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
1
作者 温昭科 林辉 +2 位作者 卢昌超 莫安胜 梁胜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11例患者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6-10cm),经股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11例患者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6-10cm),经股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经房间沟-左房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置换瓣膜均为机械二尖瓣。结果术后患者全部治愈。体外循环转机时间(52.80±11.36)min,呼吸机辅助时间(8.20±2.84)h,术后输(2.20±1.04)u浓缩红细胞。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机械二尖瓣启闭良好,无机械瓣周漏。结论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手术可行。该方法具有保持胸廓完整性、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小切口 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 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超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谭宁 《微创医学》 202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超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超重(体重指数≥24 kg/m^(2))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超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超重(体重指数≥24 kg/m^(2))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心脏跳动中经胸骨正中切开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指标(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观察指标(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心室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肺部感染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心脏跳动中经胸骨正中切开二尖瓣置换术,心脏不停跳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可缩短超重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 心脏不停跳 微创
下载PDF
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成形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韦科全 李思聪 +4 位作者 蒋伟 黄立坚 覃健 黄振旺 龙小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反流(TR)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68例接受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正中开胸组),26例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全胸腔镜组)。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减少选择偏倚,最终得到26对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基本信息、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包括心脏彩超结果、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等。结果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长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两组二尖瓣收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压差、压力减半时间(PHT)、TR面积、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个月TR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正中开胸组二尖瓣压差显著低于全胸腔镜组(P<0.05),但两组二尖瓣收缩期血流速度、PHT、TR面积、RAD、R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瓣周漏、房颤、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疗效相当,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临床治疗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不停跳 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二尖瓣外科置换术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4
作者 程帅 王建利 +4 位作者 张薇 谢飞 李琳 梁善福 张申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50-751,共2页
1病例。患者86岁女性,因“间断胸闷18年,再发1周”入院。18余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伴乏力、咳嗽、出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胸闷症状缓解出院。1周前患者活动后再次出现胸闷不适,伴胸痛、头晕,就... 1病例。患者86岁女性,因“间断胸闷18年,再发1周”入院。18余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伴乏力、咳嗽、出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胸闷症状缓解出院。1周前患者活动后再次出现胸闷不适,伴胸痛、头晕,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2-3-16收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 心脏瓣膜病 胸闷症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周前 心脏彩超 胸痛 置换术后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尹珊珊 关丽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二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并且在各组年龄段中都很普遍,大多由风湿热所造成,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尖瓣疾病的类型包括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仍然是诊断的主要方式,建议结合多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估。目前... 二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并且在各组年龄段中都很普遍,大多由风湿热所造成,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尖瓣疾病的类型包括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仍然是诊断的主要方式,建议结合多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估。目前,二尖瓣疾病常用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恢复患者的心功能。近年来随着对左心房的研究逐渐深入,已证实左心房功能的变化能有效地评估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预后。本文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功能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巍 周华富 +7 位作者 林辉 彭青云 覃家锦 李荣世 梁汉雄 方国威 郑宝石 傅乾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2-33,共2页
1993.7~1994.4,给26例风湿性或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或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浅低温(31—35℃)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这一手术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保持冠状动脉血循环... 1993.7~1994.4,给26例风湿性或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或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了浅低温(31—35℃)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这一手术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保持冠状动脉血循环,避免了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害状态,与心停跳组比较术后多巴胺的用量(μg/kg/min),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 值<0.01,显示心跳组心肌保护的效果比心停组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 二尖瓣置换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1 位作者 李朝先 徐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用体视学定量法对比分析两种二尖瓣置换术(MVR)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作进一步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20例在浅低温体... 目的用体视学定量法对比分析两种二尖瓣置换术(MVR)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作进一步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20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MVR(不停跳组),20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行MVR(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后切取少许心肌组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体视学定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线粒体各参数在转流前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停跳组在转流中、后线粒体平均直径(Dmit)、平均截面积(Amit)较转流前增大,但体密度(Vmit)、面数密度(Namit)、比表面(δmit)较不停跳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肌原纤维体密度(Vvmyo)在转流前、转流中变化不大,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转流后停跳组肌原纤维Vvmyo、比表面(δmyo)均较不停跳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持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 二尖瓣置换 心肌保护 体视学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 浅低温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效果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体视学研究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2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学锋 肖颖彬 +5 位作者 陈林 钟前进 陈劲进 陈柏成 刘兵 曾祥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 报告 2 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 ,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 (30~32℃ ) ,不阻断主动脉 ,不灌注心脏停搏液 ,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 2 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早期死... 目的 报告 2 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 ,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 (30~32℃ ) ,不阻断主动脉 ,不灌注心脏停搏液 ,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 2 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早期死亡 2例 ,手术死亡率 0 .85 %。结论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可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二尖瓣置换 体外循环 浅低温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附156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全忠 王茂生 +1 位作者 黄健 黄健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5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75.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5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75.2±16.3)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73±13.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1±5.5)h,术后并发血红蛋白尿11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灌注肺3例。住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1例。随访2~82个月,术后抗凝不当脑栓塞2例,无晚期死亡。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害,既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简单安全易行,又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心脏跳动 心肌保护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附439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巍 陈铭伍 +6 位作者 覃家锦 周华富 罗玉忠 郑宝石 温仁祝 廖寿合 郭建极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 总结浅低温体外循环 ( 31~ 35℃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临床应用的结果及经验教训。方法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 ( 31~ 35℃ )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 0~ 70mmHg,术中鼻咽温度控制在 ( 32± 1)℃。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灌注心... 目的 总结浅低温体外循环 ( 31~ 35℃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临床应用的结果及经验教训。方法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 ( 31~ 35℃ )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6 0~ 70mmHg,术中鼻咽温度控制在 ( 32± 1)℃。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灌注心脏停跳液 ,阻断上、下腔静脉后 ,在空跳的心脏中置换二尖瓣。置左心腔无层级排气装置在二尖瓣位上 ,有效地挤排左心腔的气体到右心房 ,避免气栓发生。对 111例患者采用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时间 0 .5~ 9.0年。结果  4 39例术后无气栓体征及症状 ,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严重心律失常 2例( 0 .4 6 % ) ,术后 30d死于肺部感染、黄疸型肝炎、急性肾衰、凝血机能障碍、心脏骤停等 13例 ,手术死亡率 2 .96 %( 13 4 39) ,111例巨大心脏 (心胸比例 >0 .70 )患者的 3、6、9年累计生存率为 92 .3%、84 .1%、79.5 % ,随访结果与术前及术后早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心功能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 ,由于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肌无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具有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对重症、大心脏手术病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 二尖瓣置换 浅低温 心脏外科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何巍 陈铭伍 +5 位作者 吴文森 周华富 谭庆龙 岑晓华 傅乾昌 彭青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320-321,共2页
近两年来,我科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纠治房、室缺及法鲁氏三联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对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的手术方法及步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研究,于1993年8月,给两位风湿性心脏病... 近两年来,我科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纠治房、室缺及法鲁氏三联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对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的手术方法及步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研究,于1993年8月,给两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关闭不全 前瓣叶 房间隔切口 风湿性心脏 人工瓣膜 动脉灌注管 房间沟 胸骨正中切口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巍 林辉 +7 位作者 陈铭伍 周华富 覃家锦 吴文森 温仁祝 罗玉忠 廖寿合 彭青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190例临床应用。方法:用浅低温体外循环(31~35℃),维持术中鼻咽温度(32±1)℃,保持机体和心脏有效的血循环;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术中保持心脏空跳(40~50次... 目的:介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190例临床应用。方法:用浅低温体外循环(31~35℃),维持术中鼻咽温度(32±1)℃,保持机体和心脏有效的血循环;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术中保持心脏空跳(40~50次/min)。置左心腔无层级排气装置在二尖瓣位上,有效地引排左心腔内的“气体”,避免气栓的发生。结果:190例病人术后无低心排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体征及症状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黄疽型肝炎和凝血机能障碍等6例(3.1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术中无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 心脏跳动 浅低温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166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高翔 何巍 刘永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48-3949,共2页
目的:了解浅低温(31~33°C)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16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肺... 目的:了解浅低温(31~33°C)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16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无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瓣周漏、左室破裂。112例随访6个月~2年,无近期死亡,无抗凝相关并发症,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并发症少,术中心肌保护好,术后心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心脏瓣膜 人工 浅低温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脏停跳和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心肌TNF及线粒体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斌 李朝先 向小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 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 随机将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者分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 (不停跳 )组和中低温心脏停跳 (停跳 )组 ,各 10例。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TNF含量和心肌线粒体体视学定量分析... 目的 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 随机将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者分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 (不停跳 )组和中低温心脏停跳 (停跳 )组 ,各 10例。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TNF含量和心肌线粒体体视学定量分析。结果 ①血浆TNF ,除不停跳组在术后 48h、7d外 ,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 ,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1) ;两组间比较 ,在主动脉 (或上下腔静脉 )开放后 3 0min、术后 2、6h等 3个时点的含量 ,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 (P <0 0 5 )。②心肌TNF ,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 ,含量不停跳组仅术后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停跳组术中、术后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两组间比较 ,术中、术后含量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 (P <0 0 5 )。③体视学指标分析 :面数密度 (NA)和比表面 (δ)停跳组较不停跳组下降 ,而平均直径 ( D)明显增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提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对心肌损伤较轻 ,可能与减少了心肌TNF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跳 二尖瓣置换 心肌TNF 线粒体 风湿性心脏 心肌保护 肿瘤坏死因子 体视学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功能恢复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巍 周华富 +7 位作者 覃家锦 温仁祝 梁汉雄 况竹生 李荣世 方国威 朱立健 彭青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520-523,共4页
对28例风心和先心二狭二闭,或合并主狭主闭的患者,施行了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二尖瓣置换术,观察其心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心跳组术后24h的平均动脉压(MAP)比心停组高;心跳组术后24h中多巴胺的用量比心停组少,统计学... 对28例风心和先心二狭二闭,或合并主狭主闭的患者,施行了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二尖瓣置换术,观察其心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心跳组术后24h的平均动脉压(MAP)比心停组高;心跳组术后24h中多巴胺的用量比心停组少,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我们认为心跳组的心肌保护效果比心停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 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 二尖瓣置换 心功能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58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健 谭宁 +1 位作者 蒙伟平 覃聪昕 《新医学》 2017年第8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住院号单号)与观察组(住院号双号)。对照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经胸骨正中常规手术。观察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微创...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住院号单号)与观察组(住院号双号)。对照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经胸骨正中常规手术。观察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完成后第2周比较2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心室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血红蛋白尿、肺部感染)。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可缩短心脏瓣膜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减少术中输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 微创二尖瓣置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心脏跳动二尖瓣置换术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李朝先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 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 d,所有指标均恢复正常,而停跳组直到术后7 d,C3、IgG、IgA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可见,术后1 d、3 d不停跳组所有指标差值明显低于停跳组(P<0.05或P<0.01),术后7 d,C3和IgG仍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对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 二尖瓣置换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的二尖瓣置换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巍 彭青云 +7 位作者 周华富 林辉 谭庆龙 温仁祝 覃家锦 罗玉忠 郑宝石 傅乾昌 《医学文选》 1995年第2期95-98,共4页
35例风心和先心二狭二闭,或合并主狭主闭的患者,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合并主狭主闭者先在心脏停跳中置换主动脉瓣,后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置换二尖瓣,需三尖瓣成形术者亦在心脏跳动中施行。术... 35例风心和先心二狭二闭,或合并主狭主闭的患者,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合并主狭主闭者先在心脏停跳中置换主动脉瓣,后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置换二尖瓣,需三尖瓣成形术者亦在心脏跳动中施行。术后血流动力学状况良好,心跳组术后24小时多巴胺用量按μg/kg/min计,比心停组用量明显减少,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自行设计的左心腔无层级排气装置和主动脉灌流导流装置,用于临床无气栓发生,证明装置设计合理、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多种保留前瓣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巍 林辉 《广西医学》 CAS 1996年第6期695-697,共3页
关键词 前瓣 瓣下装置 心脏跳动 心脏瓣膜置换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配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0-441,共2页
我院研创了浅低温 (13~ 35℃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 ,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了 2 84例该手术的配合经验 ,强调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巡回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 ,才能保证... 我院研创了浅低温 (13~ 35℃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 ,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了 2 84例该手术的配合经验 ,强调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巡回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 ,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 手术配合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