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适”的审美范畴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德鸿 《北方论丛》 2024年第3期79-87,共9页
庄子其全部的文本都在表达着适意的人生追求。“适”作为《庄子》的审美范畴,恰恰是庄子最为满意的人生状态,并成为庄子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人生理念。本文主要通过“适”的审美范畴分析,梳理庄子对于三种人生选择和生存方式的不同态度。... 庄子其全部的文本都在表达着适意的人生追求。“适”作为《庄子》的审美范畴,恰恰是庄子最为满意的人生状态,并成为庄子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人生理念。本文主要通过“适”的审美范畴分析,梳理庄子对于三种人生选择和生存方式的不同态度。一是“适人之适”,二是“自适之适”,三是“忘适之适”。庄子最为崇尚的人生场景即“忘适之适”,这也与其本人一贯崇尚的天地精神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之 适之 忘适之适
下载PDF
“忘”与“适”:庄子的体道之方与终极归宿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慧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13,共6页
"坐忘"是庄子哲学中关于体道之方的重要概念,此概念的核心词为"忘"。"忘"突出体现了庄子体道之方的本质。庄子所言"丧""忘""外""斋""虚"等工夫修养,... "坐忘"是庄子哲学中关于体道之方的重要概念,此概念的核心词为"忘"。"忘"突出体现了庄子体道之方的本质。庄子所言"丧""忘""外""斋""虚"等工夫修养,其意义都可归结为"忘"。"忘"作为体道之方,是一步步接近"道"的过程。庄子以"忘"的工夫体"道",致力于回归自然本真之性,达到"忘适之适"的境地。因此,从人之原初自然本性而言,"适"是"忘"之工夫的理论前提;从回归自然本性的角度而言,"适"又是"忘"的终极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道之方 自然 忘适之适
下载PDF
“适”与中国文学的抒情境界 被引量:1
3
作者 阎小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05-108,共4页
"适"作为一种审美愉悦的范畴,是中国人追求生命的自我超越与完善的生动体现。这种愉悦观在《庄子》中被最终确定下来,并按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为"适人之适"、"自适其适"、"忘适之适"。这些不... "适"作为一种审美愉悦的范畴,是中国人追求生命的自我超越与完善的生动体现。这种愉悦观在《庄子》中被最终确定下来,并按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为"适人之适"、"自适其适"、"忘适之适"。这些不同层次的愉悦观深刻影响了历代文人的创作,使中国文学呈现出从具有生理与伦理倾向的一般抒情境界,到抛弃生理欲望与功名利禄的自由抒情境界,最终由物我二分的境界上升到最高层次的物我为一、忘己忘物的终极抒情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抒情境界 人之 忘适之适
下载PDF
《人生果实》:庄子之“适”哲学观的呈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梦琪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0期165-166,共2页
《人生果实》又名《积存时间的生活》,是由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拍摄的一部感人的生活纪录片。全片以舒缓的镜头语言、朴实无华的故事,记录了津端修一与英子这一对九旬夫妻的晚年生活。夫妻二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适”的哲学... 《人生果实》又名《积存时间的生活》,是由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拍摄的一部感人的生活纪录片。全片以舒缓的镜头语言、朴实无华的故事,记录了津端修一与英子这一对九旬夫妻的晚年生活。夫妻二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适”的哲学观十分契合,本文试将庄子这一哲学观念的三个层次“适人之适、自适其适、忘适之适”置于《人生果实》电影当中,通过“适”感受不同的人生境界,找寻生命中真正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果实》 人之 忘适之适
下载PDF
落棋无声——略谈《棋王》的审美内涵
5
作者 万海洋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棋王》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禅道家的精要,讲棋术也是在讲人生,在讲我们的生命状态。在那个艺术世界里,生命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超脱与解放。落棋无声,不争之胜,方是大道人生。
关键词 棋王 审美 忘适之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