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乡情结与童年梦忆:当代怀旧文学书写主旋律
1
作者 经宽蓉 徐晓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25-27,共3页
现代社会的种种压力,使得怀旧成为现代人疏导精神压力的重要途径,怀旧文学也自然成为当下文学的新势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古文明的传统农业国家,土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怀乡情结与童年梦忆也自然成为当代怀旧文学书写的... 现代社会的种种压力,使得怀旧成为现代人疏导精神压力的重要途径,怀旧文学也自然成为当下文学的新势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古文明的传统农业国家,土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怀乡情结与童年梦忆也自然成为当代怀旧文学书写的主旋律。当代作家通过个体怀旧书写,带领当代都市人寻找现代社会缺失的美好:自在的生活、朴素的情感、美好的人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文学 怀乡情结 童年梦忆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怀乡情结
2
作者 周明鹃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怀乡情结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拟以文本分析为基础 ,分别从羁旅游子思乡恋归、叛逆与归乡的两难抉择以及寻觅精神家园与心灵栖息地三个层面对其加以考察、论述。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怀乡情结 故乡
下载PDF
回望家园:刘海潮散文诗中的怀乡情结——兼论生命节奏与诗
3
作者 郭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8-22,共5页
诗人刘海潮的散文诗集《谁领我走过那个村庄》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心灵、文化、精神三合一的乡土家园——"那个村庄",它是诗人怀乡情结书写的诗性之根。对于乡土家园的重构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乡愁"美学传统的一种延续... 诗人刘海潮的散文诗集《谁领我走过那个村庄》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心灵、文化、精神三合一的乡土家园——"那个村庄",它是诗人怀乡情结书写的诗性之根。对于乡土家园的重构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乡愁"美学传统的一种延续,而且折射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由双重生命节奏形象所引发的文化对抗。作为一种具有宗教感和慈悲心的柔化表达方式,这一选择性的批判力量使我国传统文学中农耕文明的诗意塑造这一主题具有了悖论性的美学特质。这实质上是后现代以来文学艺术为了克服现代文明中过度膨胀的理性生命节奏所塑造的文化霸权而采取的自我救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乡情结 文化对抗 农耕文明 诗意塑造 灵性复归
下载PDF
论李白的怀乡情结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修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两次遭谗被逐,是李白怀乡情结表现最突出的时候;李白怀乡来自于离乡后的孤独体验;形成李白怀乡情结有类似“成人恐惧”的心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农耕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李白怀乡。
关键词 李白 怀乡情结 怀乡 田园诗 孤独体验 陶渊明 儒家伦理 农耕文化 伦理观念 《静夜思》
下载PDF
论徐迟1930年代诗歌中的怀乡情结
5
作者 刘文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2-113,共2页
1930年代的徐迟有着复杂的都市情感,既对都市文明饱含礼赞,又充满了对都市病态生活的诅咒,这种情感的矛盾性让他难以摆脱,他无法理性地揭示这种生活状态的根源,只能将目光转向已经远离的乡村,生出对乡村的无限怀慕与眷恋。徐迟营造了一... 1930年代的徐迟有着复杂的都市情感,既对都市文明饱含礼赞,又充满了对都市病态生活的诅咒,这种情感的矛盾性让他难以摆脱,他无法理性地揭示这种生活状态的根源,只能将目光转向已经远离的乡村,生出对乡村的无限怀慕与眷恋。徐迟营造了一个充满理想化色彩的乡村,从中寻找到生命的寄托与慰藉,实现他精神意义上的怀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都市 乡村 怀乡情结
下载PDF
论王鼎钧散文的怀乡情结
6
作者 丁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4-76,共3页
怀乡主题在王鼎钧的抒情散文中屡见不鲜,其中蕴涵了他独特怀乡情结。通过对作家人生经历及其散文文本的考察来揭示故乡对王鼎钧而言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是参透其怀乡情结的关键。进而考察王鼎钧散文怀乡情结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包孕... 怀乡主题在王鼎钧的抒情散文中屡见不鲜,其中蕴涵了他独特怀乡情结。通过对作家人生经历及其散文文本的考察来揭示故乡对王鼎钧而言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是参透其怀乡情结的关键。进而考察王鼎钧散文怀乡情结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包孕完美与残缺这一矛盾体的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鼎钧 散文 怀乡情结
下载PDF
白先勇小说中的“怀乡情结”
7
作者 孟凡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本文拟从白先勇小说中的一环乡情结”谈起,结合具体作品,通过对白氏小说中“去国怀乡”、“心灵故乡”两个层面的分析,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中的深刻文化意蕴:频频回首,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学意境。
关键词 白先勇 怀乡情结 “去国怀乡 “心灵故乡”
下载PDF
刘国学散文的怀乡情结
8
作者 高占伟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4-85,共2页
80年代初就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作品的伊春作者刘国学,近年来陆续推出自叙性色彩颇浓的散文十多篇,组成一个系列,展示浓重的乡情。其中《“踩生”》与《我母和她娘家人》最为感人。在刘国学所铺展的这个世界中,有送儿抗美援朝的... 80年代初就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作品的伊春作者刘国学,近年来陆续推出自叙性色彩颇浓的散文十多篇,组成一个系列,展示浓重的乡情。其中《“踩生”》与《我母和她娘家人》最为感人。在刘国学所铺展的这个世界中,有送儿抗美援朝的姥姥(《我母和她娘家人·天上有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娘家人 怀乡情结 刘国 故土情结 自叙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层面剖析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林希翎在巴黎的怀乡情结
9
作者 卢弘 《纵横》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1994年,林希翎以法籍华人身份首次返华,我有机会见到了她并与其多次长谈,又看了她带着的一些文字资料,得知她一直定居在巴黎,原在一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供职,后退休靠养老金及残疾金(她在赴美时曾因人为车祸受伤致残)等生活。2000年她再次... 1994年,林希翎以法籍华人身份首次返华,我有机会见到了她并与其多次长谈,又看了她带着的一些文字资料,得知她一直定居在巴黎,原在一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供职,后退休靠养老金及残疾金(她在赴美时曾因人为车祸受伤致残)等生活。2000年她再次返华,因为我刚搬了家,改了电话号码,她没找到我。直到2001年9月,我也来到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乡情结 共产党 电话号码 谢长廷 陈水扁
原文传递
以幽雅的方式“怀乡”——木心作品的“意趣”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艳 《华文文学》 2007年第3期90-96,共7页
木心的文风有突出而独异的特质,内蕴着浓郁的哲理意味。木心在文体上的杂融与打通,使其作品趣味盎然、生机自显。我们试图解读木心作品的"意趣",见出木心以幽远、雅致的文体书写呈现出的怀乡情结。此怀乡性,不是对一时一域之... 木心的文风有突出而独异的特质,内蕴着浓郁的哲理意味。木心在文体上的杂融与打通,使其作品趣味盎然、生机自显。我们试图解读木心作品的"意趣",见出木心以幽远、雅致的文体书写呈现出的怀乡情结。此怀乡性,不是对一时一域之怀恋,它透露出写作者对个体生命置于宇宙自然、社会文化中应有的生存姿态的探索与诉求。在其精神之旅中,充溢着对人类文化曾经的矜贵品性的怀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意趣 悲观主义 怀乡情结
下载PDF
论李清照怀乡词的独特性
11
作者 傅兴林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3-87,共5页
李清照是横跨南北宋的著名词人 ,在其几乎所有的后期词篇中 ,都流露出浓厚而执着的怀乡情结。作为时代的见证人 ,她深情地倾诉了历经劫难后对故国、亡夫、旧时的悼念和追怀之情 ,从而使其怀乡词体现出突出的独特性、丰赡性。尤为值得肯... 李清照是横跨南北宋的著名词人 ,在其几乎所有的后期词篇中 ,都流露出浓厚而执着的怀乡情结。作为时代的见证人 ,她深情地倾诉了历经劫难后对故国、亡夫、旧时的悼念和追怀之情 ,从而使其怀乡词体现出突出的独特性、丰赡性。尤为值得肯定的是 ,她的这类作品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后期词 怀乡情结 独特性 爱国主义
下载PDF
母题演绎 意象书写——苏童小说创作浅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 倩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4-57,共4页
苏童,作为当代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中有许多独特的魅力,其中对意象的潜心营造便是 一个极致的闪光点。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在具体文本中,展示苏童对怀 乡、死亡、孤独这三大人类文学母题的意象演绎:"逃... 苏童,作为当代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中有许多独特的魅力,其中对意象的潜心营造便是 一个极致的闪光点。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在具体文本中,展示苏童对怀 乡、死亡、孤独这三大人类文学母题的意象演绎:"逃亡的还乡者","红色"的张扬,"魔幻式"的孤 独意蕴;二.通过阐述苏童对"画面式"意象营造的执著,以及他所处的文学背景等方面分析其艺 术创作选择的内在意义及其意象小说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小说创作 母题 意象 怀乡情结 死亡意识 孤独 《我的帝王生涯》 《米》
下载PDF
论聂华苓作品中“水意象”的寓意
13
作者 陈晨 欧阳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
具有大陆、台湾、美国三地阅历的聂华苓在20世纪华文文学界闪烁着独特魅力,其作品凭借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的生命体悟享誉海内外文坛。在长江边长大的聂华苓,三生三世飘荡在"水"上,"水"见证了她颠沛流离的心路历... 具有大陆、台湾、美国三地阅历的聂华苓在20世纪华文文学界闪烁着独特魅力,其作品凭借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的生命体悟享誉海内外文坛。在长江边长大的聂华苓,三生三世飘荡在"水"上,"水"见证了她颠沛流离的心路历程。其作品营造的"水意象"负载了聂华苓百感交集的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审美意义。本文从个体生命、身份归属、人生境遇、审美风格、女性体验五个象征主题对"水意象"类别进行讨论,最后结合聂华苓的人道主义情怀与家国意识,探讨了其"水意象"的产生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华苓 水意象 人文关怀 怀乡情结
下载PDF
苏轼怀乡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静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第2期108-125,共18页
苏轼自嘉祐元年(1056)出蜀赴京至建中靖国元年终老常州,除两次短暂的回乡奔丧、为父母守孝外,再未能回到故乡。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有停止对家乡的思念、没有放弃归乡的期盼,他把那些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情融进诗里,创作了百余首怀乡... 苏轼自嘉祐元年(1056)出蜀赴京至建中靖国元年终老常州,除两次短暂的回乡奔丧、为父母守孝外,再未能回到故乡。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有停止对家乡的思念、没有放弃归乡的期盼,他把那些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情融进诗里,创作了百余首怀乡思归之作。本文通过对苏轼怀乡诗的研究,考察其怀乡情结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感受诗人饱含生命体验的乡思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归 苏轼 怀乡情结 怀乡 归乡 乡思 生命体验 乡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