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研究
1
作者 运强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80-280,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情况。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入院治疗12 h内根据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观察组(hs-CRP≤4 mg/L)与对照组(hsCRP&g... 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情况。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入院治疗12 h内根据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观察组(hs-CRP≤4 mg/L)与对照组(hsCRP>4 mg/L),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年时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概率为23.33%(7/3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内C-反应蛋白水平是预测心脏终点事件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心脏终点事件 预测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6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PCI、保守或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PCI、保守或溶栓治疗。PCI治疗患者术前采血检测hs-CRP。根据心脏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判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hs-CRP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事件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hs-CRP均大于非事件组,LVEF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VEF、hs-CRP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8(1.056,1.100),2.48(2.050,2.930),1.11(1.070,1.150),1.01(1.010,1.021)〕。结论 hs-CRP可作为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敏 C 反应蛋白 预测 心脏终点事件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初探
3
作者 刘灿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入院治疗12h内按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为研究组(n=108),hs-CRP≤4mg/L;对照组(n=...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入院治疗12h内按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为研究组(n=108),hs-CRP≤4mg/L;对照组(n=192),hs-CRP>4mg/L。两组给予同样的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出院后均行1年有效随访并记录随访过程中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心脏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26.09%,低于对照组患者心脏终点时间发生率55.56%(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hs-CRP含量测定可能作为出院后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指标,但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心脏终点事件 预测
下载PDF
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的干预作用研究
4
作者 藏慧庆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地促进不稳定性心绞痛康复。延缓或控制心脏终.羔事件发生的方法。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穴位点揉按摩+穴位埋植...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地促进不稳定性心绞痛康复。延缓或控制心脏终.羔事件发生的方法。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穴位点揉按摩+穴位埋植药线+制定实施康复处方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和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疗法治疗后,其整体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平均发作持续的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心脏终点事件发生,观察组0例,对照组6例。上述三项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可有效促进疾病转归,控制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心脏终点事件发生
下载PDF
认知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身心及心脏终点的影响
5
作者 吴东静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认知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身心及心脏终点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入院期间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同时基于认知重建开展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心脏终点事件等差异。结果... 目的:认知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身心及心脏终点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入院期间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同时基于认知重建开展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心脏终点事件等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后0.5年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重建教育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减少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重建教育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心脏终点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