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翻译理论视域下怀古词的翻译——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广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3-6,共4页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应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因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宋词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并不好理解。本文以许渊冲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为例,结合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从历史典故和...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应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因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宋词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并不好理解。本文以许渊冲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为例,结合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从历史典故和文体风格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怀古词的翻译方法以及文化传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理论 怀古词
下载PDF
临景咏怀 各抒情志——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怀古词比较研究
2
作者 马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58,共3页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的深入比较研究,探讨这些作品在篇章结构、创作手法、主题表达上的共性与个性。首先从词作的即景感怀出发,...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的深入比较研究,探讨这些作品在篇章结构、创作手法、主题表达上的共性与个性。首先从词作的即景感怀出发,挖掘其各具特色的章法与情感表达;再从主题角度剖析兴亡之叹所蕴含的怀古之情,揭示作者各自的时代感知与个人情绪;最后分析词人运用典故和自然描写表意的技巧,展现各自的情志和思想深度。这三首词均收录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基于新课标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本文试图将三首词联读,探索并辨析宋代三位名家的怀古异同,提升学生对怀古主题诗词的理解力和思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古词 比较研究 修辞分析
下载PDF
独开门径,光掩前人:论陈维崧怀古词的开拓意义
3
作者 胥婷婷 《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85-198,共14页
陈维崧是清代初年极具开拓精神的一代词宗,其怀古词在词史上具有鲜明的新变意义。陈维崧一生浪迹南北,但其怀古词多以咏叹中原地区的古迹为主,拓展了怀古词的地域分布。以《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为代表的组词的使用,也具有形制上... 陈维崧是清代初年极具开拓精神的一代词宗,其怀古词在词史上具有鲜明的新变意义。陈维崧一生浪迹南北,但其怀古词多以咏叹中原地区的古迹为主,拓展了怀古词的地域分布。以《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为代表的组词的使用,也具有形制上革新的价值。在情感取向上,陈维崧淡化了怀古词中常见的置身事外、感叹兴亡的意识,更多地呈现出历史无尽循环的“一样”图景,提升词作的哲思意味。相对历史兴亡,陈维崧对红粉遗事同样关注,并常常以儿女情长作为评价英雄人物的正向尺度。他还以“笑”的态度置换了怀古词中常见的“嗟”与“叹”。在怀古词的结构上,陈维崧打破了常见的古今对比的思维套路,着力规避昔盛今衰的模式化书写,他或全力写今日之盛,或全篇写古迹之衰,或整篇都写古事而不及今,只是以古衬古来隐约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陈维崧怀古词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清代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继承,实有加以重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怀古词 地域变迁 情感取向 结构创新
下载PDF
寒烟衰草后庭花——论金陵怀古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惠民 邓妙慈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7,共6页
词史上名篇迭出的金陵怀古词,借怀古以伤今,具有丰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社会现实意义,并呈现出境界开阔、感慨深沉的苍凉壮美美学风格。
关键词 金陵怀古词 历史精神 文化内涵 艺术风貌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两宋怀古词——以金陵怀古词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未鹏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怀古文学一般由历史遗迹、文化名胜所引起的触动发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切。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关注怀古文学,关注在怀古文学史中承前启后的两宋怀古词,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怀古词最重要的主题是"金陵怀古"。较之... 怀古文学一般由历史遗迹、文化名胜所引起的触动发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切。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关注怀古文学,关注在怀古文学史中承前启后的两宋怀古词,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怀古词最重要的主题是"金陵怀古"。较之其他主题的怀古,"金陵怀古"不论从整体创作数量,还是从名作数量而言,都远为优胜。怀古词之所以选择"金陵怀古"这一主题,是因为金陵地域文化中的"六朝兴废"的历史承载,与宋代感念国事、忧患时艰的时代精神相契合。金陵怀古词表达出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社会前途的关切,同时也拥有了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怀古词的特质。金陵怀古词中的地域文化是具象化、立体化的,其诸多意象也大体相似相近,而单个意象的呈现,具有趋同性。金陵怀古词的作者未必都经行其地才感而怀古,有时是通过想象、和韵等方式完成怀古思绪的表达,作者创作时未必身处其地,却能感同身受,恍若亲临。而且,大多在怀古之余还点缀着香艳的"六朝金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怀古词 金陵
下载PDF
论辛弃疾的怀古词 被引量:1
6
作者 黎修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辛弃疾的怀古词,无论是在对与"古"相连的链接点的拓展上,还是在由"古"触发的感悟内涵的深刻性以及审美情趣上,都一改花间怀古词调女性化、柔艳化为豪士化、悲慨化,做到了在史事的吟咏中折射出冷峻的现实、寄托深沉... 辛弃疾的怀古词,无论是在对与"古"相连的链接点的拓展上,还是在由"古"触发的感悟内涵的深刻性以及审美情趣上,都一改花间怀古词调女性化、柔艳化为豪士化、悲慨化,做到了在史事的吟咏中折射出冷峻的现实、寄托深沉的抱负,将史事、情志和现实结合得十分完美,体现出了最鲜明的南宋怀古词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怀古词 凭吊物 悲慨感 豪士化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唐宋咏史怀古词研究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怀荣 石飞飞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受"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影响,表现男女之情的词作也成为词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其它题材的词作,历来的研究者大多重视不够,因此,相关的研究也相对冷清。咏史怀古词是唐宋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类,20世纪以来对这类... 受"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影响,表现男女之情的词作也成为词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其它题材的词作,历来的研究者大多重视不够,因此,相关的研究也相对冷清。咏史怀古词是唐宋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类,20世纪以来对这类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关注的重点尚停留在部分名家、名篇及一些个案问题上,在面的拓展和点的深入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学者们通力合作,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咏史怀古词 苏轼 辛弃疾 回顾
下载PDF
五代、两宋怀古词时代精神的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7-91,共5页
自花间词始,至北宋、南宋,国家兴亡的多变成就了怀古词作品的繁荣。怀古词因景抒怀,吟咏历史的兴衰成败,但不同时期,因社会政治局面的不同,词人在怀古词中表达的现实情怀也不同。花间是个人命运的哀叹,北宋是忧患意识的抒怀,南宋是英雄... 自花间词始,至北宋、南宋,国家兴亡的多变成就了怀古词作品的繁荣。怀古词因景抒怀,吟咏历史的兴衰成败,但不同时期,因社会政治局面的不同,词人在怀古词中表达的现实情怀也不同。花间是个人命运的哀叹,北宋是忧患意识的抒怀,南宋是英雄失落到英雄无觅的悲诉,宋亡遗民是亡国祭曲的吟唱。怀古词,词人以亲身经历的现实为参照评判历史、伤时愤世,从而具备了文学上时代精神的认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古词 个人命运 忧患意识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实践——以《苏轼、辛弃疾怀古词比较鉴赏》一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妍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86-187,共2页
学生思维的长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着力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构建有效思维课堂。本文结合古诗词比较鉴赏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升课堂思维有效... 学生思维的长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着力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构建有效思维课堂。本文结合古诗词比较鉴赏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升课堂思维有效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有效思维 怀古词
下载PDF
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咏史怀古词创作的影响
10
作者 郭艳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词人的忧患意识与人格精神,这不仅孕生了"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同时也促发了以古喻今、感慨兴衰的创作实践,从而将咏史怀古词的创作推向了创作高峰。通过揭示宋夏战争与北宋咏史怀古词之间的... 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词人的忧患意识与人格精神,这不仅孕生了"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同时也促发了以古喻今、感慨兴衰的创作实践,从而将咏史怀古词的创作推向了创作高峰。通过揭示宋夏战争与北宋咏史怀古词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深入发掘北宋词的嬗变轨迹与时代内涵,同时也印证了古代民族关系格局对文学时代风貌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夏战争 北宋咏史怀古词 北宋民族关系 文人忧患意识
下载PDF
苏、辛怀古词词风之异——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
11
作者 杨昊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0-34,共5页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是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苏词往往由历史进入更为广阔的思考,多呈现超脱旷达之风,词境壮阔,气象宏大,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辛词则多雄浑悲慨,表现出炽烈的英雄豪情,追求的是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怀古词 文本细读 新批评
下载PDF
宋代怀古词的发展历程
12
作者 秦惠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结合宋代政治历史状况论述了宋代怀古词的发展历程:从北宋初柳永创制慢词怀古发展到忧时忧世、忧生优己的二分路向,周邦彦则集其大成。而南渡后由于时代刺激,主要呈现为伤感、情激、悲慨、思论四种风神。宋亡之际,则以“哀以思... 本文结合宋代政治历史状况论述了宋代怀古词的发展历程:从北宋初柳永创制慢词怀古发展到忧时忧世、忧生优己的二分路向,周邦彦则集其大成。而南渡后由于时代刺激,主要呈现为伤感、情激、悲慨、思论四种风神。宋亡之际,则以“哀以思”的怀古之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怀古词 发展 历程
下载PDF
辛弃疾金陵怀古词初论
13
作者 李辉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南归不久的辛弃疾有两段宦游建康的经历,期间存有十多首词作,通过对这些词作的考查可以发现,辛弃疾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与淳熙元年(1174)的建康词在风格上有两处明显变化,后者多怀古与自我形象的抒写。从辛弃疾的金陵怀古词中,可... 南归不久的辛弃疾有两段宦游建康的经历,期间存有十多首词作,通过对这些词作的考查可以发现,辛弃疾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与淳熙元年(1174)的建康词在风格上有两处明显变化,后者多怀古与自我形象的抒写。从辛弃疾的金陵怀古词中,可以发现其由青年步入壮年之际心路历程的变化。由此,怀古名作《水龙吟.登金陵赏心亭》创作时间之争议,亦可作一合理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金陵怀古词 《水龙吟》
下载PDF
旷放与豪情 于细微处见差异——从两首怀古词看苏、辛的艺术风格
14
作者 郝春燕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6-108,共3页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但艺术风格上又有其独特个性,本文从他们的两首怀古词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作家个人经历和性格、抱负的不同,辨析苏轼和辛弃疾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从而达到深层次的鉴赏效果。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旷放 豪情 差异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 艺术风格 怀古词 豪放派 时代背景 个人经历 性格
下载PDF
略论《花间集》之咏史怀古词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炼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咏史怀古词 创作动机 题材 价值
下载PDF
论白朴的金陵怀古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砚华 《殷都学刊》 1999年第3期61-63,84,共4页
历史感和现实性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冲突,是白朴金陵怀古词解不开、挣不脱、驱不散的一种情绪。本文试图阐释白朴金陵怀古词反观历史、审视现实、感悟人生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 白朴 天籁集 金陵怀古词
下载PDF
论苏轼怀古词的艺术风格
17
作者 李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或慷慨豪迈,或清新细腻,但都体现出高逸旷达的特点。苏轼怀古词的这种艺术风格源自其旷达超脱的思想,也源自其有意为之的尝试,对后世怀古词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 苏轼 怀古词 艺术风格 旷达
下载PDF
辛弃疾登临怀古词浅说
18
作者 李瑞芳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辛弃疾才兼文武,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然终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一腔悲愤借登临怀古喷发而出,成为最能代表辛词主要风格的力作。
关键词 辛弃疾 登临怀古词 风格
下载PDF
论辛弃疾登临怀古词
19
作者 李锋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在辛弃疾的全部词作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登临怀古之作。不幸的时代环境和悲剧的人生遭遇使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具有满纸英雄气、满怀英雄恨的英雄失路之悲慨的深刻内蕴以及境界开阔、用典精当、奔放豪迈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辛弃疾 登临怀古词 深刻内蕴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苏轼怀古词初论
20
作者 李雯 《铜仁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内涵丰富,包括讽咏君王、追怀隐士和感慨兴替等思想,从中可看到苏轼旷达超脱思想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苏轼 怀古词 旷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