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9
1
作者 党秀云 蒋欢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志愿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对于弘扬人性光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志愿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对于弘扬人性光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存在不少的困境及问题,必须从完善立法、设立专项保障资金、优化培训机制、加强风险管制、建立志愿者救济机制等五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者权益 志愿者权益保障
下载PDF
志愿者权益保障中政府介入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文全 王文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也日渐凸显。志愿服务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保障志愿者权益,政府责无旁贷。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明晰志愿者权益保障中政府的定位与作用,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 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也日渐凸显。志愿服务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保障志愿者权益,政府责无旁贷。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明晰志愿者权益保障中政府的定位与作用,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志愿服务财政支持与监管等手段相结合而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实现政府的作用,通过法律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完整的法制保障体系,将志愿者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权益 法理基础 政府定位 政府作用 法制保障
下载PDF
国家立法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探讨——以北京市大学生志愿者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晓晖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1期99-101,共3页
通过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中志愿者的优异表现,可以看出志愿者服务事业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权益受伤害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要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 通过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中志愿者的优异表现,可以看出志愿者服务事业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权益受伤害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要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志愿者服务法,只有通过立法加强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等的管理,确立志愿者保障体系、完善志愿者保险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志愿者的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权益 志愿者保险 国家 立法
下载PDF
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法律保护机制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乃蓉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73-75,共3页
论文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立法层面、现实层面指出了保护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的必要性,同时,对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法律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立法层面、现实层面指出了保护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的必要性,同时,对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权益法律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青年志愿者在提供支援服务时应订立志愿服务合同;高校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应做好教育与培训;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志愿者权利保护法律,加快推进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扶持和带动志愿者服务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权益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探讨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媛媛 杨星悦 《就业与保障》 2021年第19期35-36,共2页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其在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扶贫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机制还不完善...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其在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扶贫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机制还不完善,《志愿服务条例》也未能明确志愿服务中的法律关系、未能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从立法、实践层面分析保障大学生志愿者权益具有必要性。为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制,可以从国家层面提高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立法层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配套机制,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权益保障 保障机制建设 法律法规
下载PDF
俄罗斯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及其借鉴
6
作者 许健 梁可儿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1-129,172,共10页
俄罗斯运用政策设定志愿者行动计划,通过立法构建完善的志愿者心理援助、培训、物质及精神奖励等制度,鼓励、促进和保障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近些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缺乏中长期规划、立法滞后,加之保障制度不健... 俄罗斯运用政策设定志愿者行动计划,通过立法构建完善的志愿者心理援助、培训、物质及精神奖励等制度,鼓励、促进和保障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近些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缺乏中长期规划、立法滞后,加之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培育公众的志愿服务精神。我国应借鉴俄罗斯的经验,以中长期专项规划为依托,完善立法并通过健全激励、心理援助及培训制度、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志愿服务 志愿者权益保障
下载PDF
志愿者权益立法保障的瓶颈突破:志愿者类型再造
7
作者 王雅智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2024年第2期151-174,M0008,共25页
志愿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志愿服务领域的核心论题。尽管《志愿服务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为维护志愿者权益提供了法治保障,但是其仍未能有效解决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难题。有关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立法条文操作性不强是这一难题产生的表象,而... 志愿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志愿服务领域的核心论题。尽管《志愿服务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为维护志愿者权益提供了法治保障,但是其仍未能有效解决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难题。有关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立法条文操作性不强是这一难题产生的表象,而其根源则在于当前立法难以调和不同志愿服务类型的志愿者和同一志愿服务类型中不同种类的志愿者的权益需求差异。再造统一的、可以纳入不同志愿者类型的新分类标准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结合当前理论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可以将我国不同志愿服务类型按照常态化和非常态化进行划分,将志愿者种类按照长期型和临时型进行划分。在这一分类建构下,我国志愿者类型有四种。厘清这四种志愿者类型有助于重塑和明确我国当前立法规定的志愿者范畴,而根据这一范畴可以优化立法有关志愿者权益落实和救济条文,切实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同时为志愿服务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立法 志愿者权益 长期型志愿者 临时型志愿者 志愿服务法
原文传递
从保护到保险:疫情之下的志愿者权益保障 被引量:9
8
作者 谭建光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2期39-42,共4页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国志愿服务日渐成熟,各项制度日益完善,与此同时,志愿者权益保障也越来越受关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大放异彩,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于他们的保障保险问题也很关注.
关键词 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者权益 公益慈善 基金会 联合启动 权益保障 志愿组织 疫情防控 防护设施
原文传递
志愿者权益亟待保障 志愿服务体系亟须完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志愿服务发展建言
9
作者 柳旭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16期14-14,共1页
疫情防控中广大志愿者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围绕保障志愿者权益、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等话题发表了宝贵见解。志愿者权益保障亟待加强"保护志愿者就是保护社会的良... 疫情防控中广大志愿者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围绕保障志愿者权益、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等话题发表了宝贵见解。志愿者权益保障亟待加强"保护志愿者就是保护社会的良心。"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建议,在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的同时,也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者权益
原文传递
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法治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卓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92-96,共5页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效回收的1753名北京市志愿者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志愿服务保障方面立法的缺失是阻碍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志愿者群体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志愿...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效回收的1753名北京市志愿者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志愿服务保障方面立法的缺失是阻碍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志愿者群体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志愿群体的志愿保障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城市青年志愿者相对其他志愿群体的志愿服务保障的需求更高。因此,为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行动,一方面是要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志愿服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志愿服务保障主体的不同需求,从而制订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保障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制约因素 志愿者权益需求 志愿服务保障法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