刘淑云 赵会彬 张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胸外按压复苏 跳骤停 人工通气
下载PDF
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对猝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有 杨涛 +2 位作者 胡孝国 孙中吉 陈俊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胸腹按压复苏 猝死 生存率 标准复苏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脑复苏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敏 厉群 吴素娟 《护理研究》 2004年第4期571-572,共2页
[目的 ]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 (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方法 ]将 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 ;实验组在进行S -CP... [目的 ]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 (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方法 ]将 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 ;实验组在进行S -CPR的同时 ,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 ,按压力度为 13 .3 3kPa~2 6.67kPa ,按压频率为10 0 /min ,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监测两组心肺脑复苏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2 4h生存率、出院存活率及脑复苏结局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IAC -CPR在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远期存活率和脑复苏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 插入式 腹部按压复苏 骤停
下载PDF
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初期复苏效果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明霞 王明文 曾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胸腹按压复苏 标准复苏 初期复苏 成功率
下载PDF
气动胸腹反向按压心肺复苏装置的研制
6
作者 谢小波 庞丽云 +3 位作者 李小红 邹炳丽 赵俊堂 屈承端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2年第6期23-24,共2页
心肺复苏技术(CPR)应用于临床急救对于拯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作者新近研制的智能化胸腹联合按压心肺复苏装置,它在传统心肺复苏机单纯按胸的基础上加入腹部按压,使冠脉灌注压得到有效提高,并通过动物实验得以验证。
关键词 气动胸腹反向按压复苏装置 研制 复苏 胸腹联合按压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成功抢救1例
7
作者 彭从斌 官正东 狄华君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6期639-639,共1页
患者,男。34岁,体重65Kg。患者曾在2007年4月19日凌晨0:15至2:40因“上腹腔刀刺伤,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行开腹探查止血。患者入院时,神智欠清,脉搏较弱,血压105/52mmHg,HR75次份,SpO2 93%)。予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左... 患者,男。34岁,体重65Kg。患者曾在2007年4月19日凌晨0:15至2:40因“上腹腔刀刺伤,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行开腹探查止血。患者入院时,神智欠清,脉搏较弱,血压105/52mmHg,HR75次份,SpO2 93%)。予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左肱动脉置管测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压复苏 插入式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 腹腔刀刺伤 腹腔内出血 失血性休克 开腹探查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星 任秀亚 +2 位作者 姜霞 何倩 孙琳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4期37-4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插入... 目的系统评价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及出院后存活率、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冠脉灌注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 28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R=1.36,95%CI(1.21~1.54),P<0.001];24 h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R=1.99,95%CI(1.61~2.46),P<0.001];出院后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D=0.21,95%CI(0.21~0.32),P<0.001];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MD=8.18,95%CI(6.47~9.98),P<0.001];冠脉灌注压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MD=1.89,95%CI(1.53~2.26),P<0.001];并发症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42~1.1),P=0.110];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I(0.78~1.14),P=0.550]。结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24 h及出院后存活率、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冠脉灌注压均高于标准心肺复苏,但并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骤停 插入式腹部按压复苏 标准复苏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安旗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最低限。可供选择的方法可采用增加... 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最低限。可供选择的方法可采用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干预措施,尽管总的血流低,但仍有两种方法可以促使外周阻力增加:一是应用α-受体兴奋剂;二是采用腹部捆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压复苏 临床应用 插入式 自主循环恢复 外周血管阻力 压力梯度 冠脉灌注压 受体兴奋剂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 郑世良 黄科昌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插入式腹部按压复苏 急救外科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标准心肺复苏术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院前猝死救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庆斌 万润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心肺复苏术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院前猝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收集院前猝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制的心脏泵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心... 目的探讨标准心肺复苏术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在院前猝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收集院前猝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制的心脏泵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结果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复苏前的SBP与SaO2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5、10min上述指标值均有明显上升,复苏后10min达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复苏后5、10、15min治疗组的SBP与Sa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能促进SBP和SaO2值的恢复,从而提高抢救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猝死 标准复苏 主动按压减压复苏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对接受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的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体会
12
作者 张巍 王晶 +2 位作者 纪佳 张萍 刘丽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192-193,共2页
心源性猝死又被称为心脏性猝死,是猝死的一种类型。心源性猝死患者多存在心室颤动。1982年,张天平教授首次提出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法。本文主要论述对接受单独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的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体会。
关键词 源性猝死 单独胸外同步按压复苏 急救护理
下载PDF
胸外肺心同步按压配合小功率电除颤急救心性猝死成功3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洪涛 梁延成 +2 位作者 苑丽梅 丁新 苑丽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8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胸外同步按压 性猝死 电除颤 小功率 急救 胸外按压复苏 口对口呼吸 单独应用 内科
下载PDF
心肺复苏新观念——基于证据评价的指南更新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倞 孔祥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本文重点解析了《2017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ILCOR)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推荐(Co STR)要点》采用的全新审查方法,并分析了指南更新要点,判读目前亟须证据更新的领域。指南更新的方式及内容均提示对高质量证据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复苏 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 按压复苏
下载PDF
AACD-CPR在窒息性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张悦 侯雪凯 唐肃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在窒息性心脏停搏(AC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胸外按压... 目的:观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在窒息性心脏停搏(AC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STD-CPR),观察组给予AACD-CPR,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24 h存活率,持续心肺复苏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_(2))、潮气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以及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OSC)后12、48 h神经功能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73.77%,高于对照组的5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存活率为68.85%,高于对照组的5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心肺复苏30 min后,观察组心率、MAP、PaO_(2)及潮气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12、48 h,观察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DCPR应用于ACA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24 h存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STD-C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胸外按压复苏 腹部提压复苏 窒息性脏停搏 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离体猪心冠状动脉内皮在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后不同保存方法下的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瑜 张双林 +3 位作者 董彦军 郑先杰 李帅 廖秋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6-758,共3页
目的观察经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MCPR)后,猪离体心脏分别在按压及低温间断灌注保存24h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方法健康瑞典家猪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按压组、间断灌注保存组3组,每组8头。对照组直接取心脏冠状动脉左... 目的观察经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MCPR)后,猪离体心脏分别在按压及低温间断灌注保存24h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方法健康瑞典家猪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按压组、间断灌注保存组3组,每组8头。对照组直接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行器官浴槽实验;后两组均先行人工诱导室颤,用自动心脏按压器(Lucas)行MCPR,20 min后电击除颤,心脏血流稳定且恢复至除颤前水平后,按压组切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立即进行器官浴槽实验;间断灌注组切取心脏后在保存容器中进行低温间断灌注保存24 h,再切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进行器官浴槽实验。评价3组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结果3 组最大内皮依赖性舒张(EDR_)分别为(98. 37 ±1.51)%、(95.50 ±1.07)%、(53. 25 ± 10. 98)%(F = 19. 35,0〈0.01);50%最大舒张时?物质的浓度对数(pEC50)分别为6. 50 ±0. 33,6. 40 ±0. 23、5.79±0. 33(F = 5. 05,P〈0. 05).与对照组及按压组比较,间断灌注组EDRmax与PEC5。均降低(P 〈0.05),前两组间的EDRmax与p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Lucas行MCPR后短时间内对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损伤不明显,间断灌注保存组心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有损伤,提示按压后长时间的保存对离体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内皮 机械胸外按压复苏 间断灌注 低温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调节的心肺复苏自动按压机参数自动校准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梅 陶宁 +2 位作者 冯学芳 胥志亮 林正泽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12期44-50,共7页
为提高心肺复苏按压机的按压深度控制的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决策算法和模糊PI自动调节算法的参数校准控制系统。首先以血流灌注程度与骨折风险为反馈对象,通过模糊控制决策法计算获取胸外按压深度调节量;利用模糊PID自动调节算... 为提高心肺复苏按压机的按压深度控制的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决策算法和模糊PI自动调节算法的参数校准控制系统。首先以血流灌注程度与骨折风险为反馈对象,通过模糊控制决策法计算获取胸外按压深度调节量;利用模糊PID自动调节算法对胸外按压的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偏差进行控制;最后通过PID控制器输出精准的按压深度,完成按压参数校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决策算法结合模糊PID自动调节算法能够根据患者情况精确调节胸外按压深度参数,具体表现为患者经基于参数校准的按压机急救后自主呼吸循环能力(PETCO_(2))提升至国际标准Level3最高等级,骨折风险降低到163 N/cm的低风险等级。实验证明模糊控制决策算法和模糊PID自动调节算能够明显提升心肺复苏按压的质量、降低风险,满足按压机参数自动校准的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按压 参数校准 模糊控制决策 模糊PID自动调节
原文传递
点式按压心肺复苏器与负荷分布式按压心肺复苏器应用于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程辉 廖祥明 +2 位作者 肖小六 邱崇荣 彭金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64-165,共2页
评价点式按压心肺复苏器与负荷分布式按压心肺复苏器应用于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2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9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点式... 评价点式按压心肺复苏器与负荷分布式按压心肺复苏器应用于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的2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9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点式按压心肺复苏器,对照组患者使用负荷分布式按压心肺复苏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CS)率、复苏成功率、ROCS时间、撤机时间、成功复苏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及复苏不良事件(骨折、皮肤损伤、血气胸、内脏损伤)发生率。结果:从两组的自主循环恢复(ROCS)率,复苏成功率,ROCS时间,撤机时间,格拉斯哥评分来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皮肤损伤、血气胸、内脏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给予点式按压心肺复苏器和负荷分布式按压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均有显著的复苏效果,但是后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式按压复苏 负荷分布式按压复苏 搏骤停 联合应用 价值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海军CO-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19
作者 戴莉莉 孟笑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111-0114,共4页
探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海军基层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对象:海军官兵60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与观察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以案例为... 探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海军基层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对象:海军官兵60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与观察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对比两组的心肺复苏技能考核与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单纯按压式压心肺复苏技考核中的理论测试成绩与操作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于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观察组学员也表示的更高的认可度(P<0.05)。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可显著改善海军官兵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 单纯按压式压复苏 战救技能培训
下载PDF
不同CPR在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雍辉 严专 +2 位作者 刘海浪 蒋超 陈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772-774,787,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taion,CPR)与徒手腹部按压CPR治疗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11例,根据采用CPR...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taion,CPR)与徒手腹部按压CPR治疗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11例,根据采用CPR方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1),其中观察组给予腹部提压CPR,对照组给予徒手腹部按压CPR,观察两组CPR成功率,检测CPR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2)、心率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ure,MAP)。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PR成功率分别为20.00%和19.6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R后30min时PaO2,为(73.03±8.1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为(41.02+6.5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PR后30 min时心率和MAP分别为(110.48±9.28)次/min和(68.82±8.8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徒手腹部按压CPR,在严重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救治中,腹部提压CPR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但CPR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复苏 徒手腹部按压复苏 胸部外伤 呼吸搏骤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