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评价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及影响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晓华 常亚 张树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并分析患者发生药物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200例。收集其治疗...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并分析患者发生药物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200例。收集其治疗7日后血栓弹力图测量结果。于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2组AAi、ADPi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分析AAi、ADPi对ICVD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统计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药物抵抗组和非药物抵抗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VD患者药物抵抗的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组AAi和ADPi均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AAi和ADPi有利于预测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其中二者联合检测评价ICVD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最高,AUC为0.94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5%、73.94%;200例患者中发生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1例(10.50%)、氯吡格雷抵抗38例(19.00%)、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药抵抗12例(6.00%);药物抵抗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比例高于非药物抵抗组(P<0.0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与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密切相关,AAi和ADPi越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越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控制上述指标,以提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缺血心血管病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抵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特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初步调查及其与行为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骆芝英 邹杰 +3 位作者 张荷 刘君 蒋晓霞 王炜芳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00-805,共6页
目的研究特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风险与行为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特勤人员的健康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从而降低ICVD的发生,保证特勤人员战斗力。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杭州某疗养院疗养与体检的特勤人员共120... 目的研究特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风险与行为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特勤人员的健康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从而降低ICVD的发生,保证特勤人员战斗力。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杭州某疗养院疗养与体检的特勤人员共1205例的健康档案数据并整理,采用自制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指导填写并完成问卷。结果不同年龄段特勤人员吸烟率、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1,P=0.009;χ^(2)=13.888,P=0.008;χ^(2)=24.505,P<0.001),体重指数(BMI)≥24及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247,P=0.055;χ^(2)=2.400,P=0.663)。特勤人员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均值为(1.44±1.30)%,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为中危的有1例,占0.08%,低危的有37例,占3.07%,极低危有1167例,占96.85%;随着年龄的增加,未来10年ICVD发病相对危险为高风险的发生率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4,P<0.001)。特勤人员未来10年ICVD发病相对危险与行为生活方式的相关比较中,鱼类及水产品平均日摄入量、蛋类及蛋制品平均日摄入量、平均每周吃早餐的天数、平均每周运动锻炼时间、平均每周被动吸烟情况、饮酒年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4,P=0.002;F=7.523,P=0.006;F=5.622,P=0.018;F=5.955,P=0.015;F=4.777,P=0.029;F=18.946,P<0.001)。鱼类及水产品平均日摄入量越多、饮酒的年数越多,相对风险越高,是危险因素(OR=1.330,P=0.004;OR=1.482,P<0.001);平均每周吃早餐的天数越多,相对风险越低,是保护因素(OR=0.772,P=0.024)。结论特勤人员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预防ICVD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ICVD发病相对危险为高风险的发生率也随之递增。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每天吃早餐、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对于预防ICV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勤人员 缺血心血管病 行为生活方式
下载PDF
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存老年人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征分析
3
作者 乔玲 丁美华 +2 位作者 朱斌 钱海红 武北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7-0132,共6页
分析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存老年人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征,为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利用2022年度在本单位参与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数据,结合门诊数据获得173名老年人体检资料,调研一般资料、身高、体重、腰围... 分析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存老年人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征,为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利用2022年度在本单位参与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数据,结合门诊数据获得173名老年人体检资料,调研一般资料、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常规、血脂及肝肾功能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存病老年人的腰围、体质指数、胆固醇、间接胆红素、血小板计数、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较单纯糖尿病老人显著偏高(P<0.05);共存病老年人相较于单纯高血压老人,其空腹血糖、间接胆红素、体质指数、血肌酐、体育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共存病患者相对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主要有:空腹血糖、血肌酐。结论 腰围、体质指数、胆固醇、间接胆红素、血小板计数、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病史可能是单纯糖尿病转化为共存病的相关因素;空腹血糖、间接胆红素、体质指数、血肌酐、体育锻炼频率可能是单纯高血压转化为共存病的相关因素。空腹血糖和血肌酐水平是预测单纯高血压发展为共存病的风险评估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缺血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吲哚布芬用于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云珊 赵紫楠 +1 位作者 张亚同 金鹏飞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布芬”和“indobufen”作为关键词设定一定策略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布芬”和“indobufen”作为关键词设定一定策略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时间由建库至2021年4月)的数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9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包括332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674例、对照组1655例。有效性结局显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吲哚布芬单药显著优于阿司匹林(风险比=1.29,95%置信区间:1.21~1.38,P<0.00001);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风险比=1.19,95%置信区间:1.03~1.36,P=0.01);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I^(2)=0,风险比=0.25,95%置信区间:0.10~0.65,P<0.01);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血管闭塞事件的短期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风险比=0.26,95%置信区间:0.10~0.65,P<0.01)。安全性结果显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导致出血事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轻微出血事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结论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循证证据,吲哚布芬单药或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心血管病变 吲哚布芬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对心血管疾病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紫薇 花语蒙 刘爱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联合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中的2011年基线数据和2013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联合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中的2011年基线数据和2013年、2015年、2018年随访队列数据,对2011年基线抑郁症状、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采用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对CVD的单独、独立和联合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412例,基线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7%,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比例为13.62%。平均随访6.19(6.19±1.66)年中,总计观察58258人年,1401例中老年人发生了心血管疾病,发病密度为24.048/千人年。调整因素后,单独影响中,有抑郁症状者的CVD发生危险高(HR=1.263,95%CI:1.133~1.408),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者的CVD发生危险高(HR=1.892,95%CI:1.662~2.154)。独立影响因素中,有抑郁症状者CVD发生危险高(HR=1.269,95%CI:1.138~1.415),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者的CVD发生危险高(HR=1.898,95%CI:1.668~2.160)。联合影响结果显示有抑郁症状且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低风险、无抑郁症状且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抑郁症状合并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人群发生CVD分别是无抑郁症状且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低风险人群的1.390、2.149、2.339倍(P<0.001)。结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中高风险人群叠加抑郁症状会加剧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结合实际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和生理指标健康管理的同时,应重视中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缺血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 联合影响
下载PDF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帆 贾亚丹 +4 位作者 吴文迅 杨琼琼 张云飞 马小彪 贺秀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1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依据Gensini积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分组(≥50分)与低分组(<50分)两个...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1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依据Gensini积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分组(≥50分)与低分组(<50分)两个亚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肠道菌群及TMAO水平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两亚组肠道菌群及TMAO水平,分析肠道菌群及TMAO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MAO水平及梭菌属、考拉杆菌属、颤杆菌属、Alistipes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厌氧胞杆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分组TMAO水平及梭菌属、考拉杆菌属、颤杆菌属、Alistipes丰度均高于低分组,厌氧胞杆菌属丰度低于低分组(P<0.05)。TMAO、梭菌属、考拉杆菌属、颤杆菌属及Alistipes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厌氧胞杆菌属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后肠道菌群及TMAO均存在异常改变,临床检测肠道菌群及TMAO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下载PDF
某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
7
作者 毕新萍 古丽努拉·波拉提 +3 位作者 常静 马科 刘银娣 曹红波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评估某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21年该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及职工健康调查信息,选取19 912例35~59岁、既往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的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缺... 评估某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有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21年该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及职工健康调查信息,选取19 912例35~59岁、既往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的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10年发病风险,并进行两组间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组间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表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M(P25,P75)为2.1%(0.8%,3.9%),其中男性M(P25,P75)为2.1%(0.1%,3.9%),女性M(P25, P75)为0.3%(0.2%,0.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40~49岁、55~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度高于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发病绝对危险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P<0.05)。10年发病风险高危、中危和低危分别为4.04%、15.5%和80.43%,男性高危和中危比例高于女性(P<0.05);高危、中危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吸烟、超重、肥胖、高收缩压、高总胆固醇、糖尿病人群高危和中危比例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说明该企业35~59岁职工有4.04%的人在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可能性超过10%,应关注男性职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健康干预
下载PDF
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乐健 唐发宽 +4 位作者 华宁 唐雪正 邸春霞 田玲 岳清如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CYP2C19基因突变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择期行PCI手术的CYP2C19突变型患者,采...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CYP2C19基因突变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择期行PCI手术的CYP2C19突变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每组120例。氯吡格雷组服用阿司匹林及双倍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替格瑞洛。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和院外12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反应时间[(24.2±2.8)vs(15.3±2.4)s]和血凝块形成时间[(13.4±2.6)vs(6.6±1.8)s]显著增高,而最大幅度[(46.2±2.1)vs(69.5±3.2)mm]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13.3%(16/120)vs 32.5%(39/120),P<0.01];但2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双倍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可以使血小板抑制效果达标,但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仍然较高;替格瑞洛能够有效减低药物抵抗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血小板抑制效果,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硫酸氢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缺血事件
下载PDF
长期负荷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显著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乐健 唐发宽 +2 位作者 华宁 陆宏 唐雪正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负荷量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栓弹力仪检测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筛选PCI术后对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不敏感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观察长期负荷量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栓弹力仪检测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筛选PCI术后对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不敏感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药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每天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及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试药组服用100 mg阿司匹林以及15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检测6个月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同时观察两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6个月内试药组心血管病病死率、支架内血栓再形成率、再发心肌梗死和再发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0%、10%、23%以及6%,对照组为3%、20%、36%以及17%,试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药组硫酸氢氯吡格雷所致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血风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长期加倍剂量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可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缺血事件
下载PDF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的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梦 谢高强 +7 位作者 王浩 任福秀 梁立荣 赵连成 杨颖 解武祥 史平 武阳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对"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中的石景山人群进行定期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至少接受过两次超声检... 目的:探讨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对"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中的石景山人群进行定期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至少接受过两次超声检查且第二次检查前没有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1479名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研究对象按照基线有无斑块等分为5组即对照组(两次检查均无斑块检出)、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进展组。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两次检查间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第二次检查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风险(HR)。结果: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当以基线和复查均无斑块即对照组作为参考时,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斑块进展组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风险比依次为3.5,5.7,6.2和7.3;P值均<0.05。风险比逐渐趋势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趋势检验P<0.001)。结论: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可预测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该结果支持斑块面积指标作为风险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缺血心血管事件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凌 郭若冰 戴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血小板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缺血事件发生中起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血小板 缺血心血管疾病 防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度与血脂、血糖相关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翔 王娟 高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39-1640,共2页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一般定义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总和,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目前的发病人数增多且趋于年轻化,不仅加重了社会和家庭负担,而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尽管以改变生活方式、治疗与控制危...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一般定义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总和,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目前的发病人数增多且趋于年轻化,不仅加重了社会和家庭负担,而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2〕。尽管以改变生活方式、治疗与控制危险因素为主的预防策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脑卒中风险评估亦有待加强。本研究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对上海市社区老年居民ICVD的发病危险进行了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并为其制订防治策略,同时探讨不同危险程度的血糖和血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病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晋军 向常青 黄岚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疾病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江苏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健 崔岚 +4 位作者 陈路路 杜文聪 陶然 周金意 覃玉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评估江苏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方法2015—2019年,在江苏省8个项目点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115435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 目的评估江苏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方法2015—2019年,在江苏省8个项目点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115435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获取研究对象的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对其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江苏省35~75岁人群中具有≥2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66.2%,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分为6.94分,平均危险度为6.33%。人群中ICVD 10年发病危险为高危、中危和低危者分别占15.7%、29.8%和54.5%,且在男性、高年龄、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家庭年收入较低人群中高危比例更高。结论江苏省35~75岁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较高,应对重点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社区医院520例糖尿病及前期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凯 陈爱华 +5 位作者 蔡德鸿 张桦 马昭杰 衷锐 湛奕 唐福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危险情况。方法选取520例社区医院住院糖尿病及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简易评估方法"预测10年内缺...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危险情况。方法选取520例社区医院住院糖尿病及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简易评估方法"预测10年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生率,按10%分为高危和低危,并对各危险因素(性别、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年龄)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因素的正常组与异常组的发病危险度,并建立长期追踪随访。结果在单纯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危险度大于10%男性占9.3%,女性占2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包含单纯空腹血糖增高患者中发病危险度大于10%男性占8.2%,女性占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异常组的预测高危比例分别为40.1%,17.5%,24.3%,正常组为2.2%,8.8%,5.8%,异常组的预测低危分别为59.9%,82.5%,75.7%,正常组为97.8%,91.2%,9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人群的年龄(55.97±3.58)岁,低危人群的年龄(50.99±6.7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心血管发病风险增高,性别、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年龄均为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降低易患因素的水平和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心血管病 危险度评估
下载PDF
医务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单旭征 陈云 +5 位作者 宋瑞宏 杨波 尹杰 郎卡吉 陈侣林 李世云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发病风险及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抽取某医院427名无心血管病史的医务人员(35~59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最近一次体检报告,分析其MS及各组分发生情况。采用国人ICVD发病危险简易评...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发病风险及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抽取某医院427名无心血管病史的医务人员(35~59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最近一次体检报告,分析其MS及各组分发生情况。采用国人ICVD发病危险简易评估工具评估研究对象10年ICVD发病风险,分析MS各组分对医务人员ICVD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共检出MS患者76名(17.8%)。除≥55岁女性外,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及各年龄段男性ICVD的发病风险均低于平均参考水平。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空腹三酰甘油升高者的ICVD发病风险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是ICVD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部分医务人员ICVD发病风险不高;但MS组分中,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可增加35~59岁医务人员ICV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缺血心血管疾病 医务人员 发病风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中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模型研究与评估工具的开发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曾哲淳 吴兆苏 +6 位作者 陈伟伟 何新叶 陆迎 陈阳 苏江莲 左惠娟 王锦纹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针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工具。方法:基于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队列研究已构建的数学模型,使用Java、Object-C、PHP及HTML5等技术,开发... 目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针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工具。方法:基于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队列研究已构建的数学模型,使用Java、Object-C、PHP及HTML5等技术,开发针对安卓、IOS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平台的风险评估软件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个体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的预测。结果:成功开发了可运行于安卓手机、安卓平板电脑、iPhone、iPad等移动智能设备的风险评估系统客户端,以及可运行与个人电脑的网站系统,并以"爱心护心"系统的名称,通过软件市场的方式免费上线发布。系统具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10年发病风险预测、心脏年龄计算、危险因素分析和健康教育等的功能。结论:所建立的软件系统基于我国学者的权威性研究结果、针对中国人群数据、用户界面友好,可用于健康教育、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等工作,作为患者危险分级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病 发病风险评估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金宏 何耀 +2 位作者 屈波 王发强 秦银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612-615,共4页
  临床决策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涉及庞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临床医生需要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搜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临床判断.然而其判断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经...   临床决策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涉及庞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临床医生需要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搜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临床判断.然而其判断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经验,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也随着人自然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无法积累.另一方面,医学设备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实验室检查数据,仅仅依靠传统的个人经验积累无法胜任更加精确的诊疗工作.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体现,人工神经网络(ANN)被尝试应用在疾病的诊疗中.本文就ANN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缺血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蔚 王锦纹 +1 位作者 左惠娟 宋现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评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存在情况及其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门诊和全科门诊就诊的年龄35~59岁的高血压患者。采集颈动脉超声指标,一般性资料收集和相关检... 目的:评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存在情况及其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门诊和全科门诊就诊的年龄35~59岁的高血压患者。采集颈动脉超声指标,一般性资料收集和相关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及缺血性心血管病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37.6%,9.0%的患者伴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男性、糖尿病史、LDL-C水平高、高血压病程长、吸烟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别、LDL-C水平、高血压病程、中心型肥胖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具有相关关系。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大约1/3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缺血心血管病
下载PDF
河南省郑州市中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估 被引量:13
20
作者 安伟锋 张雷 王培玉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估郑州市中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危险,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郑州市3561名35~59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资料,以"国人ICVD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 目的评估郑州市中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危险,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郑州市3561名35~59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资料,以"国人ICVD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简易模型进行ICVD十年发病危险评估。结果 ICVD十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低危)者,男性为96.2%,女性为98.2%;发病危险度≥10%(中危)者,男性为3.8%,女性为1.8%;发病危险度≥20%(高危)者,男性为0.8%,女性为0.3%。ICVD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在不同绝对危险度(≥10%和<10%)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郑州市中年人ICVD发病危险处于较高水平。ICVD绝对危险度评估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高危人群的简单筛检,在以后ICVD及危险因素的改善和防治工作中应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血管病 危险评估 评估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