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全雪萌 华扬 +2 位作者 贾凌云 马兆毅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7例,女1951例),分别将男性、女性分为18~29、30~39、40~49、50~59、≥60岁5组,统计比较各年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D_(CCA))、颈动脉球部内径(D BULB)、颈内动脉内径(D_(ICA))及颈动脉不同节段内径之比[以颈动脉指数(CI)表示,CI_(BULB)/CCA为D_(BULB/DCCA),CI_(BULB)/ICA为D BULB/D_(ICA),CI_(ICA/CCA)为D_(ICA)/D_(CCA)]的差异性,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参数随年龄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男女间以及不同侧别间各C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CI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I_(BULB)/CCA、CI_(BULB)/ICA及CI_(ICA/CC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IMT、D_(CCA)、D BULB、D_(ICA)、CI_(BULB)/CCA及CI_(BULB)/ICA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性(男性r值分别为0.121、0.229、0.260、0.055、0.107、0.229,女性r值分别为0.364、0.185、0.199、0.073、0.077、0.129,均P<0.01),CI_(ICA/CCA)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男性r=-0.118,女性r=-0.049,均P<0.05),且年龄每增长1岁,男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3、0.015、0.025、0.004 mm,女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5、0.011、0.018、0.005 mm。(2)男性CI_(BULB)/ICA小于女性(1.47±0.21比1.51±0.22;t=-5.566,P<0.01),CI_(ICA/CCA)大于女性(0.78±0.11比0.76±0.11;t=6.629,P<0.01);左侧CI_(BULB)/CCA(1.14±0.15比1.13±0.15;t=-2.973,P<0.05)、CI_(ICA/CCA)(0.77±0.11比0.76±0.11;t=-3.946,P<0.01)大于右侧。男女性别之间CI_(BULB)/CCA及左右侧之间CI_(BULB)/I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1.13±0.15比1.13±0.15,t=1.212,P=0.226;左侧比右侧:1.49±0.22比1.50±0.21,t=1.112,P=0.266)。CI_(BULB)/CCA、CI_(BULB)/ICA与IMT的增加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9、0.070,均P<0.05),而CI_(ICA/CCA)与IMT的增加呈负相关性(r=-0.032,P<0.0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81,P<0.01)、左侧(β=0.040,P<0.05)显著正向预测CI_(BULB)/CCA,而IMT对CI_(BULB)/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年龄(β=0.148,P<0.01)、女性(β=0.070,P<0.01)及IMT(β=0.030,P<0.05)为CI_(BULB)/ICA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3,P<0.01)、女性(β=-0.088,P<0.01)显著负向预测CI_(ICA/CCA),左侧显著正向预测CI_(ICA/CCA)(β=0.053,P<0.01),但IMT对CI_(ICA/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22,P>0.05)。结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的颈动脉管腔结构参数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性别、侧别及IMT为颈动脉内径比值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结构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欧孔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0月—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患者100例,入院后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超声检出阳性(超声检出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0月—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患者100例,入院后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超声检出阳性(超声检出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和阴性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未增厚,检出无斑块),统计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超声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超声结果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颈动脉狭窄及内膜增厚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男性,吸烟和饮酒,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高尿酸症、心房颤动和高脂血症病史及体质量指数≥25 kg/m^(2),是导致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高体质量指数、男性、吸烟和饮酒行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史是导致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需临床重点关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缪娇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CVD将患者分为合并CVD组(150例...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CVD将患者分为合并CVD组(150例)和未合并CVD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并发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CVD组患者尿酸(UA)、胱抑素C(CysC)、磷(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P)水平均高于未合并CVD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同型半胱氨酸(Hcy)、钙(Ca)、镁(Mg)、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CysC、P及hs-CRP水平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一定概率并发CVD,受UA、CysC、P及hs-CRP水平升高的影响,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孟宪辉 鄢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0),检测三...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0),检测三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18),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凝血功能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短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TT、PT、APTT长于死亡组,ATⅢ、D-D、FIB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T、PT、APTT、ATⅢ、D-D、FIB均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随着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TT、PT、APTT、ATⅢ、D-D、FIB水平均显著升更高,可用于指导临床判断预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凝血功能 应用效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中心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雨佳 华扬 +2 位作者 马兆毅 贾凌云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7-543,共7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动脉球部(CB)内径、颈内动脉(ICA)内径及CCA远段IMT测值。按性别与年龄对IMT进行分层描述[百分位数值以第5、10、25、50、75、90及95百分位数(P_(5)、P_(10)、P_(25)、P_(50)、P_(75)、P_(90)、P_(95))表示],并依据IMT的中位数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IMT<0.6 mm组和IMT≥0.6 mm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侧别及CCA、CB、ICA内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MT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1)女性平均IMT为(0.56±0.02)mm,男性平均IMT为(0.59±0.03)mm。女性和男性IMT百分位数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均P<0.01);对19~69岁颈总动脉远段IMT增长值的横断面计算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IMT每年分别增加0.003、0.005 mm。(2)IMT与CCA内径(r=0.130,P<0.01)、ICA内径(r=0.067,P<0.01)、CB内径(r=0.143,P<0.01)、年龄(r=0.302,P<0.01)、BMI(r=0.142,P<0.01)均呈正相关性,男性IMT大于女性IMT(t=8.784,P<0.01),左侧与右侧IMT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比右侧:(0.57±0.02)mm比(0.57±0.02)mm,t=-0.301,P=0.76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B内径(OR=1.193,95%CI:1.109~1.283)、年龄(OR=1.049,95%CI:1.042~1.055)、女性(OR=0.688,95%CI:0.602~0.787)为IMT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性别、CB内径均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正常范围内IMT增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昭 黄琼 +1 位作者 余振球 宋毓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2,4-脱氢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动脉硬化门诊收治的138例单纯血...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2,4-脱氢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动脉硬化门诊收治的138例单纯血脂异常的病人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合格且血脂正常者128名作为健康组。常规测定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法测定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女性年龄、LDL-C、TC均高于男性,体质指标(BMI)、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P<0.05);健康组女性BMI、TG、SBP、DBP均低于男性(P<0.05)。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烷醇与TG、DBP、FPG呈正相关(P<0.05);菜油固醇、谷固醇与TC、HDL-C、L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SBP、DBP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胆固醇合成标志物高于女性;高脂血症病人合成标志物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烷醇与TG、DBP、FPG呈正相关;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与TC、HDL-C、LDL-C呈正相关,与BMI、SBP、DBP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代谢标志物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董少霞 杨华英 +2 位作者 王晓波 刘世鹏 杨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了解探讨大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 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 15 0名 18岁~ 2 2岁的大学生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 (BMI)、膳食、运动习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的一个小样本调查。 结果 以收缩压 (SBP)... 目的 了解探讨大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 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 15 0名 18岁~ 2 2岁的大学生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 (BMI)、膳食、运动习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的一个小样本调查。 结果 以收缩压 (SBP)≥ 14 0mmHg和 或舒张压 (DBP)≥ 90mmHg为诊断标准 ,血压偏高检出率为 9 0 2 %。超重检出率为 9 0 2 % (体重指数≥ 2 4 )。空腹血糖 (GLU)≥ 6 10mmol L者有 1 5 0 %。血脂各项指标单项偏高检出率为19 5 5 %。进一步做各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提示 ,SBP与BMI、血脂 (TG)间两两相关 ;GLU与血脂各指标之间均有相关关系。 6 5 4 1%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 体重指数 空腹血糖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施行舟 叶志荣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人对其危险因素的认知 (KAP)与干预策略。 [方法 ]随机对 12 60名门诊病人采取询问方式进行危险因素的认知调查。 [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总吸烟率 44 0 % ,男性吸烟率 72 6% ;总饮酒率 40 3 ...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人对其危险因素的认知 (KAP)与干预策略。 [方法 ]随机对 12 60名门诊病人采取询问方式进行危险因素的认知调查。 [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总吸烟率 44 0 % ,男性吸烟率 72 6% ;总饮酒率 40 3 % ,男性饮酒率 62 2 % ;缺乏锻炼 70 3 % ;肥胖 3 2 8% ;高血压患者不定期看医生、不经常量血压、不遵医嘱服药的约 60 %左右。 12 2 %对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全然不知。 47 2 %被调查的病人认为预防是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但愿意参加防治活动者仅 2 / 3。 [结论 ]临床医生对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 ,以干预患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健康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kap)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小佳 黄海燕 +9 位作者 苏晴 徐曜 刘玲玲 邝卓然 李一航 张一开 孟苗苗 郭意欣 杨小波 蔡业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31-539,共9页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与中医湿证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330例广东常住居民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湿证诊断、量化评分及脑卒中风险评级,总结湿证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与中医湿证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330例广东常住居民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湿证诊断、量化评分及脑卒中风险评级,总结湿证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诊断为湿证的研究对象共306例(占92.73%),风险组诊断为湿证人群的占比为93.82%(258/275),略高于健康组的87.27%(48/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P=0.112),而风险组的湿证量化得分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25)。(2)在具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中,评价时间(χ2=26.11,P=0.001)、脑卒中风险等级(χ2=8.85,P=0.031)、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χ2=9.28,P=0.015)是脑血管病风险人群湿证等级的影响因素。【结论】湿证是广东地区人群常见的中医证候;具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脑卒中或TIA病史患者,其湿证程度明显增高;未来在广东开展脑卒中预防工作应考虑湿证的评估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湿证 流行病学调查 广东地区
下载PDF
大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素君 仝国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大学生
下载PDF
湖州市某社区中老年群体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及对策
11
作者 郑跃 徐鑫 +3 位作者 陆奇慧 朱英芳 肖敏惠 姚建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0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评估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适合的心脑血管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1816例中老年人为样本对其心脑血... 目的评估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适合的心脑血管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1816例中老年人为样本对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该社区整群抽取的中老年人社区居民中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比例超过3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失眠焦虑抑郁、明显超重或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糖尿病、高盐饮食比例方面高血压人群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均P<0.05)。结论该社区中老年人群存在心脑血管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预防对策 慢病管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767例离退休干部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晓春 王琼 +3 位作者 黄芬 鲁明洋 李颖军 温红玲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的患病率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医疗保健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部分离退休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无躯体...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的患病率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医疗保健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部分离退休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无躯体疾病的仅占8.47%,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72.3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冠心病(65.32%)及高血压病(55.67%),其次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在29.86%。调查显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年龄、居住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卫生、膳食营养、生活满意度等紧密相关,其中烟酒嗜好、高脂高盐饮食、缺少娱乐及体力活动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结论进一步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正确认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社会、家庭环境和人际交往,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行为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华中科技大学正高级教职工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调查
13
作者 陈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心及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文化 马长生 +1 位作者 杜昕 李翠芬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35-537,共3页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了疾病谱的变化。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概述,以期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病的防...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了疾病谱的变化。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概述,以期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学趋势 人群防治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晓 任红 +3 位作者 谢静远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无心脑血管病变、第2组为开始PD时已有心脑血管病变、第3组为开始PD后新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在PD治疗初始时的体重、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分析上述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163例PD患者中121例(74.2%)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第2组75例和第3组46例。截止2007年3月,共有28例死亡,其中11例(39.3%)死于心脑血管病。第2和第3组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多于第1组。3组患者的Hb分别为(94.3±22.4)g/L、(86.2±20.8)g/L和(86.8±18.1)g/L(P<0.05);ALB分别为(30.6±6.5)g/L、(27.3±5.1)g/L和(27.0±5.3)g/L(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置管年龄、糖尿病及射血分数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超敏CRP高等密切相关。而置管年龄大、患有糖尿病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上述因素则可能减少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贤 陆惠华 陈启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8-730,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和 /或脑血管病连续住院患者 53例 ,年龄 64~ 87岁 (平均 74.87± 5.99岁 )。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SMART risk score... 目的 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和 /或脑血管病连续住院患者 53例 ,年龄 64~ 87岁 (平均 74.87± 5.99岁 )。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SMART risk score) ,认知功能测试采用 MMSE《中国成人智力量表 (CISA)》及《临床记忆量表》。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分与 MMSE总分、智力商百分位呈负相关 (r=- 0 .31 ,r= - 0 .30 ,P<0 .0 5)。 CISA分测验中血管危险因素与问题解答、词义分辨和分类概括三项分测验明显负相关 (r=- 0 .44,r=- 0 .31 ,r=- 0 .31 ;P<0 .0 1 ,P<0 .0 5,P<0 .0 5) ;A因素 (语言 -理解因素 )及言语智力商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亦呈负相关 (r=- 0 .43,r=- 0 .32 ;P<0 .0 1 ,P<0 .0 5)。《临床记忆量表》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三项分测验与血管危险因素呈负相关 (r=- 0 .34,r=- 0 .32 ,r=- 0 .35;均为 P<0 .0 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血管因素更易影响患者语词方面的理解、表达和记忆功能。该结果可初步为防治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 相关性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凤山 姜云 李玉英 《职业与健康》 CAS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对非工业职业人群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部分职业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择了金融、商业、干部三个非工业职业人群,主要分析了各职业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标准化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 [目的]对非工业职业人群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部分职业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择了金融、商业、干部三个非工业职业人群,主要分析了各职业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标准化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男性干部职业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女性高血压均高于一般人群。在三种非工业职业人群中,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龄、家族史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结论]职业因其工作环境、活动模式,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不同,呈现各自的职业特点。在非工业职业人群,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应控制吸烟和饮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工业职业人群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翔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为了解我院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存在的现状及知晓程度 ,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吸过烟者 41人 ,占 1 3 .5 % ,现在吸烟率为 8.0 % ,重度... 目的 为了解我院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存在的现状及知晓程度 ,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吸过烟者 41人 ,占 1 3 .5 % ,现在吸烟率为 8.0 % ,重度吸烟率为 1 .9% ,在吸烟者中目前打算戒烟的占 6 1 .1 % ,但仍有 3 8.9%的学生不打算戒烟。医学生的酗酒率高达3 1 .7% ,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较高 ,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我院医学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知晓率 ,较国内其他院校调查结果要高 ,这与所学专业有关 ,但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够 ,对酗酒、高血压、高血脂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 ,控制学生吸烟率与饮酒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医学生
下载PDF
从青少年的行为危险因素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劳云飞 王启林 谢怀平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9期16-18,共3页
描述国内儿童、青少年在高血压、吸烟、体力活动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现状,认为青少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容忽视,提出青少年人群行为改变的干预措施;首先确定孩子们应该适应的行为,然后从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及实际的教... 描述国内儿童、青少年在高血压、吸烟、体力活动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现状,认为青少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容忽视,提出青少年人群行为改变的干预措施;首先确定孩子们应该适应的行为,然后从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及实际的教育经验中选择最有可能使孩子们定型的社会心理因素:另外还注意不同的干预课程应该设置在哪一个年龄段应引起注意,最后设计包括强调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干预措施 青少年 预防 不良饮食习惯 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经验 实际 孩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