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心脏瓣膜转换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液的研究
1
作者 汪涛 温定国 《深圳医学》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为减少心脏瓣膜转换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液,本院采用改进术中止血方法,体外循环预充增加抑肽酶,术毕鱼精蛋白适当中和肝素,术后运用止血药物等综合措施。本研究选取心脏瓣膜转换术患者,以1993年常规方法为对照,1995年患者... 为减少心脏瓣膜转换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液,本院采用改进术中止血方法,体外循环预充增加抑肽酶,术毕鱼精蛋白适当中和肝素,术后运用止血药物等综合措施。本研究选取心脏瓣膜转换术患者,以1993年常规方法为对照,1995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术后心包、纵隔引流液由1993年的862ml减少到405ml,本文将讨论减少引流液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纵隔 心脏瓣膜转换 引流液 出血 术中止血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房钠利尿多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吉贵 萧广钧 招伟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内皮素(ET)、房钠利尿多肽(ANP)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术前及CPB期间血浆内皮素、房钠利尿多肽水平。结果 诱导前血浆ET为(2...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内皮素(ET)、房钠利尿多肽(ANP)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术前及CPB期间血浆内皮素、房钠利尿多肽水平。结果 诱导前血浆ET为(2.68±1.8)pg/ml,与对照组[(2.22±0.7)pg/m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浆ANP为(738±55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2.7±14.5)pg/ml,P<0.001]。CPB期间血浆ET无明显变化,而血浆ANP在体外循环初期明显下降,停CPB时恢复至CPB前水平。CPB期间及停CPB时SVRI明显降低,血球压积(Hct)与血管阻力指数(SVRI)关系密切。结论 CPB期间血浆ET无明显变化,而血浆ANP下降为血液稀释所致,SVRI降低主要在于血液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体外循环 ANP 血流动力学 ET
下载PDF
哌库溴铵对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孝平 卿恩明 +1 位作者 窦云凌 邓天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该研究目的是观察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特点。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8例,全部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待诱导用药20min后,静脉推注哌库溴铵0.0... 该研究目的是观察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特点。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8例,全部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待诱导用药20min后,静脉推注哌库溴铵0.08mg/kg。分别于用哌库溴铵前、用哌库溴铵后2,5,10,15和20min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测量指标为:胸水指数(TFI);心室射血时间(VET);射血速率指数(EVI);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用体循环血管阻力计算尺计算:周围血管阻力(SVR);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结果显示:哌库溴铵给药后各个时间点与给药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1)。表明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对受术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库溴铵 血流动力学 心脏瓣膜转换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4
作者 张寒丽 冯凌燕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9-70,共2页
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张寒丽(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冯凌燕(锦州市妇婴医院)我院自1989年~1996年为150例风湿性心脏病人行瓣膜置换术。经观察发现,在围手术期,病人不仅在身体上经受着种种痛苦体验,而且... 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张寒丽(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冯凌燕(锦州市妇婴医院)我院自1989年~1996年为150例风湿性心脏病人行瓣膜置换术。经观察发现,在围手术期,病人不仅在身体上经受着种种痛苦体验,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从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87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柏本健 韩强 +1 位作者 项建文 林剑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 :寻找减少低心排的方法 ,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的病死率。临床资料 :187例患者均用氧合血冷停跳液间断灌注行心脏保护 ;2对瓣环偏大的主动脉置换及二尖瓣置换全部采用连续缝合 ,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 ;3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装... 目的 :寻找减少低心排的方法 ,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的病死率。临床资料 :187例患者均用氧合血冷停跳液间断灌注行心脏保护 ;2对瓣环偏大的主动脉置换及二尖瓣置换全部采用连续缝合 ,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 ;3保留部分或全部二尖瓣装置 ;4术后早期注意容量的调整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以上处理 ,低心排发生率减少。结论 :采用氧合血行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保留二尖瓣装置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氧合血冷停跳液 心排出量
下载PDF
川芎嗪对心脏换瓣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徐正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川芎嗪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心脏恶液质病人瓣膜置换的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延平 王春祥 刘鲁祁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恶液质综合征 心脏瓣膜转换 SOCC 疗效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内皮素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小红 曾因明 陈庆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围手术期 内皮素 肌酸磷酸激酶
原文传递
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4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邓明彬 廖斌 +3 位作者 易善永 詹福生 陈圣杰 李新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2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6~2004.2月,完成了40例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6~12mo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6~2004.2月,完成了40例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6~12mo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对左心功能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术后无早期死亡,术后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大。结论: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瓣下结构 心脏瓣膜转换
下载PDF
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清玉 孟强 +1 位作者 胡盛寿 许建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分析 76例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 ,并介绍此类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行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6例。男 6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6岁 ,共移植旁路血管 117支 ,同时行主动脉... 目的 分析 76例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 ,并介绍此类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行瓣膜替换或成形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6例。男 6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6岁 ,共移植旁路血管 117支 ,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 (AVR) ( 1~ 3支桥 ) 2 5例 ,二尖瓣置换(MVR) ( 1~ 4支桥 ) 3 1例 (MVR +TVP3例 ,MVR +AVP2例 ) ,双瓣置换 (BVR) ( 1~ 3支桥 ) 18例(BVR +TVP2例 ) ,及MVP( 1支桥 ) 1例 (MVP +TVP1例 )。 67例瓣膜病理改变为风湿性瓣膜病变 ,9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或先天性畸形。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6例 ( 7.89% )。 63例患者有术后远期随访记录 ,随访率 90 % ,平均随访 2 6.8个月 ,62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1例远期死亡 (术后 9个月死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结论 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性高于单一手术 ,术前心肌梗塞史、心功能、EF、体外循环时间和动脉阻断时间与手术死亡率相关。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转换 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