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治疗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永书 行书丽 +3 位作者 周红艳 张薇 孙为 范军铭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66-69,共4页
目的:从大鼠行为学和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变化角度研究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CA)的方式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 目的:从大鼠行为学和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变化角度研究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CA)的方式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普通针刺组和快捻久留针刺组,并设置假手术组做为对照。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0.153 mg/ml)灌胃;两针刺组均选取"百会""率谷""风池"穴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快捻久留针刺组给予快速捻转并长久留针刺激,治疗频率均为每天1次,治疗时间均为10天。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旋转刺激后跳台潜伏期、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变化、平衡性等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成功的大鼠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量明显下降、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平衡性下降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针刺组及药物组均能显著增加大鼠前庭神经核的血流量、缩短跳台潜伏期(P<0.05),快捻久留针刺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在平衡性的检测中,快捻久留针刺组未表现出疗效优势。结论:快捻久留针刺法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大鼠的前庭供血,缓解眩晕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捻久留针刺法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治疗作用
下载PDF
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 被引量:6
2
作者 白华 董永书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6期813-816,共4页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天王补心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快捻久留针刺法,所有数据输入E...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天王补心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快捻久留针刺法,所有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3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SQI得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失眠情况均有改善,各项得分均下降;治疗组PSQI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结论使用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捻久留针刺法 天王补心丹 阴虚火旺 失眠
下载PDF
快捻久留针刺法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2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永书 田中华 刘华 《中医研究》 2018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给予...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给予相应的管石复位术治疗,可治疗多次直至脱落耳石完全复位。治疗组62例在管石复位术治疗基础上采用快捻久留针刺治疗(取穴头部百会穴、双侧风池穴、双侧晕听区、双侧太阳穴),每日1次。两组均于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痊愈4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33%。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8.89%;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3%。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捻久留针刺法结合管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与单纯管石复位术相当,但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DHI评分,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减轻其心理及生理的不适,并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西医结合疗 快捻久留针刺法/应用 管石复位术/应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永书 行书丽 +3 位作者 周红艳 张薇 孙为 范军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因子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 目的:观察快捻久留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因子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普通针刺组、快捻久留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给予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CCA)和右侧锁骨下动脉(SCA)建立后循环缺血眩晕模型,假手术组剥离右侧CCA和右侧SCA,不进行结扎,直接缝合。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混悬液(10 mL/kg)灌胃;两针刺组均选取"百会""率谷""风池"穴进行针刺,普通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并留针30min;快捻久留组常规针刺后行频率200~300次/min的快速捻转1 min,并留针6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干预均为每日1次,共干预10 d。观察各组大鼠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明显升高(P<0.01),前庭神经核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右侧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显著降低(P<0.01),前庭神经核细胞AI明显降低(P<0.01);快捻久留组大鼠右侧前庭神经核局部血流下降率低于药物组和普通针刺组(P<0.01,P<0.05),前庭神经核细胞AI低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庭神经核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前庭神经核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快捻久留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快捻久留针刺法能有效抑制后循环缺血眩晕大鼠前庭神经核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前庭神经核供血,调节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快捻久留针刺法 细胞凋亡 CASPASE-3 Bcl-2 BA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