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潘天寿艺术活动年谱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纯然
黄专
-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35,共23页
-
文摘
卷一艺术启蒙期[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 1岁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别署懒秃、朽居士、懒道人、懒头陀、颐者、心阿兰若住持寿者、三门湾人、古竹园丁寿者,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东越大颐。父名秉璋,字子陶。县学生,能书。初薄有祖产,后家境不顺,逐渐破落。(潘公凯:《潘天寿评传》附录“潘天寿年表”)
-
关键词
潘天寿
潘公凯
寿者
心阿兰若住持
黄宾虹
吴昌硕
美术展览会
陈师曾
高剑父
钱松岩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潘天寿先生的人品和画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昌谷
-
出处
《新美术》
1981年第1期34-35,共2页
-
文摘
潘先生认为人品是画品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画品才能提高。否则不可能有技术;即使有了技术,也是画不好的。我和潘先生接触较多,他的画,我也看得较多,我总觉得他和他的画有一种高尚的气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别人。这种坦荡自然的品格,任何人都装不出来,也装不象的。我以为凡是接近潘先生的人,一定有这个感觉。否则就既不懂潘先生的为人,也不懂潘先生的画。要是现在夸夸其谈地装懂,也只是耳视罢了。对潘先生的所谓“清高”,也不能加以否定。我以为,要是人们都能象他这样“清高”,天下就大治了。他自己不存坏想,不做坏事,也要求别人这样做。有一次我问他:“潘先生原来不在杭州工作,在更大的、文化发达繁荣的城市工作,不是提高得更快,利益更多吗?
-
关键词
潘先生
画品
潘天寿
吴昌硕
城市工作
道德品质
石涛
八大山人
心阿兰若住持
扬州八怪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潘天寿传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潘公凯
-
出处
《新美术》
1981年第1期12-14,共3页
-
文摘
潘天寿先生,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头婆峰寿者。一八九七年三月十四日(丁酉二月十二日)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北乡冠庄村。父名秉璋,县学生员,能书,为人忠直仁厚。母周氏,聪敏贤达。先生为长子,七岁时,母病故。潘家起初薄有祖产,因家境不顺,渐趋困顿。先生自童年起,就帮助家中砍柴、放牛、车水、耘田。冠庄西山的雷婆头峰,就是他和小伙伴们常去樵牧的地方。先生晚年,自号雷婆头峰寿者,即以寄托对家乡纯朴生活的深切怀念。
-
关键词
潘天寿
寿者
心阿兰若住持
吴昌硕
芥子园画谱
能书
伙伴们
西湖艺术院
画史
国画研究会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淮阴市博物馆藏潘天寿七幅作品
- 4
-
-
作者
王厚宇
-
出处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56-58,共3页
-
文摘
江苏省淮阴市博物馆收藏了潘天寿的七幅画,都是1944年或1945年在重庆时所作。受画人为徐伯璞蔡铭竹夫妇。徐伯璞,山东肥城人,早年赴日留学,归国后从事教育,曾任中学校长、教育部科长、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职务。一生酷爱艺术、擅书画,现虽已八十七岁高龄,仍醉心丹青,作画不息。蔡铭竹女士(1909—1980),广东番禺人,早年赴日留学,终生从事小学教育。徐伯璞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和潘天寿相识,抗战时又聚首雾都,故友重逢,分外高兴。时潘天寿在美术教育委员会任职,为避日机轰炸,移居乡村,徐伯璞亦在青木关安家。工作之余,潘天寿(未带家居)常到徐家一起欣赏书画,谈古论今,或乘兴作画。有时,徐伯璞也到潘天寿处谈心。
-
关键词
徐伯璞
潘天寿
美术教育委员会
心阿兰若住持
山东肥城
谈古论今
青木关
徐家
美术史研究
设色画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潘天寿《松鹰图》
- 5
-
-
作者
卢辅圣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书法》
2022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
文摘
潘天寿(一八九七—一九七一),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寿者、颐者、懒道人、懒头陀、懒秃、心阿兰若住持、雷婆头峰寿者。宁海人。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历任上海和杭州地区的多所美术院校教职,其中一九二八年起为西湖国立艺术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一九四四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九五七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暨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和院长。
-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浙江美术学院
潘天寿
艺术专科学校
松鹰图
心阿兰若住持
美术院校
中国画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