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半农:勇猛跃动、不断前行的新文化战士
1
作者 刘小中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50-55,共6页
近年来的刘半农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刘半农的生平、思想发展以及在文学革命、新文学创作、语言音律、文化教育、美术摄影、文物考古等多方面的业绩,已经得到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全方位的突破。但是,对这样一位在中国新文化史上... 近年来的刘半农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刘半农的生平、思想发展以及在文学革命、新文学创作、语言音律、文化教育、美术摄影、文物考古等多方面的业绩,已经得到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全方位的突破。但是,对这样一位在中国新文化史上有着多方面突出建树的文化入一生功过是非的总体评价,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得到完满解决的课题,人们仍然习惯予从中国社会革命的视角分析其人,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对刘半农所走过道路的简要勾勒,似乎已经成了概括刘半农一生的盖棺论定。建国以后的一些文学史和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化 忆刘半农君 文学创作 《语丝》 东抄西袭 美术摄影 学史 新文学运动 思想革命
下载PDF
“她”从哪里来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俊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6年第1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字问题 语言文字 一个女性 《时事新报》 忆刘半农君 时事新报 文化运动 就这
下载PDF
标点纵横谈
3
作者 严谨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2年第2期60-65,共6页
在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以前,中外都有用文字来代替标点的情况。据说,过去外国人写文章写到疑问句时,就在这个句的末尾写上“guestio”(质问、疑问、问题)这个字,代替现代的疑问号。现在看来,真是可笑。无独有偶,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过... 在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以前,中外都有用文字来代替标点的情况。据说,过去外国人写文章写到疑问句时,就在这个句的末尾写上“guestio”(质问、疑问、问题)这个字,代替现代的疑问号。现在看来,真是可笑。无独有偶,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过去中国人写文章,当句子意犹未尽时就写上“云云”或“等等”代替现在的省略号“……”。清末时林琴南,用文言翻译了百多部外国小说,遇到外国小说中的省略号,他不照人家的点上几点,而写上“此语未完”四个字。这样在行文叙述中间夹上“注语”去,同样是可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小说 林琴南 语文基础知识 《新华字典》 国家出版总署 新华辞书社 忆刘半农君 王炳耀 语文考试 修辞作用
下载PDF
闲话刘半农
4
作者 吴方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现在,知道刘半农其人的,也许不多了。有一把年纪的文化人大抵犹记依稀,再就数到念“大一、二中文”的学生,要读文学史,该记得当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扎硬寨,打死仗”的诸位之中,有他一个。岁月淘人,原非可料,更何况未曾叱咤亦未曾喧... 现在,知道刘半农其人的,也许不多了。有一把年纪的文化人大抵犹记依稀,再就数到念“大一、二中文”的学生,要读文学史,该记得当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扎硬寨,打死仗”的诸位之中,有他一个。岁月淘人,原非可料,更何况未曾叱咤亦未曾喧赫。人于尘世,不免如“过客”,连鲁迅先生也曾慨叹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主题 言说方式 忆刘半农君 扬鞭集 胡风 灾梨祸枣 轻尘 真性情 瓦釜集
原文传递
鲁迅记人散文漫说——鲁迅散文创作概观之二
5
作者 宋学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6-11,共6页
拙作《鲁迅记事散文漫说》认为,鲁迅散文除《朝花夕拾》十篇外,还应包括鲁迅杂文集中一般认为是散文的十二篇。这二十二篇散文中偏于记事的十一篇,已在前文论及,这里考察余下的十一篇。②从作者与所记人物的关系看,除《阿金》记自己所... 拙作《鲁迅记事散文漫说》认为,鲁迅散文除《朝花夕拾》十篇外,还应包括鲁迅杂文集中一般认为是散文的十二篇。这二十二篇散文中偏于记事的十一篇,已在前文论及,这里考察余下的十一篇。②从作者与所记人物的关系看,除《阿金》记自己所不相识的人和《无常》、《女吊))记自已儿时喜爱的戏曲形象外,其余八篇都是记与自己有交往的人物,分别考察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爱农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为了忘却的记念 柔石 忆刘半农君 讽刺性 历史感 正面描写 弃医从文
下载PDF
鲁迅与刘半农
6
作者 高夙胜 《春秋》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中,有几篇谈论或论及刘半农的,涉及其全人的,从而要算是重要的,是《忆刘半农君》和《趋时和复古》两篇。前一篇收在《且介亭杂文》,后一篇收在《花边文学》,而作期均在1934年8月,即刘半农先生病逝后不久。
关键词 先生 “五四”运动 鲁迅 忆刘半农君
原文传递
险恶的陷沙鬼 卑劣的教唆犯——揭露“四人帮”利用“鲁迅研究”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罪行
7
作者 杨思中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9期48-52,共5页
'鲁迅研究',曾经是'四人帮'用来大造篡党夺权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彻底廓清'四人帮'在鲁迅研究领域里所散布的阵阵妖氛毒雾,揭出他们利... '鲁迅研究',曾经是'四人帮'用来大造篡党夺权反革命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彻底廓清'四人帮'在鲁迅研究领域里所散布的阵阵妖氛毒雾,揭出他们利用'鲁迅研究'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罪恶阴谋,应是一切热爱鲁迅、敬仰鲁迅、愿以鲁迅为榜样、在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作出贡献的革命者义不容辞的战斗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思想 揭批“四人帮” 资产阶级民主派 战斗任务 革命事业 鲁迅著作 忆刘半农君 革命青年 救救孩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