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监控与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蝶卿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30-230,234,共2页
目的根据心血管监护病房感染现状及其监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监控与管理措施。方法总结目前心血管监护病房关于感染监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医院内感染监控与措施包括:建立心血管监护病房监控网络和感染监测制度,加强医务人... 目的根据心血管监护病房感染现状及其监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监控与管理措施。方法总结目前心血管监护病房关于感染监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医院内感染监控与措施包括:建立心血管监护病房监控网络和感染监测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重视环境污染的控制和加强隔离护理,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护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结论必须加强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监控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监护病房 医院内感染 监控 管理
下载PDF
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监控与管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查正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0期655-656,共2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现状和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收住医院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患者监控数据,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8例心血管监护病房患者有128人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8.376%,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 目的分析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现状和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收住医院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患者监控数据,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8例心血管监护病房患者有128人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8.376%,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共发生52例,占总感染人数40.63%,感染监控发现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原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心血管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较高,主要与侵袭性的医疗操作有关,因此要对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并加强管理,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预防、控制心血管监护病房出现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监护病房 感染监控 感染
下载PDF
欧洲心血管监护仪市场稳中有升
3
《常规医疗装备》 2004年第2期76-76,共1页
欧洲将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大心血管疾病监护产品市场,2003年销售额是1.119亿美元,受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等驱动因素的影响,到2009年,将增长到1.331亿美元。
关键词 欧洲 心血管监护 心血管疾病 治疗 医疗器械
下载PDF
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王兵 尹喜娟 徐勇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探讨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CCU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分级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CU护理措施,风... 目的:探讨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CCU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分级组,每组5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CU护理措施,风险分级组采用谵妄预测模型(PRE-DELIRIC)对CCU病人进行谵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康复进程、谵妄发生率、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及情绪状态[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结果:风险分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C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谵妄发生率为5.3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64%(P<0.05);干预后,风险分级组夜间觉醒、入睡难度、再入睡难度、睡眠深度、整体睡眠质量评分、MMSE评分、PANAS评分中正性情绪(P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谵妄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能减少CCU病人谵妄的发生,缩短康复进程,同时能改善病人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 谵妄预测模型 谵妄风险评估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床旁立体教学方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夏珂 李非 +1 位作者 赵震宇 杨天伦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床旁立体教学方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培训的6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名住院医师,采用床旁立体教学方法(联合并融... 目的探讨床旁立体教学方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培训的6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名住院医师,采用床旁立体教学方法(联合并融会贯通“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Seminar教学方法、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对照组32名住院医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方式,评估并比较两组住院医师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首先,试验组中认为自己各方面临床能力(检索文献、结合指南诊疗、结合量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临床思维、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团队合作)有所提高的住院医师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P<0.05)。其次,试验组中认为其对各种严重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急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低血压休克、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所提高的住院医师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P<0.05)。再次,试验组中认为其对心脏重症患者各系统严重合并症的处理能力(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多器官功能不全、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严重感染)有所提高的住院医师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P<0.05)。最后,试验组住院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P<0.05)。结论床旁立体教学方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组绝大多数住院医师认为,实施立体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各种临床能力,提高了他们处理各种严重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突发状况、心脏重症患者各系统严重合并症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出科考试成绩。床旁立体教学方法值得在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的临床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立体教学方法 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 住院医师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老年患者用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麻醉拔牙过程中心血管的监护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军 邓海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拔牙中对呼吸、心血管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患者采用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拔牙麻醉。监护拔牙手术前、局麻后、拔牙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就其结果... 目的观察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拔牙中对呼吸、心血管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患者采用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拔牙麻醉。监护拔牙手术前、局麻后、拔牙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就其结果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老年拔牙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对老年拔牙患者作局部麻醉是安全的,不应视为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 老年患者 心血管监护
下载PDF
移动与可穿戴技术在心血管远程监护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相建南 卢松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共5页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为心血管病人提供远程监护服务的设想,研究一款手表式心血管监测终端,实现对心血管33种参数的分析,并通过无线技术与远程服务平台进行数据通信。监测终端具有语音通话、短信、GPS定位、蓝牙、GPRS通信等功能。远程服务...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为心血管病人提供远程监护服务的设想,研究一款手表式心血管监测终端,实现对心血管33种参数的分析,并通过无线技术与远程服务平台进行数据通信。监测终端具有语音通话、短信、GPS定位、蓝牙、GPRS通信等功能。远程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医生诊断、查询、报警、急救、咨询等全方面的服务。手表终端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低功耗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监护 健康手表 脉搏传感器 可穿戴计算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设置及阶梯式培养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娜 郭俊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管理与培养模式。方法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分为临床类、保障类、教学类3类,共计6种岗位,将护士分为N0-N3等4级。同时,确立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及培训形式,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培养... 目的探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管理与培养模式。方法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分为临床类、保障类、教学类3类,共计6种岗位,将护士分为N0-N3等4级。同时,确立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重点及培训形式,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培养模式。结果初步形成层级清晰、结构合理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整体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素质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岗位管理及阶梯式培养模式有助于心血管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的培养和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 岗位设置 阶梯式培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晓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469-469,共1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将医护人员分层分组,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小组,共同参入到患者医疗的全过程:入院、诊断、治疗、出院、随访指导等。结果:...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将医护人员分层分组,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小组,共同参入到患者医疗的全过程:入院、诊断、治疗、出院、随访指导等。结果:医护一体化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的认可度很高,与实施前比较,服务质量(心衰治愈率,医疗出错率,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1 or 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良好,值得继续坚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 医护一体化
下载PDF
风险预警监控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小英 邵继风 +1 位作者 马雅雅 康晓萍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建立心血管外科监护室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血管外科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二八法则查找护理工作中的风... 目的建立心血管外科监护室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血管外科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二八法则查找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点,分析其风险因素,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及流程。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全员培训及督查工作。选取2017年1月-12月科室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期间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180例),自2018年1月-12月科室在风险预警监控措施及流程指导下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1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预警监控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风险预警监控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能够增强护士长对护理安全管理质控的效率管理,以及提高各层级护士风险防控意识,以防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心脏术后并发症,积极提升在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监控 心血管外科监护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荣浩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C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为CCU院内感染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CCU住院的并发生院内感染的210例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CCU住院未发生院内感染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因...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C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为CCU院内感染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CCU住院的并发生院内感染的210例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CCU住院未发生院内感染的4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尿道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C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性操作,缩短患者在CCU停留的时间,以便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和防护
12
作者 于晖 《中外医疗》 2011年第7期144-144,共1页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给临床带来极大地工作量。心血管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ICU护士长期处于紧张忙碌中,如何面对日益攀升的职业危险,进行有效地防护,是我们应当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ICU) 职业危险 防护
下载PDF
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超男 岳珍珍 +1 位作者 赵晓燕 李世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观察7 d。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评分,比较4R危机理论实施前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评分。结果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 d、7 d末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R危机理论实施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得分较实施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R危机理论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能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责任护士的专业技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R危机理论 风险评估 护理管理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蒙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216-218,22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经临床诊断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经临床诊断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凝血指标(PT、APTT、D-dimer、FBG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PT、APPT、D-dime、FBG低于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的APPT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PT、APPT、D-dime、FB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不仅可减少AMI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使患者凝血指标得到改善,使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粟连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试验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培训周期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术、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应用技术、相关仪器监测监护术等4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培训周期结束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心血管重症监护方面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在培训中查缺补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心血管重症监护 护理人员 培训 效果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可改变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鹏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295-296,共2页
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由于患者的病情大多数比较复杂,并且多变,故而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1]。为了减少心血管系统类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对于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 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由于患者的病情大多数比较复杂,并且多变,故而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1]。为了减少心血管系统类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对于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可改变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调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标准为:①年龄满18周岁;②在我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住院治疗的患者;③临床结局是出院或者死亡均可;④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伦理委员会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结局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重症监护 住院治疗 临床资料 护理工作
下载PDF
五常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仪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辛云芳 赵喜梅 +1 位作者 王娜 吴小娟 《甘肃科技》 2019年第14期148-150,共3页
探讨五常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武威肿瘤医院心脏血管病专科2017年至2018年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分为两组,2017年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2018年为观察组,采用五常法即5s法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仪器设备... 探讨五常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武威肿瘤医院心脏血管病专科2017年至2018年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分为两组,2017年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2018年为观察组,采用五常法即5s法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常法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中,保障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可以及时有效的使用,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提高了医生、患者满意度,而且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及名誉,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心血管重症监护 仪器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胜琴 沈德红 胡江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11Z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中采用标准化沟通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CCU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中采用标准化沟通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CCU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CCU实施标准化沟通能够让患者更好的了解护理服务的意义并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从而改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 心血管重症监护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标准化沟通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秀灵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沟通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SBAR沟通干预,并将干预前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沟通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SBAR沟通干预,并将干预前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远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事件发生率6.0%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护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过程中实施SBAR沟通,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和风险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 护理 SBAR沟通
下载PDF
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苏友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2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标准化沟...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标准化沟通.比较两组恢复时间、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可缩短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时间,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 标准化沟通 心理状态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