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3个瓣膜同时置换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国报 乔刚 +3 位作者 赵小娟 权晓强 赵健 程兆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331-1332,1385,共3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中3个瓣膜同时置换的经验。方法:对4例同时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4例病人均有三尖瓣环扩大和瓣叶增厚导致关闭不全,2例病人伴有交界融合导致瓣膜狭窄。1例病人接受...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中3个瓣膜同时置换的经验。方法:对4例同时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4例病人均有三尖瓣环扩大和瓣叶增厚导致关闭不全,2例病人伴有交界融合导致瓣膜狭窄。1例病人接受了二尖瓣位、主动脉瓣位以及三尖瓣位生物瓣置换。另3例病人接受了二尖瓣位和主动脉瓣位机械瓣置换,以及三尖瓣位生物瓣置换。1例病人死于术后低心排。其他病人平均随访30个月(12~49个月),术后心功能I级2例,Ⅱ级1例。结论:如果三尖瓣需要置换时应使用生物瓣。尽管左侧心脏瓣膜应用机械瓣,三尖瓣位应用生物瓣仍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 心脏瓣膜形成术 @生物瓣 @机械瓣
下载PDF
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劲松 王辉山 +8 位作者 汪曾炜 尹宗涛 韩宏光 金岩 刘宇 赵科研 于岩 赵洋 陈朝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2期8522-8528,共7页
背景:对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在行二尖瓣人工瓣环置入治疗时同期处理心房颤动问题,迷宫Ⅲ型手术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但其安全性遭到质疑。目的:评价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 背景:对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在行二尖瓣人工瓣环置入治疗时同期处理心房颤动问题,迷宫Ⅲ型手术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但其安全性遭到质疑。目的:评价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试验组(n=21)施行二尖瓣成形和迷宫Ⅲ型手术,对照组(n=22)仅施行二尖瓣成形。结果与结论:(1)术中安全性指标:试验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红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尿量无差异。(2)术后安全性指标:试验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临时起搏器应用比例和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二次开胸止血率、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3)术后疗效:试验组术后当天与出院时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出院时,两组心功能均恢复为NYHAⅠ级或Ⅱ级,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均在微量或轻度以下,三尖瓣均关闭良好,两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无差异,但试验组跨二尖瓣A峰和跨三尖瓣A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果说明人工瓣环置入和迷宫Ⅲ型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瓣环扩张伴发心房颤动在围手术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形成术 心脏瓣膜 人工 心房颤动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人工瓣环 器官移植 迷宫手 安全性 瓣膜重建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行心脏瓣膜手术的非老年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谢志勇 陈源汉 +8 位作者 李志莲 陈诗歆 吴燕华 张凯聪 何娅妮 黄劲松 陈寄梅 史伟 梁馨苓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40~50岁的非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共286例,入选者年龄40~50岁,术前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心... 目的探讨40~50岁的非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共286例,入选者年龄40~50岁,术前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心脏瓣膜术后是否发生AKI将入选者分为非AKI组(n=180)和AKI组(n=106),进一步参考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指南将AKI组患者分为1、2、3级。记录入选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和性别);术前临床资料,包括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尿酸、尿蛋白、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伴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疾病);术前用药情况,包括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对比剂用量、心脏瓣膜手术类型);术后临床预后评估(术后死亡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分析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及AKI对死亡率、住院费用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的286例患者中发生AKI者共106例(37.06%),其中AKI 1级者96例(33.57%),2级者10例(3.50%),无AKI 3级患者。AKI组患者术前伴发脑血管疾病的比例高于非AKI组[9(8.49%)和5(2.78%),χ^2=4.677,P=0.031],其他一般资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脑血管疾病是40~50岁非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OR=3.578,95%CI 1.139~11.242,P=0.029)。AKI组106例患者术后住院死亡5例(4.72%),非AKI组180例患者术后住院死亡1例(0.56%),AKI组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高于非AKI组患者(χ^2=5.625,P=0.028)。进一步分析显示,AKI 2级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与AKI 1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6,P=0.408),但高于非AKI患者(χ^2=8.113,P=0.004)。AKI组患者住院费用为10.38(8.59,12.54)万元,较非AKI组的9.72(8.03,11.93)万元高(P=0.043)。进一步分析显示,AKI 1级患者住院费用为10.38(8.47,12.36)万元,与非AKI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而AKI 2级患者住院费用为10.87(9.08,19.15)万元,明显高于非AKI患者(P=0.023)。AKI组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3(1,4)d,较非AKI组患者的2(1,3)d长(P=0.044)。进一步分析显示,AKI 1级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2(1,4)d,与非AKI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而AKI 2级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5(2,9)d,明显长于非AKI组(P=0.006)。结论术前合并脑血管疾病可增加40~50岁的非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AKI的风险,而术后发生AKI可增加住院死亡率和住院费用,并延长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形成术 危险因素 预后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应用MC3瓣膜成形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郭龙辉 张竞超 +3 位作者 滑少华 王文义 吴立文 宋晓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2465-2468,共4页
目的 探讨MC3瓣膜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FTR接受MC3瓣膜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的85例患者资料,其中三尖瓣中度反流45例,重度反流40例.通过... 目的 探讨MC3瓣膜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FTR接受MC3瓣膜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的85例患者资料,其中三尖瓣中度反流45例,重度反流4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早期及术后1年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比、右心房横径、三尖瓣环左右径及右心室横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三尖瓣轻度反流81例,中度反流4例.术后1年三尖瓣轻度反流82例,中度反流3例.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及术后1年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比率[(14.9±4.6)%、(13.1±4.3)%比(37.7±8.2)%,均P<0.05]均显著减少,而右心房横径[(37.2±4.9)、(29.6±5.6)比(42.5±6.1)mm,均P<0.05]、三尖瓣环左右径[(27.3±1.0)、(27.2±1.0)比(32.2±2.4)mm,均P<0.05]、右心室横径[(35.5±3.7)、(28.1±4.0)比(36.9±3.4)mm,均P<0.05]也均显著减小.与术后早期相比,术后1年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比率、右心房横径及右心室横径也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三尖瓣环左右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三尖瓣成形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应用MC3瓣膜成形环进行三尖瓣成形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瓣膜形成术 MC3瓣膜成形环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建成 张海波 +4 位作者 高爽 于绍梅 韩杰 孟旭 何怡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8期3064-306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主动脉瓣重建术的19例患者(男15例,女4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7.7岁)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主动脉瓣重建术的19例患者(男15例,女4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7.7岁)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随访结果。结果新生主动脉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表现:瓣叶略增厚,回声稍强,以瓣叶交界处和3个瓣叶的汇合点最为明显。主动脉瓣微量反流9例,轻度反流1例,9例未见反流信号。2例术后即刻超声评价主动脉瓣流速增快。与术前即刻比较,术后即刻升主动脉内径[(32.7±6.1)mm比(36.4±6.3)mm,P〈0.001]、左室内径[(48.3±6.1)mm比(59.1±7.3)mm,P〈0.001]减小,主动脉瓣对合长度明显增加[(6.6±1.3)mm比(2.2±0.7)mm,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主动脉瓣平均流速(175 cm/s)略高于术后3个月时平均流速(165 cm/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1例于术后15 d出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其术后即刻为轻度反流;2例术后12个月时出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评价主动脉瓣重建术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经食管 心脏瓣膜形成术 主动脉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