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心肌灌注显像与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斌 张艳婷 苏晋生 《中外医疗》 2015年第5期175-177,共3页
目的对比MPI(心肌灌注显像)与DE-MRI(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DE-MRI及MPI,间隔时间<7 d。DE-MRI显... 目的对比MPI(心肌灌注显像)与DE-MRI(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DE-MRI及MPI,间隔时间<7 d。DE-MRI显现无延迟、内膜下延迟、透壁性延迟、壁间延迟强化,而MPI显现放射性弥漫性及放射性节段性缺损或减低,对两样本率行X2检验。结果 (1)MPI及DE-MRI结果:80例患者行MPI,其中38例(47.50%)心肌呈放射性分布状,伴有弥漫性减低情况,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为26.32%(10/38);42例(52.50%)呈节段性缺损或减低状,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为85.71%(36/42),两组DE-MRI延迟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DE-MRI分型。结果立足于心肌节段角度,将36例延迟强化及节段性放射性异常者划分为A(灌注正常)、B(灌注减低)、C(灌注缺失)三组,在DEMRI分型组成上,A组(112:35:2:5)与B组(98:23:7:1)及C组(13:0: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DE-MRI者的MPI特征多表现为放射性节段性及放射性弥漫性减低,前者DE-MRI易显现延迟强化情况,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尹晓翔 赵森 +2 位作者 郭颖 刘梦雯 庄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 目的 探讨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18例即为研究组,随访一年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32例,无MACE组86例。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8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PVT1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ISA)检测FOXM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GE-MRI、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DBP、SBP、TG、TC、 LDL-C、GLU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血清中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DBP、SBP、TC、LDL-C水平显著升高, 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显著升高(P<0.05)。MACE组的LGE-MRI阳性数量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与LGE-MRI、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单独预测相比,三者联合预测MACE发生的AUC更高(Z=7.221,P<0.001;Z=7.737,P<0.001;Z=7.091,P<0.001)。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预后发生MACE的患者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联合LGE-MRI对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 预后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延迟增强磁共振显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滔 陆敏杰 +3 位作者 孙寒松 唐跃 潘世伟 赵世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延迟增强磁共振显像(DE—MRI)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2009-11至2011-11,35例合并心功能小全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在CABG术前行DE—MRI检查,CABG术后6个月再次... 目的:探讨延迟增强磁共振显像(DE—MRI)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2009-11至2011-11,35例合并心功能小全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在CABG术前行DE—MRI检查,CABG术后6个月再次行DE—MRI检查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最终纳入31例患者进行分析(4例患者因桥血管闭塞而排除)。整体心功能改善的患者共22例.木改善的患者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受累节段、存活心肌节段、搬痕心肌竹段以及延迟增强(DE)评分是影响患者心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湿示瘢痕心肌节段数是预测患者心功能改善的唯一独市影响因素(比值比=6.097,95%可信区间:1.066~34.866,P=0.04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瘢痕心肌节段≤4可很好地预测患者心功能改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和88.9%。结论:基于DE—MRI检查的瘢痕心肌节段数能够预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行CABG术后的心功能改善,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延迟增强磁共振显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特点及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钰粒 赵铭哲 +1 位作者 于瀛 李毅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6-1680,共5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pathy,HCM)是最常见的心脏遗传性疾病,因其高致死率而备受关注。该疾病的心肌纤维化在病理、临床进展和影像学上有着独特性。多项研究显示HCM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左心室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LGE-CMR)是评估HCM患者左心室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有效运用LGE-CMR定量评估HCM患者纤维化程度有望成为HCM诊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延迟增强心脏核磁共振对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明菊 孙林 赵新湘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越来越普遍,由于症状隐匿,一直以来未引起临床医师及患者重视,未得到正确的干预治疗,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远高于没有心肌梗死患者,与已被认知的心肌梗死患者相似。早期准确的识别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并进行冠心病... 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越来越普遍,由于症状隐匿,一直以来未引起临床医师及患者重视,未得到正确的干预治疗,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远高于没有心肌梗死患者,与已被认知的心肌梗死患者相似。早期准确的识别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并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但到目前为止,对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仍没有精确的诊断方法,延迟增强心脏核磁共振同时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并可多参数成像,能更好的识别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剑 刘鹏飞 《医学综述》 2017年第7期1374-1378,共5页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能够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及纤维化范围,同时能够识别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是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并且能够诊断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以及发现心肌梗死及...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能够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及纤维化范围,同时能够识别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是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并且能够诊断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以及发现心肌梗死及再灌注治疗中的无复流现象,同时根据延迟强化显示的心肌梗死位置和范围以及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否判断患者的预后。最新的T1 mapping技术能够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量化组织信号强度,为检测弥漫性纤维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 缺血性心脏 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下载PDF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有效评诊断与评估心肌梗死 被引量:32
7
作者 谭志学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对于确诊和疑诊心肌梗死(MI)的忠者,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心脏提供全面的多方位影像。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延迟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DE—CMR)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有效诊断工具,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延迟增强 诊断工具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多中心临床研究 评估
下载PDF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与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邱银汝 何祥发 +6 位作者 王茹 蒋溢为 邱钦圣 丰一 张源祥 杜凡 贾国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研究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RT-MCE)与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delayed enhancem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E-MR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微... 目的研究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RT-MCE)与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delayed enhancem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E-MR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微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36例胸痛<24 h的AMI患者为对象,男29例,女7例,年龄(55±12)岁。其中“罪犯血管”前降支28例(78%),左旋支16例(44%),右冠状动脉18例(50%)。分别进行RT-MCE及DE-MRI检查,记录AMI患者两项影像学检查的心肌灌注(myocardial perfusion,MP)评分、室壁节段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以DE-MRI作为参考标准,对比分析RT-MCE评价心肌微循环障碍及心肌缺血、梗死范围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RT-MCE检测MP和WMSI的敏感度分别是83.01%、86.03%,特异度是98.01%、94.43%,准确度是94.12%、94.44%。RT-MCE目测半定量法与DE-MRI法检测心肌微循环障碍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种影像学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DE-MRI和RT-MCE检测MP和WMSI有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关系数为0.844和0.864,相关性良好。结论RT-MCE目测半定量法与DE-MRI法检测心肌微循环障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T-MCE安全、操作简便,可用于急诊床旁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灌注延迟显像 心肌微循环
下载PDF
对比增强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秦月 王春晓 杨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心血管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评价心脏疾病,随着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如新型射频线圈,快速和强磁场系统,快速2维和3维梯度回波、平面回波、螺旋及其他成像序列,心脏MRI技术已逐渐成为了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心血管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评价心脏疾病,随着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如新型射频线圈,快速和强磁场系统,快速2维和3维梯度回波、平面回波、螺旋及其他成像序列,心脏MRI技术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功能性影像学评价方法。虽然临床上评估心肌梗死的方法有很多(如心电图、心肌梗死标志物、超声心动图、SPECT及核素灌注扫描等),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对比剂 延迟增强显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脏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价临床患者心肌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璐 张兆琪 于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肌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OMI患者的增强磁共振(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延迟强化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心肌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OMI患者的增强磁共振(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延迟强化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结果和心肌双核素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心肌存活情况。将13例OMI患者ceMRI透壁率、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和SPECT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ceMRI透壁率曲线下面积为0.953,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曲线下面积为0.935,ceMRI透壁率与金标准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透壁率在26%~50%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2.7%;透壁率在51%~75%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8.7%,与心肌双核素显像相比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增强MRI清晰显示心肌梗死的位置、范围和程度。ceMRI透壁率诊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 透壁率 心肌双核素显像 心脏疾病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延迟增强信号的长期可重复性
11
作者 Bülow H. Klein C. +1 位作者 Kuehn I. 杨海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long term reproducibility of the late enhancement(LE) signal in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nd potential changes of the signal after revascularisation. Methods: 33 patien... Objective: To determine long term reproducibility of the late enhancement(LE) signal in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nd potential changes of the signal after revascularisation. Methods: 33 patients(29 men, mean(SD)61(11) year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ejection fraction 30(7)%) underwent two contrast enhanced MRI procedures within 9(3) months. Fifteen patients(group A: 14 men, 59(12) years) had no interventions between the two studies. Eighteen patients underwent revascularisation after MRI 1(group B: 15 men, 62(9) years). Changes in the LE signal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MRIs were investigated in both groups as well as intraobserver and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ies for delineation of the signal. Results: The LE signal was highly reproducible in groups A and B for segmental analysis(concordance 86%v 82%, respectively; κ=0.70 v 0.67) and summed scores(group A: r=0.97, p< 0.001; group B: r=0.93, p< 0.001). The LE signal was quantified as 27(27) cm3 in group A versus 30(16) cm3 in group B in the first MRI and 26(25) cm3 versus 30(15) cm3, respectively, for the second MRI(both not significant). Moreover, low intraobserver and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ies were observed in segmental analysis(κ=0.86 and 0.74, respectively, for group A, and κ=0.87 and 0.82, respectively, for group B).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D, the LE signal in contrast enhanced MRI is very stable over an extended time period. These results further characterise contrast enhanced MRI as a useful tool for myocardial viability assessment. Low intraobserver and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ies promise robustness of the metho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成像 疾病患者 可重复性 延迟增强 慢性冠状动脉 信号 左心室功能不全 磁共振检查 血运重建术 心脏
下载PDF
心脏MR延迟增强成像联合核素显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存活心肌的显像特征及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伟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1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实施核素显像联合心脏MR(CMR)延迟增强成像评价的存活心肌的互补性及显像特征。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核素显像联合CMR延迟...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实施核素显像联合心脏MR(CMR)延迟增强成像评价的存活心肌的互补性及显像特征。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核素显像联合CMR延迟增强成像评价的存活心肌。总结分析其现象特征以及两种方法互补性。结果:本组30例患者500个心肌节段中,存在室壁运动异常400个(80.0%)。核素显像和延迟增强CMR显示心肌存活分别存活319个(79.75%)和253个(63.25%)。两种方法判定心肌存活的符合率77.5%(310/400),二者一致性为中等程度(Kappa值为0.45,P<0.01)。代谢显像和核素灌注均在患者正常节段中,且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延迟强化,主要为透壁性强化和心内膜下强化。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实施核素显像联合CMR延迟增强成像评价心肌存活的一致性为中等程度,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可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核素显像 心脏MR 延迟增强 存活心肌互补性 显像特征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兰天 赵世华 +3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尹刚 万俊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与缺血性心脏病组74例,观察左心室壁心肌延迟强化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8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例为心内膜下强化,3例为肌壁间强化,3例为散在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缺血性心脏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66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58例为透壁性强化,8例为心内膜下强化。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为两者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脏 扩张型心肌病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在肥厚型心肌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雷晓琳 陈石 陈玉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影像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如钆延迟强化显像、T1及T2 mapping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从组织学水平观察活体的心脏组织。这些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的...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影像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如钆延迟强化显像、T1及T2 mapping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从组织学水平观察活体的心脏组织。这些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中,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该种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推动临床诊疗工作产生了巨大进步。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肥厚型心肌病 延迟强化显像 水肿 细胞外容积
下载PDF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评估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忠振 夏云龙 杨延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心肌纤维化是指过量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于心肌细胞中。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可促进心力衰竭的进程,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对于早期预测预后十分重要,并可及时采取针对心肌纤维化的靶向治... 心肌纤维化是指过量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于心肌细胞中。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组织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可促进心力衰竭的进程,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对于早期预测预后十分重要,并可及时采取针对心肌纤维化的靶向治疗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尽管心内膜活检仍被认为是诊断心肌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检测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及其存在的部位、程度。心脏核磁共振因其对心肌纤维化检测的高准确性以及成像的高清晰性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无创、无放射性检查手段,并在临床中预测心源性猝死、预测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答比例等情况中显示一定的优势,因而可能成为未来临床无创评估心肌纤维化并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 延迟增强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杨 刘鹏飞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9期3871-3874,共4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诊断及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MR不仅可评估全心功能,观察心脏结构,一些新研发的成像技术以及后处理软件还可用于评估心脏局部区域的功能、局部心脏结构异常及室壁异常运动情况等。心脏延...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诊断及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MR不仅可评估全心功能,观察心脏结构,一些新研发的成像技术以及后处理软件还可用于评估心脏局部区域的功能、局部心脏结构异常及室壁异常运动情况等。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和T1映射检查可观察坏死心肌及心肌纤维化,并且T1映射可以量化心肌纤维化。这些方法使CMR在评估心力衰竭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标记 延迟增强成像 T1映射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颖雪 赵新湘 孙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如何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心脏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一站式"心脏检查手段,可对此提供明确有效的帮助。现就...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如何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心脏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一站式"心脏检查手段,可对此提供明确有效的帮助。现就多种心脏磁共振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心肌延迟增强成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右心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静 刘鹏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259-262,共4页
右心室功能可作为心肺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右心的解剖复杂,所以准确评估右心体积、功能和力学对临床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心脏磁共振已成为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现综述心脏磁共振在右心的常见... 右心室功能可作为心肺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右心的解剖复杂,所以准确评估右心体积、功能和力学对临床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心脏磁共振已成为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现综述心脏磁共振在右心的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右心室 磁共振心肌延迟增强成像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树梅 郭春艳 陈晖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3期2512-2516,共5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诊断技术发展快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可靠性和重复性更高;同时CMR检查还能显示心肌水肿、炎症、纤维化和瘢痕等心肌状态,在心力衰竭病因诊断方面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重要的是,CMR...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诊断技术发展快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可靠性和重复性更高;同时CMR检查还能显示心肌水肿、炎症、纤维化和瘢痕等心肌状态,在心力衰竭病因诊断方面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重要的是,CMR检查可避免电离辐射和碘对比剂的不良影响。目前CMR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工具;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磁共振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已经为许多研究证实,并被国内外权威心力衰竭指南广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力衰竭 心脏结构 心肌纤维化 延迟增强
下载PDF
心脏核磁共振在急性心肌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文静 孙林 赵新湘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622-625,共4页
心肌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在心脏猝死的尸检中心肌炎检出率为12%,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心肌炎及评估病情程度显得尤其重要。心脏核磁共振对评估疑似心肌炎患者成为一种非侵袭性的基本诊断工具,具有多参数、... 心肌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在心脏猝死的尸检中心肌炎检出率为12%,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心肌炎及评估病情程度显得尤其重要。心脏核磁共振对评估疑似心肌炎患者成为一种非侵袭性的基本诊断工具,具有多参数、多方位的成像特点,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不仅能显示心肌损伤部位、范围,而且能很好地显示心肌水肿程度及心功能情况,对心肌炎有着较大的潜在诊断价值,且对心肌炎的预后评价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脏磁共振 延迟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