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书承性作品来源
1
作者 张传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著者获取作品材料的手段之一是从各类图书典籍中搜录旧闻,选材的对象主要包括史书、杂史杂传类书籍、神仙方术之书、其他志怪小说集、地记著作以及子书等。编著者将书承性作品汇聚散逸不仅推进了志怪小说的独...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著者获取作品材料的手段之一是从各类图书典籍中搜录旧闻,选材的对象主要包括史书、杂史杂传类书籍、神仙方术之书、其他志怪小说集、地记著作以及子书等。编著者将书承性作品汇聚散逸不仅推进了志怪小说的独立发展,也学习和积累了小说创作的基本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小说集 书承 作品来源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口承性作品的行文特征
2
作者 张传东 《殷都学刊》 202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著者在记录口承性作品时,常会使用一些特殊词汇作为标志词,使得小说行文具有了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传”“云”“说”等为标志词引起小说内容;以“今”等标志词将故事或传说的内容进行今昔对照;直接在文...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著者在记录口承性作品时,常会使用一些特殊词汇作为标志词,使得小说行文具有了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传”“云”“说”等为标志词引起小说内容;以“今”等标志词将故事或传说的内容进行今昔对照;直接在文中点明小说的讲述者或传播者;模糊处理故事的人物姓名、时间或地点等要素。从这些行文特征既可看出小说集口承性作品的来源,也能看出小说写定者对民间传说“粗陈梗概”原始风貌的尊重。这些特征的形成,多受先秦两汉子书、传记、小说等文体行文的影响,也被后世小说家广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集 口承 行文特征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命名特征
3
作者 张传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6-62,共7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命名方式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以“传”“记”“志”为名,体现志怪小说集对史书的借重和利用;以“怪”“齐谐”“异”“神”“幽明”“仙”等入名,凸显志怪小说集的传奇主旨,也体现志怪小说自觉意识的增强以及编著者...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命名方式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以“传”“记”“志”为名,体现志怪小说集对史书的借重和利用;以“怪”“齐谐”“异”“神”“幽明”“仙”等入名,凸显志怪小说集的传奇主旨,也体现志怪小说自觉意识的增强以及编著者好奇尚异的审美追求;以“列”“搜”“录”“集”“拾遗”“苑”“林”等入名,体现志怪小说集的集录性成书特征;以“应”“验”“祥”等入名,体现“释氏辅教之书”的宣教特征。上述命名特征既反映小说集的内容特征,也反映编著者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集 命名特征
下载PDF
《夷坚志》的版本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祝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66-77,共12页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用六十年编纂的中国最大的文言志怪小说集,是宋代文言小说的代表,因其卷帙浩繁,随编随印,版刻及其流传情况异常复杂,本文对宋以后所能见到的版本以及选本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宋刻元修《夷坚初志》八十卷本部分,明胡...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用六十年编纂的中国最大的文言志怪小说集,是宋代文言小说的代表,因其卷帙浩繁,随编随印,版刻及其流传情况异常复杂,本文对宋以后所能见到的版本以及选本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宋刻元修《夷坚初志》八十卷本部分,明胡应麟从京师所得的《夷坚支志》《三志》的百卷本部分,《分类夷坚志》五十卷本部分进行了清理,对前人未能关注的明祝允明手抄《夷坚丁志》,明万历王光祖的选本《感应汇征夷坚志纂》,万历间题名钟惺评点的《新订增补夷坚志》以及作为《夷坚志》重要选本的《分类夷坚志》分类上的独到之处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坚 版本 研究 南宋 洪迈 文言志怪小说集
下载PDF
周静轩及其《湖海奇闻》考论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国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112,共9页
《湖海奇闻》是明代弘治时期周静轩撰著的一部志怪传奇小说集,但散失于20世纪初。现代学者,除孙楷第先生一睹真容,后人无缘识其面目。《湖海奇闻》实际上还存世四十三篇佚文。
关键词 周静轩 《湖海奇闻》 明代 弘治时期 考证 传奇小说集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