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调节心血管病理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晗 张艳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9-51,54,共4页
适量的活性氧(ROS)在心血管生理状态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过量的ROS则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ROS的代谢、在心血管生理情况下的调节、与心血管疾病及抗氧化剂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活性氧 心血管病理生理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时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
下载PDF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十一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受体与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9-2112,共114页
关键词 国际心脏研究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 医学研究 学术研究
下载PDF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十二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第一轮通知
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5-705,共1页
国际心脏研究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HeartResearch,ISHR)中国分会(第十二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拟于2014年8月14—18日在哈尔滨召开。大会主题是“学科交叉,促进转化”(BlendofDisci-p... 国际心脏研究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HeartResearch,ISHR)中国分会(第十二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拟于2014年8月14—18日在哈尔滨召开。大会主题是“学科交叉,促进转化”(BlendofDisci-plines,BoostofTranslation)。大会将充分展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在基础和转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国内临床专家及海外心血管领域的知名学者参加。此次大会期间拟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并成立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会议采用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分组报告等形式进行交流。会议还将进行青年优秀论文和优秀壁报评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心脏研究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 学术研究 生理
下载PDF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调节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娅茜 唐朝枢 +1 位作者 杜军保 金红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1,共8页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和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过去被认为是废气,但是研究先后发现这两种含硫气体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通过含硫氨基酸代谢内源性生成。心血管系统存在H2S和SO2的生成体系,并且H2S和SO2具有... 含硫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和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过去被认为是废气,但是研究先后发现这两种含硫气体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通过含硫氨基酸代谢内源性生成。心血管系统存在H2S和SO2的生成体系,并且H2S和SO2具有重要的心血管生理学效应,包括舒张血管和心肌负性肌力作用。H2S和SO2的心血管病理生理学效应也逐渐被认识,如缓解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异丙肾诱导的心肌损伤。ATP敏感性钾通道、L型钙通道、c GMP、NF-κB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都参与H2S和SO2的生物学效应。以上发现表明H2S和SO2是重要的心血管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为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二氧化硫 心血管生理学效应 心血管病理生理血管效应 机制
下载PDF
长托宁对小儿围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颖 杨壮群 +2 位作者 刘西娟 张淼 王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小儿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颌面外科3~12岁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C组)。分别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长托宁0.01mg/kg。全麻插管,记录术前用药前(T... 目的: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小儿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颌面外科3~12岁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长托宁组(C组)。分别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长托宁0.01mg/kg。全麻插管,记录术前用药前(T0)、术前用药后5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min)T3、手术开始(T4)、手术开始10min(T5)、手术开始20min(T6)、手术结束拔管时(T7)8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结果:与T0比较,A组各时点HR显著增高(P〈0.05),MBP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HR、MBP除插管时T2、拔管时T7较T0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HR、MBP相比各时点指标都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长托宁具有一定的稳定心血管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胆碱能拮抗剂/药理学 手术期间 儿童
下载PDF
BNP与ACC/AHA指南评估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比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军 唐发宽 +7 位作者 华宁 陆宏 齐帜 常青 关长勇 杨波 郑方 李州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521-2523,共3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评估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BNP与ACC/AHA指南两种方法对101例老年非心脏手术中评估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对于心脏事件的发生,BNP水平>100 pg/m l与ACC/AHA指南中高危级评估相比,...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评估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BNP与ACC/AHA指南两种方法对101例老年非心脏手术中评估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结果:对于心脏事件的发生,BNP水平>100 pg/m l与ACC/AHA指南中高危级评估相比,它的敏感性高(100%比92.9%),特异性高(70.1%比47.1%),阳性预测价值大(35%比22%),阴性预测价值大(100%比97.6%),准确率高(74.3%比53.4%),而假阳性率低(29.9%比52.9%),假阴性率低(0%比7.1%)。结论:血浆BNP浓度>100 pg/m l较ACC/AHA指南中高危级评估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脑/血液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敏感性与特异性 人类
下载PDF
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利栓 崔淑侠 +1 位作者 崔永武 邱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4575-4576,共2页
关键词 哌嗪类/治疗应用 利多卡因/治疗应用 插管法 气管内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下载PDF
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变化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荣健 费祥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病理生理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下载PDF
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瑞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3-844,共2页
目的:观察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对400例确诊为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在所有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的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病人中,血同型半胱氨酸... 目的:观察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对400例确诊为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在所有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的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病人中,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占98.18%,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与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呈很好的正相关性,可用血常规检查来取代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 动脉硬化/病理生理 @平均红细胞体积 半胱氨酸/分析
下载PDF
高血脂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向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为探讨心脑血管患者的脂蛋白(a)、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异常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抽血(空针、试管特备)取静脉血,经抗凝、离心后取血浆分别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 目的:为探讨心脑血管患者的脂蛋白(a)、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异常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抽血(空针、试管特备)取静脉血,经抗凝、离心后取血浆分别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以酶标法测定)和血液流变学。结果:脑血管疾患的患者高血脂症多为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全血还原黏度增高,而且脂蛋白(a)水平也有一定比率的增高。结论:脂蛋白(a)、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女性患者红细胞压积也有升高,这说明:可能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关,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有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病理生理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 脂蛋白(A)/血液 脂类/血液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血管内皮产物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李利 张晓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114-6115,共2页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病理生理 内皮 血管 人类
下载PDF
腹腔镜不同气腹压力对新生儿及小婴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博 李戈 +3 位作者 戴春娟 叶祖萍 牛军 刘金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46-547,55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在全麻下,分别予以5mmHg和10mmHg气腹压力建立人工CO2气腹,并记录0、5和10mmHg气腹压下循环动力学指标。结果:气腹后患儿心率、平均动...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在全麻下,分别予以5mmHg和10mmHg气腹压力建立人工CO2气腹,并记录0、5和10mmHg气腹压下循环动力学指标。结果:气腹后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并且随着气腹压的增高,心率、平均动脉也逐渐增高,但血氧饱和度数值在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手术时在满足手术操作空间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气腹压力以减少对患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气腹 人工 腹腔镜检查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脊髓背柱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途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虞燕琴 夏强 张荣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侧背柱或损毁后存活5d,观察DPN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大鼠的痛反应、肌张力及屈肌反射等。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MAP上升幅度由单独电刺激PVN时的(3.05±0.29)kPa降为(1.73±0.28)kPa,抑制百分比为43.29%。急性损毁右侧DC后,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效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8.64%和39.97%。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6只损毁DC后5d的大鼠,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也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反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3.87%和36.86%。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损毁DC后大鼠双侧后肢痛反应无明显改变。结论:DPN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传导途径不通过脊髓背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下丘脑室旁核/生理 脊髓丘脑束/生理 腓神经 心率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 血压
下载PDF
单胺类递质对脑出血大鼠心脏损伤的应变效应(英文)
15
作者 许志强 蒋晓江 +1 位作者 王景周 陈曼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4-226,共3页
背景:急性脑损害条件下,心脏病变发生率高,影响其预后。血浆单胺类递质的大量增加,可能是脑卒中后心脏产生应变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研究单胺类递质在大鼠脑出血心脏损伤中的作用,探讨脑心综合征发生、发展的机制。设计:以实验动... 背景:急性脑损害条件下,心脏病变发生率高,影响其预后。血浆单胺类递质的大量增加,可能是脑卒中后心脏产生应变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研究单胺类递质在大鼠脑出血心脏损伤中的作用,探讨脑心综合征发生、发展的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病房。材料:实验在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动物选用健康Wistar大鼠7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g),动物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干预: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含胶原酶(1u/μL)和肝素(7u/μL)的生理盐水1μL以建立脑出血模型;对照组改注射生理盐水1μL。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含量,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型(creatinekinase-MB,CK-MB)的变化。结果:大鼠脑内血肿开始形成的6h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血清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MB型(creatinekinase-MB,CK-MB)均显著升高犤分别为(2.782±0.244)μg/L和(3.504±0.742)μkat/L犦,并以脑出血24h血肿高峰期时最为显著犤分别为(3.517±0.200)μg/L,(5.474±1.540)μkat/L犦,随后逐渐下降,72h血浆NE降至术前水平犤(1.663±0.094)μg/L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意外/病理生理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 综合征 去甲肾上腺素 肌酸激酶
下载PDF
Androgen actions on endothelium function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被引量:3
16
作者 Jing-Jing CAI Juan WEN +3 位作者 Wei-Hong JIANG Jian LIN Yuan HONG Yuan-Shan ZH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3-196,共14页
The roles of androgens o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are controversial as bo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unclear, multiple ... The roles of androgens o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are controversial as bo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unclear,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 sex-specificity, hormone interactions, drug preparation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may contribute. Recently,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ndrogens exhibit beneficial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though the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Endothelial cells (ECs) which line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blood vessels a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re considered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for the reconstit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n intact endothelial laye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regarded as an initiating step in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modu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s by androgens through either genornic or nongenomic signal pathways is one possible mechanism by which androgens act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Obtaining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ndrogens affect EC and EPC functions will allow u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rogens possess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is in turn may be critica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is article seeks to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androgen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the sex-specificity of androgen action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ndothelial cells ENDOTHELIUM ESTROGEN
下载PDF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4
17
作者 Jeong-Hoon Ha Cheuk-Kit Wo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dical problem and is more prevalent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ether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ll enhance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s uncertain. Obviously...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dical problem and is more prevalent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ether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ll enhance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s uncertain. Obviousl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anti-depression drugs is an important link.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physiologic and behavioural links between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gressio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nti-depressa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coronary diseas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