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来我国国家政治话语翻译实践中态度语义的变化
1
作者 黄昱绮 蓝红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0-93,156,共15页
政治话语翻译是国家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话语翻译进行历时描写有助于我们从多个维度认识国家翻译的对外话语实践,进而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不同阶段的5份全国党代会文件翻译中表达... 政治话语翻译是国家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话语翻译进行历时描写有助于我们从多个维度认识国家翻译的对外话语实践,进而为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不同阶段的5份全国党代会文件翻译中表达国家情感、态度和立场的态度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家翻译实践“忠实观”和传统“忠实观”的双重要求下,意义对等一直是首选的翻译策略;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对外传播能力,非对等翻译的案例增多,改变态度资源语义的情况愈加频繁,其中意义减弱比意义增强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政治话语 态度资源 态度语义 历时研究
下载PDF
《柳如是别传》的历史话语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解读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探讨其中的语义态度、道德观及其当下历史价值,以反思当下为目标,使其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国的批评话语分析不应等同于"自由""平等""和谐&q...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解读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探讨其中的语义态度、道德观及其当下历史价值,以反思当下为目标,使其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国的批评话语分析不应等同于"自由""平等""和谐"等西方价值观,而应该使其本土化,让历史文本在当今社会的话语研究中复活,使其凸显民族和时代之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历史话语分析 语义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