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青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影响
1
作者 王超 彭聪 刘玉阁 《全科护理》 2024年第8期1508-151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青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体液因子水平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93例青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究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青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体液因子水平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93例青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根据病人自身耐受程度指导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开展渐进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心肺功能、体液因子水平及运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最大通气量(MVV)、心肺运动试验1 min后心率恢复(HRR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钠肽(BNP)、乳酸(L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运动负荷(MWL)、无氧阈(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下渐进式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可有效提高青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最大摄氧量,促进运动和心肺功能的恢复,缓解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 渐进式脏康复运动方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2
作者 杨天祎 司徒炫明 +3 位作者 洪伟栋 鹿小燕 江山 陈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相关指标,探讨其CPET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按年龄分为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相关指标,探讨其CPET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n=37)与60岁及以上组(n=66);60岁及以上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37)与女性组(n=29);患者均接受CPET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男性组、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组CPET指标特点,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与CPET试验指标相关性。结果60岁及以上男性组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MHR)、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氧脉搏(peak O_(2)puls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_(2))、代谢当量(METs)均低于60岁以下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女性组无氧阈下摄氧量(VO_(2)AT)、VO_(2)peak、peak O_(2)pulse、METs均低于60岁及以上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心肺运动试验指标MHR、VO_(2)AT、VO_(2)peak、peak O_(2)pulse、METs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年龄、性别的冠心病患者的CPET结果均有差异。年龄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相关结果呈负相关;女性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男性,临床需引起重视,应及时进行康复干预,提高心肺耐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年龄 耐力 氧量
下载PDF
峰值摄氧量对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许明煜 李威亚 +2 位作者 周浩锋 白冰清 马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究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consumption,Peak VO_(2))对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人群不良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 目的探究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consumption,Peak VO_(2))对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人群不良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的CAD患者并按Peak VO_(2)四分位间距分成Q1~Q4组,使用多因素Cox回归进行风险分析,描绘限制立方样条图(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评估Peak VO_(2)与不良预后关系的整体趋势。结果最终纳入635例患者,年龄为(59.57±11.09)岁,Peak VO_(2)为(19.66±5.38)mL·kg^(-1)·min^(-1),在大约3.4年内,发生了2.5%的全因死亡、1.9%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及14.5%的重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Q4、Q3和Q2组的3类风险均比Q1更低。RCS曲线显示,随着Peak VO_(2)从低到高,全因死亡风险先是大幅度下降而后趋于平稳。结论Peak VO_(2)对中国CAD人群不良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峰值氧量 不良预后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何璐 吴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506-509,共4页
随着科技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CPET通过连续动态监测人体运动时肺通气换气功能、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通过分析其相互关系,评价机体的整体功能。《2022 ESC/ERS肺动... 随着科技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CPET通过连续动态监测人体运动时肺通气换气功能、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通过分析其相互关系,评价机体的整体功能。《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对可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考虑行CPET来进一步确定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并有多项研究提及峰值摄氧量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的预测价值。现重点讨论CPET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包括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其中以预后评估更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动脉高压 峰值氧量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下载PDF
30~50岁健康人群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和峰值氧脉搏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苗国庆 朱厚远 闫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6期225-227,231,共4页
目的:探究30~50岁健康人群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与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和峰值氧脉搏(Peak oxygen pulse,O_(2)Ppeak)之间的关系特点。方法:招募200名(男性105名,女性95名)30~50岁健康人群为测试对... 目的:探究30~50岁健康人群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与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和峰值氧脉搏(Peak oxygen pulse,O_(2)Ppeak)之间的关系特点。方法:招募200名(男性105名,女性95名)30~50岁健康人群为测试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和体脂率,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收集受试者VO_(2)max、O_(2)Ppeak和HRR数据。结果:总体的HRR1与VO_(2)max的相关系数为0.461,具有较低程度的正相关(P<0.01),与O_(2)Ppeak的相关系数为0.427,具有较低程度的正相关(P<0.01);HRR2与VO_(2)max的相关系数为0.612,具有中度正相关(P<0.01),与O_(2)Ppeak的相关系数为0.557,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P<0.01)。女性的VO_(2)max、O_(2)Ppeak、HRR1和HRR2要低于男性。结论:HRR2与VO_(2)max和O_(2)Ppeak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HRR2的测量相对简单且无创,可以考虑纳入日常运动训练监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氧量 峰值氧脉搏 率恢复 健康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摄氧量恢复延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丹 沈涛 +3 位作者 赵威 徐顺霖 任川 高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量恢复延迟(VO_(2)RD)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PCI术后半年内行CPET且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1268例...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量恢复延迟(VO_(2)RD)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PCI术后半年内行CPET且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126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CPE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计划再次PCI、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引起的住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CPET VO_(2)RD是否影响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的预后。结果1268例入选患者中完成随访1218例,失访50例,随访14(10,20)个月,共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05例(8.6%)。不良事件组年龄[(62.4±9.9)岁比(60.3±10.2)岁,P=0.020]、不完全血运重建比例(42.9%比31.6%,P=0.022)以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79.0%比68.0%,P=0.020)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糖化血红蛋白值[(7.3±1.1)%比(6.6±1.2)%,P=0.001]、空腹血糖[(7.1±2.6)mmol/L比(6.5±1.9)mmol/L,P=0.010]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107.5(50.1,399.8)pg/ml比88.2(39.2,225.0)pg/ml,P=0.017]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峰值心率[(121±18)次/分比(126±20)次/分,P=0.012]、无氧阈心率[(99±12)次/分比(102±14)次/分,P=0.029]和峰值摄氧量[(17.3±4.7)ml/(min·kg)比(18.7±2.1)ml/(min·kg),P=0.003]显著低于无不良事件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33.3±9.2)比(28.1±5.1),P=0.001]和VO_(2)RD[(21.4±4.5)s比(18.5±5.4)s,P=0.001]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VO_(2)RD>20 s(HR 1.594,95%CI 1.026~2.476,P=0.038)是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仍有一定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CPET恢复期指标VO_(2)RD>20 s是此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氧量恢复延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血管事件
下载PDF
最大摄氧量的两步台阶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岩 崔婷捷 +1 位作者 王思远 郭京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8-39,43,共3页
目的:通过两步台阶试验法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法测得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联系与误差,为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北京儿童医院实习生中随机抽取4名男生、4名女生;年龄26.25±2.12岁。分别利用... 目的:通过两步台阶试验法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法测得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联系与误差,为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北京儿童医院实习生中随机抽取4名男生、4名女生;年龄26.25±2.12岁。分别利用两步台阶试验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进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比较2组测试数值。结果:(1)运动后心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具有相关性。(2)两步台阶试验法与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法所得最大摄氧量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后心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正相关,可以利用运动后的心率和运动完成的功间接推测出最大摄氧量数值。两步台阶试验法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用于推测普通青年人群的最大摄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氧量 运动功能试验 台阶试验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RDW水平的相关性
8
作者 赵婕 宋黄瑜 董欢欢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HFpEF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50名健康体检... 目的: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HFpEF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CPET、心脏超声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PET参数[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无氧阈(A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PET参数与HFpEF患者血清NT-proBNP、RDW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占比和LVEF、LVEDD、RDW、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VV、AT、VO_(2)ma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T、VO_(2)max、MVV与NTproBNP、RDW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HFpEF患者血清NT-proBNP、RDW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CPET参数与HFpEF患者NT-proBNP、RDW水平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力衰竭 运动试验 红细胞分布宽度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最大氧量 最大自主通气量 无氧阈
下载PDF
根据心肺运动试验制定有氧运动处方对病人最大摄氧量及代谢当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秀梅 胡菱 +1 位作者 赵冬琰 胥亚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91-192,共2页
目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有氧运动处方,观察病人最大摄氧量占预计摄氧量水平的百分比(Vo2MAX/Vo2pred%)、代谢当量(METs)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进行CPET后Vo2MAX/Vo2pred%、METs异常的住院病人40例,... 目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有氧运动处方,观察病人最大摄氧量占预计摄氧量水平的百分比(Vo2MAX/Vo2pred%)、代谢当量(METs)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进行CPET后Vo2MAX/Vo2pred%、METs异常的住院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完成日常活动及低强度运动,观察组根据CPET制定精准的有氧运动处方。两组病人均进行2个月的运动训练,观察两组运动前后Vo2MAX/Vo2pred%、METs变化情况。结果运动前两组Vo2MAX/Vo2pred%、ME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观察组Vo2MAX/Vo2pred%、METs均高于运动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CPET可精确制定有氧运动处方,能明显提高病人自身的摄氧量水平及运动耐力,使心脏康复精准化,增强病人的心肺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有氧运动处方 氧量 代谢当量
下载PDF
根据心肺最佳点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东哲 高晓嶙 +1 位作者 李闯涛 王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4-1231,共8页
背景:研究证明最大摄氧量被认为是评价有氧运动能力的“金标准”,但测试其所需运动强度较大且存在指标再现性低、测试者主观影响效应等限制因素。目的: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采用新型次最大运动评估指标“心肺最佳点”构建最大摄氧量预... 背景:研究证明最大摄氧量被认为是评价有氧运动能力的“金标准”,但测试其所需运动强度较大且存在指标再现性低、测试者主观影响效应等限制因素。目的: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采用新型次最大运动评估指标“心肺最佳点”构建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方法:试验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招募80名健康大学生受试者(男40名,女40名),了解试验流程、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整试验过程。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心肺运动试验,采集最大摄氧量与心肺最佳点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构建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最大摄氧量与心肺最佳点、体质量指数、性别、心肺最佳点对应的摄氧量和功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②运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建经典3层拓扑结构最大摄氧量预测模型(包含5个输入层、10个隐藏层和1个输出层),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均值为0.227 L/min、相对误差均值为12%,提示基于心肺最佳点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可准确且有效预测最大摄氧量;③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最大摄氧量预测值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依据心肺最佳点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要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点 最大氧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丽 段冰川 周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有氧运动训练。连续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心功能[(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FVC比值(FEV1/FVC)和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E′、LAV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VC、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峰值摄氧量下有氧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改善患者E/E′、LAVI、NT-proBNP水平和FVC、FEV1/FVC、MVV水平,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力衰竭 峰值氧量 有氧运动 功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老年人
下载PDF
心肺运动耐力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
12
作者 张兰 蔡松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耐力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胰岛素抵抗临床评分法分为轻度胰岛素抵抗组32例、中度胰岛素抵抗组53例和重度胰岛素抵抗组45例.血...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耐力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胰岛素抵抗临床评分法分为轻度胰岛素抵抗组32例、中度胰岛素抵抗组53例和重度胰岛素抵抗组45例.血糖控制达标后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患者心肺功能(CRF).每位患者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腰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等指标.比较三组心肺耐力水平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峰值心率、恢复1~3 min心率与峰值心率的差值、血压及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BMI、峰值摄氧量、代谢当量、每周运动>150 min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耐力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重心肺运动耐力越低,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胰岛素抵抗程度对运动耐力的影响并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试验 胰岛素抵抗 峰值氧量
下载PDF
青年男子不同强度有氧运动中最大心率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特征
13
作者 陈博诚 吴嘉欣 郁天成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4期28-31,37,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男子在有氧运动中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最大心率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特征。方法:招募10名健康青年男性为受试者,进行一次递增负荷心肺运动试验,测量受试者的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再分别以每个受试者40%、60%和80%VO_(2)max所... 目的:探讨青年男子在有氧运动中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最大心率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特征。方法:招募10名健康青年男性为受试者,进行一次递增负荷心肺运动试验,测量受试者的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再分别以每个受试者40%、60%和80%VO_(2)max所对应的运动强度进行运动测试,记录所观察到的不同强度运动下的最大心率及最大摄氧量。结果:(1)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与运动强度不呈线性关系;(2)低强度、中等强度、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与运动强度均呈线性相关;(3)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呈线性相关,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不成线性关系,最大心率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之间回归方程为Y=0.846X+0.121,P<0.05。结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呈线性关系,中低强度运动中可以通过心率间接推定最大摄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运动实验 最大氧量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肺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春婷 王浩彦 +1 位作者 崔永 高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13-616,共4页
心肺运动试验已经成为评估肺癌患者手术风险的重要方法,肺癌患者术前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对手术风险进行分级,评估适应证,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运动试验 肿瘤 切除术 最大氧量 无氧阂
下载PDF
同步实时测峰值摄氧量与6min步行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国林 郭兰 +3 位作者 李河 麦劲壮 刘智 黄思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6min步行试验(6MWT)中峰值摄氧量(peak VO2,PVO2)与步行距离的关系。方法:对5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同时采用无线遥测便携式K4B2气体分析仪实时测量每次呼吸的VO2、VCO2等气体交换参数。结果:6MWT的步行距...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6min步行试验(6MWT)中峰值摄氧量(peak VO2,PVO2)与步行距离的关系。方法:对5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同时采用无线遥测便携式K4B2气体分析仪实时测量每次呼吸的VO2、VCO2等气体交换参数。结果:6MWT的步行距离与PVO2呈线性相关(r=0.619,P<0.001),回归方程VO2/kg=0.05D-6.331(P<0.001)。PVO2>PVCO2,R<1,提示6MWT为无氧阈以下的运动试验。结论:6MWT步行距离与PVO2密切相关,此方法安全简便,对于评价心肺功能以及评估心肺康复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min步行试验 氧量 无氧阈 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国栋 唐丽 +3 位作者 刘杰 林伟 张焱 左雪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3-840,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特点和功能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博爱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的患者,其中冠脉临界病变组184例,非冠心病组73例。比较两组症状...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特点和功能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博爱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的患者,其中冠脉临界病变组184例,非冠心病组73例。比较两组症状、基线资料、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并观察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脉临界病变组男性比例显著升高(χ^(2)=15.857,P<0.001),有吸烟史(χ^(2)=9.067,P=0.003)、高血压病史(χ^(2)=15.087,P<0.001)、高脂血症病史(χ^(2)=13.507,P<0.001)的比例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Z=2.431,P=0.015)和超敏C-反应蛋白(Z=2.108,P=0.035)水平偏高;达到无氧阈比例明显偏低(χ^(2)=10.702,P=0.001);无氧阈时的心率和呼吸交换率降低(Z>2.156,P<0.05);两组1年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1.000)。结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肺功能有所降低,应控制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运动试验 氧量 无氧阈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与6min上下楼梯试验评价心肺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辉 孙景权 张一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2-296,共5页
背景:心肺运动试验在评价人的心肺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专业测试人员才能完成,且需要受试者达到极量强度,所以寻找一种亚极量水平,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容易推广使用的运动试验方法迫在眉睫。目的:通过比较心肺运... 背景:心肺运动试验在评价人的心肺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专业测试人员才能完成,且需要受试者达到极量强度,所以寻找一种亚极量水平,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容易推广使用的运动试验方法迫在眉睫。目的:通过比较心肺运动试验与6 min上下楼梯试验的最大摄氧量,探讨2种不同试验方法评价心肺功能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招募67名志愿者,按Bruce方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每位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再进行6 min上下楼梯试验,测量每位受试者在上下楼梯过程中的最大摄氧量,将心肺运动试验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与6 min上下楼梯试验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6 min上下楼梯试验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小于心肺运动试验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P<0.01);6 min上下楼梯试验的最大摄氧量与心肺运动试验的最大摄氧量呈正相关(r=0.911,P<0.01);2种测试方案下获得的最大摄氧量具有高度相关关系且一致性较好。因此可以用6 min上下楼梯试验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并且这可能成为一种评价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上下楼梯 运动试验 功能 最大氧量 亚极量运动 台阶 氧量 6min上下楼梯试验 往返
下载PDF
健康成人最大运动负荷下的摄氧量和心率的测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浩彦 柯以恕 +3 位作者 翁心植 刘云芝 胡大一 丁景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我们测定了94例健康国人在递增运动至症状自限的运动下的摄氧量(VO2)、心率(HR)和HR-VO2的关系。方法:94例健康成人(男性48例,女性46例)踏功率自行车进行运动测试,每分钟递增功率直至受试者最大耐受量,同步记录VO2和HR。结果... 我们测定了94例健康国人在递增运动至症状自限的运动下的摄氧量(VO2)、心率(HR)和HR-VO2的关系。方法:94例健康成人(男性48例,女性46例)踏功率自行车进行运动测试,每分钟递增功率直至受试者最大耐受量,同步记录VO2和HR。结果:VO2max与年龄(AGE)和体表面积(BSA)有关,预计方程为:女性VO2max(ml/min)=917.75×BSA-8.99×AGE+176.20(SEE=171.7,r2=0.36);男性VO2max(ml/min)=660.61×BSA-18.92×AGE+1510.23(SEE=271.5,r2=0.49)。HRmax=174-0.562×年龄。HR-VO2的关系为:HR(女性)=70.32+0.058×VO2(ml/min)±12;HR(男性)=75.01+0.037×VO2(ml/min)±12。结论:VO2max受性别、年龄和体表面积的影响,但HR-VO2的关系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氧量 测定
下载PDF
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曲红 张媛 王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左心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缬沙坦组各24例;在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口服地高辛)、β...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左心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缬沙坦组各24例;在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口服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赖诺普利组给予赖诺普利片起始剂量5mg/d,逐渐加量至20 mg/d;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起始剂量40 mg/d,逐渐加量至160 mg/d。比较两组治疗3、6及12个月的心功能、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无改变。治疗3、6及12个月,赖诺普利组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分别为(17.85±1.07)、(20.41±1.02)、(20.34±0.86)[m L/(kg·min)],缬沙坦组分别为(17.49±0.98)、(17.88±1.41)、(17.54±0.97)[m L/(kg·min)]。与缬沙坦组比较,赖诺普利组患者治疗6及12个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升高(P均<0.05)。结论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慢性 赖诺普利 缬沙坦 运动试验 最大氧量
下载PDF
7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心肺运动试验、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结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辉 孙景权 张一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SCDT)的测试结果。方法 7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按Bruce方案进行CPET,1周后再进行6MSCDT,比较两试验所测得的气体代谢指标和运动强度指标。结果受试者6MSCDT与CPET最大摄氧量分别为(2.59... 目的比较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SCDT)的测试结果。方法 7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按Bruce方案进行CPET,1周后再进行6MSCDT,比较两试验所测得的气体代谢指标和运动强度指标。结果受试者6MSCDT与CPET最大摄氧量分别为(2.594±0.729)、(2.838±0.878)L/min,相对最大摄氧量分别为(41.2±7.0)、(45.1±8.5)m L/(min·kg),呼吸商分别为1.10±0.10、1.15±0.11,两者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比较,P均<0.01,两者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4、0.716,P均<0.01)。受试者6MSCDT、CPET最大心率分别为(173±11)、(183±9)次/min,代谢当量分别为(11.8±2.0)、(12.9±2.4)METs,呼吸频率分别为(44.6±7.4)、(47.9±7.4)次/min,两者比较,P均<0.05。结论 6MSCDT与CPET测得的最大摄氧量呈正相关,6MSCDT的运动强度低于CPET的运动强度,处在亚极量运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功能 最大氧量 亚极量运动 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