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1
作者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9-2521,共13页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0C,盐度分别为3.6%~9.2%NaCleqv、2.6%~9.2%NaCleqv、2.8%~9.6%NaC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2的NaCl-H2O-c0: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H2O-NaC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2O-CO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1
作者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9-2521,共13页
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资助
文摘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0C,盐度分别为3.6%~9.2%NaCleqv、2.6%~9.2%NaCleqv、2.8%~9.6%NaC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2的NaCl-H2O-c0: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H2O-NaC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2O-CO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演化
成矿机制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Evolution of ore fluids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Bilugangan Mo-Cu deposit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