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前的快速冷却事件及构造意义——^(40)Ar/^(39)Ar及FT热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8-96,共9页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能和该地区的抬升活动有关,造成地壳厚度在这一时期增加。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MDD模式与快速冷却事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文寄 李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1-377,共7页
MDD 模式(Multiple Diffusion Domain model) 是Dodson 模式的扩展,它可以从一个钾长石样品分析中,得到温度在≤350 ~150 ℃之间的一条连续的冷却曲线,因此,MDD 模式的一个突出... MDD 模式(Multiple Diffusion Domain model) 是Dodson 模式的扩展,它可以从一个钾长石样品分析中,得到温度在≤350 ~150 ℃之间的一条连续的冷却曲线,因此,MDD 模式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对快速冷却事件的定量制约。冈底斯岩带与哀牢山- 红河剪切带中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与构造含义是利用这一模式进行研究的成功实例,它不仅定量厘定了快速冷却事件的时间,证实了其存在的普遍性,而且明确指出了中新世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岩石圈质量转移过程的时间序列,定量地指出了冈底斯岩带逆冲抬升导致的地壳增厚与沿哀牢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D模式 快速冷却事件 冈底斯岩带 剪切带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中生代构造活动的^(40)Ar/^(39)Ar、FT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德文 张培震 +4 位作者 万景林 李大明 王非 袁道阳 张广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 钾长石MDD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西秦岭北缘地区存在2次区域性快速冷却事件,分别为约230~210MaB.P.和约 140~120Ma B.P。约230~21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反映西秦岭秦岭洋于印支期闭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随后造山带迅速褶皱、隆升事件;140~120Ma B.P.的快速冷却事件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以北的白垩纪盆地发育的时间一致,可能与西秦岭北缘隆升,同时其以北地区形成巨大的盆地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该事件与燕山运动主幕发生的时间一致,说明中燕山期我国东西部广大区域普遍存在一次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MDD 裂变径迹 快速冷却事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左右的去顶剥蚀作用——^(40)Ar/^(39)Ar热年代学定量制约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非 罗清华 +4 位作者 李齐 万景林 郑德文 李大明 王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事件 多重扩散域模式(MDD) 去顶作用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