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上海怀旧想象的另一副面孔——以“弄堂”和“工人新村”为例
1
作者 李静 孟新东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在文学的消费空间构建中,怀旧凭借其修复、反思特性参与其中,并在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得到地方性认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文学书写中,弄堂和工人新村成为继“蓝屋”“和平饭店”等繁华国际都市奇观后另一副怀旧面孔。王安忆赋... 在文学的消费空间构建中,怀旧凭借其修复、反思特性参与其中,并在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得到地方性认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文学书写中,弄堂和工人新村成为继“蓝屋”“和平饭店”等繁华国际都市奇观后另一副怀旧面孔。王安忆赋予弄堂“上海的芯子”,巧妙地将上海中产阶层内心的韧性精明囊括其中;金宇澄以“老克拉”的身份图文并茂地绘制上海地图,其中因工人新村楼房结构的空间体验而激发出的种种欲望,演变成《繁花》叙事的内驱力,人民新村的自豪感、优越感被肢解;“80后”作家张怡微笔下城乡接合部的工人新村,是向内封闭、向外开放的异质空间,淡化了政治特权的批判反思,多了在地新移民的日常性和时代感。文学想象中弄堂和工人新村不期然间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复兴和怀旧热潮中的镜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书写 怀旧想象 弄堂 工人新村
下载PDF
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之文化透视
2
作者 杨剑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的创作主要形成了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两种取向,反映了不同的创作心态与不同的文化倾向:在物欲膨胀社会中的功利与粗俗中,在怀旧里寄寓内心的不安与不满,在虚拟的怀旧想象中将旧上海理想化了、简单化了,在贵族气息中... 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的创作主要形成了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两种取向,反映了不同的创作心态与不同的文化倾向:在物欲膨胀社会中的功利与粗俗中,在怀旧里寄寓内心的不安与不满,在虚拟的怀旧想象中将旧上海理想化了、简单化了,在贵族气息中失落了现在;在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中,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物欲的追求,在追求随心所欲极度自由中颠覆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题材 怀旧想象 青春物语
下载PDF
景观、风物与怀旧式想象——论南京民国城市影像的当代塑造
3
作者 赵轩 《江汉学术》 2017年第6期63-68,共6页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人间地狱"南京,以及淡化历史背景、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式南京。在这些影像中,宏大的民国城市景观带过了具体的市民生活,风物展示的本土民俗性掩盖了民国都市的现代性,基于民国风韵的怀旧式想象遮蔽了城市影像的民族主体性。究其原因,在民国南京的"记忆治理"机制中,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宏大历史叙事和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国难叙事",限制了民国南京影像的表现空间和其得以承载的话语蕴藉,使得南京城市影像在银幕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表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南京 城市影像 怀旧想象
下载PDF
“家”的文化现代性——基于新世纪中国家题材电影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增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
新世纪中国社会透视着“液态化”“大转型”的文化现代性格局。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家”的文化现代性,表现在乡村之家、城市之家和城乡之家的演变中。在现代乡村中“家”的乡愁伦理,含有家庭伦理、故乡伦理和民族伦理。现代城市... 新世纪中国社会透视着“液态化”“大转型”的文化现代性格局。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家”的文化现代性,表现在乡村之家、城市之家和城乡之家的演变中。在现代乡村中“家”的乡愁伦理,含有家庭伦理、故乡伦理和民族伦理。现代城市中“家”的怀旧征候,存在家庭意象、家庭情感与家庭命运。现代城乡流变中“家”的主体反思,透视出现代身体和身份的生命感知。至此,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勾勒出中国现代乡村、城市和城乡的社会演进与文化绵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家庭题材电影 乡愁伦理 怀旧想象 文化现代性
下载PDF
试论迟子建城市书写的“地方路径”——以《烟火漫卷》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玉 于京一 《百家评论》 2021年第2期87-95,共9页
父辈代际经验与主体现实体验的"视域融合"与情感积淀主导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在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多维阐释与表现。新作《烟火漫卷》(2020)显示出迟子建对哈尔滨城市书写独特"地方路径"的发掘。小说在怀旧视域下漫溯... 父辈代际经验与主体现实体验的"视域融合"与情感积淀主导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在迟子建文学世界中的多维阐释与表现。新作《烟火漫卷》(2020)显示出迟子建对哈尔滨城市书写独特"地方路径"的发掘。小说在怀旧视域下漫溯哈尔滨历史文化记忆,城市地理空间历史感的纵深掘示与故事人物现实生命进程相互映照,传达出城与人深刻的生命联系;在关于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地方生态叙事中呈现哈尔滨的精神风貌,表现哈尔滨人的生活仪式及日常美感;在城市烟火日常的温情描摹中聚焦生命个体不断"寻找"的人生历程,彰显人们勇于面对现实困境与人性幽深的坚执信念。虽然迟子建的城市书写存在某些局限,但其对城市地方性的发掘与强调将开辟一条意义非凡的书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漫卷》 地方路径 怀旧想象 生态叙事 现实观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