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1
作者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9-2521,共13页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0C,盐度分别为3.6%~9.2%NaCleqv、2.6%~9.2%NaCleqv、2.8%~9.6%NaC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2的NaCl-H2O-c0: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H2O-NaC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2O-CO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