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5T磁共振心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1
作者 王彩云 孔阿照 +2 位作者 张国华 刘克成 王健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8期546-549,共4页
目的 :探索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心脏成像的可行性、技术和方法。方法 :将高场心脏成像序列和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 ,用于 0 .3 5T磁共振成像系统 ,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显示。结果 :在硬件、软件优化设计的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得的显示心... 目的 :探索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心脏成像的可行性、技术和方法。方法 :将高场心脏成像序列和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 ,用于 0 .3 5T磁共振成像系统 ,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显示。结果 :在硬件、软件优化设计的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得的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像 ,可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结论 :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心脏检查 ,包括冠状动脉成像和心肌灌注成像等 ,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5T磁共振 心脏成像技术 扫描序列 扫描步骤
下载PDF
0.35T磁共振系统上心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下)
2
作者 王彩云 刘克成 王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0.35T磁共振系统 心脏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医疗设备
下载PDF
CT心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加会 尹韦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CT心脏成像是心脏及冠脉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本文详细探讨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心电门控等技术方面,概述其冠脉病变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灌注等方面...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CT心脏成像是心脏及冠脉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本文详细探讨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心电门控等技术方面,概述其冠脉病变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灌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心脏成像技术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低剂量辐射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心脏超声斑点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强 王燕 +1 位作者 郭雷 江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CHD的患者128例,患者均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获取心脏的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并以3D-STI对心脏三维全容积动态图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CHD的患者128例,患者均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获取心脏的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并以3D-STI对心脏三维全容积动态图进行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LV_(ma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三维LVEF(3D-LVEF),测量各组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GAS变化率(GAS rate)及三维左心室整体应变(3D-Strain),并分析3D-STI各参数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128例患者中,27例冠状动脉正常(正常组)、32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轻度组)、37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中度组)、32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重度组)。重度组患者的LVEDD显著大于其他3组(P<0.05),LVEF和3D-LVEF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LV_(mass)显著大于轻度组和正常组(P<0.05)。各组患者GAS rat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各项3D-STI参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中度组患者的GRS、GLS、GAS、GCS及3D-Strain均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CHD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各项3D-STI参数对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进行CHD预测,并建立ROC曲线,结果显示,中度组患者的3D-Strain、GAS、GLS、GCS、GR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657、0.890、0.938、0.940,重度组患者的3D-Strain、GAS、GLS、GCS、GRS的AUC分别为0.975、0.839、0.932、0.970、0.978;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3D-Strain、GAS、GLS、GCS、GRS对应的AUC稍高。结论3D-STI可作为CHD患者左心室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尤其对中重度狭窄患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重复性、无创、方便等优势,可为临床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斑点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诊断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双源射频发射技术在3.0TMR心脏成像中的优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翠艳 赵斌 +2 位作者 王光彬 贾海鹏 曲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评价双源射频发射技术在提高3.0T MR心脏局部射频场均匀性和心脏成像质量中的优势。方法对14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双源和单源射频发射左心室短轴位射频场匀场和电影成像(B-TFE序列),其中双源电影成像采用不同TR/TE和FA分别得到3组图... 目的评价双源射频发射技术在提高3.0T MR心脏局部射频场均匀性和心脏成像质量中的优势。方法对14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双源和单源射频发射左心室短轴位射频场匀场和电影成像(B-TFE序列),其中双源电影成像采用不同TR/TE和FA分别得到3组图像。利用配对t检验评价射频场的均匀性,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心室腔-室间隔信号对比度(CR)之间的差异。由2名医师对图像伪影进行评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评分差异,对评价者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双源射频发射技术显著改善了B1场的均匀性,提高了B-TFE序列心室腔-室间隔的CR(P<0.05),应用短TR双源射频发射技术图像伪影明显减少(P<0.05),评价者间的一致性均高度一致。结论双源射频发射技术在3.0T MR心脏成像中有一定优势,可以提高射频场均匀性,增加血池-心肌CR,减少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射频发射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榛 田立 刘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高效、无创、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分辨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关于 CMR检查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较少,现对...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高效、无创、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分辨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关于 CMR检查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较少,现对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GE-MRI)技术的原理及机制、一站式 CMR检查方法的进展和诊断意义,以及 CMR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心肌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评价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的疗效
7
作者 张楠 司国民 +3 位作者 李巧 杨明 牟慧珺 郭振伟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采用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评价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采用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评价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参通脉颗粒。应用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166.10±9.60)、(94.37±10.26)、(71.73±11.94)ml、(5.97±0.87)L/min、(43.10±6.06)%,治疗后分别为(159.20±9.80)、(80.43±9.59)、(78.77±11.77)ml、(6.44±1.03)L/min、(49.40±5.87)%;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58.80±11.86)、(89.44±13.59)、(69.36±5.82)ml、(5.81±0.69)L/min、(43.90±4.93)%,治疗后分别为(151.20±10.49)、(69.96±8.60)、(81.23±6.70)ml、(6.68±0.97)L/min、(53.80±3.74)%。两组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参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可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容积心脏成像技术 气虚血瘀证 心肌梗死 二参通脉颗粒 左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颖雪 赵新湘 孙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如何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心脏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一站式"心脏检查手段,可对此提供明确有效的帮助。现就...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如何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心脏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一站式"心脏检查手段,可对此提供明确有效的帮助。现就多种心脏磁共振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心肌延迟增强成像
下载PDF
基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继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
9
作者 王艳 乔宝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基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分析构建肥厚型心肌病(HCM)继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HCM继发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心房颤动分为继发组(85例)和未继发组(65例),比较2... 目的基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分析构建肥厚型心肌病(HCM)继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HCM继发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心房颤动分为继发组(85例)和未继发组(65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肥厚型心肌病继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肥厚型心肌病继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预测肥厚型心肌病继发心房颤动风险的准确性。结果继发组与未继发组的性别、体质指数(BMI)、烟酒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壁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有HCM家族史、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95%CI)=4.341(3.218,6.223),P<0.001]、有HCM家族史[OR(95%CI)=4.468(3.176,6.137),P<0.001]、HYHA分级Ⅲ~Ⅳ级[OR(95%CI)=4.204(2.897,5.861),P<0.001]、LAD[OR(95%CI)=4.726(2.512,5.861),P<0.001]、室间隔厚度[OR(95%CI)=4.527(3.075,6.114),P<0.001]是影响HCM继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LVEF是HCM继发心房颤动的保护因素[OR(95%CI)=0.560(0.231,0.787),P=0.003];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HCM继发心房颤动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914(95%CI:0.753,0.965),提示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均较好。结论年龄、有HCM家族史、NYHA分级Ⅲ~Ⅳ级、LVEF、LAD、室间隔厚度为HCM继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心脏多普勒超声参数构建的HCM继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像技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心脏纵向弛豫时间(T1)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10
作者 冉玲平 夏黎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16-720,共5页
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 Mapping)技术能定量显示心肌组织的T1值,从而准确评价多种心肌病变的心肌组织特征。T1 Mapping现在已有多种采集技术,其中初始T1值可重复性高,能反映心肌纤维化,通过测量初始T1值与增强后T1值还能显示心肌弥漫性病... 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 Mapping)技术能定量显示心肌组织的T1值,从而准确评价多种心肌病变的心肌组织特征。T1 Mapping现在已有多种采集技术,其中初始T1值可重复性高,能反映心肌纤维化,通过测量初始T1值与增强后T1值还能显示心肌弥漫性病变。作者就T1 Mapping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评估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296-297,共2页
对于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心肌纤维化情况,进而对心力衰竭进程产生加快作用。因此,为实现早期准确诊断,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情况展开无创性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一种... 对于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心肌纤维化情况,进而对心力衰竭进程产生加快作用。因此,为实现早期准确诊断,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情况展开无创性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学检查手段,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凭借成像清晰、准确度高的优势,在心肌纤维化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从就心肌纤维化概念及其常用检测方法出发,就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检测及评估作用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CT心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12
作者 张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22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应用CT心脏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5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左前降支、左主干支、右冠状动...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应用CT心脏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5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左前降支、左主干支、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中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冠脉造影与CT检查结果在疑似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结果显示冠脉造影检查中,左前降支检出率为47.37%、左主干支检出率为7.02%、右冠状动脉检出率为15.79%、左回旋支检出率为19.30%,而CT检查中各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0.88%、8.77%、19.30%、21.05%,显示CT检查略优于冠脉造影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效果均比较理想,但由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有效的优势,且CT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因此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 心脏成像技术 冠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诊断分析
13
作者 曾斐 肖云龙 +3 位作者 陈健 曾璐 刘小涛 简昊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6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三尖瓣下移畸形(E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66例E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心肌延迟强化分为无心肌延迟强化组(n=26)与心肌延迟强化组(n=40)。所有患者均进行... 目的分析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三尖瓣下移畸形(E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66例E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心肌延迟强化分为无心肌延迟强化组(n=26)与心肌延迟强化组(n=40)。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2D TTE)、心脏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下的三尖瓣隔瓣(STV)下移距离、三尖瓣发育不良检出率,并比较心肌延迟强化组和无心肌延迟强化组的手术指标。结果 2D TTE、心脏MRI的STV下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D TTE、心脏MRI的STV、三尖瓣前瓣(ATV)、三尖瓣后瓣(PTV)发育不良检出率均低于手术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MRI的STV、ATV、PTV发育不良检出率与2D TT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延迟强化组与无心肌延迟强化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延迟强化组的舒张末期右心与左心容积比高于无心肌延迟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MRI检出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扩张36例,正常26例,降低4例;右心室射血分数正常17例,降低49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扩张3例,正常43例,降低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20例,降低46例。结论心脏MRI可准确评估EA患者的三尖瓣瓣叶下移和左、右心室的功能定量情况,为EA病情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三尖瓣发育不良 心室功能参数
下载PDF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评估与临床应用
14
作者 赵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0268-0268,271,共2页
分析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评估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近一年我院心力衰竭患者46例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同诊断方式诊断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结果。结果:检查后,超声心电... 分析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评估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近一年我院心力衰竭患者46例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同诊断方式诊断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结果。结果:检查后,超声心电图诊断诊断正确率80.4%,显著低于核磁共振诊断诊断正确率95.7%(P<0.05);核磁共振在LVEDV、LVESV、LVEF上均显著高于超声心电图(P<0.05)。结论:在临床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中,应用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具有对病人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以及可重复多次等优点,同时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2017 SCMR心脏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秀玉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68-373,共6页
2017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颁布了关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参数定量技术(T1、T2、T2*mapping和细胞外间质容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作者主要从... 2017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颁布了关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参数定量技术(T1、T2、T2*mapping和细胞外间质容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作者主要从临床适应证、成像方案和技术推荐、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等方面对该共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国内从事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医师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损伤及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义添 郭应坤 +3 位作者 杨智 蒋小凤 袁尉峰 文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3-817,823,共6页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电影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扫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临床诊断的HCM患者119例,...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电影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扫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临床诊断的HCM患者119例,同期纳入3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及LGE序列。将上述序列导入心脏后处理软件中获得左心房、左心室功能参数,并判定是否存在LGE,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的关系。结果 HCM组左心房三期射血功能均较对照组降低[左心房总射血分数(47.22±11.89)%比(59.01±6.37)%,t=-4.377,P<0.001;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21.25±7.97)%比(32.97±8.03)%,t=-5.996,P<0.001;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32.88±13.96)%比(38.38±9.73)%,t=-1.705,P=0.041];左心房总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OR=0.859)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OR=0.908)均呈负相关(P<0.001),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OR=0.868)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OR=0.936)均呈负相关(P<0.001);左心房总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分别提示左心室LG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74。结论 即使HCM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处于保留状态,合并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患者左心房功能存在损伤,左心房泵血期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性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电影 心房功能 图像增强
下载PDF
自触发心脏磁共振成像
17
作者 邓尚友 方可 +1 位作者 王旭霞 谭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和实现一种自触发磁共振心脏成像(CMRI)。方法将心电图(ECG)信号和呼吸信号从监测信号中提取出来,然后将K空间数据重新排列、重建,得到心脏图像。结果自触发CMRI克服了传统的导联法难以获得稳定ECG信号的缺点,可提高扫描效率,... 目的探讨和实现一种自触发磁共振心脏成像(CMRI)。方法将心电图(ECG)信号和呼吸信号从监测信号中提取出来,然后将K空间数据重新排列、重建,得到心脏图像。结果自触发CMRI克服了传统的导联法难以获得稳定ECG信号的缺点,可提高扫描效率,得到高品质的亮血和黑血小鼠心脏电影图像。结论采用自触发CMRI可以实现小鼠心脏电影成像以及黑血成像,并用于评价其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磁共振成像 心脏门控成像技术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朝辉 陈疆红 +3 位作者 贺文 张婷婷 张景东 卓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2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并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CTCA受检者,根据不同BMI将其分为4组,A组(BMI≤21kg/m2)、B组(21kg/m2<BMI≤24kg/m2)、C组(... 目的探讨基于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并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CTCA受检者,根据不同BMI将其分为4组,A组(BMI≤21kg/m2)、B组(21kg/m2<BMI≤24kg/m2)、C组(24kg/m2<BMI<28kg/m2)、D组(BMI≥28kg/m2),每组各30例。预设A组、B组、C组、D组管电流分别为100、150、200、250mAs,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之后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对图像分别进行标准滤波反投影(FBP)、iDose4-3、iDose4-5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记录4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结果各组中3种重建图像的客观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FBP相比,iDose4-3和iDose4-5的图像客观噪声分别平均降低23.11%和35.61%,且应用iDose4-3和iDose4-5重建算法获得的CTCA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比率高于FBP(P<0.05),但iDose4-3和iDose4-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受检者ED均值分别为(1.36±0.10)mSV、(1.98±0.10)mSV、(2.67±0.21)mSV和(3.33±0.24)mSV。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根据受检者BMI采用不同扫描参数,可有效减低CTCA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心脏成像技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希明 郑君惠 +2 位作者 李景雷 巫梓斌 李新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拟接受CTCA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FOV组(FOV<200mm)和大FOV组(FOV≥200mm),各6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比较组间图像... 目的探讨小FOV用于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拟接受CTCA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FOV组(FOV<200mm)和大FOV组(FOV≥200mm),各6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比较组间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小FOV组和大FOV组FOV分别为(173.55±11.34)mm和(231.40±12.44)mm。小FOV组与大FOV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0.52)vs(3.77±0.46)分,P>0.05];小FOV组CTDIvol[(19.28±0.24)mGy]、扫描长度[(121.95±7.72)mm]、DLP[(234.97±13.30)mGy/cm]和ED[(3.28±0.19)mSv]均显著低于大FOV组[CTDIvol:(20.52±0.57)mGy、扫描长度:(133.32±8.90)mm、DLP:(273.87±24.45)mGy/cm、ED:(3.84±0.35)mSv,P均<0.001]。结论 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中,采用小FO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成像技术 辐射剂量 扫描野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定量技术在心肌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与进展
20
作者 杨粤龙 罗心仪 +4 位作者 罗若泓 刘畅 区楚岚 曹励琪 刘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无创性影像技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心脏磁共振(CMR)通过多参数、多序列"一站式"成像,可从心脏结构、功能、组织特征及微观结构等方面多维度表征心脏病理生理信息。本文将围绕CM...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无创性影像技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心脏磁共振(CMR)通过多参数、多序列"一站式"成像,可从心脏结构、功能、组织特征及微观结构等方面多维度表征心脏病理生理信息。本文将围绕CMR-T1 mapping、特征跟踪及弥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阐述其在非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肌病变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缺血性心脏 非缺血性心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