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魂不散的过去——解读蒙·罗·詹姆斯的志怪小说
1
作者 毛卫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书作为载体来表现志怪现象的"图书馆志怪小说"是詹姆斯一大创举,有着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志怪现象是寓居于书中的"过去"在"现在"的回归。这种思想颇具前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 以书作为载体来表现志怪现象的"图书馆志怪小说"是詹姆斯一大创举,有着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志怪现象是寓居于书中的"过去"在"现在"的回归。这种思想颇具前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学者有关志怪的学说存在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罗·詹姆斯 志怪书 小说 历史 英国
下载PDF
志怪与魏晋南北朝宗教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维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卷帙浩繁的宗教经典,是我们了解古代宗教思想的重要资料。然而对于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宗教,这些经典所能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要了解古代宗教活动的情形、一般群众的信仰状况,...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卷帙浩繁的宗教经典,是我们了解古代宗教思想的重要资料。然而对于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宗教,这些经典所能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要了解古代宗教活动的情形、一般群众的信仰状况,就要更多地借助有关的历史、文学资料。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宗教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宗教文学形式是“志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书 古代宗教 佛教 道教 宗教思想 宗教信仰 早期佛教 宗教迷信 道教思想
下载PDF
从六朝志怪到唐传奇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广明 傅书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22-24,共3页
中国短篇小说到唐代始进入成熟期。和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篇幅加长了,描写细腻了,作品中出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内容也由写鬼神世界转为表现人间生活。特别是唐传奇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创作,这是和志怪大不相同的。从小... 中国短篇小说到唐代始进入成熟期。和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篇幅加长了,描写细腻了,作品中出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内容也由写鬼神世界转为表现人间生活。特别是唐传奇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创作,这是和志怪大不相同的。从小说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志怪是唐传奇的直接源头,所以鲁迅先生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但从“粗陈梗概”的志怪到“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的传奇,中间不可能发生突如其来的质变。在六朝数百年间,志怪小说本身也有一个演变、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其中较优秀的作品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某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已和传奇相当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唐传奇 《搜神记》 小说 《搜神后记》 志怪书 《续齐谐记》 人物形象 故事性 《干将莫邪》
下载PDF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光斗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12,共6页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姜光斗魏晋志怪小说,有曹丕《列异传》、张华《博物志》、郭璞》《玄中记》、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陆氏《异林》、王浮《神异记》、戴诈《甄异传》、祖台之《志怪》、谢敷《观世音应...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姜光斗魏晋志怪小说,有曹丕《列异传》、张华《博物志》、郭璞》《玄中记》、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陆氏《异林》、王浮《神异记》、戴诈《甄异传》、祖台之《志怪》、谢敷《观世音应验记》、苟氏《灵鬼志》、孔约《志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观世音 《搜神记》 古小说 小说 佛教的影响 佛教影响 志怪书 佛教意识 《拾遗记》
下载PDF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
5
作者 白广明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梁·慧皎《高僧传叙录》有陶渊明作《搜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后记》 陶潜 《四库全总目》 神不灭论 陶渊明 《读山海经》 神灭论 志怪书 唐宋类 佛教思想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本文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学者志怪书。它包含有大学问家借子部杂家来改造小说家言的意图。在清中叶朴学兴盛、理学式微的文化背景下,纪昀嘲笑宋倡的迂执虚伪,但他内心仍抱有调和三教以救世的苦心。在自己创作小说时,力争使末道... 本文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学者志怪书。它包含有大学问家借子部杂家来改造小说家言的意图。在清中叶朴学兴盛、理学式微的文化背景下,纪昀嘲笑宋倡的迂执虚伪,但他内心仍抱有调和三教以救世的苦心。在自己创作小说时,力争使末道小技依附儒家正统,从而耸动下愚、移风易俗。由于采用借狐鬼以嘲世的艺术手腕,使《笔记》具有特殊的喜剧效果。同时,在叙事方式上有乡种追求,有些还与现代创作手法相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叙事方式 作者 叙事角度 传奇小说 志怪书 聊斋 四库全总目 神道设教 唐传奇
原文传递
读《拾遗记》杂谈 被引量:4
7
作者 薛克翘 《南亚研究》 CSSCI 1996年第Z1期62-68,共7页
一般来说,中国小说史上的志怪类小说兴起于魏晋时代。对此,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因为事实基本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历代著录的有关书目。魏晋时代除了有《笑林》、《艺经》、《博物志》、《群英论》、《语林》、《杂语》、《... 一般来说,中国小说史上的志怪类小说兴起于魏晋时代。对此,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因为事实基本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历代著录的有关书目。魏晋时代除了有《笑林》、《艺经》、《博物志》、《群英论》、《语林》、《杂语》、《郭子》、《说林》等从名字看不出有神怪色彩但又被收录于“小说家类”的作品外,还有相当一批从名字就一目了然的志怪书,如《列异传》、《玄中记》、《搜神记》、《曹毗志怪》、《殖氏志怪记》、《神异记》、《搜神后记》、《甄异传》、《孔氏志怪》、《祖台之志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拾遗记》 佛经 杂谈 景帝 王嘉 志怪书 印度 狮子 萧绮 佛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