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脏病学在心力衰竭患者CRT和ICD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易剑 魏红星 张晓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
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心脏重构,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左心室收缩不同... 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心脏重构,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技术可以评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门控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心肌代谢显像可以评估心肌存活和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123I-间位碘代苄胍(123I-MIBG)和11 C-羟基麻黄碱(11 C-HED)的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可以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相位分析 心脏神经受体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