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拥堵条件下的快速路出口匝道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建闽 邹祥莉 马莹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快速路系统中,出入口匝道是联接快速路与地面道路的纽带,同时也是最易发生拥堵的瓶颈路段。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车辆拥堵问题,建立拥堵条件下的快速路出口匝道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协同控制模型,由两个子模型组成,分别是目标交叉口通行... 在快速路系统中,出入口匝道是联接快速路与地面道路的纽带,同时也是最易发生拥堵的瓶颈路段。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车辆拥堵问题,建立拥堵条件下的快速路出口匝道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协同控制模型,由两个子模型组成,分别是目标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优化模型和下游交叉口车辆疏散最大优化模型。前者旨在提高出口匝道的通行能力,后者旨在保障目标交叉口方向来车到达下游交叉口后尽快疏散,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快速路出口匝道拥堵疏解路径中,该模型求得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比采用Webster配时模型求得的单点信号配时方案在通过车辆数、车均延误以及平均排队长度方面分别优化了18%、22.3%和71.6%,大大加快了出口匝道拥堵疏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快速路出口匝道 拥堵疏解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快速路出口匝道型交叉口转向交通分析
2
作者 赵雪峰 李开国 《交通标准化》 2009年第24期98-101,共4页
快速路出口匝道型交叉口是指交叉口进口道有快速路出口匝道的地面交叉口。通过分析快速路出口匝道的服务范围,以及快速路出口匝道型交叉口的转向交通特征,建立转向交通的特征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此类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法,这对指导实... 快速路出口匝道型交叉口是指交叉口进口道有快速路出口匝道的地面交叉口。通过分析快速路出口匝道的服务范围,以及快速路出口匝道型交叉口的转向交通特征,建立转向交通的特征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此类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法,这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出口匝道 转向交通 交通组织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瓶颈区域交通流率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庆 王忠宇 吴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3期577-581,共5页
分析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附近的交通流率特征,对确定通行能力和提出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快速路线圈检测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检验分析比较出口匝道瓶颈区域各车道之间交通拥挤前后的流率变化.发现内侧车道的交通流率在... 分析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附近的交通流率特征,对确定通行能力和提出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快速路线圈检测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检验分析比较出口匝道瓶颈区域各车道之间交通拥挤前后的流率变化.发现内侧车道的交通流率在拥挤之前低于外侧车道,而在拥挤期间高于外侧车道.外侧车道在拥挤之后的排队消散流率会显著降低,而内侧车道的消散流率反而增加,即存在早发性交通拥挤的现象,并通过流量-速度关系图对内外车道交通流特征的差异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瓶颈区域 交通流率 方差分析 配对样本检验 流量-速度关系图
下载PDF
考虑交通流失效的快速路出口匝道信号控制优化
4
作者 赵欣然 张冰辰 +1 位作者 陈海波 杨春霞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39-446,共8页
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及衔接区进行信号控制是解决该区域拥堵的有效手段,但现有研究将交通量视为已知及确定的,未能考虑交通流失效的情况,导致所得信号控制方案实用性不足。为此,在分析交通流失效机理上,研究交通流失效概率与交通量的函数关... 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及衔接区进行信号控制是解决该区域拥堵的有效手段,但现有研究将交通量视为已知及确定的,未能考虑交通流失效的情况,导致所得信号控制方案实用性不足。为此,在分析交通流失效机理上,研究交通流失效概率与交通量的函数关系;针对此交通特性,应用感应式信号控制方案,并编制了基于VAP控制模块的程序;以某城市出口匝道及衔接区交叉口为例,对该文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失效概率一定时,采用感应信号控制方案,与固定信号控制相比,平均车辆总延误、平均停车时间、平均停车次数均有较大改善;当失效概率变化时,各项延误指标呈随机变化趋势,但与现状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出口匝道 信号控制 交通流失效 感应控制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快速环线路出口匝道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冬梅 《南方农机》 2020年第9期248-248,共1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网也随之不断扩大.其中城市快速环线路与主干道路衔接方式的冲突也随之显现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快速环线匝道出口与主干道路的交织冲突,由于这种冲突带来的是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将...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网也随之不断扩大.其中城市快速环线路与主干道路衔接方式的冲突也随之显现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快速环线匝道出口与主干道路的交织冲突,由于这种冲突带来的是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将从快速环线匝道出口与主干道路形成的交织区的长度、宽度和构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有关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出口匝道 主干交叉口 交织区
下载PDF
基于混合策略改进ASO-LSSVM的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
6
作者 何庆龄 裴玉龙 +2 位作者 董春彤 刘静 潘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41,共11页
为解决现有智能算法在优化支持向量机识别风险驾驶行为过程中收敛速率缓慢和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采用Tent映射取代原子搜索优化算法(ASO)种群初始化随机设置的方式,增加原子种群多样性和质量;其次,使用逐维小孔成像反向学习与柯西变... 为解决现有智能算法在优化支持向量机识别风险驾驶行为过程中收敛速率缓慢和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采用Tent映射取代原子搜索优化算法(ASO)种群初始化随机设置的方式,增加原子种群多样性和质量;其次,使用逐维小孔成像反向学习与柯西变异混合机制,提高原子个体择优位置的多样性,克服A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过早收敛的问题;最后,通过引入自适应变螺旋搜寻策略改进原子个体位置更新过程,以提升A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间关系的有效平衡,缓解A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上海北横通道出口匝道车辆轨迹数据为输入,使用混合策略改进ASO算法寻优求解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构建基于混合策略改进原子搜索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SO-LSSVM的快速路出口匝道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模型。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ASO算法在12个基准测试函数数值仿真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最佳适应度和最差适应度等方面均更接近最佳优化值。IASO-LSSVM模型相较于ASO-LSSVM和LSSVM等模型的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结果误差指标正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增加11.5~24.5、14.1~29.0、15.1~28.6和14.7~31.2个百分点,且在不同类型风险驾驶行为识别结果中误差变化范围最小。IASO算法参数寻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率优于ASO算法,且IASO-LSSVM模型可用于不同类型风险驾驶行为精准识别,可为车辆行驶轨迹状态合理判别,制定风险驾驶行为预警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快速路出口匝道 风险驾驶行为分类识别 原子搜索优化 混合策略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Capacity models on expressway near a bus bay stop with an access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洪宾 孙小端 +1 位作者 贺玉龙 宇仁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239-3246,共8页
To determinate the expressway capacity near a bus bay stop with an access, capacity models on the expressway near a bus stop with an access we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gap acceptance theory and queuing theory. Depe... To determinate the expressway capacity near a bus bay stop with an access, capacity models on the expressway near a bus stop with an access we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gap acceptance theory and queuing theory. Depending on a bus stop position to an entrance or an exit ramp, the capacity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four cases. Bus bay stops with overflow and bus bay stops without overflow were considered. A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model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ggested models have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t bus arrival rate below 60 vehicles per hour(veh/h) or vehicle volumes at the entrance and the exit below 200 passenger cars units per hour(pcu/h), and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apacities for four cases. When bus arrival rate is above 240 veh/h, the capacities of all four cases will decline rapidly. With berth number increasing, the increasing of the capacities is no obvious for four cases. As the bus arrival rate and vehicle volumes at the entrance and the exit increase, bus stops located downstream of an entrance and upstream of an exit have a remarkably effect on the capacities. The latter case is much heavier than the former. Tho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traffic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n urban expressway near a bus stop with an ac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y public transport entrance and exit traffic flow theory DEL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