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路径在胸腔镜心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车红英 王其艳 《右江医学》 2005年第4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胸腔镜 心间隔缺损 修补术 缺损修补 心间隔 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术中 临床路径 转归过程
下载PDF
PA/Ao比值法对心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压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丁育增 陈文生 +1 位作者 刘新宏 崔翰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00-901,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动脉与主动脉环部内径比值法 (PA/Ao)评估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4 2例心间隔缺损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主动脉及肺动脉环部内径并计算其比值与术中所测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结果 PA/Ao比值与术中测量肺动... 目的 探讨肺动脉与主动脉环部内径比值法 (PA/Ao)评估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4 2例心间隔缺损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主动脉及肺动脉环部内径并计算其比值与术中所测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结果 PA/Ao比值与术中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密切相关 (r =0 .91,P <0 .0 0 1) ,PA/Ao比值≥ 1.3提示肺动脉高压 ,比值越高 ,肺动脉压越高。结论 PA/Ao比值法对心间隔缺损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可靠 ,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Ao比值法 心间隔缺损 超声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脏病 合并症
下载PDF
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
3
作者 雷虹 严中亚 +4 位作者 吴一军 卢中 郑理 李建安 王成 《安徽医学》 2005年第5期364-365,共2页
目的探讨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向活瓣补片矫治9例病人,常规补片矫治11例病人,术后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测肺动脉压。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术后死亡2例,活瓣补片矫治... 目的探讨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向活瓣补片矫治9例病人,常规补片矫治11例病人,术后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测肺动脉压。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术后死亡2例,活瓣补片矫治组痊愈。全组术前肺动脉压平均93.9±20.3mmHg,术后下降到65±29.4mmHg,5例病人回到医院随访,随访期3个月~3年,肺高压进一步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能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短中期生存令人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双向分流 重度肺动脉高压 单向活瓣补片 心间隔缺损 矫治 二维超声动图 术后死亡 肺动脉压
下载PDF
一期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间隔缺损的经验
4
作者 倪旭鸣 严志焜 +3 位作者 沈家宜 朱理 许林海 戴备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37-83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 心间隔缺损 手术疗法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孔瑞瑞 郭志祥 +2 位作者 张成鑫 龚文辉 葛圣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比较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间隔缺损(heart sep... 目的:比较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间隔缺损(heart septal defects,HSD)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有心内直视手术修补或封堵适应证者共79例。其中45例HSD患者行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封堵术(封堵组),另34例行常规开胸修补手术(修补组)。对比两组术中(开胸时间、关胸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术后ICU监护时长、呼吸机支持时长、心纵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花费围、手术期输血例数)和术后并发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封堵组手术成功率为97.8%,修补组为100.0%(P>0.05)。两组术中、术后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封堵组均优于修补组(P<0.05),封堵组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修补组(4.5%vs 47.1%,P<0.001),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相比,超声引导下心间隔缺损封堵术有着手术时长短、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相对较低等优点,是治疗先天性心间隔缺损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 食管超声 封堵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心间隔缺损并哑性动脉导管未闭4例
6
作者 王桂荣 王福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7年第3期27-28,32,共3页
我院治疗66例心间隔缺损的病例中,有4例合并哑性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发生率6%。全组病例术前均无PDA临床体征,1例术前再次复查心脏彩超时发现,其余3例均漏诊。1例先处理PDA,3例在纠正心内畸形同时处理PD... 我院治疗66例心间隔缺损的病例中,有4例合并哑性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发生率6%。全组病例术前均无PDA临床体征,1例术前再次复查心脏彩超时发现,其余3例均漏诊。1例先处理PDA,3例在纠正心内畸形同时处理PDA。心间隔缺损合并哑性PDA容易漏诊,但有其临床特点,手术可先处理PDA,或在体外循环下处理P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 心间隔缺损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高明敏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1X期78-78,共1页
目的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分别应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7年4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依据均匀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 目的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分别应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7年4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依据均匀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修补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优,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分别应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效果显著,不仅术中效果较好,而且术后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 常规开胸修补手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及PCI术后随访四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玉英 卫亚丽 +5 位作者 汝磊生 彭育红 孙家安 张莉 丁超 王冬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室间隔穿孔(ventrie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伴有循环功能急剧衰竭,治疗棘手且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联合应用封堵术和经皮冠状动... 室间隔穿孔(ventrie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伴有循环功能急剧衰竭,治疗棘手且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联合应用封堵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AMI并发VSR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本院成功对4例AMI并发VSR的患者分期进行封堵术和PCI,并进行了随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死 间隔破裂 心间隔封堵装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袁奇 黄向阳 +4 位作者 杨冬妹 单凤仙 王玉婷 蒋玉霞 李卫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缺损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三尖瓣根距离,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观察封堵效果。结果62例VSD患者进入导管室,其中4例经X线左室造影后放弃手术,5例封堵失败,53例在TTE和DSA监测下成功封闭VSD(其中2例行二次封堵成功)。成功病例术前TTE测VSD3~17(5.88±2.25)mm,X线左室造影测VSD2~17(5.17±2.63)mm,两者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r=0.909),都与封堵器大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TTE在VSD封堵术前适应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术中及术后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心间隔缺损 室的 超声动描记术
下载PDF
经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14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远 林宇 +1 位作者 林冬群 王侃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病人142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确定封... 目的分析总结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病人142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确定封堵器型号,超声定位经右心室穿刺置入封堵器,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 142例VSD病人均成功封堵,成功率100%。1例术后3 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二次手术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1例术后5 d发现残余分流较大二次手术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142例病人均顺利出院。随访1~51个月,138例无残余分流,余4例有2 mm残余分流,142例心电图均无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均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VSD封堵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心间隔封堵装置 超声动描记术 经食管 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锋 葛建军 +3 位作者 周汝元 葛圣林 林敏 高晴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搏修补房室间隔缺损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伟 黄克诚 +1 位作者 吴凯 张怀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4例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手术进行矫治,其中2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venous co...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4例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手术进行矫治,其中2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venous connection,PAPVC)者扩大房缺,并用补片将引流到右房的右肺静脉隔到左心房,2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行瓣叶交界处切开,3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气栓、低心排血综合征等并发症。2例手术中分别损伤右房后壁及右下肺静脉,1例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1例出现心律紊乱。结论: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意义,但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应建立在安全、精确的心脏畸形纠治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 脏外科学 右腋下小切口 脏不停搏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破裂、肌部室间隔缺损及左心室室壁瘤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绍洁 阎国辉 +2 位作者 陈江华 陈伟斌 王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9-201,共3页
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并取得确切疗效。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介入封堵术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广受临床医师的青睐。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心动图在这些微创手术的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并取得确切疗效。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介入封堵术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广受临床医师的青睐。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心动图在这些微创手术的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描记术 导管插入术 主动脉破裂 心间隔缺损 脏室壁瘤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菲菲 任卫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TCASD)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已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筛选适应证和准确安置封堵器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新近研发的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可获取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并可直视缺损,精确测量缺...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TCASD)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已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筛选适应证和准确安置封堵器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新近研发的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可获取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并可直视缺损,精确测量缺损内径和面积,更好地评价缺损残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实时、全程监护TCASD,纠正封堵器植入处残余分流、降低术后并发症。RT3D-TEE是评价ASD及指导介入治疗的新选择、新参考。本文对RT3D-TEE在诊断及介入治疗AS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描记术 经食管 超声动描记术 三维 心间隔缺损 房的 经导管封堵
下载PDF
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波 刘菲斯 +1 位作者 明腾 邹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超声探测方法及其各型的超声特征性表现。方法每例常规于剑突下、心尖、胸骨旁及胸骨上窝等透声窗全面扫查,按顺序分段诊断分析法,判断心脏位置、连接关系及合并结构畸形,明确异常分流,正面... 目的进一步探讨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超声探测方法及其各型的超声特征性表现。方法每例常规于剑突下、心尖、胸骨旁及胸骨上窝等透声窗全面扫查,按顺序分段诊断分析法,判断心脏位置、连接关系及合并结构畸形,明确异常分流,正面显示房室瓣膜(剑下四腔心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判断前、后联合瓣之间是否存在连接,同时判断前联合瓣是否分叶及前、后联合瓣与室隔附着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结果比较,两例过渡型诊断为A型、B型、C型准确率为100%。结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切面结合剑下切面可清楚显示CAVSD各型共同房室瓣的形态特点,且检查方便,具有无创、经济简便的优点,能为该病患儿的手术治疗提供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缺损/超声检查 超声动描记术
下载PDF
机械臂辅助胸腔镜下心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倩 王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机械臂 胸腔镜 心间隔缺损 修补术 护理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不同时间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除右心室射血分数外,其余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后AS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较好的评估其右心功能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超声动描记术 介入 心间隔封堵装置 功能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导管心脏间隔缺损关闭术
18
作者 施红 徐爱芬 +3 位作者 李黎 余秀华 平海琳 任森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6-87,共2页
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9例。术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关闭器在心内的位置;②显示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③观察房间隔缺损球囊探测的过程。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内结构、关闭器位置、残余分流... 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导管关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9例。术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关闭器在心内的位置;②显示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③观察房间隔缺损球囊探测的过程。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内结构、关闭器位置、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同时可结合声学造影或术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并用于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提出超声心动图是经导管心脏间隔缺损关闭必不可少的一项监测手段,尤其对房间隔缺损的关闭术,可望不久的将来能在超声室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导管插入术 心间隔缺损 超声动图
下载PDF
体重10kg以下小儿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体会
19
作者 史素丽 程燕生 +1 位作者 付焕珍 庄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54-755,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3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儿.畸形类型: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3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儿.畸形类型: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心功能Ⅱ~Ⅲ级.麻醉用药: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低浓度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体外循环(CPB)前对于心功能差的患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钙剂.CPB后强心、扩张肺血管、改善微循环,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结果手术全部成功,由于术后并发症死亡5例.结论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重点是保护心功能、避免心律失常、做好房室、血管间的分流管理,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运用有效的镇痛、适当的过度换气、扩张肺血管药物控制肺动脉高压.麻醉管理、手术质量、体外循环控制、围手术期的治疗,都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围手术期的治疗以及相关设备、药物的完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 心间隔缺损 麻醉
下载PDF
右室间隔部主动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的对照研究
20
作者 李蕙君 曲海波 李占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植入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 (1)两组植入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59.6±3.2)、(60.2±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室间隔部主动同定组x线曝光时间延长(P〈0.01)。(2)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高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P〈0.05或〈0.01),但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植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P〈0.01或〈0.05)。(4)心室100%起搏时QRS时限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较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 电极 植入 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