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娄必丹基于“心脑同治”治疗ASD认知障碍的选穴思路
1
作者 王诗怡 夏云 娄必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10-713,共4页
娄必丹教授认为,神志疾病主要责之心脑,心脑功能失常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目前,临床治疗ASD多单纯选用头针,娄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提出宁心调神针刺方法。该针刺方法选用... 娄必丹教授认为,神志疾病主要责之心脑,心脑功能失常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目前,临床治疗ASD多单纯选用头针,娄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提出宁心调神针刺方法。该针刺方法选用心经之神门、通里、少海及心包经之内关、大陵以宁心调神,聪脑益智,头部选用督脉之百会、印堂、神庭,配合经外奇穴四神聪和本神穴(与神庭穴组合为“智三针”穴组)以通督调神、醒神益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认知障碍 心脑同治 宁心调神针刺方法 娄必丹
下载PDF
长安中风病刚柔相济流派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治疗神志病
2
作者 李懿韵 韩祖成 +5 位作者 陈楚 付伶俐 杨皓然 杨小玲 张晓乐 王翠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84-386,共3页
长安中风病刚柔相济流派是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在治疗中风的基础上,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四代,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应用现代康复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中医辨证施治理念,提出一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韩祖成将中风分为阳偏胜与阴偏胜两大证型... 长安中风病刚柔相济流派是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在治疗中风的基础上,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四代,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应用现代康复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中医辨证施治理念,提出一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韩祖成将中风分为阳偏胜与阴偏胜两大证型,认为神志病也分阴阳两大类,病位主要在心、脑,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配合针灸治疗,同时重视情志调畅,形成阴阳分型辨证的思想体系,即以阴阳为总纲,心脑同治为主要依据,将其分为阳偏胜与阴偏胜两型,阳偏胜常精神亢奋、急躁易怒,表现多以心火亢盛为主,治疗上以清泻心火、镇惊安神为主,佐以疏肝健脾,以解郁安神方联合宁心除烦丸为主;阴偏胜患者常精神淡漠,郁郁寡欢,表现多以心气不足为主,治疗上以养心解郁、重镇安神为主,以理气安神方联合百合郁金丸为主,配合流派特色针灸穴位,为临床治疗神志病提供更多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志病 心脑同治 阴阳辨证 解郁安神 长安医学 长安中风病刚柔相济流派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蒙药匝迪-5对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心脑同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张雪妮 +3 位作者 王建华 贾鑫 朱小玲 董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105-1117,共13页
目的以“心脑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匝迪-5对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得到匝迪-5中活性成分以及潜在靶点,从OMIM数据库、Gene Card数据库、药物靶标数据... 目的以“心脑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匝迪-5对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得到匝迪-5中活性成分以及潜在靶点,从OMIM数据库、Gene Card数据库、药物靶标数据库中获取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取相交靶点,建立“药材—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平台对相交靶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 dock 4.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疾病与药物相交靶点104个,关键靶点有CASP3、VEGFA、TNF等10个,相交靶点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中。结论匝迪-5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途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及缺血性脑卒中,实现“心脑同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迪-5 网络药理学 心脑同治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基于“心主血脉”谈心脑同治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艳 任建歌 +2 位作者 廖佳丹 王辰 宫丽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1378-1379,共2页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虚所致瘀痰为标实,日久入络发展演变的终末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血脉的病因广泛,但其病机主要是血脉凝塞不通,气血为之闭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脑动脉就会出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疾病的共同"证",也就是常讲异病同治,为心脑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主血脉 心脑同治
下载PDF
心脑同治学说的涵义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曹晓岚 韩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心脑同治学说理论是在对脑血管病、冠心病病理生理学和病因病机的充分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而提出的。心脑同治学说包括两种涵义。第一、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治疗。第二、心脑血管病同法治疗。心脑同治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的意义,揭示了中... 心脑同治学说理论是在对脑血管病、冠心病病理生理学和病因病机的充分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而提出的。心脑同治学说包括两种涵义。第一、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治疗。第二、心脑血管病同法治疗。心脑同治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的意义,揭示了中医整体观在血管性疾病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心脑同治学说秉承了"异病同治"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心脑同治的生物学基础和作用机制。促进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相互融合,提高疗效,多成分、多靶点、整合调节,运用复方治疗是中医独具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学说 涵义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葛兰心宁软胶囊“心脑同治”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锋 龙铟 +5 位作者 姚锐 张晓菊 朱芳红 薛松妍 袁平 柴文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4期3763-3765,3769,共4页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兼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兼脑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葛兰心宁组和心血宁组并给予相应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并脑供血不足疗效评定,观察相应指标变化。...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兼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兼脑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葛兰心宁组和心血宁组并给予相应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并脑供血不足疗效评定,观察相应指标变化。结果葛兰心宁组与心血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葛兰心宁组对痰湿阻遏证有效率(86%)明显高于心血宁组(50%)(P<0.01)。2组患者甲皱微循环均明显改善,且葛兰心宁组显著优于心血宁组(P<0.05);2组颈部血管检测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葛兰心宁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兼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较好体现了心脑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心宁软胶囊 心脑同治 冠心病心绞痛 脑供血不足
下载PDF
于睿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治疗睡眠障碍经验撷菁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一 刘清心 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睡眠障碍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接近35%,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吾师于睿教授深谙古籍,总结前人经验,发展了"心脑共主神明"理论,临床巧妙运用摄魂汤、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等古方化裁治疗睡眠... 睡眠障碍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接近35%,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吾师于睿教授深谙古籍,总结前人经验,发展了"心脑共主神明"理论,临床巧妙运用摄魂汤、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等古方化裁治疗睡眠障碍,疗效卓著。该文从"心脑同治"的中医理论基础出发,总结并阐述了于睿教授治疗睡眠障碍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心脑同治 不寐 经验
下载PDF
心脑同治睡眠障碍机理探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欢 于睿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17-1619,共3页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机制交替紊乱,包括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主要来源于中医对'神'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机制交替紊乱,包括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主要来源于中医对'神'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并且认为从神的多角度,多层次来阐述心主识神、脑主元神以及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更符合临床实践,实验理论的研究。从'心主神明'和'心脑同治'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治疗。文章基于'心脑同治'角度对改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心脑同治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深化其治疗机制,从神经网络和信号通路层面深入研究中药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睡眠障碍疾病奠定深厚的诊疗和理论研究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心脑同治 机理
下载PDF
参附汤“心脑同治”理论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勇 任长虹 吴晓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286-1288,共3页
心和脑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中均有密切的生理络属性和病理相关性。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分析,参附汤除治疗心阳气衰微之证外,对于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也同样具有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人参和附子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重... 心和脑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中均有密切的生理络属性和病理相关性。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分析,参附汤除治疗心阳气衰微之证外,对于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也同样具有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人参和附子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重的药理作用。因此,具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功效的经典名方参附汤具有"心脑同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 参附汤
下载PDF
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立华 卢依平 +1 位作者 杜娟 何晓明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人体及中西医学的系统本质,论述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方法: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述人体及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学的共同本质,并由此论证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结果:状态医学是系统科学与中、西医学的... 目的:探讨人体及中西医学的系统本质,论述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方法: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述人体及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学的共同本质,并由此论证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结果:状态医学是系统科学与中、西医学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模式,是心脑同治的科学理论基础。结论: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医学 心脑同治 系统科学
下载PDF
失眠须心脑同治 被引量:6
11
作者 翟振兴 谢忠礼 +1 位作者 翟蒙蒙 王漫漫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失眠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不交。心脑共主神明,二者功用同等重要且相互联系,故治疗不寐当心脑同治,以调整脏腑气血,安神定志,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关键词 失眠 心脑同治 安神定志
下载PDF
浅谈老年病之心脑同治-论藏象体系心脑子系统之框架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彬 曹晓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210-211,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中,其核心思想是辨证的与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心与脑作为两个重要的脏器,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是,其功能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完全可以将二者纳入一个崭新的系统,那就是心脑子系统。这个系统中,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平行或者隶属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有着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是藏象体系中重要的物质与功能子系统。而正是这些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构成了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 藏象体系 心脑子系统 框架构建
下载PDF
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涛 杨瑞龙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35-37,共3页
探求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的内涵。临床应强调培补元气,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痰瘀同治,标本兼顾;辛香宣通,引经透络;虫类走窜,搜邪剔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取类比象,藤类入脉等方药的应用;尤其重视药物归经入... 探求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的内涵。临床应强调培补元气,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痰瘀同治,标本兼顾;辛香宣通,引经透络;虫类走窜,搜邪剔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取类比象,藤类入脉等方药的应用;尤其重视药物归经入脑和痰瘀同治及化瘀药物层次性选择问题,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 异病同治 裴正学
下载PDF
论心脑同治 被引量:8
14
作者 庄欣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895-1896,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心脑之间病理、生理的联系,论述了心脑同治的可行性。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异病同治 心脑同治
下载PDF
曹晓岚心脑宁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向青 孙灵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12-12,71,共2页
曹晓岚教授认为脑血管疾病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治疗应重视关键病机以及关键病位—脉络的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虚、化瘀、祛痰、通络,心脑宁治疗,标本兼顾、通补兼施,补正气以助血行、散痰浊,化瘀祛痰以通脉络... 曹晓岚教授认为脑血管疾病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治疗应重视关键病机以及关键病位—脉络的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虚、化瘀、祛痰、通络,心脑宁治疗,标本兼顾、通补兼施,补正气以助血行、散痰浊,化瘀祛痰以通脉络,行气机以使实邪得祛、正气得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 胸痹心痛 心脑同治 心脑 曹晓岚 中医药治疗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病机探讨心脑同治理论 被引量:6
16
作者 古金晓 于海青 +8 位作者 李伟荣 王岳青 马鹏珍 杜雨轩 梁笑笑 袁永娥 王丽 黄朝萍 谢颖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92-796,共5页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对于本病防治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心脑同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异病同治原则,在临床中得到广泛...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对于本病防治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心脑同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异病同治原则,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和认同,对于心脑血管病而言,其生理病理的相关性突显“心脑同治”理论的可行性。“虚气留滞”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病机的高度概括,因虚而滞,因滞虚甚,脉络受损发为心脑血管疾患。益气消滞为本病治疗大法,补气则气机条达、正气充足,可使痰浊、淤血、毒邪等致病因素代谢正常,形神自安。本文着重从“虚气留滞”理论出发,阐述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基础,并以益气消滞、解毒通络为治疗原则,以期化繁为简、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 虚气留滞 心脑血管疾病 益气消滞 毒损络脉 解毒通络
下载PDF
运用“心脑同治”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肺脑复苏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满花 吴炎华 +3 位作者 曾瑞峰 李冬莉 彭喆 丁邦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心搏骤停/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不足5%,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是当前急救医学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病理生理基础,为探索中医药救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切入点,笔者运用心脑同治理论,在遵循现代医学指南... 心搏骤停/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不足5%,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是当前急救医学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病理生理基础,为探索中医药救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切入点,笔者运用心脑同治理论,在遵循现代医学指南标准心肺复苏术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与中药等传统急救手段进行理论探讨,发挥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优势,通过前期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联合中医药“针药并用”的方法是抢救心搏骤停/猝死患者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复苏后脑神经损伤功能和预后,为心肺脑复苏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同治 心搏骤停 针药并用
下载PDF
心脑同治冠心病心绞痛26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玉彬 刘玉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心脑同治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马云枝教授心脑同治法治疗中风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荆尚文 康超茹 +1 位作者 张林旭 王保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6期58-60,共3页
目的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这引起了广大群众及医生们对于本病的重视。马云枝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在数十年从事脑病专业的临床工作中对治疗中风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本病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心脑同治的学术思想。... 目的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这引起了广大群众及医生们对于本病的重视。马云枝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在数十年从事脑病专业的临床工作中对治疗中风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本病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心脑同治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分析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在中风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异病同治的思想,并附以验案一则。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对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的理论治疗中风的经验。结论在中风合并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马云枝教授的心脑同治法可获得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云枝 心脑同治 中风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心脑同治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长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8期7-7,9,共2页
"心脑同治"强调了中医整体观和异病同治的观念。本文主要阐述心脑同治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心脑同治理论 临床应用 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