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职场怀才不遇者的三建议
1
《西北职教》 2008年第9期26-26,共1页
在眼前这个社会上,“有才华的穷人”比比皆是:好高骛远刚毕业的大学生们,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者、文学青年、搞理论研究群体、单位里持才傲物的知识分子,还有那些为理想有过追求,付出过艰辛劳动而时运不济失败了的人们……
关键词 怀才不遇 职场 文学青年 知识分子 大学生 求职者 社会
下载PDF
“怀才不遇”的员工会更自私吗——基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婉玲 王瑶 吴杰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102,共4页
资质过剩感是员工认为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高于工作所需而产生的一种不匹配和不平衡的主观感知,这样的感知越强,员工的消极情绪会越强,从而减少有利于他人和组织成功的组织公民行为。企业应该对员工资质过剩感加以关注,通过避免招聘... 资质过剩感是员工认为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高于工作所需而产生的一种不匹配和不平衡的主观感知,这样的感知越强,员工的消极情绪会越强,从而减少有利于他人和组织成功的组织公民行为。企业应该对员工资质过剩感加以关注,通过避免招聘资质过剩者、增强工作任务的挑战性和多样性、给予员工充分授权等减少员工资质过剩感的产生,同时积极疏导员工消极情绪并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奖励,以避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资质过剩感 组织公民行为 消极情绪 原则 制度
下载PDF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璞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8期34-38,共5页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恨、之不平;从而也进一步发现,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人才利用 韩愈 《原毁》 《进学解》 执政者 功名富贵 《毛颖传》 下层士人 仕宦经历
下载PDF
如何解开“怀才不遇”这个结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朋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2,共2页
一、“怀才不遇”现象及影响 领导实践中,我们常能遇到一些年轻干部在个人发展上遇到一些挫折后就牢骚满腹,大呼自己“怀才不遇”。此类表现及其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一是将“不遏”归咎于自己生不逢时和组织不公平,进而消极应对工... 一、“怀才不遇”现象及影响 领导实践中,我们常能遇到一些年轻干部在个人发展上遇到一些挫折后就牢骚满腹,大呼自己“怀才不遇”。此类表现及其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一是将“不遏”归咎于自己生不逢时和组织不公平,进而消极应对工作,用不作为进行“无声的反抗”;二是部分年轻干部逢人就谈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对工作和组织的不满,在干部群体中传播不良情绪;三是极个别年轻干部在公开场合闹情绪、使性子,个人严重失态的同时也影响了干部队伍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年轻干部 个人发展 不良情绪 领导实践 应对工作 干部群体 公开场合
下载PDF
严复与李鸿章关系释论——以“怀才不遇说”为中心的讨论
5
作者 陈友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与李鸿章的关系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以"怀才不遇"说明严复的悲剧,但此说不能真实反映出大器晚成的思想家严复的成长境遇。严复本人的"北洋当差,味同嚼蜡"的夫子自道,也未必是针对李鸿章... 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与李鸿章的关系曾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以"怀才不遇"说明严复的悲剧,但此说不能真实反映出大器晚成的思想家严复的成长境遇。严复本人的"北洋当差,味同嚼蜡"的夫子自道,也未必是针对李鸿章的不满情绪。严、李关系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他们不仅是下属与上司的关系,而且是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李鸿章 北洋水师学堂 怀才不遇
下载PDF
三教融合与宋代文学“怀才不遇”主题的淡化
6
作者 曹瑞娟 《殷都学刊》 201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怀才不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唐代士人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遇"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政治制度和用人政策有关,也与士人信奉儒家用世哲学,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我胸襟抱负密切... "怀才不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唐代士人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遇"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政治制度和用人政策有关,也与士人信奉儒家用世哲学,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我胸襟抱负密切相关。作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三大支柱的儒、释、道三教发展至宋代,呈现出融合之势,对宋代文人的思想结构、文化性格和处世心态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使其作品中的"怀才不遇"主题大为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融合 宋代 主题 怀才不遇
下载PDF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7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11期72-72,共1页
韩信自幼熟读兵书且深谙兵法,有将帅之才。起初,他追随项羽,但不为所用,后来又投奔刘邦,但只是当了一个督办粮饷的官吏,他因而感到怀才不遇。由于当时刘邦势力较弱,不被看好,所以有很多士兵甚至将领都跑了,韩信也是其中之一。当萧何得... 韩信自幼熟读兵书且深谙兵法,有将帅之才。起初,他追随项羽,但不为所用,后来又投奔刘邦,但只是当了一个督办粮饷的官吏,他因而感到怀才不遇。由于当时刘邦势力较弱,不被看好,所以有很多士兵甚至将领都跑了,韩信也是其中之一。当萧何得知韩信离开的消息后,他急得连夜骑马去追赶韩信,并把他劝说回来。刘邦觉得奇怪,就问萧何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追回来。萧何告诉刘邦,韩信是一个军事奇才,小兵跑了可以再招募,但韩信走了可就再难找到这样的良将了。要想与项羽争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 刘邦 一将难求 萧何 项羽 怀才不遇
下载PDF
黄国武:虚淡的世界很迷人
8
作者 赵利平 《广东经济》 2024年第11期91-93,共3页
画家黄国武在广东画坛上是颇具特立独行的个案,他那常常略带戏谑的表情,给人有点桀骜不驯的感觉;他时而表面谦卑却内里自负,时而待人冷傲却内心热诚;他拿起画笔来则有恣肆豪迈、舍我其谁的气势,坐下聊天却隐约有不合时宜、怀才不遇的郁... 画家黄国武在广东画坛上是颇具特立独行的个案,他那常常略带戏谑的表情,给人有点桀骜不驯的感觉;他时而表面谦卑却内里自负,时而待人冷傲却内心热诚;他拿起画笔来则有恣肆豪迈、舍我其谁的气势,坐下聊天却隐约有不合时宜、怀才不遇的郁气,但表面上却又有自得其乐、无所畏惧的气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自得其乐 特立独行 戏谑 不合时宜 桀骜不驯
下载PDF
如何避免“怀才不遇”
9
作者 张佩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毋庸讳言,在一些单位,因理念滞后、体制制约、环境不佳等因素,致使某些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精英无法得到领导赏识,难以获得才能展示平台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还会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某些同志虽置身于领导思... 毋庸讳言,在一些单位,因理念滞后、体制制约、环境不佳等因素,致使某些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精英无法得到领导赏识,难以获得才能展示平台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还会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某些同志虽置身于领导思想开明、人才备受尊重、施展才华空间较大的部门,却也难以得到重用,因而有“怀才不遇”之叹。个中缘由颇令人深思,细究起来,应有以下几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领导思想 体制制约 展示平台 才华
下载PDF
古人圆桌派
10
作者 程水 《作文(初中年级)》 2024年第11期60-61,共2页
本期话题:失意人生,诗意翻盘古人圆桌派,欢乐笑开怀!朋友们请坐,我是主持人迁迁!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的人失意后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将失意的人生翻盘,过上“诗意”的人生——仕途不顺就吟诗作画,怀才不遇就寄情山水,正是“... 本期话题:失意人生,诗意翻盘古人圆桌派,欢乐笑开怀!朋友们请坐,我是主持人迁迁!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的人失意后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将失意的人生翻盘,过上“诗意”的人生——仕途不顺就吟诗作画,怀才不遇就寄情山水,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就请诸位来聊一聊,你们在失意时,是如何开启人生新篇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情山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 失意人生 怀才不遇 不如意 圆桌 主持人 古人
下载PDF
“怀才不遇”莫气馁
11
作者 刘福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4-55,共2页
时下,不少年轻干部常常因为自己工作不顺心、职务晋升不满意而心生“怀才不遇”的感叹:要么认为自己生不逢时,一味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么认为自己处世不够圆滑、不够老练进而醉心于研究所谓的“难得糊涂”之类的人... 时下,不少年轻干部常常因为自己工作不顺心、职务晋升不满意而心生“怀才不遇”的感叹:要么认为自己生不逢时,一味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么认为自己处世不够圆滑、不够老练进而醉心于研究所谓的“难得糊涂”之类的人生哲学,遇事三缄其口,见贤不思齐,遇恶不制止;要么干脆破罐子破摔,闹情绪、使性子……凡此种种,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还会加重个人的烦恼,降低其人格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难得糊涂” 年轻干部 职务晋升 人生哲学 千里马 研究所
下载PDF
浅析宋词中的“怀才不遇”情结
12
作者 赖怡静 《消费导刊》 2010年第7期216-216,共1页
千百年来,在以儒家入世精神和伦理义务本位为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莫不以天下为己任,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高理想。但事与愿违,大多数文人未能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他们的作品中也透露... 千百年来,在以儒家入世精神和伦理义务本位为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莫不以天下为己任,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高理想。但事与愿违,大多数文人未能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他们的作品中也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本文试从两首宋词分析谈起,探索词人"怀才不遇"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怀才不遇 晏殊 辛弃疾
下载PDF
由《滕王阁序》谈古人的怀才不遇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红旗 《学语文》 2010年第4期18-18,共1页
《滕王阁序》历来以辞藻华美、绘景传神著称。然而.作者在把宴会的盛况铺叙渲染到极致之后。“兴尽悲来”,转入对人生仕途的冷静思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长安”乃帝王所居之地。“望长安”即渴盼帝王重新任用;不过... 《滕王阁序》历来以辞藻华美、绘景传神著称。然而.作者在把宴会的盛况铺叙渲染到极致之后。“兴尽悲来”,转入对人生仕途的冷静思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长安”乃帝王所居之地。“望长安”即渴盼帝王重新任用;不过“关山”重重.难以逾越.由于自己触怒皇帝造成的隔阂一时难以弥合,只能叹息谁来同情我这个“失路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王阁序》 怀才不遇 古人 长安 帝王
下载PDF
杜牧诗歌对《史记》中怀才不遇人物形象的摄入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文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构筑起了缤纷的历史人物画廊,通过司马迁的刻画,《史记》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都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并对后世的文人以及他们的诗文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吟咏《史记》人物的诗,&...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构筑起了缤纷的历史人物画廊,通过司马迁的刻画,《史记》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都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并对后世的文人以及他们的诗文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吟咏《史记》人物的诗,"史书阅兴亡"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其诗歌中就有不少作品摄入了《史记》中的怀才不遇的人物形象,或借古讽今,或应景抒怀,或寄寓个人情感,或勉励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史记》 怀才不遇 摄入 原因 作用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情结的历史文化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连德 刘洛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6期53-55,共3页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化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及价值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怀才不遇 历史文化成因
下载PDF
论黄仲则诗歌的怀才不遇之感
16
作者 周波 刘美玲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
黄仲则诗歌多表现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愤懑,他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封建专制制度埋没人才有关;也是其自身遭遇使然;他的狂狷性格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黄仲则 怀才不遇 狂狷
下载PDF
怀才不遇现象的原因分析和疏解对策
17
作者 束坤翼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25-27,共3页
怀才不遇现象是在基层人才选拔工作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怀才不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才自身方面的因素、组织和领导方面的因素、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等。减少怀才不遇现象的发生,对于人才自身而言,要学会等待,不抱怨;要自强不息,练... 怀才不遇现象是在基层人才选拔工作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怀才不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才自身方面的因素、组织和领导方面的因素、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等。减少怀才不遇现象的发生,对于人才自身而言,要学会等待,不抱怨;要自强不息,练好内功;要学会展示,抓住机会。对于组织和领导而言,要树立正确的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理念,建立更加全面、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体系,把选拔人才的目光投向大众,正确看待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失败与挫折。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要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积极培养和发现人才;要创造、提供各种比较展示与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人才 选拔 领导
下载PDF
论鲍照的怀才不遇
18
作者 王长发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44-48,共5页
在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家中,鲍照的怀才不遇特别令人关注。钟嵘《诗品》已为他发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的叹惋;张溥的《鲍参军集题辞》,也深有感慨地写道:“谢康乐云‘天枉兼常’,其斯人乎!”与鲍照的这种不幸遭遇相关连的... 在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家中,鲍照的怀才不遇特别令人关注。钟嵘《诗品》已为他发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的叹惋;张溥的《鲍参军集题辞》,也深有感慨地写道:“谢康乐云‘天枉兼常’,其斯人乎!”与鲍照的这种不幸遭遇相关连的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思想情感也就构成了他的作品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鲍照 钟嵘《诗品》 著名作家 思想情感
下载PDF
走出“怀才不遇”困境的“四字诀”
19
作者 张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56,共2页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接班人,组织悉心培养,群众寄予厚望,深受领导和同事关注。但是,时下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经常因为对职位安排等不称心而发出"怀才不遇"的慨叹,认为自己未获重用,才能未得施展,乃至怨天尤人,对组织不满意,跟领导闹情绪,...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接班人,组织悉心培养,群众寄予厚望,深受领导和同事关注。但是,时下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经常因为对职位安排等不称心而发出"怀才不遇"的慨叹,认为自己未获重用,才能未得施展,乃至怨天尤人,对组织不满意,跟领导闹情绪,看同事有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才不遇 困境 年轻干部 党的事业 接班人 组织 同事 领导
下载PDF
慧眼辨别怀才不遇者
20
作者 景素奇 《中国机电工业》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人才 专业技术 用人方法 怀才不遇 辨别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