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电磁环境辐射-散射耦合场快速预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东林 崔朔 +1 位作者 白江飞 李尧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3-1560,共8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目标散射体和干扰辐射源同时存在,影响目标回波散射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源方向图和极化散射矩阵数据的耦合场快速预估方法。利用可提前独立获取和加载的辐射源方向图及目标各个方向的散射数据,实现了辐射-散...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目标散射体和干扰辐射源同时存在,影响目标回波散射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源方向图和极化散射矩阵数据的耦合场快速预估方法。利用可提前独立获取和加载的辐射源方向图及目标各个方向的散射数据,实现了辐射-散射耦合场景下空间总电磁场的近实时快速预估。仿真计算了辐射源与散射体不同距离和相对强度下场景的总电场变化情况,验证了辐射-散射耦合效应对目标回波场存在显著影响。无需使用电磁计算方法对场景进行重新计算,满足复杂电磁环境内场仿真试验对实时提供数据的需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有源干扰 快速预估 极化散射矩阵 辐射方向图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立铣加工振动快速预估
2
作者 陈勇 刘雄伟 俞铁岳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4,共4页
结合研制的立铣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和实验测量铣削力信号,训练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快速实现铣削过程刀具-工件系统振动状态的预估。预估的振动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较为吻合,表明铣削虚拟仿真系统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高效低耗地... 结合研制的立铣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和实验测量铣削力信号,训练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快速实现铣削过程刀具-工件系统振动状态的预估。预估的振动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较为吻合,表明铣削虚拟仿真系统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高效低耗地用于不同铣削加工条件下铣削振动状态的快速预估和加工过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立铣加工 虚拟仿真 振动预估 BP神经网络模型 快速预估 振动状态 虚拟仿真系统 实验测量数据 神经网络技术
下载PDF
根据人脸图像快速预估年龄
3
作者 申小虎 金恬 +1 位作者 张长珍 万荣春 《刑事技术》 2019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人员信息库的结构化效率、实现对监控视频中重点嫌疑人群的监控预警需求,研究根据人脸图像快速预估年龄的方法。方法基于LBP局部纹理提取与Gabor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借助matlab的COD视觉系统工具箱、VLFeat图像处理函数库与... 目的为了提高人员信息库的结构化效率、实现对监控视频中重点嫌疑人群的监控预警需求,研究根据人脸图像快速预估年龄的方法。方法基于LBP局部纹理提取与Gabor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借助matlab的COD视觉系统工具箱、VLFeat图像处理函数库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年龄预估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仿真年龄预估方法与人工目测相比,提升了人脸图像年龄预测的速度和成功率。结论所建立的基于人脸图像的年龄自动预估方法简单可靠,推广性高,对户籍人口信息库、重点人员库等平台信息的结构化等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图像 年龄快速预估 LBP纹理特征 GABOR滤波
下载PDF
ATR进气道改进设计及其超声速性能快速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蒲晓航 蔡强 +2 位作者 常浩 黄慧慧 王雪坤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4,共6页
传统弹用ATR进气道一般为后置"X型"四旁侧二元混压式进气道。为得到构型适宜、性能优越的弹用ATR进气道,采用混压式进气道内外压缩角约束松弛的方法对ATR进气道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进气道抗背压能力、总压比和总压恢复系数均... 传统弹用ATR进气道一般为后置"X型"四旁侧二元混压式进气道。为得到构型适宜、性能优越的弹用ATR进气道,采用混压式进气道内外压缩角约束松弛的方法对ATR进气道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进气道抗背压能力、总压比和总压恢复系数均提升50%左右。为快速分析特定来流和背压组合工况下的进气道性能,针对改进后的弹用ATR进气道建立了进气道超声速性能快速预估模型,预估模型无需识别进气道喉道和亚声速扩压段是否含有正激波。与三维数值仿真结果相比,进气道性能预估模型计算的总压恢复系数在绝大多数来流及背压组合工况下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0%。ATR进气道超声速性能预估模型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论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进气道 改进设计 快速预估模型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震后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快速预估方法
5
作者 王海英 李荣安 石艳丽 《东北地震研究》 1998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快速了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破坏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合理投入救灾所需人、财、物,便于领导决策和指挥,提出震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预估方法。依据地震发生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条件等预估灾害范围、建筑物破坏程... 为快速了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破坏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合理投入救灾所需人、财、物,便于领导决策和指挥,提出震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预估方法。依据地震发生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条件等预估灾害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给出地震发生早期影响尺度的快速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快速预估 地震 震灾
下载PDF
不同密度集料最佳沥青油石比的快速预估确定
6
作者 安平 宁致远 《科技视界》 2015年第34期300-300,共1页
同级配而不同集料的密度、吸水率造成的最佳油石比不同,本文结合SMA-16工程应用情况,快速确定预估最佳油石比的方法 。
关键词 SMA-16 最佳沥青油石比 快速预估确定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过程量测数据的快速暂态稳定预估方法 被引量:38
7
作者 毛安家 郭志忠 张学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38-43,共6页
在高阶Taylor级数法暂态稳定计算方法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以广域测量系统(WAMS)过程测量数据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精度、高密度的WAMS过程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或曲线拟合等数值运算,得到发电机转子角及角... 在高阶Taylor级数法暂态稳定计算方法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以广域测量系统(WAMS)过程测量数据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精度、高密度的WAMS过程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或曲线拟合等数值运算,得到发电机转子角及角速度的高阶导数,从而利用Taylor级数展开式获得未来时刻的发电机转子角和角速度。理论分析和算例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数10ms内完成系统未来运行轨迹的预测,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在线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预估 电力系统 暂稳分析 广域测量系统
下载PDF
基于火控雷达测试的箔条弹RCS快速预估方法
8
作者 童继进 刘忠 +1 位作者 徐丽琴 刘志坤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8-2943,共6页
火控雷达工作的频段是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主要工作频段之一,研究箔条弹在该频段的RCS特性对水面舰艇反导作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火控雷达可以实时跟踪快速小目标的特性,结合外场测量实际和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火控雷达测量的箔条... 火控雷达工作的频段是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主要工作频段之一,研究箔条弹在该频段的RCS特性对水面舰艇反导作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火控雷达可以实时跟踪快速小目标的特性,结合外场测量实际和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火控雷达测量的箔条弹RCS快速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火控雷达实时跟踪箔条弹,并测得箔条弹弹丸开舱前瞬间的雷达回波增益控制电压衰减量和距离;然后火控雷达转而跟踪开舱后所形成的箔条云,并实时测量箔条云的雷达回波增益控制电压衰减量和距离;最后利用改进的雷达截面积比较法快速预估箔条干扰弹的RCS.外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得到测量数据,可实现RCS的快速预估.同时,测试数据可为舰载火控雷达的抗箔条干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箔条弹 RCS 火控雷达 快速预估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纹理特征的沥青路面级配预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翁梓航 古丽妮尕尔•阿卜来提 +3 位作者 杜豫川 吴荻非 刘成龙 曹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890,共12页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路面纹理数据,提取基于几何特征的表面性状参数和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通过对比参数和分类器对8种已知级配沥青车辙板的分类效果,验证了表面性状参数与二维小波参数相结合,在多层感知机...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路面纹理数据,提取基于几何特征的表面性状参数和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通过对比参数和分类器对8种已知级配沥青车辙板的分类效果,验证了表面性状参数与二维小波参数相结合,在多层感知机分类下效果最佳。选用多层感知机多元回归算法对8种路面类型级配曲线进行预估,其拟合优度R2高达0.849。采用消融实验分析不同参数的贡献度,发现二维小波能量参数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快速预估 三维特征提取 沥青路面 二维小波分解 神经网络回归 路面检测与评估
下载PDF
非功能性需求对COSMIC软件预估方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福明 《软件导刊》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COSMIC功能点度量算法作为IFPUG度量算法的扩展,在软件项目早期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软件项目对早期度量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早期功能点度量算法COSMIC方法在预估过程中准确性不足的缺点,提出通过增加调整因子... COSMIC功能点度量算法作为IFPUG度量算法的扩展,在软件项目早期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软件项目对早期度量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早期功能点度量算法COSMIC方法在预估过程中准确性不足的缺点,提出通过增加调整因子来提高软件项目度量的准确性。该方法通过增加复杂度、可重用性和效能3个调整因子来调整实际度量的功能点总数,提高度量的准确性,避免了因功能点数不足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快速预估 软件度量 COSMIC方法 非功能性需求
下载PDF
基于仿真及神经网络的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近区场计算
11
作者 张金颢 周恒 +3 位作者 张守龙 蒋廷勇 王胜涛 刘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2-719,共8页
本文针对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试验区域电场分布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近区场波形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全波仿真获取初始传递函数,研究了基于频域数据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建立了可以计算特定区域任意测点传递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针对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试验区域电场分布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近区场波形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全波仿真获取初始传递函数,研究了基于频域数据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建立了可以计算特定区域任意测点传递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两套测量系统同时进行测量验证,结果表明:在40 m×40 m×10 m的范围内,该计算方法可以基于单一测点的实测结果计算任意点的电场波形,且基于该方法计算的电场波形与实测波形主波形幅值差异均小于3%,实测验证波形结果与预估结果基本一致.文中方法在满足试验区域为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 Invariant,LTI)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于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的近区场快速预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电磁脉冲模拟器 传递函数 神经网络模型 快速预估 电场测量
下载PDF
水陆两栖飞机静水面高速滑行性能数值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新颖 曹楷 +1 位作者 吴彬 王丽丽 《气体物理》 2019年第4期56-62,共7页
针对水陆两栖飞机静水面高速滑行过程的运动响应大、流场强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动网格技术的"状态预估--精确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Reynolds平均N-S方程结合运动方程来模拟飞机静水面滑行时的流场特征和... 针对水陆两栖飞机静水面高速滑行过程的运动响应大、流场强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动网格技术的"状态预估--精确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Reynolds平均N-S方程结合运动方程来模拟飞机静水面滑行时的流场特征和运动特性,数值模拟方法为隐式有限体积法,湍流模型采用k-ω(SSTMenter)结合壁函数进行处理,自由液面捕捉采用VOF方法;数值计算时,首先采用粗网格对简化后的飞机在不同航速下的姿态和升沉进行快速预估,再将飞机置于预估状态下进行精确网格划分,最后进行精确数值计算分析.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物理水池中进行了静水拖曳试验,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得:数值计算与水池试验的流场特征吻合,且阻力、姿态和升沉的计算精度达到90%,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飞机 静水面 高速滑行性能 快速预估 静水拖曳试验
下载PDF
空中气压环境对爆炸冲击波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谭力犁 汪衡 +3 位作者 刘俞平 王昭明 刘宗伟 蔡金良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
为获取不同气压环境下的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实现对不同气压环境下的爆炸冲击波性能快速预估,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N进行数值模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拟合,并通过低气压环境冲击波传播试验对拟合公式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同一... 为获取不同气压环境下的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实现对不同气压环境下的爆炸冲击波性能快速预估,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N进行数值模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拟合,并通过低气压环境冲击波传播试验对拟合公式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同一对比距离下,冲击波超压峰值随着大气压力降低显著下降,低气压环境不利于冲击波的正常传播;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拟合考虑大气压力和温度效应的计算模型,对比试验结果,拟合公式计算误差小于15.0%,平均误差小于±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环境 冲击波 超压峰值 快速预估
下载PDF
A τ_c magnitude estimation of the 20 April 2013 Lush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PENG ChaoYong YANG JianSi +3 位作者 ZHENG Yu JIANG XuDong XU ZhiQiang GAO Y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3118-3124,共7页
A crucial part of proposed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is a rapid estimate for earthquake magnitude.Most of these methods are focused 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wave train,the earlier and less destructive part of... A crucial part of proposed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is a rapid estimate for earthquake magnitude.Most of these methods are focused 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wave train,the earlier and less destructive part of the ground motion that follows an earthquake.A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by using the period of the P-wave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of a large earthquake at local distance,and a specific relation for the Sichuan region was calibrated according to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Wenchuan earthquake.The Mw 6.6 earthquake hit Lushan County,Sichuan,on April 20,2013 and the largest aftershocks provide a useful dataset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relation and discuss the risks connected to the extrapolation of magnitude relations with a poor dataset of large earthquake waveforms.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local magnitude(ML)estimated by means ofτc evaluation and the standard ML(6.4 vs.7.0)suggests using caution when ML vs.τc calibrations do not include a relevant dataset of large earthquakes.Effects from large residuals could be mitigated or removed by introducing selection rules onτc function,by regionalizing the ML vs.τc fun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tectonic or geological heterogeneity,and by using probabilistic and evolutionary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τc method Lushan earthquake MAGNITU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